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的這本書《心理時間之謎》贬媒,作者史蒂夫·泰勒利用科學的方法,結合大量的訪談和真實案例肘习,從心理學际乘、物理學、哲學以及文化層面為我們解開了心理時間之謎漂佩。
推薦指數:兩顆星
理由:內容較亂脖含,案例水分比較多,看大標題和主要結論即可投蝉。
以下是心理時間的幾個規(guī)律:
①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快养葵。
幼兒時感知到的時間流逝是比較慢的,對周圍世界的感知是豐富真實的瘩缆。隨著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关拒,時間流逝的速度會越來越快,成年人更多傾向于內心庸娱,或集中在外部刺激上着绊,而忽略了對這個世界的關注。
②當處于新體驗熟尉、新環(huán)境時归露,時間會慢下來。
新體驗給予我們活力感和脫離時間的自由感斤儿,從日復一日被脫敏機制控制了的生活中逃離剧包,重新獲得對現實世界的感知腮考。與此同時,單位時間內需要處理吸收的信息越多玄捕,也會讓我們感知時間流逝得越慢踩蔚。
③專注狀態(tài)下,時間會加快枚粘。
在特定時間內馅闽,越關注某事,就會感覺這段時間越短馍迄,在此期間所接觸到的內容我們會認為是有趣的福也。這跟上一點似乎有點矛盾,其實是當我們處于專注狀態(tài)下攀圈,會屏蔽到大量周圍的信息暴凑,將注意力投向某個特定事物上,吸收的知覺信息過少赘来,因此感覺“時間飛逝”现喳。而處于新環(huán)境新體驗下,會面向所有事物敞開自己的感知犬辰,允許自己處理大量的知覺信息嗦篱。另外,專注分為主動專注和被動專注幌缝,主動專注能帶來心流灸促,被動專注帶來迷茫。
④分心狀態(tài)下涵卵,時間會減慢浴栽。
當思緒飄忽不定,注意力沒有集中在任何事物上轿偎,時間會減慢典鸡,此時我們面對體驗并不積極,當并不表示大腦不會從各處接受和處理大量信息贴硫,甚至大腦會充斥著各種幻想椿每、回憶、圖像英遭、構思等间护。同樣,當我們正在經歷身體或心理上的痛苦時挖诸,要么痛苦使我們不斷分心汁尺,要么就是過度集中在某個事物上,敏銳地意識到每一刻的流逝多律,心如火焚——比如痴突,牙醫(yī)鉆孔時搂蜓。
⑤自我意識休眠,時間會變慢甚至停止辽装。
當處于極度專注時帮碰,自我意識減弱,比如冥想拾积,運動時的極度專注殉挽,意外事故或突發(fā)事件,或者是第四點所說的某個引起我們敏銳意識的事物拓巧。
所以斯碌,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加快時間流逝的“感覺”:
1、盡可能多的處于專注狀態(tài)肛度,產生心流傻唾;
2、減少身體和心理上的不適承耿,確保不感到焦慮或沮喪冠骄;
3、摘下手表瘩绒,不看時鐘猴抹,不去注意時間的流逝。
而想要讓時間過得“慢”些锁荔,可以嘗試:
1、避免處于專注狀態(tài)蝙砌;
2阳堕、通過新體驗和新環(huán)境,使自己盡量多地接觸陌生事物择克。
如果是想要通過內在的方式來“拓展”或“超越”時間恬总,則:
1、定期冥想肚邢,每天2次壹堰;
2、選擇2項日陈夂活動進行正念練習贱纠,比如洗澡或散步;
3响蕴、減少生活中的忙碌與壓力谆焊,以更加常規(guī)的方式練習正念。盡量不慌不忙地完成日称忠模活動辖试,不要急于求成辜王。
冥想和正念可以讓我們獲得一種時間的“延長感”,減少脫敏機制發(fā)揮作用罐孝,提高感知呐馆,我們可以從周圍環(huán)境和自身體驗中獲得更多知覺信息。
時間是自我意識的產物莲兢,當自我意識不那么強大時汹来,我們也就能夠改變體驗生活的精神狀態(tài),內心平靜怒见,活在當下俗慈,進而拓展時間,收獲更多遣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