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對小孩負責的撫養(yǎng)人夸浅,一定是一個經常矯正小孩習慣或錯誤的人仑最,一個經常教育孩子的人,一個用心的人帆喇,一個操心的人警医!
比如當孩子小的時候,負責用心的人會經常教育小孩各種關于安全坯钦、健康预皇、衛(wèi)生、禮貌婉刀、禮儀等方面的知識吟温;當孩子有不良行為舉止的時候,負責用心的人會及時教導小孩突颊;當孩子上學的時候鲁豪,負責用心的人會陪伴、監(jiān)督律秃、輔導學習爬橡;當孩子看電視時間過長,或玩手機平板等游戲過久時棒动,負責用心的人敢于跟孩子的不良行為做斗爭糙申,及時阻止;當孩子出言不遜船惨,行為逆反時柜裸,負責用心的人會及時批評糾正。
而溺愛掷漱、放縱型的撫養(yǎng)人粘室,大多只顧著忙自己的事和休閑娛樂(看手機),然后忽視孩子在做的不衛(wèi)生卜范、不健康衔统、不安全、不禮貌海雪、不學習锦爵、不用功的消極事務,到頭來奥裸,小孩吃糖多了蛀牙险掀,看電視手機多了近視,游戲玩多了心浮躁湾宙,功課放松了以后就再也補不上了樟氢,考不上好學校也找不到好工作冈绊。
三字經中有一句“養(yǎng)不教,父之過埠啃。教不嚴死宣,師之惰”。意思是說碴开,僅僅是供養(yǎng)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毅该,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學潦牛,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眶掌。
《增廣賢文》里也有一句“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巴碗。意思是說在父親嚴格的管教下朴爬,小孩更有出息,更懂事良价,長大后知道父親的嚴格對自己的好處寝殴,反過來也更孝順父親。而慈母往往嬌寵溺愛明垢,放縱孩子的不良行為,發(fā)展到后來市咽,小孩也不成才痊银。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古代有一個小孩施绎,倍受母親溺愛溯革,他偷了東西,母親不批評他也不要他把東西還給別人谷醉。長大后致稀,他成為一個無惡不作的強盜,最后被官府捉住俱尼,并判了死刑抖单。行刑前,他請求見母親一面遇八。母子相見后矛绘,母親抱著兒子大哭起來。誰知刃永,他一口把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货矮,說:“這都是你的錯,小時候我做錯了許多事斯够,你都不教育我囚玫,才會使我落得今天的下場喧锦。”
用心抓督、嚴厲型地撫養(yǎng)小孩裸违,不僅要占用撫養(yǎng)人的時間,更是會耗費撫養(yǎng)人的精神本昏,甚至損害撫養(yǎng)人的身心健康供汛。這種付出,相信只有用心撫養(yǎng)過小孩的人才能體會涌穆。所以我們經常會發(fā)現怔昨,有些人經常在他成家生育小孩后,體會到了為人父母的責任和付出巨大后宿稀,才懂得感恩趁舀,才開始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祝沸。
以上文字摘自《行孝——孝敬的十二種方式暨新時代孝道》一書論及#孝敬父母#的內容矮烹。
《潮州日報》2022年6月12日刊發(fā)文章:《一部提倡新時代孝道的佳作》——家庭道德教育讀本《行孝》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