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路召,在微博上看到一個短視頻,2歲女兒半夜不睡覺要出門玩波材,媽媽為改掉她的壞習(xí)慣股淡,在凌晨2點半出門玩。
一開始小朋友很開心廷区,在3點50分時提出想要回家睡覺唯灵,但媽媽拒絕了。
凌晨5點51分時隙轻,小女孩帶著哭腔說“想要媽媽牽我回家睡覺埠帕。”一直到早上六點多玖绿,媽媽才帶她回去睡覺敛瓷。
一開始底下的評論都是認(rèn)為這是90后父母的硬核帶娃方式,有些網(wǎng)友還在表揚這位媽媽不寵著小孩斑匪,覺得讓小孩意識到半夜不睡覺的后果是好事琐驴。
但真的如此嗎?
我并不這么認(rèn)為秤标。
原因有二:
第一绝淡、沒有搞清楚小孩半夜不睡覺的原因。
是因為白天放電不夠苍姜,還是下午睡的太多了牢酵,導(dǎo)致孩子半夜精神抖擻不想睡覺。
2衙猪、3歲的孩子馍乙,她們的作息時間全靠大人來幫助她們調(diào)節(jié),照顧了這么久的孩子垫释,難道還搞不清楚孩子的作息時間嗎丝格?
第二、孩子太小棵譬,她真的沒有意識到什么時候不能出去玩显蝌。
對于大人來說,白天工作订咸,晚上休息是大家公認(rèn)的作息時間曼尊,但孩子并不是酬诀。
在她的世界里,我現(xiàn)在很精神骆撇,我就想出去玩瞒御,即便大人跟她說,現(xiàn)在外面很黑神郊,小朋友都在睡覺肴裙,但3歲前的孩子很難get到這點。
她只有一個念頭:為什么父母不帶我出去玩涌乳?
得不到滿足的孩子蜻懦,自然會撒潑大鬧,很正常的現(xiàn)象爷怀。
但這位媽媽用以對待成人的方式對待小孩阻肩,除了讓孩子感受到無助和恐懼外带欢,真的沒有半點作用运授。
即使小女孩之后不再要求出去了,她也并不是真的意識到“晚上要睡覺”乔煞,而是對晚上外出這事感到恐懼吁朦。
隨著90后、00后相繼當(dāng)上父母渡贾,他們自然比60逗宜、70后更懂得教育孩子,至少不會無條件寵溺他們空骚,也不會動不動就責(zé)罵孩子纺讲。
但對孩子的“家暴”,并不是只有動手才算的囤屹。
當(dāng)然熬甚,這個視頻上的媽媽還夠不上家暴,頂多處理方式不對而已肋坚。
而且乡括,我也很奇怪,這么晚了智厌,小女孩的爸爸在哪里诲泌?難道在半夜,睡覺的只有爸爸一個人嗎铣鹏?敷扫??
這也是我覺得不應(yīng)過度批評這位媽媽的原因诚卸,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呻澜,即使媽媽的做法有點不妥當(dāng)递礼,但誰又能知道,這或許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解決方法呢羹幸?
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成為育兒專家的脊髓,該有的包容也要有,尤其是作為旁觀者栅受。
但該提出的建議也要提出将硝,講事實擺道理即可,至于對方是否能意識到屏镊,那就是對方的事了依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