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張照片拍自香山風景區(qū)巢寡。我取名為春景喉脖,似乎很有特色,因其淋漓盡致地表達了春日里的美景抑月,又似乎很沒有特色树叽,只是獨獨表現(xiàn)了春日里的一景,并無明顯地理標識谦絮。
不過题诵,我尤其喜愛第一張。當時取景時我特地選擇了這樣一個角度层皱,高處山巒的起伏弧度與地處水潭邊鋪設(shè)的起伏弧度相對應(yīng)性锭,山上之景與水面之景相對稱,天上之景與地上之景相對稱叫胖,很奇妙草冈,很新奇,很有趣瓮增,很美麗怎棱。當然,相比之下绷跑,第二張取景角度就相對俗氣一些了拳恋,只是一層層向高處遠處壘起,平地砸捏、水面谬运、山巒、天空垦藏,紅葉梆暖、碧潭、粉花掂骏、綠樹式廷、藍天,是春景無疑了芭挽。
如今對著照片寫文之時,倒是想起本科的學校了蝗肪。那時的春日袜爪,也是這樣,平地薛闪、湖水辛馆、山巒、天空,紅花昙篙、粉面腊状、碧潭、綠樹苔可、藍天缴挖,配上建筑與倒影,宛如畫一般焚辅。只是當時的手機攝影技術(shù)太一般映屋,自己的技術(shù)也一般,故而沒有記錄下太多同蜻。若是那會兒我也有一臺單反棚点,或許我也會記錄下很多美麗的時光。又或許湾蔓,我仍然忙碌于學業(yè)之間瘫析,不得閑。
我開始覺得默责,未曾以視覺影像形式記錄下來的時光贬循,在記憶里,仍以它最美麗的樣子存在著傻丝。只是甘有,以圖像形式記錄下來的,可以以載體的形式分享給別人葡缰,而未曾以圖像形式記錄下來的亏掀,那份美麗卻獨獨屬于自己,永遠無法以具象的形式和他人分享泛释,而只能以抽象的文字去表達描述滤愕。故而,無論是否有載體記錄怜校,記憶總是客觀地以其主觀形式在自己的腦海中存在著间影。
事實上,以具象形式記錄下來的茄茁,當自己愿意回憶之時魂贬,可一次次地翻閱,而不愿回憶的裙顽,就算記錄下來了付燥,也不會再去翻看。同理愈犹,未曾具體記錄下來的键科,就算沒有具象形式,若是愿意回憶的,我依然會一次次地咀嚼記憶勋颖,若是不愿回憶的嗦嗡,我會讓其在記憶深處塵封。
記憶就像一臺相機饭玲,它以具象的形式抽象地記錄著侥祭,以客觀的事實主觀地保存著。
喜歡自然風光的朋友們歡迎點擊繼續(xù)閱讀我的其他相關(guān)文章:
《跟我走咱枉,我?guī)憧匆豢次宀拾邤痰臈魅~卑硫!》
《瑞雪兆豐年,拍雪初體驗——江南雪景》
《彩秋持筆繪乾坤》
《藍水色似藍蚕断,日夜長潺潺(一)》
《藍水色似藍欢伏,日夜長潺潺(二)》
《藍水色似藍,日夜長潺潺(三)——摩洛哥》
《蒹葭蒼蒼亿乳,白露為霜》
《你還記得兒時的狗尾巴草嗎硝拧?》
《你可曾注意過路邊掛滿紅色果實的小植——接骨草》
《Day 117——古韻》
《Day 116——彩亭》
《Day 115——朱廊碧樹》
《Day 114——花樹融融》
《Day 113——芳亭》
《Day 112——香亭》
《Day 111——花屋邊,春風里》
《Day 100——結(jié)香花葛假,夢里花》
《Day 96——曲徑通幽處》
《Day 95——藤蔓虬枝爬墻》
《Day 90——千層金萬層碧》
《Day 88——藤竹繞屋》
《Day 87——藤蔓》
《Day 84——枯草虬枝清波障陶,冷冬》
《Day 82——彩冬》
《Day 7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Day 61——寒風夜襲聊训,更吹落抱究,櫻如雪》
《Day 39——翠竹林林》
《Day 28——翠葉藍天》
《Day 21——千層色》
《Day 18——水面秋色》
《Day 14——枯藤老樹》
《Day 13——白云千朵》
《Day 12——清荷碧影》
本文圖文皆原創(chuàng),嚴禁盜圖带斑,違者必究鼓寺。但是歡迎轉(zhuǎn)發(fā)點贊關(guān)注哦~~
PS:喜歡我文章的朋友歡迎大家關(guān)注我的連載《MinnasCamera》及《一圖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