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1章:道抱冷,可道,非常道。名敷钾,可名寞焙,非常名宣渗。 無名嘶是,天地之始;有名晴埂,萬物之母究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儒洛;常有欲以觀其徼精耐。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琅锻,同謂之玄卦停。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浅浮。
【道沫浆,可道,非常道】(本為“恒”字滚秩,漢時避恒帝諱而改為“匙ㄖ矗”)
三教之道,圣道而已郁油。儒曰至誠本股,道曰金丹,釋曰真空桐腌,要皆太虛一氣拄显,貫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圣人獨探其原案站,造其極躬审,與天地虛圓無二,是以成為圣人蟆盐。能剛能柔承边,可圓可方,無形狀可擬石挂,無聲臭可拘博助,所由神靈變化其妙無窮,有不可得而窺測者痹愚。若皆自然天然富岳,本來特事蛔糯,處圣不增,處凡不減窖式。即等而下之蚁飒,鳥獸草木之微,亦莫不與圣人同此一氣脖镀、同此一理飒箭。試觀汪洋大海狼电,水至難測者蜒灰。然而一海所涵水也,一勺所容亦無非水肩碟。太虛之氣强窖,亦猶海水一般。天地削祈、圣賢翅溺、人物,雖紛紜錯雜髓抑,萬有不齊咙崎,而其受氣成形之初,同此一氣吨拍。除此以外褪猛,另無生氣,亦別無生理羹饰,所爭者伊滋,姿稟之各殊耳。孟子曰队秩,堯舜與人同笑旺;又曰,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馍资。誠確論也筒主。
“道”,即無極大道鸟蟹∥诿睿“道”之一字,其義最極最大戏锹,最細(xì)最微冠胯,其變化奧妙無窮,其理高深莫測锦针。道荠察,無名無象置蜀,不可見,不可觸悉盆;其大不可量盯荤,其小不可指;變化無窮焕盟,至玄至妙秋秤。大道之理,就是“無極生太極”脚翘,“有生于無”灼卢。無極就是“無”,太極即是“有”来农。無極與太極二者是縱向的派生關(guān)系鞋真;太極中的陰與陽,是橫向的對待關(guān)系沃于。無極是本涩咖,太極是末;無極是母繁莹,太極是子檩互;無極是源,太極是流咨演;無極是總體闸昨,太極是分枝;無極是定靜雪标,太極是變動零院,等等。無極順而生太極村刨,太極順而生萬物告抄;無極動而生太極,太極靜而返無極嵌牺。無極本體為〇打洼,動生太極為一;太極一本散為萬殊逆粹,萬殊返歸于一本募疮。這些都是無極與太極的辯證之理。
《周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僻弹“⑴ǎ“道”是無極,“可道”是太極蹋绽;道是無芭毙,太極陰陽則是有筋蓖。宇宙萬物皆由陰陽二氣合和而成,陰陽是萬物一體兩面的總合退敦。萬物無不有陰陽粘咖,無陰陽就無萬物;陰陽就是矛盾侈百,沒有陰陽矛盾的相生瓮下、相化、相搏钝域,就沒有世界讽坏。大道無形,可生天地网梢;大道無名震缭,可長養(yǎng)萬物,可為天下母战虏;大道無情,可運行日月党涕。
“道”烦感,至尊至圣,它是宇宙之本源膛堤,天地之本始手趣,萬物之根蒂,造化之樞機肥荔。它雖然無形無象绿渣,無色無臭;但又無所不在燕耿,無所不包中符;充塞宇宙,遍滿十方誉帅;不增不減淀散,永恒常存。
“道”字蚜锨,富有多層涵義档插。“道”字的結(jié)構(gòu)亚再,一個“首”字坐在車上行走郭膛。“首”即人的頭部氛悬,首上兩點代表天地陰陽则剃;兩點下之“一”凄诞,代表人為陰陽合一之體。一橫下的“自”字忍级,就是每個人各自的性命實體帆谍,坐車行進(jìn)在人生旅途上,譜寫著自己的人生交響曲轴咱。朱子(朱熹)云:“道猶路也汛蝙,人之所共同也∑臃危”《說文解字》曰:“道者窖剑,路徑也「旮澹”也就是人生所走的道路之意西土。“古道西風(fēng)瘦馬”鞍盗、“遠(yuǎn)芳侵古道”的詩句需了,便是形容道路的“道”。
“道”般甲,又代表著抽象的規(guī)律肋乍、法則,學(xué)理上敷存、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墓造,以及實際的規(guī)矩,生天生地生萬物之理锚烦,故謂之“道”觅闽。《左傳》中所言“天道遠(yuǎn)涮俄,人道邇” 蛉拙。《中庸》首章所言的“天命之謂性禽拔,率性之謂道”刘离。《易·系傳》曰:“形而上者謂之道睹栖,形而下者謂之器”硫惕。又如道書所說:“離有離無之謂道”。這與佛家所論的“即有即空野来,即空即有”恼除,其義相通。皆是言大道的玄妙幽微,深不可測豁辉。天地未判以前令野,此道懸于太空;天地開辟以后徽级,此道寄諸天地人萬物之體气破。先天地而長存,后天地而不弊餐抢。生于天地之先现使,混于虛無之內(nèi),無可見旷痕、亦無可聞等論碳锈,皆是就道的理性而言。
“可道”二字欺抗,就是可變化之道售碳,是道的運行與應(yīng)用〗食剩“可道”就是無極生太極贸人,太極生萬物之后的狀態(tài)。太極生萬物报强,有形有象灸姊,變化不測;可言可說秉溉,可見可聞?wù)撸闶恰翱傻馈薄?/b>“可道”就是混沌初開碗誉,陰陽始判召嘶,清濁已分,乾坤定位的太極哮缺。在天有日月星辰弄跌,風(fēng)云雷雨;在地有東西南北尝苇,山川湖海铛只;天地間的飛植動潛,人類社會的萬類萬事等等糠溜,皆屬“可道”淳玩。可道中有生有滅非竿,有成有毀蜕着,凡一切不能永久常存的有形有象事物,都是“可道”的范疇。
“非常道”承匣,就是非恒常之道蓖乘。真靜悠久謂之“常”韧骗,永恒不變之義嘉抒。眼既可見,口既能言袍暴,有所形容些侍,有所變換。既有變換容诬,豈能常久?故曰“非常道”娩梨。
修真者以學(xué)道、修道览徒、證道狈定、成道、了道為旨?xì)w习蓬。道可受而不可傳纽什。別人可以將道的感受告訴你,卻不能將道交給你躲叼。修道就像鴨子浮水芦缰,冷暖自知;又像啞巴吃餃子枫慷,心中有數(shù)让蕾。天理在人心,自性中有大道或听。大道的體性特征探孝,道的個中滋味,一切都在自心中誉裆,故古有“唯心是道”顿颅,“唯心是法”,“心明道成”之論足丢。修道在心粱腻,明道在心,得道成道亦在心斩跌,這就是太上“觀心得道論”的圭旨绍些。
【名,可名滔驶,非常名】
此段有三個“名”遇革。第一個“名”,即大道無名之名。大道原本無名萝快,為了闡述表達(dá)代表它的概念锻霎,無奈強立其“名”曰“道”,此名實為常名揪漩。道為虛無之體旋恼,不可見,不可聞奄容,實無可指冰更;以名而言,虛而無物昂勒,實無可名蜀细。凡是可言可名者,已是形而下之器物戈盈,非真常之名奠衔;凡所可道者,皆是道的顯見外表塘娶,已不是真常之道归斤。
第二個“名”,即“可名”刁岸,是指“可道”之名脏里。其“名”隨“可道”所生的象而來,由實際存在的事物而起虹曙。故有物有象才有名迫横。宇宙萬物,千門別類酝碳,千差萬別员淫,各具特性。為了對萬物分門別類击敌,才安名立字,以識其體拴事,以辨其形沃斤。世間事物,凡有變易者刃宵,皆為“可名”衡瓶;無變易者,皆不可名牲证。因其有變有易哮针,不能常存永恒,所以謂之“非常名”。萬物皆可立名十厢,惟生萬物之大道等太,雖以“道”名之,總是強以其名蛮放,它畢竟無名缩抡。
第三個“名”,即“非常名”包颁≌跋耄“可名”代表著可生可滅的事物,變動不居娩嚼;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蘑险;跟著體象之生而有,隨著物之亡而滅岳悟。故凡“可名”者佃迄,皆為“非常名”。修道人若能悟透“可名”之名竿音,又能悟出“無名”之名和屎,則可知世間種種名相事物,都在陰陽運化中生滅無常春瞬。故無永恒之物柴信,亦無永恒之名。
“可名”與“非常名”之意宽气,即佛家所言的“萬事皆空”随常。既明此理,何須執(zhí)著假幻的名相而自迷萄涯?人世間名利二事绪氛,不宜貪求,貪者必招禍患涝影。今人都在爭求自己的“知名度”枣察,卻不知“名”是社會的公器。孟子曰:“有天爵者燃逻,有人爵者序目。”天爵就是名氣伯襟。無論何種“名”猿涨,名太高了,樹大招風(fēng)姆怪,名不符實叛赚,都會產(chǎn)生很大的負(fù)面影響澡绩。古人云:“譽滿天下,謗亦隨之”俺附;“一家飽暖千家怨肥卡,半世功名百世愆(qiān)”,都是講的這個道理昙读。佛家勸人放棄名利召调,老子教人“少私寡欲”,皆是修道的基本原則蛮浑。
道因名而存唠叛,名因道而立;道因名而不可沮稚,名因道而無不可艺沼。道無所不包,但需用名以狀
【道】指形而下萬物的形而上體性蕴掏,又稱為【樸】障般。這里的“萬物”涵蓋所有物質(zhì)和意識。
【名】是對形而下萬物的識別界定盛杰,又稱為【器】挽荡。
誠如《易經(jīng)~系辭》所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無即供,名天地之始定拟;有,名萬物之母】
此名不應(yīng)斷為“無名逗嫡,天地之始青自;有名,萬物之母驱证⊙哟埽”秦漢以后逐漸向復(fù)合詞發(fā)展,
自甲骨文始抹锄,到魏晉南北朝前期逆瑞,中國上古語言以單音詞為主,主要的概念往往一字概括伙单,中國的每個漢字都有一個獨立的且不同的意思呆万,如“道、皇、帝、王激蹲、霸崇呵、名出爹、法、兵缎除、儒严就、有、無”等等器罐。任何近義字梢为,意思也還是有明確差別的,詞和詞組是較少存在的轰坊,即使有铸董,也是一串或動賓或主謂的字組合而成的‰饶可以這么說粟害,我們祖先在遣詞用字上是異常嚴(yán)謹(jǐn)?shù)模瑖?yán)謹(jǐn)?shù)揭淮淖种胁遥魏我粋€字都是不可替換的悲幅,這一點上與法語很象,試想一下如果這一情形一直延續(xù)至今站蝠,那么世界范圍內(nèi)簽訂合同恐怕就不僅僅是以法文做標(biāo)準(zhǔn)版汰具,還會有一份漢文版的了……
然而這一情形在佛教傳入中國后改變,尤其是廣泛地譯介佛典菱魔,使得來自古印度的梵文或巴利文留荔,向漢語第一次大規(guī)模地輸入,它們幾乎占了漢語史上外來語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漢語雙音詞豌习、多音詞也多是在此成形存谎,成為漢語的常用詞,如實際肥隆、唯心既荚、正宗、思議栋艳、懺悔恰聘、因緣、真諦吸占、法門晴叨、世界、覺悟矾屯、剎那兼蕊、正當(dāng)、本峰件蚕、煩惱孙技、出現(xiàn)产禾、出息、方便牵啦、相對亚情、絕對、知識哈雏、大千世界楞件、本來無事等。在梵語中裳瘪,習(xí)慣用雙音節(jié)詞組表意土浸,在翻譯佛經(jīng)時,僧人們最初開始使用兩個相近意思的字合成雙音節(jié)詞組盹愚,當(dāng)然栅迄,這也可以理解為僧人們只能模糊知道佛經(jīng)的意思,而無法在將梵語中的一個詞轉(zhuǎn)換為漢語時做極其精確地定位皆怕,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接近印度語雙音節(jié)發(fā)音的習(xí)慣毅舆。比如池與塘,休與息愈腾,因為雙音詞的產(chǎn)生而模糊了其本來意義憋活。
所以不可為“無名”、“有名” 為意虱黄,后面的“故常無悦即,欲以觀其妙;常有橱乱,欲以觀其徼”辜梳,也是同理。不能斷句為“故常無欲泳叠,以觀其妙作瞄;常有欲,以觀其徼”危纫。
此處本意為論述“有”宗挥、“無” ,有無皆為名种蝶,不屬于“道”的本體論契耿、源起論,本體只有“道”螃征,“有無”是“道生一搪桂,一生二,二生三盯滚,三生萬物”這個過程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锅棕,是“德”的范圍拙泽,是萬物生滅、功能轉(zhuǎn)化的層次的探討裸燎,將“有無”理解為就是本源的本體論,就將道學(xué)滑入了錯誤的泥潭泼疑,莊子德绿、王弼是這種錯誤理解的典型代表,也是道學(xué)在哲學(xué)領(lǐng)域中招來質(zhì)疑批駁的一個主要受攻擊點退渗。
“有無”的理解有兩個層次的理解移稳。
一是萬物在“器”的層次上,“有無”的不同功用会油,也就是在“具體的德”中的不同構(gòu)成个粱,“有”構(gòu)成了器具的結(jié)構(gòu),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翻翩、碗等不同的形狀都许;而“無”則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嫂冻,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處胶征。就是“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桨仿【Φ停”“有”的形式破壞了,“無”的功能也就破壞了服傍。
二是物質(zhì)世界形成過程的問題钱雷,這里的“有無”是“隱顯”的關(guān)系,顯性的前景主體源于隱性的背景環(huán)境的襯托吹零,舞者需要舞臺罩抗,黑字需要白紙,萬事萬物都是相互映襯依靠瘪校,互為條件背景澄暮,又各自為主,這就是隱與顯阱扬。而“隱顯”都是源于“道”泣懊,所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麻惶,同謂之玄馍刮,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窃蹋。既“天下萬物生于有卡啰,有生于無静稻。無,名天地之始匈辱;有振湾,名萬物之母 ⊥隽常”對立的概念相互轉(zhuǎn)化才是宇宙永恒的運動押搪,“是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浅碾,長短相形大州,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垂谢,前后相隨厦画。”
簡單的理解滥朱,所謂“無”就是沒有或不存在的意思根暑,表示道的本體虛空無物,無物可見焚虱,無形無象购裙,無聲無色;所謂“有 ”就是存在的意思鹃栽,表示道有著孕育生化萬物的能力躏率,是萬物的源頭與歸宿。
“無”民鼓,是指太極未分薇芝,陰陽未判之前,無形無象的無極混元狀態(tài)丰嘉。因為大道本體未動夯到,無形無象,故名“無”饮亏。天地本無名耍贾,有了上下左右四方之形象,才有其名路幸。天地生在大道之后荐开,所以無是“天地之始”。
所謂“天地之始”简肴,就是天地未生前的無極狀態(tài)晃听。這種元炁初動之態(tài),在陰陽則為氤氳(yīnyūn煙氣、煙云彌漫的樣子能扒;氣或光混合動蕩的樣子)之交佣渴;在天地則為一陽之初;在日月則為晦朔(晦初斑,月盡也辛润,陰歷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月一日始蘇也见秤,陰歷月初的一天频蛔。)之時;在四季則為冬春之間秦叛;在晝夜則為亥子之時;在人心就是喜怒哀樂未發(fā)之中瀑粥。人心處于寂然不動之地挣跋,也可以稱為人心中的“無名天地之始”。太上慈悲渡世狞换,廣為說法避咆。在鴻蒙未兆之先,一炁未動之前修噪,原是混混沌沌查库,渾然一團(tuán),無半點形跡可見黄琼,故曰“無名”樊销。
雖名無,而天地人萬物皆孕育其中脏款,只是尚未成象而已围苫。有如人在父母未生前的原始之初,此即是“無撤师,名天地之始”的無極狀態(tài)剂府。待到靜之已久,氣機一動剃盾,氤氤氳氳(yīnyūn)腺占,生育天地萬物,才有可名痒谴;一片太和元炁衰伯,流行宇宙,養(yǎng)育群生闰歪,就是“有嚎研,名萬物之母”。始者,天地未開之前临扮,一團(tuán)元炁相抱论矾,好似雞蛋的白黃相抱一般;母者杆勇,天地開辟以后贪壳,化生養(yǎng)育萬物,生生不息蚜退,關(guān)愛備至闰靴,如母之養(yǎng)子一般慈心。此名為“萬物之母”钻注。
修真人下手之初蚂且,唯清凈身心,去妄存真幅恋,念慮俱滅杏死,一心不動,抱元守一捆交。神神相照淑翼,息息常歸,順其一往一來品追,神炁相凝玄括,打成一片。于是混混沌沌肉瓦,不起一念遭京;恍恍惚惚,入于無有之鄉(xiāng)风宁。渾然無人無我洁墙,無天無地?zé)o萬物;而又非昏聵(kuì)戒财,不丟真我热监。于此無知無覺之際,忽然一覺而生饮寞,此即是我太極的開基孝扛,我本來真性之覺。
修真就是為了回歸人心中“無名之始”幽崩、“天地之始”的先天之地苦始。一切有名有象者,皆屬于后天慌申,變滅無常陌选,非真道之常也理郑。大道既無名,又何言“有名咨油,萬物之母”?有道即有理您炉,有理即有天地萬物。大道以無極生太極役电,以無而生有赚爵,以一而生萬物。萬物皆從無極而生法瑟,所以無為有之母冀膝,有又為萬物之母。天地從道而生霎挟,萬物自道而成窝剖,故道又為天地萬物之母,皆是自然無為之妙酥夭。修道之人枯芬,若能知此有之母,便知萬物雖各具一性采郎,實同于一無;雖各具其名狂魔,實本于無名也蒜埋。
【故恒無,欲以觀其妙最楷;恒有整份,欲以觀其徼(jiào)】
有一首疑似倉央嘉措的詩中有一句話:靜時修止動修觀。
故常無(靜時修止)欲以觀其妙籽孙;常有(動時修觀)欲以觀其徼烈评。
當(dāng)任何境界來的時候,你一直保持不動犯建,這種修法就是修止讲冠。如果任何境界來的時候,你的心念隨著它去适瓦,并且看清它的真相竿开,但不被它迷惑,這就是修觀玻熙。因此否彩,修止的人,要避開動亂的境界嗦随;修觀的人列荔,他不怕任何境界;這就是修止和修觀的差別。
“止贴浙、即停止砂吞,停心止妄,降伏煩惱悬而;“觀”即觀達(dá)呜舒,觀察妄惑,達(dá)到覺悟笨奠∠龋“止觀”即“定慧”。唯“止”能“觀”般婆,唯“觀”能“止”到腥。二者相輔相成,對立統(tǒng)一蔚袍。
止乡范,又可為內(nèi)觀或內(nèi)觀∑⊙剩「內(nèi)觀」晋辆,意思是如其本然地觀察事物。最早見于《列子·仲尼》: “務(wù)外游者不知務(wù)內(nèi)觀宇整,外游者求備于物瓶佳,內(nèi)觀者取足于身×矍啵”指內(nèi)觀體道霸饲。徹底根除內(nèi)心所有不凈雜染,達(dá)到究竟解脫和最崇高的快樂臂拓。它的宗旨不是純粹治療身體上的疾病厚脉,而是從根本上治愈人類的痛苦。
內(nèi)觀是通過自我觀察來達(dá)到自我轉(zhuǎn)化的方法胶惰。它專注在身與心之間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傻工,此身與心之間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可以通過經(jīng)過訓(xùn)練的專注力直接體驗到,專注在那促成生命體孵滞、那持續(xù)不斷地聯(lián)系及影響心之流的身體上的感受精钮。也就是這種以觀察為基礎(chǔ),深入身和心共同的根源處的自我探索旅程剃斧,得以消融心的不凈雜染轨香,結(jié)果獲得一顆平衡的心,充滿著愛與慈悲幼东。
觀臂容,又可為外止科雳,《易經(jīng)》說:“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脓杉,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糟秘,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球散∧蜃”這種俯仰往還,遠(yuǎn)近取與蕉堰,是中國哲人的觀照法凌净,也是詩人的觀照法,而這種觀照法表現(xiàn)在我們的詩中畫中屋讶,構(gòu)成了我們詩畫的空間的特質(zhì)冰寻。這種“觀”不只是仰觀俯察。張法認(rèn)為“游目”有兩個層次:首先表現(xiàn)為游動的視角皿渗≌栋牛《畫山水序》有云:“身所盤桓,目所綢繆乐疆,以形寫形划乖,以色貌色也〖吠粒”這就是一種流盼的眼光迁筛,而不是不站在定點透視的立場。
這種“觀”不只是仰觀俯察耕挨。張法認(rèn)為“游目”有兩個層次:首先表現(xiàn)為游動的視角∥咀《畫山水序》有云:“身所盤桓筒占,目所綢繆,以形寫形蜘犁,以色貌色也翰苫。”這就是一種流盼的眼光这橙,而不是不站在定點透視的立場奏窑。這種觀照之法,構(gòu)成中國文化中空間意識的特質(zhì)屈扎。古人所欲表現(xiàn)的不只是一個建筑意味的空間的“宇”埃唯,而同時須具有音樂意味的時間節(jié)奏的“宙”,一個充滿音樂情趣的時空合一體鹰晨。中國詩中所常用的字眼如盤盤桓墨叛、周旋止毕、徘徊、流連漠趁,哲學(xué)書如《易經(jīng)》所常用的如往復(fù)扁凛、來回、周而復(fù)始闯传、無往無復(fù)谨朝,正描出中國人的空間意識。這種思維方式與認(rèn)識觀特別強調(diào)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甥绿,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式的理想認(rèn)識觀字币,也突出了中國文化強調(diào)主觀意識的特性。這種“特性”是孕育“創(chuàng)造”性的先決條件妹窖。中國文化的“寫意”式“虛纬朝、靈”的空間造型觀正是依此而創(chuàng)立的。
有我之境骄呼,以我觀物共苛,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蜓萄,以物觀物隅茎,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嫉沽。
因為我是學(xué)畫畫的 用到繪畫里比喻大概就是辟犀,畫一幅畫,例如【一組靜物 】
“故常無欲绸硕,以觀其妙”就像畫畫之前要觀察整體堂竟,首先要忽略掉【靜物物體本身】,心中將其置于【無】的境地整體觀察玻佩,才能結(jié)合【靜物】和【周邊環(huán)境】為【一體】出嘹,才能觀察到所謂心中想要描繪的整體的融洽微妙之意,才能使畫【構(gòu)圖能達(dá)到和諧】咬崔。
“常有欲税稼,以觀其徼”大概就像起筆要畫【靜物】本身,需要退出大壞境將其【獨立】垮斯,心中將其置于【有】的境地郎仆,我們將要畫的景物稱之為【陽形】,除主要物體外背景稱之為【陰形】兜蠕,因為將【靜物獨立】扰肌,所以才能觀察到【徼】,觀察到【陰形與陽形的邊界】熊杨,從而才能能勾畫出想畫的物體狡耻。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墩剖。“妙”:即要也夷狰。要岭皂,即一也、道也沼头∫妫“欲”:即、將之意进倍。是言人能常無欲念土至,先天體性不被后天情欲耗損,處于至清至靜猾昆、寂然不動的常無欲之中陶因,即可在杳冥中洞察萬物造化的至微至妙之機,可見至道生生不息之妙垂蜗。無欲無念神清靜楷扬,有欲有念神昏沉。此即前輩所說的“心死神活”之理贴见。
真常之妙烘苹,表現(xiàn)在“無中而生有”。此“有”無窮無盡片部,奇妙無比镣衡。修真人果能處于常無、车涤疲空之境廊鸥,即可會心于此妙;亦可知“常無”是天地?zé)o名之始辖所,是衍生妙有之源泉惰说。
“常有”者,即有形有物的可見世界奴烙。“徼”音校剖张∏芯鳎“徼”即竅,意即微妙之機搔弄;亦可引伸為事物未成前的界域幅虑、端倪、征兆顾犹〉光郑“常有欲以觀其徼”褒墨,此是太上圣祖示誡世人,要在常有的世界中擎宝,觀世俗萬物萬事的歸宿趨勢郁妈;觀事物的生生息息,及其發(fā)生绍申、發(fā)展與終結(jié)噩咪,以明大道之妙。天下事物的演生規(guī)律极阅,皆是隱動在先胃碾,陽隨其后。隱雖潛在無中筋搏,但卻有據(jù)仆百;顯雖從隱而出,出則有竅奔脐。隱顯互變俄周,變中有妙,此妙即是竅道帖族。人果能在常態(tài)的“常有”中栈源,洞見隱微之徼,把握住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竖般,便可知“有名萬物母”的真諦甚垦。
自古仙佛圣真,無不由此竅妙之動而成涣雕。無以觀妙艰亮,有以導(dǎo)觀竅钞它,兩者一動一靜颗管,互為其根,互為依存寝蹈,皆是修真者必須掌握的執(zhí)兩用中原則兑障,皆是用中之道侄非。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流译,同謂之玄逞怨。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福澡〉猓】
“此兩者”,是指“常無”與“常有”革砸〕悖“有”與“無”名雖不同糯累,但都是從“無極”中所出,故曰“同出”册踩。稱“無”為“無名”泳姐,是說萬物尚未成形,無有名相棍好,僅是一炁的混沌狀態(tài)仗岸,故曰“無名”。萬物之形色俱全借笙,有象有形扒怖,故稱為“有名”。此即是“同出而異名”之義业稼。
所謂“同謂之玄”盗痒,“玄”即天,即自然低散。張衡在《太平御覽》中說:“玄者俯邓,形而上之炁,無形無象熔号,大道本作于太始稽鞭,莫之能先;包含道德引镊,構(gòu)掩乾坤朦蕴;作于太氣,稟受無窮”弟头。由此可知吩抓,“玄”者,就是大道自然的變化莫測赴恨,不可捕捉疹娶,無端倪,無形象伦连,無言說雨饺;至靜至明,至圓至活惑淳,至顯至露额港,至真至常;渾化無端汛聚,妙用無方锹安。所以謂之“玄”短荐。
“玄”者倚舀,深遠(yuǎn)之謂也叹哭。修真者當(dāng)從無欲有欲、觀宏觀妙處下手痕貌。雖然無與有风罩、妙與竅,無非是陰靜陽動舵稠,一炁分為陰陽二氣超升,二氣又歸一炁而已。以其靜久而動哺徊,無中生有室琢,名為一陽生、活子時落追;以其動極復(fù)靜盈滴,有又返無,名曰復(fù)命歸根轿钠。皆是太極一炁陰陽的變化巢钓。兩者雖名不同,但實際上同出于一源疗垛。太上稱此為之“玄”症汹。這是第一個玄。
學(xué)者欲得玄道贷腕,必須靜之又靜背镇,定而又定,心中渾然無事花履,是為“無欲觀妙”芽世。這是又是一個“玄”。及至氣機一動诡壁,雖有知济瓢,但又不生一知之見;雖有動妹卿,卻又沒有一動之想旺矾。只有一心,沒有二念夺克,是為“有欲觀竅”箕宙。這是第二個“玄”。
至于“玄之又玄”铺纽,實為歸根之所柬帕,眾妙之門。“玄”者陷寝,天也锅很。天道陰陽二氣運化萬物,生生滅滅凤跑,輪轉(zhuǎn)不息爆安。天中又有天,天上還有天仔引,三千個大千世界扔仓,無窮無盡,無邊無際咖耘。天受宇宙本源之炁的厚薄不同翘簇,故天的層次各有不同。清輕者在上儿倒,重濁者在下缘揪。陰陽之氣的質(zhì)與量不同,變化之深奧亦各異义桂。
無極生太極找筝,宇宙間之萬有,皆生于無慷吊,皆來自宇宙本源袖裕。所謂“又玄”,即極之又極溉瓶,微之又微急鳄,真之又真,隱之又隱堰酿,深之又深疾宏,遠(yuǎn)之又遠(yuǎn)之義也。圣人觀無而識玄之妙触创,觀有而識玄之真坎藐;觀有與無之同,而愈能識玄之變化無窮哼绑。這種“又玄”岩馍,在太虛,為太虛之妙抖韩;在天地蛀恩,為天地之妙;在萬物茂浮,為萬物之妙双谆。一切有形無形壳咕,有色無色,莫不出自宇宙核心這個大本源顽馋。這就是“玄之又玄”囱井、“眾妙之門”之義。
【本章說解】
《道德經(jīng)》旨在論道德趣避。何為道德?無極而太極,自然無為之實理新翎,謂之道程帕;造道實有而得于己,謂之德地啰〕钍茫“經(jīng)”者,道之路也亏吝,真常不易謂之經(jīng)岭埠。道生天、生地蔚鸥、生人惜论、生萬物,是宇宙萬物之總樞止喷,是修身治國平天下之總要馆类。自古以來,仙佛圣真弹谁,無不是從觀徼觀妙處下手乾巧,而成就大道的。但世俗之人预愤,智見梗塞沟于,心識蒙昧,不能修心立德而進(jìn)道植康,所以難知道之竅妙旷太。
“道”,實為陰陽未判之前的混元無極销睁。是宇宙之起源泳秀,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榄攀,造化萬物之樞機嗜傅。它無形無象,無色無臭檩赢,無所不在吕嘀,無所不有违寞,充塞宇宙,遍滿十方偶房,不增不減趁曼,不色不空,永恒常存棕洋。太上在《清靜經(jīng)》中曰:“大道無形挡闰,生育天地;大道無情掰盘,運行日月摄悯;大道無名,長養(yǎng)萬物愧捕。吾不知其名奢驯,強名曰道〈位妫”
圣祖老子的《道德經(jīng)》瘪阁,內(nèi)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邮偎,是哲學(xué)思想的基石和總綱管跺。其理可以概括為兩個字,即“道”和“德”禾进,最后又歸結(jié)為一個“道”字伙菜。“道德”二字命迈,是對自然界最本質(zhì)贩绕、最高境界的高度概括,是對天下萬類萬物理性的高度濃縮壶愤。
所謂“德”淑倾,就是唯道是從。道是德之體征椒,德是道之用娇哆。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萬物勃救,世間萬事碍讨,皆是道的體現(xiàn),德又是道性的外在表現(xiàn)蒙秒。天地人萬物勃黍,皆載有道之德性,有德則生晕讲,無德則亡覆获,這是自然界永恒的法則马澈。失道而后德。人失去道性弄息,或道性不全痊班,才來到這個三維空間,才需要積累德行摹量,以彌補道性之不足涤伐,這就是修德證道之真意。世人不明大道自然規(guī)律缨称,故需要修心補德凝果。德滿道自圓,即可返歸道鄉(xiāng)具钥。
德是進(jìn)道的階梯。未得道前液兽,方需修德骂删。德有五要,即仁義禮智信四啰。五德是人格化的體現(xiàn)宁玫,是做人的基本準(zhǔn)則。五德全備柑晒,則德合于道欧瘪,身心才能歸于無為先天,萬事才能合乎自然匙赞。德化道中佛掖,無為而無不為也。
道的體性有十大特征:即虛無涌庭、自然芥被、純粹、樸素坐榆、簡單拴魄、平易、清靜席镀、無為匹中、柔弱、不爭豪诲。道本先天顶捷,無法言說,后天文字語言終難盡意屎篱。道之十大特征焊切,體現(xiàn)于人就是上德扮授。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倫理化。道體現(xiàn)于人謂之德专肪,顯態(tài)為之德刹勃,隱態(tài)為之道。人的后天世界觀嚎尤,只有改造修證到符合大道的自然特性荔仁,方可謂之合道。
修真證道芽死,下手工夫就在玄關(guān)一竅乏梁。太上在首章就將無名有名、觀竅觀妙指出來关贵。此竅不在別處遇骑,就在一個“心”字中。人身雖有許多關(guān)竅揖曾,需要經(jīng)過修煉打通落萎,與天體自然溝通,以彌補體內(nèi)真炁之損耗炭剪,再造性命练链,終而復(fù)歸為乾健之體。但百竅千竅奴拦,總攬于心媒鼓,心通則百通,心明則萬明错妖。故修道之要全在于心绿鸣,全在于觀心得道,除觀此心暂氯、修此心枚驻、證此心以外,別無它途株旷。
本章開頭四句再登,是說大道的本源(核心),無形無狀晾剖,不可思議锉矢,難以窮究。在天地未開之初齿尽,混混沌沌沽损,沒有端倪可見;此種境界在人心循头,就是致虛守靜時的無為狀態(tài)绵估。大道元始一炁分判炎疆,天地開辟;在人就是靜極而動国裳,一覺而醒形入,真炁已動,此即是煉丹育神之機缝左。這種轉(zhuǎn)瞬之變亿遂,非有智珠慧劍,不能得也渺杉。其要在于:一覺起處為玄牝蛇数,這是人體內(nèi)天地開辟之端。此覺不是后天欲心妄念是越,而是在人心全無耳舅,靜極之后的一種先天真性的閃露。自古仙佛圣真倚评,無不是從此一覺而動之機所造成浦徊。
在修心問題上,在世界觀與認(rèn)識論上蔓纠,在心的境界上辑畦,要跨越一大步吗蚌,才能進(jìn)入修道的實質(zhì)階段腿倚。不在心上下功夫,即使理論上可以口若懸河蚯妇,長篇大論敷燎;即使具有許多功能,有很高的神通箩言。若離開修心這個根本硬贯,終而難達(dá)真境。
首先應(yīng)知何為心陨收?對于不知此“心”深刻內(nèi)涵的常人而言饭豹,似乎就是“唯心論”。這是莫大的誤解务漩。僅僅觀肉心拄衰,觀主觀意識之心,是永遠(yuǎn)無法得道的饵骨;不僅不能得道翘悉,就是識道、有道居触、證道也無法實現(xiàn)妖混。大道靠自悟老赤,也要靠心傳,無法用語言文字準(zhǔn)確地表達(dá)清楚制市。我們祖先中的成道者抬旺,慈憫后代,不得已而用文字表達(dá)大道真理息堂。由于顯態(tài)文字對表述大道的局限性嚷狞,因此只能采用喻示法,借用世人所熟知的事物荣堰,以小喻大床未,以高喻低……使尚未得道者得到啟示,具有感性認(rèn)識振坚,使其逐漸認(rèn)知薇搁,并進(jìn)而修證實踐大道。
“有無”的理解有兩個層次的理解渡八。一是物質(zhì)世界的本原形成過程的問題啃洋,也就是“基本元素”的產(chǎn)生過程,這里的“有無”是“隱顯”的關(guān)系屎鳍,顯性的物質(zhì)來源于隱性的元素宏娄,而“隱顯”都是源于“道”。既“天下萬物生于有逮壁,有生于無孵坚。無,名天地之始窥淆;有卖宠,名萬物之母 ∮欠梗”二是萬物在“器”的層次上扛伍,“有無”的不同功用,也就是在“具體的德”中的不同構(gòu)成词裤,“有”構(gòu)成了器具的結(jié)構(gòu)刺洒,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碗等不同的形狀吼砂;而“無”則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逆航,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處帅刊。就是“故有之以為利纸泡,無之以為用。”“有”的形式破壞了女揭,“無”的功能也就破壞了蚤假。因此,故常無吧兔,欲以觀其妙磷仰;常有,欲以觀其徼境蔼;所以灶平,有無相生而為眾妙之門。
有我之境箍土,以我觀物逢享,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吴藻,以物觀物瞒爬,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沟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