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講三國演義連環(huán)畫第七回——《犯長安》。
《犯長安》這則故事并不出名,但是趙三島憑借精妙的繪畫技藝,賦予了它無限的魅力丢胚。
趙三島(1919-1997)江蘇吳縣人,從小自學成才受扳,到上海后得同鄉(xiāng)嚴紹唐傾力幫扶携龟,20歲開始成為專職連環(huán)畫家,一生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不下200部勘高,位列“四小名旦”之首峡蟋。可惜50年代末他遭遇不公待遇相满,從此被迫放下了畫筆层亿,這是連壇的巨大遺憾。
《犯長安》封面立美,該書于1957年12月初版
封面由趙三島與劉錫永合作繪畫:皇宮門口匿又,兩員大將正揮舞寶劍,大有殺進去的意思建蹄,而另外兩人則作出阻攔狀碌更。四員將領袍服色彩各不相同,盔甲質(zhì)感立體厚重洞慎,非常漂亮痛单。
他們是誰?誰要攻城劲腿,誰要阻攔旭绒?看完這篇您就清楚了。
書接上回《鳳儀亭》,司徒王允巧施連環(huán)計挥吵,激得呂布怒殺董卓重父。董卓雖死,但他的西涼軍建制完好忽匈,毫發(fā)未損房午。
董卓的部將李傕(音:絕)、郭汜(音:四)丹允、張濟郭厌、樊稠逃到?jīng)鲋荩麄儞@受怕雕蔽,請求朝廷赦免自己折柠。(畫面中坐著的文士很可能是賈詡)
西涼軍信使來到長安,送上奏章批狐。眾大臣覺得李傕等人兵力不少液走,如果逼急了造起反來是個大麻煩,不如赦免了他們贾陷。(趙三島很喜歡大空間、小人物的布局嘱根,顯出皇宮的宏偉)
王允堅決反對髓废,他恨透了李傕等人為虎作倀,一定要治罪该抒,獻帝也聽從了他慌洪。因為這一決定,引出一場大禍凑保。(有人覺得王允迂腐冈爹,我倒是認為赦與不赦,各有利弊欧引,王允是有氣節(jié)的人频伤,那年朝廷已經(jīng)特赦過一次,二次赦免也會影響朝廷的威望芝此。)
李傕等人得知朝廷要清算他們憋肖,準備散伙逃跑。
這時謀士賈詡(音:許)勸道:“不可婚苹,現(xiàn)在逃跑岸更,一個亭長都可以輕易捉住你們,不如聚齊兵丁膊升,殺到長安為董太師報仇怎炊,順利的話,能奉國家以征天下,如果不順利再跑也不遲啊评肆≌椋”
(賈詡是三國中出了名的毒士,算無遺策糟港,禍亂他人攀操,自己則穩(wěn)坐釣魚臺,步步進階秸抚,他早已想到皇帝這張王牌的可貴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