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陳嘉強露筒,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敌卓!
經(jīng)常有學生問起慎式,寫書法作品時不小心寫錯了字怎么辦?今天就通過歷代名帖中的錯字簡單的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趟径。
首先說明一下瘪吏,一般來說,正式的文稿是很少有錯誤的蜗巧,假如有錯一般會全部重寫掌眠,但非正式的文稿(如平時的草稿或書信手札類的),為了節(jié)省時間就可以直接在文稿中進行修正幕屹。
舉例:
這是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列傳》里的錯字截圖蓝丙,在寫錯了的字右邊點三個點(也有點兩點的)表示這個字寫錯了,不要了望拖。
蘇軾《寒食詩帖》
孫過庭《書譜》渺尘,這個錯的夠多了吧,但為了節(jié)省時間说敏,還是保留錯的地方鸥跟,還是用在右邊點三點或兩點的方式進行表示,這些字都不要了盔沫。
米芾《苕溪詩卷》医咨,這里老米用的是在字的右下方寫個“卜”字表示寫錯了,不要了架诞。這也是古代的一種表示方法拟淮,所以看到這個“卜”字就要知道是這個字寫錯了的。
這是王羲之的《蘭亭序》谴忧,錯的地方大家都能很清楚看出來很泊,可以了解一下他的處理方法。
這是顏真卿的《祭侄稿》俏蛮,這篇被譽為書法中的交響樂的手稿涂改就更多更明顯了撑蚌,因為顏真卿是在極其悲憤的狀態(tài)下寫就的,一開始可能覺得不夠工整端正搏屑,但有了一定書法審美之后再細看争涌,你一定會拍案叫絕,完全不會因為手稿中的涂改而影響作品的整體美感辣恋,反而更體現(xiàn)了顏真卿高超的書法水平亮垫。
本文作者:書法巴巴 陳嘉強模软, ID:shufa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