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溯职,我和媽媽早早地起來,出門逛街帽哑。其實谜酒,最主要的目的是看一看,哈爾濱市的鐵路橋妻枕。這座百年老鐵路橋僻族,已經(jīng)成為一座僅供市民通行和人們?yōu)g覽的地標性建筑粘驰。
我為更加詳細地了解這座鐵路橋,我特意上網(wǎng)百度了一下述么。
哈爾濱松花江鐵路大橋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鐵路橋蝌数,也是哈爾濱的第一座跨江橋梁。1896年度秘,沙俄取得了在我國修筑中東鐵路的權利顶伞。于1898年開始測量、設計剑梳、修筑松花江鐵路大橋唆貌。1900年5月16日正式動工;1901年8月22日全面完工垢乙;同年10月2日交付使用锨咙,建橋時鋪設的鐵軌是當時世界上最新型的鐵軌,每米32公斤追逮。通車后酪刀,橋上軌距隨濱洲鐵路多次發(fā)生改動。1935年3月羊壹,日偽收買中東鐵路后蓖宦,于1936年8月1日將寬軌改成準軌。1945年8月油猫,蘇聯(lián)紅軍進攻東北,因軍事運輸需要柠偶,又將準軌改為寬軌情妖。1946年4月,前蘇聯(lián)紅軍撤退回國诱担,東北民主聯(lián)軍接管濱洲線毡证,又將寬軌改為準軌。大橋共19孔蔫仙,寬7.2米料睛,全長1015.15米。橋墩為石膏白灰漿砌石摇邦,花崗巖石鑲面恤煞。負責大橋施工的是工程師阿列克謝羅夫,并招募來350名專業(yè)沉箱工人施籍,從事橋墩基礎沉箱施工居扒。18個橋墩上的橋桁梁是波蘭華沙鐵工廠制造,從俄國敖德薩港運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丑慎,經(jīng)烏蘇里鐵路運抵伊曼港喜喂,再裝船順烏蘇里江而下瓤摧,溯黑龍江、松花江運到建橋工地玉吁,在現(xiàn)場拼裝架設照弥。新中國成立后的1962年7月,由東北鐵路工程局設計并進行該橋梁的加固工程进副,全部抽換8孔76.8米鋼桁梁这揣,加設兩側(cè)人行道,加固11孔33.5米鋼桁梁敢会,鏟除17號橋墩身曾沈,9號橋墩用混凝土加固。這座大橋見證了中東鐵路的通車鸥昏,見證了哈爾濱的歷史塞俱,也見證了哈爾濱由幾個漁夫獵戶居住的村屯迅速發(fā)展為遠東文化經(jīng)濟貿(mào)易中心的重要城市的過程,同時也是哈市道里吏垮、道外兩區(qū)的分界橋障涯。如今這座大橋已經(jīng)走過了110多個寒暑,已經(jīng)成為哈爾濱的一個人文旅游觀光點膳汪,也成為無數(shù)青年男女的愛情圣地唯蝶,橋上布滿了同心鎖,寫滿了愛的誓言遗嗽,有人說在長城找不到一塊沒寫過字的磚粘我,同樣,這座橋也幾乎找不到一處沒寫過愛的誓言的鋼梁痹换。大橋旁不遠處是新的濱州鐵路橋工地征字,預計兩年后建成通車,屆時娇豫,這座橋?qū)⑼艘鄢捉瑢iT用來作旅游觀光。
上面那段文字冯痢,是2013年在一篇微博上發(fā)表的氮昧。如今,在文章結(jié)尾處提到的那座新的濱州鐵路橋已經(jīng)通車2年浦楣。新建“松花江特大橋”從2010年9月正式開始施工袖肥,全長3460.58米,2014年12月10日椒振,哈爾濱松花江特大橋普速線正式投用昭伸,標志著濱洲線哈爾濱北站至哈爾濱站間恢復通車。
當我們走在臺階上澎迎,心中似乎感覺到每一級階梯都有一個故事庐杨,都在講述著布耐人尋味的回憶选调。每一步都變得沉重起來。是啊~1900年灵份,至今已經(jīng)116年的歷史仁堪,它見證了哈爾濱的進步與發(fā)展,“百年老橋”又怎是一個稱號而已填渠?
走上橋面弦聂,中間的鐵軌被一塊塊厚厚的玻璃磚鋪平,從玻璃上面看向下面的鐵軌氛什,很有味道莺葫,也很有藝術氣息。橋上合影留念的人每天都很多枪眉,游客們與百年老橋的昨天捺檬、今天和明天將永遠定格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