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天氣 晴
《狂人日記》是一篇不同尋常的抒情小說根欧,魯迅先生曾在《中國新文學大系》中說“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端凤粗,”總之是“吃人的禮教”。是以精神病患者和理想正常人的雙重視角之下行為觀察和雙關語義下展開寫作柔袁,讓我想起曾經(jīng)看過的一部電影叫《禁閉島》异逐,也是以正常人和非正常人的視覺下的意識流,甚至可以說是心理學刻畫的巔峰之作腥例≡腿螅《狂人日記》第一人稱敘述抒情有先入為主的感覺要销,倍感親切, “我”就是我捐凭。
開篇“今天晚上凳鬓,很好的月光】寻穑”這句話通俗易懂托猩,而在那個時代卻是魯迅第一篇白話小說辽慕,而序還是文言文,可見不凡公浪。孔慶東先生點評道:“恰如一道澄澈的月光欠气,照亮了中國的大地!”具有其歷史意義预柒,是一種寫實的寫法,也是意識流特征憔古,口語化投放,平易近人适贸。
接著便是那趙家的人兒,趙家的狗烙样,“何以看我兩眼呢谒获?”總有一種來者不善的意味壁却,對比三十年前后都是強烈的主觀意識色彩,“我怕的有理赔硫,”越想越怕盐肃,越怕越慌爪膊,這是正常人的視角還是精神病患者的視角?是暗示砸王,雙關的手法推盛,卻找不出任何毛病,第一人稱的敘述情感具有代入感谦铃,“我”總是沒錯的……
“今天全沒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與“很好的月光”在直觀上有對比凿跳,有月光件豌,吉。沒月光,兇骡显。人人都似是交頭接耳議論我疆栏,可“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議論我惫谤,”而此時的“小孩”并不友善壁顶,像《小王子》里說:“每個大人都曾是孩子,只是他們忘了”的寓意溜歪,耐人尋味若专。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蝴猪,古來時常吃人调衰,我也還記得∽在澹”與上文中“我怕得有理”相襯嚎莉,史書便有記載,“易子而食”沛豌,“食肉寢皮”比比皆是趋箩,不怕人沒有文化,就怕少見多怪加派,最可怕的還是“吃人的是我哥叫确!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芍锦,可我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竹勉!”這句話連用三個感嘆號,可見語氣何等強烈醉旦,仿佛難以置信饶米,又無法相信。有點西方宗教的味道车胡,人生而有罪——原罪檬输,故而要不斷的贖罪。所以做好人匈棘,行善事丧慈,要無愧天地,才能問心無愧。
倘若一件小事沒有與“我”產(chǎn)生直接聯(lián)系逃默,不會有深刻的感覺鹃愤,一旦產(chǎn)生,主觀意識便發(fā)生了改變完域,譬如《藥》里软吐,看待別人生死何其冷漠?我姑且把先生筆下的“我”理解為一個“好人”吟税,至少善惡總是分的凹耙。“直捷殺了肠仪,是不肯的肖抱,而且也不敢,怕有禍祟……”有所恐懼异旧,才有忌憚之心意述。其實也是告訴讀者,殺一個人并不容易吮蛹,死也不是那么容易荤崇,雖然生死由命,但人間還有禮教匹涮。讀到這天试,不覺認為魯迅先生是在肯定封建的一面,又在否定其一面然低,封建禮教吃人喜每,但并不是全盤否定,至少國學經(jīng)典是值得肯定和借鑒雳攘,趙家人在某種意義上是“我”意識上的縮影带兜,是主觀臆想還是確有其人?是一種超意識吨灭,象征主義的寫法刚照。
在看到“吃人”時腦海里浮現(xiàn)一句話,“莫不是荒年食無安飽喧兄,人畜不分无畔,張口便吃?”在我小時候就聽說吠冤,農(nóng)村人忌口浑彰。信者信,疑者疑拯辙,畢竟世界之大郭变,無奇不有颜价。特別是看史書,感慨頗深诉濒。許多事都無法用言語表達周伦,但真真切切存在和發(fā)生。
任何藝術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专挪,《狂人日記》雖是抒情小說,卻是批判性意識流派文學的開山之作片排、狈蚤。《一件小事》為什么寫得好划纽?第一次讀想當然的把“我”聯(lián)想成“魯迅”,所以讀這篇文章時锌畸,感觸很深勇劣,一件小事并不光彩,無地自容時會有莫名其妙的罪惡感呢潭枣?能緩解這種情緒的方式除了借以文字抒發(fā)出來比默,也只有偶爾調(diào)侃,自嘲的時候才顯得不那么陰暗矮小盆犁。既然不能重頭再來命咐,那就嘗試反思自省,在心里上獲得精神上的贖罪谐岁。
“自己想吃人醋奠,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著疑心極深的眼光伊佃,而面面相覷……”看到這里我不覺驚嘆窜司,作者的思想何其細膩,有心理學的意識流航揉,又有哲學的味道塞祈,可以說是獨創(chuàng)性的一部意識流小說,不論從哪個角度都能解讀不一樣的“我”帅涂。病態(tài)中帶著理性的敏感议薪,而敏感也是病態(tài),最能直觀人的內(nèi)心媳友。
然而戲劇性的一面是“我提起筷子斯议,便想起我大哥,曉得妹子死掉的緣故庆锦,也全是他捅位。那時我妹子才五歲……妹子是被大哥吃了……他未必不和在飯菜里,暗暗給我們吃⊥Р螅”心生罪惡尿扯,而這個“我”可以是自稱為“我”的人⊙娴瘢虎毒尚且不食子衷笋,《大學》有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矩屁”僮冢”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吝秕,可以人而不如鳥乎泊脐?”知其所以為,知其所以不可為烁峭,當然不是說魯迅先生筆下的“吃人”的禮教容客,是字面意思,都不可否認约郁,“存在即合理”缩挑。
行文最后,“沒有吃過人的孩子鬓梅,或者還有供置?救救孩子……”這里寫的“孩子”和上文出現(xiàn)的又是一個對比,暗示绽快,可以理解為“狂人最后的哀嚎和希望了芥丧。”人之將死谎僻,其言也善娄柳。
魯迅先生以第一人稱敘述的小說有很多赤拒,大多以“我”聯(lián)系生活,有幾分《紅樓夢》里面的那句對聯(lián):“真亦假時假亦真诱鞠,無為有時有還無”的矛盾挎挖,是“日記”也不是“日記”,卻有諷刺航夺,是希望也是絕望蕉朵,是想而不能想,內(nèi)心的糾結與矛盾描繪的栩栩如生阳掐,《狂人日記》篇幅并不長始衅,卻寓意極深冷蚂。所以讀魯迅先生的文字,總有超人的意識汛闸,觸類旁通之感蝙茶。
《吶喊》有一篇《藥》是第三人稱抒情的角度,與第一人稱《一件小事》和《狂人日記》不同在于“繼承與革新”上诸老,雖然主觀敘述少了隆夯,但卻是極其客觀,甚至“我”時不時要跑出來别伏√阒裕看魯迅先生的文章,不看兩遍不敢說看過厘肮,在《藥》這篇文章最大的特點就是隱晦的手法愧口,聯(lián)系秋瑾被殺的背景,看客心的冷漠类茂。對自己孩子调卑,都是愚昧的愛。這篇文章之所以難以看懂因為一個點大咱,卻是四個面,人血饅頭為主線注益,華大媽碴巾,夏瑜,劊子手丑搔,老栓展開敘述厦瓢。
在藝術手法上,第一人稱更加直面直觀啤月,親切煮仇,被賦予主觀色彩的主人公更加鮮活,生動谎仲。而第三人稱則更重在象征性寫實浙垫,更客觀全面,沖擊力更強郑诺。
參加北辰游學活動時夹姥,中山大學劉曉紅教授給我們開書單時,強烈推薦的便是《魯迅全集》辙诞,大思想家如是辙售。讀書向來由淺到深,由無到有的過程飞涂,我們以前讀過的經(jīng)典總被我們忽視旦部,但讀過的書始終潛移默化影響著你祈搜。就像《吶喊》,《彷徨》士八,《野草》都曾一度看不懂容燕,每每翻閱都有不一樣的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