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的八堂課》時,我常常會笑出聲來缺虐,有時一捶桌子,心道:這如何想來慧妄?細細思索幾回剪芍,唯有嘆服再嘆服,既嘆其情趣盎然視野通達罪裹,又服其學(xué)養(yǎng)深厚識見卓異√赘《詩的八堂課》峡继,確如封底文字所言,是一本“有意義也有意思”的談詩錄鬓椭,好看关划,也值得看翘瓮。
如書名所示调榄,此書共分八講呵扛,為:博弈第一、滋味第二缤灵、聲文第三蓝晒、肌理第四、玄思第五芝薇、情色第六、鄉(xiāng)愁第七馋劈、死亡第八。其中第一講論詩的發(fā)生學(xué)妓雾,二变擒、三、四講論詩的藝術(shù)鑒賞策添,余下四講論詩的主題毫缆。這個體例,顯然從《文心雕龍》而來苦丁,而書中也多有引自《文心雕龍》處。如此安排产上,隱隱有承續(xù)《文心》傳統(tǒng)之意。在這個無論文風(fēng)還是學(xué)風(fēng)晋涣,都如潮涌般追趕新變的當代,此書“致敬”經(jīng)典的古意算吩,讓它別具一番堅實感佃扼。
但作者江弱水先生的文藝觀絕不老套,相反兼耀,書中充滿了許多非常有個性的觀點,如:
詩歌的產(chǎn)生巢音,有賭博尽超、弈棋二途梧躺,賭博而來的詩,靠的是運氣(靈感)掠哥,雖絕妙好句會自動奔赴紙上,有如神助塞琼,但后繼往往乏力禁舷;弈棋而得的詩,靠的是理性思索牵咙、執(zhí)術(shù)馭篇, 也許缺少華彩洁桌,但是穩(wěn)、冷谱轨、狠,很少出錯土童。
又如這樣的觀點:
鑒賞一首詩,要把它當作活體(好的詩總是活的)错沃,要品嘗其滋味雀瓢,聆聽其節(jié)奏旋律音質(zhì),觸摸其肉身肌理刃麸,還要觀其形色,嗅其氣味把沼,涵泳其意義吁伺,眼耳鼻舌身意一齊調(diào)動,而總領(lǐng)這六根的篮奄,則是味覺——味覺最為私密、微妙昼丑、深刻并帶著欲望的氣息夸赫,能調(diào)動六根,故而常遭禁忌呼奢。食物中有所謂“禁臠”滓彰,而某些歷史時空,有些詩也是不能染指的禁臠揭绑,否則柏拉圖為何要將詩人逐出理想國郎哭,而中國的宋儒也常說文詞害道菇存。
此般觀點個性鮮明,卻并非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亥至。事實上贱迟,江先生的論證十分嚴謹,既能對中國古代與歐洲的理論依據(jù)作縱向梳理與橫向?qū)Ρ炔杳簦侄嘁形鲗W(xué)人缚俏、作家如劉勰、王國維忧换、錢鐘書、顧隨酪耳、柏拉圖才写、福樓拜奖蔓、羅蘭·巴特、T.S.艾略特等人的觀點或作品吆鹤,以為佐證疑务。更可貴的是,江先生援引雖多卻不為所囿知允,騰挪駕馭,重在“成一家之言”保屯,架構(gòu)自己的理論體系。也因此姑尺,本書雖為學(xué)者之作,材料充沛富贍统捶,卻無繁瑣累贅之感柄粹,讀之反而如觀花叢,如訪名園迷守,既有所得旺入,又欣悅暢快。
江先生是扎實的學(xué)人茵瘾,也是有趣的才子拗秘,其人生動活潑的性情,時時流露于嚴肅的觀點探討之際雕旨,令我想到當年聞一多在西南聯(lián)大講《離騷》時,向空中吐出的幾個煙圈棒搜,儒雅風(fēng)流活箕。
比方說,論及賭徒型和棋手型兩種詩人時克蚂,江先生寫道:
“有人初入道筋讨,隨便一寫,有了悉罕,好了误墓。他沒受那么多的文學(xué)規(guī)訓(xùn)益缎,讀的書不及你百分之一,寫的字不及你十分之一欣范,但他一出手就贏得滿堂彩令哟。這樣的人真讓你泄氣,像襲人被踹了窩心腳晴竞,‘不覺將素日想著后來爭榮夸耀之心盡皆灰了’狠半。你寫不過他呀!就像打麻將一樣已维,他一抓就是一手好牌已日,你呢,卻永遠是一四七三六九飘千,張張不連,先天已虧缔莲,后天無補逆济,只好認輸。”
再如松靡,對比辛棄疾與周邦彥詞中對女性的觀照:
“周清真恰恰鮮有那種借色澆愁的態(tài)度雕欺,即連辛稼軒都未能免俗的‘紅巾翠袖棉姐,揾英雄淚’式的風(fēng)流自賞啦逆,拿女人做鏡子愛死自己。周邦彥對女性是真的愛夏志,真能欣賞沟蔑,真夠體貼。這首《望江南》……寫美人并沒有自作多情瘦材、自我涉入,只一味心虔意誠地禮拜朗和,甚至有點呆簿晓。”
又如镀层,鑒賞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的節(jié)奏旋律:
“就語言形式而言皿曲,七四四,七四四坞古,仿佛優(yōu)雅的舞步:七個字往前走劫樟,然后四個字一徘,四個字一徊奶陈;再七個字往前走附较,又四個字一徘,四個字一徊拒课。在行進和徘徊之間事示,真是顧盼生姿肖爵⊥卧啵”
像這樣的妙喻、妙筆谁榜、妙解窃植,豈止是獨具只眼,簡直是與古人身隔千載而心領(lǐng)神會巷怜。江先生解詩,憑的不僅是學(xué)養(yǎng)绣张,也是性情关带,所以《詩的八堂課》里,古今中外的詩人都是活潑潑的芜飘,他們的詩作也都有味可品磨总、有肌理可觸、有情趣可感娶牌、有理趣可思馆纳。
《詩的八堂課》的底稿,是從江弱水先生上課的課堂錄音整理而成的講義累榜。此類整理自錄音的談藝著作灵嫌,如我非常敬重的葉嘉瑩先生的說漢魏晉詩、說唐詩猖凛、說宋詞系列绪穆,蔣勛先生的說唐詩、說宋詞菠红、說《紅樓》系列难菌,都存在一個共同的不足:行文拖沓重復(fù)乃至“跑野馬”處太多——這當然是現(xiàn)場演講留下的文字痕跡,也有其親切通俗之特點遇绞,但總體來說燎窘,文字密度與醇度都不高。江先生此書卻無此弊付鹿,因其于付梓之前蚜迅,大力刪削整改,實際上等于重寫了一遍纽匙,把演講稿變成了一部案頭著作拍谐。因此這本薄薄二百頁的小書,滿滿都是緊實精壯的干貨践瓷。從文字的可讀性來說亡蓉,這本書也是當代同類著作中位列前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