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添有料·行走的作家
累積用5個小時的時間,聽完郭建龍的第一本虛構(gòu)小說《告別香巴拉》。
并不是所有的書都可以用聽的方式诫睬,但這本書的內(nèi)容舷暮,很適合在1.25的聲音倍速中展現(xiàn)态罪。
書中的故事類似于電影中的長鏡頭,一鏡到底下面,可見作者一氣呵成的功力复颈。
書中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下放在青海的經(jīng)濟學家方以民被迫害沥割,九死一生逃到了西藏無人區(qū)耗啦,誤入香巴拉,一個不可思議的烏托邦式的世界机杜。
郭建龍寫這本書前后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帜讲,為了更好的把藏北生活寫進書里,作者前后去了兩次藏北無人區(qū)騎行椒拗,第一次去的時候就構(gòu)思好了故事的框架似将,回來后卻還是無法下筆,于是決定再去一次陡叠,他說:文章寫不出來玩郊,一定是你想要的素材還不夠。
第二次到藏北只騎行了一半的路程枉阵,他就打道回府了译红,因為他知道要準備的素材已經(jīng)夠了。
行走兴溜,似乎成了他完成每一部作品前必須完成的動作侦厚。
郭建龍的履歷很豐富耻陕,做過程序員,也做過《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的記者刨沦。但他很早就意識到這不是自己的選擇诗宣。
“我必須做出一個選擇,那就是走上寫作之類想诅,這是自己擅長的召庞,且樂此不疲愿意去做的事±雌疲”
他意識到這樣選擇的時機不是一直敞開的篮灼,只要時間再往后延一些,做出這樣選擇的阻力只會更大徘禁。
“不同時期的選擇最終會讓自己走向那里诅诱。”
如今的郭建龍已經(jīng)是一個暢銷書作家送朱,特別是他用腳步丈量寫出的歷史著作娘荡,比如《穿越蒙古國》、《穿越非洲兩百年》驶沼、《失落的三百年》炮沐,都見證了一個理想主意者的行走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