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七」9-10
【原文】
9子食于有喪者之側(cè)狮崩,未嘗飽也。
10子于是日哭珍特,則不歌讥珍。
【譯文】
9孔子在哀痛不幸者旁邊吃飯醉途,未曾飽過。
10孔子在這一天(為哀痛不幸之事)哭過坦敌,就不再唱歌。
【注釋】
“喪”,在此處非僅指喪事狱窘,而應指一切哀痛杜顺、禍難、不幸之事训柴。如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哑舒,長夜沾濕何由徹!”
【評析】
在「八佾篇」第26章中孔子說:“居上不寬幻馁,為禮不敬洗鸵,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仗嗦?”在哀痛和不幸面前若無惻隱之心膘滨,那怎么可以呢?因此稀拐,當孔子面對哀痛與不幸時火邓,雖佳肴當前亦難以下咽,故“子食于有喪者之側(cè)德撬,未嘗飽也”铲咨。
孔子心懷惻隱,見有哀痛不幸之事蜓洪,難免為之傷心落淚纤勒,一日之內(nèi),余哀難盡隆檀。故孔子雖好樂摇天,而是日亦不復歌。
以上所述圣人惻隱之心恐仑,既是在述圣人之仁泉坐,更是在對“臨喪不哀”的為政者發(fā)出嚴正質(zhì)詢:面對廣泛存在的哀痛與不幸,可否心安理得地飽食終日裳仆、夜夜笙歌腕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