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吉亞(Gorgias,約公元前483-前375)古希臘哲學家火焰、修辭學家劲装,智者派代表,西西里島雷昂底恩城人。早年隨恩培多克勒學習修辭占业、論辯绒怨、自然哲學和醫(yī)學。其思想受到過芝諾谦疾、普羅泰戈拉的影響南蹂,提出了與愛利亞派截然相反的“三個命題”。公元前427年為請求聯(lián)合反對敘拉古而出使雅典念恍,晚年在特薩里亞的拉里薩居住六剥。他一生累積了大量財富,曾用黃金鑄造雕像并放于廟中峰伙。
一疗疟、萬物皆空
高爾吉亞和芝諾相似,都是通過邏輯論證揭露別人論點中矛盾的能手瞳氓。針對巴門尼德認為存在是唯一秃嗜、不變、永恒顿膨,高爾吉亞提出得到巴門尼德的結論,與得出“世上什么東西都沒有”的結論一樣容易叽赊。三個命題的本意并不是為了否定本體論和形而上學恋沃,而是為了展示智者相對主義的立場,是為了驗證“任何事物都有兩種正相反對的說法”這一相對主義原則必指。
1.不存在任何事物囊咏。知識是主觀的、相對的塔橡,如果想象(思維)中的事物是存在的梅割,那么所有想象中的事物都存在。進而若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進行想象葛家,事物將會荒謬之至户辞。因為,即使人可以想象一個飛人或者在海里跑的馬車癞谒,而人卻不能立刻就飛起來底燎,馬也不能立刻在海里奔跑。高爾吉亞還通過反證法把這一命題拆分成三部分進行邏輯論證弹砚,如果有物存在双仍,則該物或者是存在,或者是非存在桌吃,或者既是存在又是非存在朱沃。然后證明這三者都不能成立,因而結論只能是什么都不存在。
2.即使有某物存在逗物,我們也不可能知道它搬卒。一個人所知道的僅是他的個人自覺,根本沒有判定真理的客觀標準敬察。
3.即使事物存在并且我們能夠知道它秀睛,我們也不可能將它傳達給別人。兩個人之間的交流若能成為可能莲祸,那么聽者與言者的思想狀況必須一樣蹂安,而這永不可能。同樣锐帜,要認識外在于心靈的物體田盈,心靈與外界也必須相同。因此缴阎,要了解心外之物允瞧,并將知識準確地從一個人傳達給另一個人,那是不可能的蛮拔。
二述暂、軼事與名言
高爾吉亞表現(xiàn)出詭辯學者的特質,意圖為海倫平反建炫;她被當時視為引發(fā)特洛伊戰(zhàn)爭的禍首畦韭。高爾吉亞認為,海倫走到特洛伊的原因不外乎四者之一:神的驅使肛跌、武力艺配、愛情或被言語說服。如果是神的安排衍慎,海倫不應被怪責转唉。若是因為武力,則應是施加武力者被責怪稳捆。若是受愛情的影響赠法,罪在不她,因為“如果愛情是神圣乔夯,有神的力量期虾,人怎能抗拒?如果愛情是人共有的弱點驯嘱,這不是罪過镶苞,而只是不幸【掀溃”最后茂蚓,若是言語說服她,也不能怪她,因為“言語有能力支配人聋涨,能以小成就大晾浴,也能止息恐懼、緩和痛楚牍白、營造喜樂脊凰、博取同情∶龋”
參考文獻:
趙敦華狸涌,西方哲學簡史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37-37
韓秋紅最岗,起點即終點——從高爾吉亞的命題看西方哲學的發(fā)展軌跡帕胆,《哲學動態(tài)》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