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六七年前讳苦,剛畢業(yè)的時候去一家中型IT公司去面試带膜。
面試官是一位中年男人,大概40歲左右鸳谜。簡短的自我介紹完畢后膝藕,面試官嘮嗑般的跟我聊了起來。哪里人?家里幾個孩子?大學印象最深的經歷?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都是有所準備的題目咐扭,原以為回答的還算真誠芭挽,完整。
但在面試結尾蝗肪,面試官說袜爪,“我覺得你的性格太內向,不適合我們提供的這份人事助理的工作”薛闪。聽到這份“正確”點評辛馆,我愕然的接受著他“正確”的拒絕理由,走出了辦公室豁延。這是我向往的一家公司昙篙,它的專業(yè)性讓那時的我也認為腊状,“內向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回家的路上止不住的流淚瓢对,自責自己為什么不夠外向寿酌,不能開朗一些。自審了許久硕蛹,避免后期求職遇見類似問題醇疼,我開始了自我改造計劃。
01第一件事情便是強迫練習“笑”
很多洗腦成功學的書籍會告訴我們關于笑的好處法焰,以及怎么笑才是禮儀中的最恰當處秧荆。于是,每天早上或者晚上埃仪,開心或者不開心乙濒,對著鏡子告訴自己必須笑,不管是露八顆牙齒還是笑到牙齦都露出來卵蛉“涔桑總之,笑就對了傻丝,因為它是外向的一種形式體現甘有。
從一開始的笑不出聲變成了哈哈大笑,“哈哈大笑”好像成就了我現在外向的特征了葡缰。
02第二件事情便是強迫自己跟陌生人搭話
內向人群大部分都會有一個共通點即是不愛講話亏掀,嘴巴的笨拙往往會跟不上大腦的速度。在我的校園生涯中泛释,避免因為口頭的詞不達意造成尷尬的局面滤愕,大部分的時間我會直接選擇放棄表達,但長期的這種放棄會愈發(fā)的導致張嘴磕巴怜校。于是间影,在面試的時候,強迫自己主動跟一起面試的人搭話韭畸,買菜的時候主動跟老板多聊幾句宇智,乘車的時候主動和司機聊景點氣候,安靜的世界因為這張嘴胰丁,開始多了一些喧鬧和客套随橘。
從日常中開始練習,那會兒我堅信锦庸,話多是外向的另一個外在體現之一机蔗。
03第三件事情是在網上下載性格測試相關的題目
很多公司的面試會讓我們做性格測試題目,那些網上隨時可以下載的測試卷,他們通過這些題目測試出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萝嘁,用這個作為輔助面試的工具之一梆掸。于是,上網搜羅下載很多類似題目提前做牙言,了解測試題的大概套路之后酸钦,我的所有面試中的跟性格測試相關的結果必定是外向開朗的。
因為那次面試官的“點評”后咱枉,自定制的這些改造計劃做的很順利卑硫。七年過去了,我已經學會了哈哈大笑蚕断,學會了快速融入陌生群體的方式欢伏,雖然還是會偶爾講話磕巴,但是已經學會了給自己的窘迫圓場了亿乳。
同事們硝拧,客戶們,陌生人葛假,對我的評價都是外向開朗障陶。
在這件事情上,我好像聊训,做的還不錯咸这。
那次的面試經歷在七年間慢慢的淡化,但“性格內向”這個評價卻一直隱隱的躲在了心里魔眨。
前幾日,在一個友人相親后的飯桌上酿雪,大家討論著關于相親對象互相匹配的問題遏暴。
友人說,“我自己性子偏安靜內斂指黎,相親對象也太內向了朋凉,互相不合適”,“我想找一個性格外向醋安、開朗杂彭、陽光的類型”……
“什么樣的才叫性格外向呢?”我問吓揪。
“外向就是兩人對話的時候能主導話題亲怠,話多點,陽光點柠辞,自然大方一點……”
那天被提起的“內向”二字团秽,勾起了那次面試的記憶,讓我開始深入考慮當時被定位“性格內向”的缺點事件。開始考慮习勤,為什么“性格內向”似乎在求職踪栋、工作甚至相親的時候,變成了一個遠遠低位于外向的貶義詞图毕。
以前看過一本書夷都,是Susan Cain 寫的《安靜就是力量》,它的里面有一個觀點“外向的人更傾向于從外部世界尋找力量予颤,而內向的人更傾向于關注自己的內部世界”囤官。這本書中的大概觀點即是,沒有一個人的性格是絕對的內向或者外向荣瑟,大部分都是混合偏內或者外治拿。判斷他的大部分性格特征主要是從當他獨處的時候判斷,看當事人是喜歡從人群中收取到營養(yǎng)還是喜歡用獨處進行自我恢復笆焰,而結論就是前者更多的時候屬于偏外向型劫谅,后者傾向于偏內向。
從這本書的觀點中回看久遠的那次面試嚷掠,暫且不去討論面試官的對錯捏检,它對現在的我來說,有好處不皆,有壞處贯城。
最大的好處是我學會了去適應社會的大潮流,因為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所謂的外向者做的更好霹娄,因為大部分的人也認同外向即使好的這個觀點能犯。所以,從自己也成為這樣的大部分后犬耻,那種作為社會人的不適應感也就降低了很多踩晶。
最大的壞處則是失去自我。當我們選擇帶上面具去面對這個社會的時候枕磁,久而久之渡蜻,已經不會記得去摘下它了,甚至開始認為自己的本質就是如此计济。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茸苇,我們也開始懶得考慮所謂面具,所謂偽裝這件事情了沦寂。
因為這次的談話学密,忽然讓我想起原來自己還有一張面具存在的。
但是传藏,它的存在也不能用絕對的壞處去評判则果,就像這個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幔翰。
也許,面具人的另一面是我們的自我成長西壮。這種成長不再讓你局限于所謂的本質遗增,而是去嘗試拋開所謂的本質去拓展自己的可能性。當我們學會了這種本領后款青,學會跟自己的本質去做一個平衡做修,盡量去達到它的最中間值時,我想抡草,你也就達到了成長后的最佳狀態(tài)饰及。
那次被噴的面試,現在用平靜的心態(tài)去看待它康震,也只是成長中的一個坎燎含。很幸運自己在不知道這是一門社會課的情況下,單純的積極去對付所謂的“內向”腿短,而并沒有深陷于所謂的性格缺陷自憐屏箍。
如果回到七年前,如果有幸再次碰到那位中年男人橘忱,我很想說一句腰吟,“感謝你在面試的時候以性格特點作為拒絕理由的直言飞崖,但是堤器,還請您當一位專業(yè)的HR”银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