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如果你問一個朋友,你了解自己嗎?他大概會茫然的點點頭蟀架,如果讓他形容一下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一般人會說李命,我是個急/慢性子、比較感性/理智箫老、對朋友如何项戴、對家人如何、對工作如何……
嗯槽惫,他根本不了解他自己周叮,因為以上這些形容自己的方式是錯誤的。
那么界斜,怎樣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呢仿耽?
我是誰?
奇普?希斯和丹?希斯的書《開關(guān)》中所寫各薇,在一個變化的情況中项贺,“缺乏認(rèn)知度是最大的障礙”。如果您能做到“最大限度地認(rèn)識自己”峭判,您就會獲得最大的成功機會……
我是誰开缎?——會讓人獲得更深層次的自我意識,找到更偉大的人生意義林螃!也會讓人有些許恐懼奕删。
- 現(xiàn)實與夢想的距離
- 自我懷疑與否定
- 明明有被人羨慕的工作和家庭卻失去了動力和方向
- 童年的陰影
- 心靈傷害難以自愈
我是不是一個毫無價值的人呢?當(dāng)我知道我到底是誰之后會不會完全崩潰疗认?
我不是誰完残?
社會上流行這樣一種說法:
過去的經(jīng)歷塑造了今天的我
大多數(shù)人都毫不猶豫的接受伏钠,也特別能理解。
我們總是用過去發(fā)生的事情來證明我們到底是誰谨设,卻不知道我們的大腦早就把記憶中的事情經(jīng)過了加工和改良熟掂,甚至把能證明“我是誰”的事情胡亂組合,所以那些能夠“證明”我們的回憶都是我們下意識的進行的身份的選擇扎拣,并不是事實赴肚。
這是怎么回事呢?
所謂記憶二蓝,是將來自大腦不同區(qū)域的回憶建設(shè)性的重組一番誉券,然后儲存起來,因為存儲記憶時侣夷,每個記憶點都要重新連接,而在連接過程中常常會出錯仑乌,在縱橫交錯的記憶網(wǎng)中百拓,除了需要存儲的記憶碎片外,還有很多你的其他經(jīng)歷晰甚,這些經(jīng)歷都是高度敏感的衙传,很容易混進你的故事、信仰厕九、知識的回憶之中蓖捶,儲存在記憶里。
我們總是牢牢抓住那些給我們帶來特別負(fù)面影響的事情扁远,在把故事講給自己聽的時候俊鱼,我們已經(jīng)對自己下了判斷——可能還是永久性的判斷。
我們以為回憶里的故事展現(xiàn)了我們真實自我的本質(zhì)畅买,實際上那只是主觀的臆斷并闲。
我們并不是回憶里故事的主人公,我們只不過是個講故事的人谷羞。我們的過去根本毫無意義帝火。
所以在回答“我是誰?”之前湃缎,請先把自己從過去的故事中解放出來犀填,立足于當(dāng)前的情境。
清理魚缸
我們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都如同生活在一個漂亮的盛滿清水的魚缸里嗓违。
我們開始有了人生經(jīng)歷九巡,并用這些經(jīng)歷組成了我們的記憶——經(jīng)由我們的過去改編的故事——它定位了我們是誰,這些故事就如同在我們原本干凈的魚缸里拉屎一樣蹂季。
媽媽從來沒露出過慈愛的樣子——我肯定不招人疼……拉屎了比庄!
好友離婚了——看來根本沒有白頭偕老這回事……拉屎了求妹!
如果你的魚缸從未換過水,那么你已經(jīng)看不到周圍世界的樣子了佳窑,因為你眼前都是你的排泄物制恍。
打掃自己的魚缸!
拋開對過去的怨恨和對將來的恐懼神凑!我們絕不是自己認(rèn)為的那種垃圾人净神!
想法和情感都代表不了你
2008年,馬克思?普朗克人類認(rèn)知和腦科學(xué)研究所的神經(jīng)學(xué)家做了一項研究溉委,研究表明鹃唯,在您大腦做出決定后7秒,您才能感知這一決定瓣喊。
所以坡慌,我們無法控制我們的思維,而我們的想法也不能代表我們藻三。我們能夠感知想法洪橘,但是我們并不是想法。
同理棵帽,情感是一種生理反應(yīng)熄求,并通過思維表達(dá)出來。所以情感也不能代表我們逗概。那個脾氣暴躁的女人不是您弟晚,那個想要一輛摩托車的男人也不是您。您可以跨過這些情感陷阱逾苫。
真實的你就躲在你所謂的“自我”背后卿城,躲開人生的故事、凌亂的思維和復(fù)雜的情感對你產(chǎn)生的影響铅搓,解脫自己藻雪,躲在表象之后的意識和覺悟猜能代表真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