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本書里,看到一位88歲高齡的老太太總結人生幸福有三訣:“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吱雏、“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敦姻、“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瘾境。很簡單吧!只有三條替劈,可是真的能做到嗎寄雀?那么,便會讓我們活得輕松些陨献。
“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盒犹,就是說不要自己同自己過不去。凡夫的我們眨业,如果一有過錯劝萤,就會終日陷入無盡的自責、哀怨抛姑、痛悔之中谓传。雖然說這些心理在所難免,但是對于錯誤來說聘殖,毫無用處晨雳,只能帶來更大的痛苦。錯誤的過去已經過去奸腺,應該拍拍身上的灰塵餐禁,重新走上人生的旅途。
“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突照,就是說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帶給別人帮非。人們都會為自己的過錯而痛悔,但是受傷的虛榮心卻還要瘋狂地尋找能夠掩飾傷口的更大虛榮讹蘑。很多人失戀的人說:“如果我得不到她末盔,我也不讓別人得到她”,正是陷入這種虛榮心的圈套座慰。
“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陨舱,這是因為我們以別人為參照物而造成的一種錯誤心理。比如角骤,當大家都在等綠燈時隅忿,有個大膽的家伙看到前后沒有車輛,于是便直撞紅燈邦尊,接著人群便開始騷動背桐,只有紅燈在閃著無奈的紅光了;別人都貪污受賄蝉揍,我這一點便宜算什么链峭。于是,我們都犯下別人同樣的錯誤了又沾。
在禪宗里弊仪,有一個白云守端禪師與他師父楊岐方會禪師的故事熙卡。有一次,他們兩個對坐励饵。楊岐問說:“聽說您的師父茶陵郁和尚大悟時說了一首偈驳癌,您還記得嗎?”“記得記得役听,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顆颓鲜,久被塵勞關鎖;有朝塵盡光生典予,照破山河萬朵甜滨。’”白云畢恭畢敬地回答說瘤袖,難免有些得意衣摩。
楊岐聽了,大笑數(shù)聲捂敌,一言不發(fā)地走了艾扮。
白云愣在那里半天,心里特別納悶:為什么師父聽了自己的偈而大笑占婉。整天都在思考著師父的笑栏渺,但是卻找不出任何原因。那天晚上锐涯,他輾轉反側,苦苦地參了一夜填物,無法成眠纹腌。
第二天,白云實在忍不住了滞磺,大清早就去請教師父:“師父聽到郁和尚的偈為什么大笑呢升薯?”楊岐禪師笑得更開心,對著眼眶因失眠而發(fā)黑的弟子說:“原來你還比不上一個小丑击困,小丑不怕人笑涎劈,你卻怕人笑!”白云聽了阅茶,豁然開悟蛛枚。
參禪開悟不能將心思寄托在別人的身心上,因別人而歡樂脸哀、痛苦蹦浦,哪能得大自在,哪能見性成佛撞蜂。
楊岐方會禪師在追隨石霜慈明禪師時盲镶,也和白云遭遇了同樣的問題侥袜。有一次,他在山路上遇見石霜溉贿,故意擋住去路枫吧,問說:“狹路相逢時如何?”石霜說:“你且躲避宇色,我要去那里去九杂!”
又有一次,石霜上堂的時候代兵,楊岐問道:“幽鳥語喃喃尼酿,辭云入亂峰時如何?”石霜回答說:“我行荒草里植影,汝又入深村裳擎。”
人人都有一面鏡子思币,鏡子與鏡子間雖可互相映照鹿响,卻是不能取代的。若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寄托在別人的喜怒哀樂上谷饿,就是永遠在鏡上抹痕惶我,找不到光明落腳的地方。
其實博投,沒有人能夠左右你的情緒绸贡,除了你自己。陰雨天氣本身不能夠使人抑郁毅哗,如果你抑郁听怕,那是因為你自己對天氣的反應,使你感到抑郁虑绵。我們常說:“你真?zhèn)业男摹蹦虿t,其實更確切的表達則應該為:“我傷了我自己的心,因為我是根據(jù)你的態(tài)度看自己的翅睛∩椋”我們會說:“她很討人喜歡”,確切的表達應該是:“我一見到她捕发,就讓自己喜歡她疏旨。”我們有時心想:“我一到高處就害怕”爬骤,但是確切的表達卻是:“我一到高處就嚇唬自己充石。”
一個正常的人,應該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與感情骤铃,所以有必要對所接受的信息進行自己的理性判斷拉岁。所以,有時應該排除甚至不接受一些不必要的信息惰爬,以控制自己的精神世界喊暖。千萬不要在大腦里形成這樣的觀念:“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時候,自己應該具有怎樣的一種心情撕瞧;更不應聽信別人對你的這些話:“你應該笑”陵叽、“你應該哭”。
別人的痛苦與快樂是由別人主宰丛版,我的苦樂應由我自己作主巩掺。如果因別人而主宰了自己的苦樂,這就如一個陀螺页畦,因別人的繩索而轉胖替,轉到力盡而止,如何對生命有智慧的觀照呢豫缨。
比如說独令,丈夫忘記了妻子的生日,妻子本來沒有什么好芭。同事卻說:“他怎么能這樣對你呢燃箭,你該多傷心呀!”妻子果然十分傷心起來舍败。其實招狸,丈夫忘記了妻子的生日,并不能說明丈夫對妻子的感情起了什么變化邻薯,忽視了妻子的存在瓢颅。他或許真的太忙了,他或許從來不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弛说。而妻子的傷心,卻是因為別人大驚小怪而引起的翰意,從而對自己的情緒形成影響木人。
我記得有一次講座時,有一位年輕的小姑娘向我訴說自己的苦惱:她愛上一個小伙子冀偶,可是別人都說這位小伙子有許多缺點醒第,所以她十分猶豫,不知道該怎么辦呢进鸠?其實稠曼,青菜蘿卜各有所愛,愛情是自己的感受客年,別人無法代替霞幅。如果反過來說漠吻,別人認為你應該喜歡某個人,你就應該去愛他嗎司恳?
“自我認同”途乃,就是對自己的生命有一種自己的思想、感情扔傅、行為等方式耍共。每一個生命有一種生命點,每個人在這個社會都有一個位置猎塞∈远粒“自我認同”,所以要尋找自己生命的支點與位置荠耽。
“自我回歸”钩骇,能夠透過對生命的認知,讓動蕩的心回歸寧靜與平和骇塘。我們經常使生命過度勞累伊履,同時由于應付生活中的沖突、矛盾款违,也使人們身心疲憊唐瀑。生活會使我們有一種“不想活下去”的感覺,一種強烈的厭倦感插爹。因為生命在不斷地向外透支哄辣,沒有讓它休息,補充生命的維生素赠尾。
靜坐的功能力穗,就是在修補我們的生命線,提煉生命的營養(yǎng)素气嫁。從靜靜的一呼一吸中当窗,讓生命慢慢地安定下來,更進而達到心神的集中寸宵。當我們的心力集中時崖面,必能掃除平日錯誤百出的無力感,而得心應手處事梯影。只能收回那顆奔放放逸的心巫员,讓它向內直觀,則生命力的發(fā)揮必如草木得到滋潤的泉源甲棍。
所以简识,臺灣作家林清玄說:“小丑由于認識自我,不畏人笑,故能悲喜自在七扰;成功者由于回歸自我奢赂,可以不怕受傷,反敗為勝戳寸;禪師由于反觀自我如空明之鏡呈驶,可以不染煙塵,直觀世界疫鹊。認識袖瞻、回歸、反觀自我都是通過自己做主人的方法拆吆×”
【想要了解更多佛學知識佛教散文歡迎關注微信號:qq82418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