最近拜讀了浦宇平先生的《讀懂詩人才懂詩》葬毫,真真是有趣至極喜滨,一個個原本心目中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逸士,在他的筆下變成一個個活生生的各具特色的人物闯捎。
在書中,我看到了“熱血青年”駱賓王许溅,“逗逼少年”王勃瓤鼻,“傻大叔”賀知章,“耿直宰相”張九齡贤重,“不識時務(wù)”孟浩然茬祷,“十項全能真學(xué)霸”王維,當(dāng)然少不了“風(fēng)流浪子”的詩仙李白并蝗,還有“生不逢時”的詩圣杜甫祭犯。
一個個人物活靈活現(xiàn),躍然于紙上滚停,看得我大呼過癮沃粗!對作者的功力真是嘆為觀止!
駱賓王
那好键畴,我們先看駱賓王最盅,沒錯,就是那個七歲就能作“白毛浮綠水镰吵,紅掌撥清波”的駱賓王檩禾,駱賓王少年成名,早早就做了官疤祭。但他和同為“初唐四杰”的另一位少年得志的王勃不同盼产。駱賓王性情穩(wěn)重,為人剛直青年期間勺馆,應(yīng)看不慣武則天當(dāng)政戏售,而被人陷害入獄。在獄中寫下《在獄詠蟬》
在獄詠蟬
駱賓王(唐)
西陸蟬聲唱草穆,南冠客思深灌灾。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悲柱。
露重飛難進(jìn)锋喜,風(fēng)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嘿般。
入獄兩年段标,適逢唐高宗新立太子,大赦天下而重獲自由炉奴。兩年間逼庞,私人看透人情冷暖,在易水邊送友人寫下“于易水送人”瞻赶,有自己的境遇赛糟,聯(lián)想到當(dāng)年的荊軻,感嘆人心不古砸逊,英雄難再璧南!
于易水送人
駱賓王(唐)
此地別燕丹,
壯士發(fā)沖冠痹兜。
昔時人已沒穆咐,
今日水猶寒。
出獄后字旭,他投身軍隊決心報效國家对湃,做好了殺身成仁的準(zhǔn)備。后來遗淳,他果然協(xié)助徐敬業(yè)起兵反抗武則天拍柒,最后,雖然壯志未酬屈暗,但從詩中表現(xiàn)出的豪邁和擔(dān)當(dāng)拆讯,絕非一般文人墨客可比!
在軍登城樓
駱賓王(唐)
城上風(fēng)威冷养叛,
江中水氣寒种呐。
戎衣何日定,
歌舞入長安弃甥。
這首詩是駱觀光(駱賓王爽室,字觀光)參與討伐武則天時所寫。詩人站在城樓上看著充滿殺氣的軍隊淆攻,想象著勝利歸來的載歌載舞的景象阔墩。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瓶珊,現(xiàn)實是殘酷的啸箫。
三個月之后,徐敬業(yè)造反失敗被殺伞芹,駱賓王爺從此下落不明忘苛,這首詩成了失言的絕筆。
書中介紹了駱賓王為幫徐敬業(yè)造反,寫下了中國歷史上被稱為“四大名檄”之一的《為徐敬業(yè)武曌檄》柑土。駱賓王這篇檄文寫的氣吞山河蜀肘!
據(jù)說武則天讀到其中“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稽屏!”時,斥責(zé)當(dāng)時宰相失職西乖,這個駱賓王這么有才華為什么竟然沒有在我手下做官狐榔,反而為別人所用?获雕!女王氣度果然非凡一般薄腻。
書中還介紹了四大名檄,按時間排序届案,分別為:《為袁紹檄豫州文》也稱《討曹操檄》庵楷,這篇文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所寫,這篇檄文寫的是文采斐然楣颠;
第二篇就是駱賓王的《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尽纽;
第三篇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所寫的《奉天討蒙元北伐檄》。其中“驅(qū)逐胡虜童漩,恢復(fù)中華”的口號弄贿,在幾百年后還成了清朝末年革命黨常用的口號。
四大檄文的最后一篇矫膨,是晚清重臣曾國藩的《討粵匪檄》差凹,是為討伐太平天國洪秀全等人寫的。
? 王勃
同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侧馅,天才少年危尿,少年得志,相傳王勃六歲就會寫文章馁痴,九歲讀顏氏《漢書》谊娇,十歲通《六經(jīng)》。十四歲名動京師弥搞,十六歲科舉及弟邮绿。果然是世所罕見英才。
王勃十六歲入朝為官攀例,期間寫下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船逮。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粤铭。
與君離別意挖胃,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酱鸭。
無為在歧路吗垮,兒女共沾巾。
寫這首詩的時候凹髓,王勃正在長安做官烁登,花樣年華,一切都是充滿希望的蔚舀,連送別詩也充滿了生命力饵沧,滿滿的正能量。與好友分別赌躺,無需感傷狼牺,也無需流淚,只要心在一起礼患,走到天涯海角是钥,都不覺得遠(yuǎn)。
可惜缅叠,不知是否天才即是”異類”悄泥,還是才華太多過剩。還是他的“逗逼”屬性發(fā)作痪署!因為看沛王李賢和英王李顯兩位皇子斗雞取樂码泞,當(dāng)時他與沛王交好,年輕氣盛的王勃狼犯,大筆一揮余寥,洋洋灑灑寫下一篇《檄英王雞》文。
檄文本來是用來聲討悯森,揭發(fā)罪行的文章宋舷。王勃把斗雞賽場當(dāng)成了戰(zhàn)場∑耙觯可是這篇文章不知怎么的祝蝠,傳到兩位皇子的老爹唐高宗耳中。這就犯了大忌了幻碱,一來绎狭,沛王作為王子,理當(dāng)讀圣賢書褥傍,“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儡嘶,只想著玩是沒出息的表現(xiàn),更何況玩的還是這種不入流的民間游戲恍风,這本是件很“掉價”的事蹦狂。
二來誓篱,皇子之間的爭斗在宮廷內(nèi)部從來都是大忌,無論這種爭斗是為爭斗王位凯楔,還是為了斗雞場上的勝負(fù)窜骄。據(jù)史書上記載,唐高宗看到這篇《檄英王雞》文后摆屯,非常生氣說“據(jù)此是交勾之漸”邻遏。意思是說,這就是諸侯王之間鸥拧,互相爭斗陷害的開始党远!
自然對寫出這篇檄文的王勃,縱然有天縱之才富弦,到了王宮里,不好好陪王子讀書進(jìn)步氛驮,還把才華用于挑撥離間腕柜。高宗當(dāng)然是不能再把他留在身邊了,于是矫废,王勃因這篇文章盏缤,其實也是因為他的才華,被高宗皇帝下令逐出了長安蓖扑。
后來不久唉铜,王勃又扯上官司被送進(jìn)了大牢,他的父親因此受到牽連律杠,被貶官到交趾(現(xiàn)在屬越南)做縣令潭流。
675年前后,王勃南下去交趾探望父親柜去,就在南下的路上灰嫉,本已成了死刑犯的王勃,趕上唐高宗和武則天嗓奢,大赦天下讼撒,從而重獲自由。雖說免于一死股耽,但政治前途已經(jīng)毀于一旦根盒。然而,有些人的一生似乎注定不平凡的物蝙,在探望父親的途中炎滞,經(jīng)過今江西省南昌市時,王勃以其特殊的才華茬末,再次留下了令人驚艷的作品和讓千年文壇津津樂道的故事厂榛。寫下了流傳至今的《滕王閣序》盖矫。
675年路過南昌的王勃,正趕上滕王閣的落成典禮落成击奶。典禮上自然高朋滿座辈双,勝友如云,藤王詢問到場的賓客柜砾,是否有人能寫篇文章來紀(jì)念這件盛事湃望,他想假托眾賓客之口推舉出自己的女婿吳子章,讓他借著這個名士云集的場合痰驱,把一篇提前準(zhǔn)備好的文章亮出來证芭,出出風(fēng)頭〉S常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废士,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路過的王勃毛遂自薦蝇完,截胡了官硝。
再次令人惋惜的是,王勃做完《滕王閣序》后短蜕,繼續(xù)南下的途中不幸落水驚悸而亡氢架。終年才二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