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在當時的香港娛樂圈中是出了名的講義氣辽聊,如果哪一天我去香港,第一件事便是要和在香港星光大道上矗立的阿梅的銅像合一張影股淡。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身隐,像我一樣,只恨自己出生得太晚唯灵,錯過了這位芳華絕代的嬌子贾铝,她是香港的女兒,是上天賜給香港這座城的禮物埠帕。
在2003年垢揩,高曉松在接受新浪采訪時曾悵然若失地表示:梅艷芳的逝世,讓他感覺自己一下子老了很多敛瓷。是的叁巨,她在舞臺上的百變形象,引領(lǐng)了一個時代的潮流呐籽,而她的離開锋勺,又終結(jié)了另一個時代。
其實梅艷芳是被內(nèi)地誤解很大的一個香港明星狡蝶。許多人對她的印象便是由那首苦情的《女人花》開始庶橱,再到她之后身患絕癥穿上婚紗為自己舉辦的最后一場演唱會,因此許多人變得出梅艷芳像一個怨婦一樣多愁善感贪惹、老大愁嫁苏章。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阿梅性格豪爽而開朗奏瞬,音線非常好聽枫绅,并且熱心公益。以后我會在別的文章中詳細介紹梅艷芳傳奇的一生硼端。
我們這期主要說她的一首《似是故人來》并淋,這是我自認為她最好的一首歌。
這首歌由羅大佑譜曲显蝌,林夕填詞预伺,梅艷芳演唱,堪稱得上是完美的精品曼尊。
精妙的填詞出自鬼才林夕之手,歌詞是淺近的文言脏嚷,字字珠璣骆撇,卻蘊含警世的哲理,讓悠閑的聽者冷不丁地悵然若失父叙。
“臺下你望臺上我做你想做的戲
前世故人忘憂的你可曾記得起
歡喜悲傷老病生死說不上傳奇
恨臺上卿卿或臺下我我不是我跟你”
奇特的是神郊,此時的曲調(diào)是輕快歡愉肴裙,可女子唱出的詞卻是這樣的惆悵:恨臺上卿卿,或臺下我我涌乳,不是我跟你蜻懦。
看似毫不在乎地哼唱,可心里那份留戀與不甘心夕晓,幽幽怨怨宛乃,自是不留痕跡地訴說出來。
最殺人的是最后一句:
“執(zhí)子之手蒸辆,卻又分手征炼,愛得有還無,
十年后雙雙躬贡,萬年后對對谆奥,只恨看不到》鞑#”
女子癡情一生酸些,最終卻惶恐發(fā)覺:原來一切因緣際會是早已安排好,你我本是無緣檐蚜,卻偏要遇見魄懂,害我用情良深,無法擺脫熬甚,從最初的情意濃濃到最終的冷漠路人逢渔,從開始的合到最終的分,所有的誓言最終幻作煙云乡括,所謂海誓山盟肃廓,原來只是,年少無知……
林夕是個鬼才诲泌,拈來這些白話的古體句盲赊,經(jīng)過梅艷芳自然樸素的演繹,娓娓道出愛情其中的心酸敷扫,無奈哀蘑,惆悵和懷念。
曲
羅大佑真的無愧于“音樂教父”的稱號葵第。
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我沒有看詞绘迁,只聽曲調(diào)與塔塔的歌聲,聽完最大的感受是——舒服卒密。
阿梅特有的嗓音將一個故事娓娓道來缀台,而歌曲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感給人一種明媚舒暢的感覺。高亮輕快的古箏挑起了整個前奏哮奇,中間悠揚的笛子聲更是將整個歌曲推向了高潮膛腐!
更令人驚喜的是睛约,不時貫穿的男低音的點綴堪稱是神來之筆。一方面哲身,女子低吟辩涝,癡情地娓娓傾訴,而另一方面勘天,帶有佛家揭語色彩的男聲不時響起怔揩,既是要善意點醒女子回到現(xiàn)實,又是要警示諸人姻緣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误辑。
聲
或許只有阿梅沧踏,才能擔得起這份完美無瑕的歌曲吧。
聲音淳淳巾钉,收放自如翘狱,滄桑歷盡,娓娓道來砰苍。詞句悲憫潦匈,聽得想哭哭不出來∽迹《胭脂扣》里如花的神情歷歷在目茬缩,曾經(jīng)的癡心付諸東流水。女人求愛吼旧,男人求生凰锡,世事殘忍,道不盡無能為力圈暗。
從來佩服梅艷芳對這首歌的演繹掂为,聽到那句“十年后雙雙,萬年后登對员串,只恨看不到”勇哗,氣息收回,相思并沒有任由其一瀉千里寸齐,而是克制地保持了一份優(yōu)雅欲诺。盡管悲傷,卻并不悲情渺鹦。
戲里戲外扰法,亦真亦假,真實的世界又何嘗稱得上美滿毅厚?
芳華漸老迹恐,此生無緣,再次遇見你卧斟,曾經(jīng)我們之間的往事涌向腦海殴边,只有空空慨嘆:斷腸自點點,風雨聲連連珍语,似是故人來锤岸。
親愛的塔塔,顛倒眾生板乙,吹灰不費是偷,愿你安好。
謹以此文募逞,緬懷香港的女兒——梅艷芳蛋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