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始自我探索废膘, ?我總是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我姐姐經(jīng)常笑我這是自尋煩惱慕蔚,這個問題是哲學(xué)范疇丐黄,和生活無關(guān)的。
我也只是好奇而已孔飒,并不一定要有個結(jié)果灌闺。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答案坏瞄,但是我的心都會告訴我:錯了桂对,不是這個。
就在我以為自己找不到答案的時候鸠匀,今天早上起來蕉斜,我的心里蹦出了一個詞:塵世間的修行者。
這個詞出現(xiàn)的一剎那間缀棍,我就知道這就是我苦苦尋找的答案宅此。
什么是修行?在我看來修行就是修心爬范,嘗遍人生百味父腕,拿起的那一刻再放下,在這一過程中青瀑,我們的心會越來越感受到人生的意義璧亮。
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物質(zhì)極大豐富斥难,娛樂消遣只有你想不到枝嘶,沒有做不到的時代。然而與之相反的是蘸炸,現(xiàn)代人的精神越來越空虛躬络。這種空虛感就像心里破了一個大洞,我們總是像找些東西填滿它搭儒。所以我們就用各種欲望來填滿它穷当,但是在獲得的那一刻,我們能夠嘗到短暫的滿足感淹禾,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空虛感馁菜。
然后我們再接著尋找東西去填滿它,卻總是找不到這個東西铃岔。在這種尋找中汪疮,我們會越來越焦慮峭火、懷疑、抱怨智嚷、嫉妒卖丸、仇恨等負(fù)面情緒會極大地消耗我們靈魂的生命力,直到我們失去對于生活的熱情盏道,成為一具行尸走肉稍浆,麻木地活著,直到我們死去猜嘱。
修行的目的就是重新燃起我們對生活的熱情衅枫,感受到來自靈魂深處那被塵封已久的蓬勃的生命力。法國法郎士說:“讓我們享受人生的滋味吧朗伶。如果我們感受得越多弦撩,我們就會生活得越長久÷劢裕”
我們之所以失去了生活的熱情益楼,不是生活本身的錯誤,而是我們對于痛苦的回避纯丸。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寫到:福兮禍所伏偏形,禍兮福所倚静袖。意思就是福禍都是生活的一體兩面觉鼻,而且二者可以互相轉(zhuǎn)化,沒有絕對的福队橙,也沒有絕對的禍坠陈。
痛苦也是如此。痛苦和快樂本來就是生活中一體兩面捐康,互相依存仇矾,互相轉(zhuǎn)化的。但是人就是如此分裂解总,總是想要幸福贮匕、快樂、成就花枫、美滿刻盐,卻總是忽略不幸、痛苦劳翰、失敗敦锌、缺憾。
這些被忽略的痛苦佳簸,不會因為人們的忽略而消失乙墙。恰恰相反,這些痛苦被深深埋在了我們的身體和記憶當(dāng)中,成為一個隱形炸彈听想,潛伏著腥刹。
比如,別人一句不經(jīng)意地話可能就會使我們的情緒失控汉买。我以前最容不得別人批評我肛走,只要我認(rèn)為對方有批評之意,一般情況下录别,我都是能懟回去就懟回去朽色,實在懟不回去,我也會事后給對方找麻煩组题。理由就是:我不是好欺負(fù)的葫男。
事后仔細(xì)想想,我懟回去崔列,就要做好自己被別人懟回來的準(zhǔn)備梢褐。大多數(shù)情況下,對方的話能讓我情緒如此大赵讯,恰恰說明我的在意盈咳。我的內(nèi)心承認(rèn)對方的說法。
我不去花時間理清楚自己為何如此反應(yīng)边翼,卻浪費時間去和對方糾纏生氣鱼响,得不償失。
所以组底,要重燃對生活的熱情丈积,就要接納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完美。痛苦和不完美存在于塵世間各個角落债鸡,每時每刻江滨。因此,只要我們放下抗拒厌均,去嘗試著接納生活中讓我們痛苦不已的事情唬滑,我們在品嘗痛苦之后,就會有所領(lǐng)悟棺弊,有所領(lǐng)悟就會有所滿足晶密。恰恰是這種滿足,才能填補我們內(nèi)心的空虛镊屎。
就這樣惹挟,我們就會一點一點填滿這個空洞,在這個過程中缝驳,我們也就會重燃生活的熱情连锯,找到人生的意義归苍。
塵世間的修行者,就是在生活中运怖,嘗遍人生百味拼弃,依然能夠保持對生活高度熱情的人。
你愿意和我一樣摇展,成為一名塵世間的修行者吻氧,讓我們重燃生活的熱情嗎?我在這咏连,等著你盯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