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明珠?過去的回聲】
士兒
恨木棉仗处、敗葉臨風(fēng)眯勾,眼前花怒放。落日徑花迷婆誓,待月牙凝望吃环。夢里云無恙。
戴盆人洋幻、坐看星天郁轻,月影可親,哪可得知鞋屈,天空海闊豪爽范咨。
舟蕩漾故觅,心成網(wǎng)。怒海駕虛枉渠啊。
山共賞输吏。掠影閃光,倚祥云仗替蛉。風(fēng)應(yīng)接如響贯溅。
動人心、對語情深躲查,老去任騎鶴去它浅,漂流瓶遠(yuǎn),泛鱗鱗浪镣煮。
早上和孩子一起看《神奇樹屋》的英文版姐霍,被其中的一個單詞所吸引:echo(回聲)。
這本書的內(nèi)容主要講的是為了加入圖書管理員的行列典唇,兩兄妹杰克和安妮接受了從古代穿越過來的圖書管理員摩根的考驗镊折,其中一個任務(wù)是要猜出如下字謎:
Out of blue, 突然
My lonely voice我孤獨的聲音calls out to you.向你呼叫
Who am I? Am I? 我是誰?我是介衔?
經(jīng)過重重的困難恨胚,在牛仔Slim(瘦猴)的幫助下,兩兄妹終于破解了謎題:ECHO(回聲)炎咖。
非常神奇的是赃泡,在和瘦猴告別時,這個西部牛仔像兄妹倆承諾要寫一本書出來乘盼∩埽回到現(xiàn)實生活后,兩兄妹發(fā)現(xiàn)了一本瘦猴寫的書《荒涼西部的歲月》绸栅,上面還有獻(xiàn)詞:
感謝小甜甜和小矮子僚碎,兩位改變了我生活軌跡的陌生朋友。
兩兄妹在提到西部冒險活動時阴幌,非常懷念牛仔瘦猴,同時也很欣慰卷中。
正如杰克所言:“可是每當(dāng)我們讀他的書時矛双,就像他還在跟我們談話一樣◇≡ィ”
“噢议忽,對,”安妮說十减,“你是說栈幸,就像歷史的回聲愤估?”
“是啊,”杰克輕聲說速址。
安妮的那句話“You mean it's like an echo from the past?”中的“an echo from the past”我更傾向于理解為“過去的回聲”玩焰。就像某些已經(jīng)永遠(yuǎn)離去的人所帶來的回聲,所留下的在人間的永遠(yuǎn)“活著”的證據(jù)芍锚。
突然想起有時候我閉上了眼睛昔园,腦海全是我的阿婆時,我可能就會想到她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xiàn)象——兩個腳趾頭會相互“吸引”在一起并炮,她有時還用紙塞住這兩個腳趾頭默刚。
然后,更奇怪的事情就有可能會發(fā)生了逃魄。我有一只腳的兩個小腳趾頭就會相互抽搐起來荤西。如果給這種痛打分,至少達(dá)到八分伍俘⌒靶浚可是,我明明知道养篓,每次看到我阿婆有點害羞地指著那兩個喜歡挨在一起的腳趾時秃流,我皺著眉頭會心痛地大聲問:痛嗎?耳聾的她會笑著搖頭柳弄。
可是舶胀,為何偏偏我在想念她想得太狠一些時,就會和她有同樣的癥狀碧注,唯一的不同是我會痛得直咬牙嚣伐,她則安然無恙?
還有一件巧合的事是萍丐,真正認(rèn)識木棉花就在我住過時間更久的兩個小區(qū)轩端。那兩三棵茁壯的木棉花都扎根在這兩個小區(qū)的門崗邊。只是逝变,我阿婆只看過一個小區(qū)的木棉基茵,來不及看我現(xiàn)在住的小區(qū)木棉。
總有一種遺憾壳影,木棉花有別于其他樹木的另一特點是葉子掉光了才開花拱层。那“敗葉臨風(fēng)”后才“眼前花怒放”的木棉花會勾起人多少恨啊,為什么非要等小小的自己終于長大成人了宴咧,老人就狠心離開了根灯?很多的來不及……
更讓人糟心的是,怒放的花兒最終也會落得個“落日徑花迷,待月牙凝望”的凄楚境地烙肺。生活太難了纳猪,唯有“夢里云無恙”。
以前每每對阿婆的強烈思念襲來后桃笙,我就只顧著一邊忍受身體的痛氏堤,一邊感受精神上的苦而流淚,甚至有一段時間希望這種痛楚來得更猛烈一些怎栽。
后來丽猬,尤其是在開始寫古典詩詞后,我就會覺得冥冥中好像老人在提醒自己不要太沉迷于過去的痛苦熏瞄,而是要多回憶過去的美好脚祟。自那以后,真的就能夠越來越會自我控制了强饮。想念老人時腳趾頭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想”有“抽”在一起沖動由桌,可是,會有一種細(xì)微的感覺及時提醒我邮丰,需要切換更加溫馨的過去畫面行您。
對過往的美好時光不能心存感激和欣賞,對過去的不幸夸大其詞剪廉、念念不忘娃循,這兩種行為是我們得不到平靜、滿足和滿意的罪魁禍?zhǔn)住!e極心理學(xué)之父塞利格曼
確實如此猾浦,如果沒有頓悟或是他人提醒,我們可能會沉迷于過去的不幸中捞蚂,就像“戴盆望天”一樣。頭上戴著盆跷究,雖然在“坐看星天”時姓迅,低頭能夠感覺到“月影可親”但是,“哪可得知俊马,天空海闊豪爽”丁存?
《漢書·司馬遷列傳》就提到司馬遷受刑以后,做了中書令后柴我,他的舊友益州刺史任安寫信給他柱嫌,希望用古賢臣的標(biāo)準(zhǔn)要求他。司馬遷回信說屯换,幸好皇帝看在先父的份上讓他得以貢獻(xiàn)微薄的才能,才能出入戒備森嚴(yán)的宮禁之中。他認(rèn)為頭頂著盆子是看不到天空彤悔,故而斷絕了朋友之交嘉抓,還將家庭的私事拋開,日日夜夜提醒自己盡微薄之才晕窑,專心工作抑片,以博得皇帝的寵信。
如果司馬遷日夜惦記著皇上對他所作的不堪懲罰杨赤,沉迷于過去的痛苦中敞斋,別說《史記》能否成為中華歷史的絕唱是個疑問,他可能連一個文字都不能疾牲、也不會流傳于世植捎。
沉浸在怒海中的人,個人的負(fù)面思維就像一葉隨時被翻覆的扁舟阳柔。如果不改變航向只能落得個“怒海駕虛枉”的下場焰枢。
圖片社區(qū)AGORA揭曉2019年度入圍作品就有如下一副名為“Hearts On The Sea”的圖片。
當(dāng)過去之網(wǎng)打著愛心的名義撒下時舌剂,又有多少魚兒遭殃呢济锄?為何不堅信離開你的人并沒有遠(yuǎn)離呢?就像《神奇樹屋》中的“過去回聲”呢?
當(dāng)你在人間和他人一起“山共賞”時你能聽到回聲霍转。
“掠影閃光”照在千萬仗的群上時荐绝,你能看到那個曾經(jīng)在你的生活中留下濃墨重彩的離世者正“倚祥云仗”,讓你聽聽“風(fēng)應(yīng)接如響”的回聲避消。
為何不留下亡者“動人心”的“對語情深”的過去回聲低滩,而放手讓亡者“任騎鶴去”呢?
電腦屏保中有句話說的是:將心底的那份執(zhí)念沾谓,裝進(jìn)小小的漂流瓶委造,加入滿滿的沙礫,沉入大海均驶,再無歸期昏兆。
可是,為何要沉入海底呢妇穴?尤其是心中之号朗總會有歸期,有時候人會本能地將不好的記憶排除掉腾它,卻會在類似的情景中觸發(fā)記憶而掀起滔天大浪跑筝。為何不將過去裝入漂流瓶中,再任“漂流瓶遠(yuǎn)”瞒滴,去泛心中的“鱗鱗浪”呢曲梗?想它了赞警,就撈回來,不想時就任它自由飄著吧虏两!
箋 注
①戴盆人句:源自《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以為戴盆何以望天愧旦,故絶賓客之知,亡家室之業(yè)定罢,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笤虫,務(wù)一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祖凫。后以“戴盆望天”喻事難兩全琼蚯。也可指方法錯誤,無法達(dá)到目的惠况。
②漂流瓶遠(yuǎn)句:反用“ 將心底的那份執(zhí)念遭庶,裝進(jìn)小小的漂流瓶,加入滿滿的沙礫售滤,沉入大海罚拟,再無歸期”意為輕裝上陣。
備 注
1完箩、此詩詞押中華新韻赐俗,畢竟新時代需要使用一些新詞匯。按杜安世《采明珠·雨乍收小院塵消》格式填詞弊知,并已通過“詩詞吾愛網(wǎng)”的在線檢測阻逮。
2、封面圖來自網(wǎng)絡(luò)秩彤。
3叔扼、以上的解讀是在寫詩時的所思所想。一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看懂并喜歡上中華古典詩詞漫雷;二是為了哪一天自己再失憶時能夠看懂自己所寫的詩詞瓜富。因而,若只愿沉浸于古典詩詞世界的讀者可忽略不看降盹。
4与柑、不過,事后再回味可能又有新的啟示蓄坏,而且每個人理解的角度不同价捧,可以從多個出發(fā)點進(jìn)行解讀,或許這正是寫中華古典詩詞的魅力所在涡戳。
5结蟋、自聽了余秋雨先生關(guān)于《秋雨書院:中國文化必修課》的講座后,不再糾結(jié)詩詞后面的白話文是該起名為“創(chuàng)作背景”還是“詩詞自評”渔彰。中華古典詩詞是思想的禮花嵌屎,后面的白話文則是思想的禮花引發(fā)的歡宴推正。也就是說中華詩詞+現(xiàn)代散文就是士兒的個人標(biāo)簽。
6宝惰、以詩為史舔稀,記錄生活的痕跡,見證蛻變的年代掌测。艾略特在一九三0年為約翰遜博士的《倫敦》和《人生希望多空幻》兩首詩的合訂本作序時寫道:“不管人們愿意與否,他們的感受性是隨時代而變化的产园,但是只有天才人物才能改變表現(xiàn)的方式汞斧。很多二流的詩人之所以是二流的,就是因為他們?nèi)鄙倌欠N敏感和意識來發(fā)現(xiàn)他們與前一代人感覺不同什燕,必須使用不同的詞匯粘勒。”——告誡自己既要有傳承也要有創(chuàng)新屎即,更要有代表我們時代的語言庙睡。
7、詩人華茲華斯有言:“我相信我的詩歌之使命便是安慰受苦者技俐;使開心的人的更加快樂乘陪,好讓白天的陽光更明媚;教導(dǎo)年幼者及各年齡層有仁愛之心的人學(xué)會真正地觀察雕擂、思考和感受啡邑,讓他們在行動和心靈上更有德性。這就是它們的職責(zé)井赌,我相信在我們作古多年后谤逼,它們?nèi)詴覍嵉赝瓿蛇@個使命。”——以此共勉仇穗。
8流部、生活還有中華詩詞這個心理醫(yī)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對現(xiàn)代心理學(xué)知識的消化而進(jìn)行積極自助的同時實現(xiàn)助人自助的目的纹坐,這也不違背“窮則獨善其身枝冀,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的理念。
9恰画、南懷瑾在《莊子南華》中就提到:“我經(jīng)常說,中國文化的哲學(xué)思想都在文學(xué)里面,尤其詩詞里哲學(xué)思想非常多”宾茂。其實,也有更多的經(jīng)典書籍成為了詩詞的典故拴还,應(yīng)該說詩詞最大限度地囊括了中華文化跨晴。因為喜歡上詩詞,以前枯燥無味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變得生動可愛起來片林,或許這便促使我不由自主地去涉獵除了歷代詩詞外的典源——《莊子》端盆、《世說新語》怀骤、《史記》、《論語》焕妙、《論語》蒋伦、《山海經(jīng)》等。同樣地焚鹊,既然古代詩人能將本土的百家思想入詩詞痕届,也能將外來的佛教入詩詞,為何我們不能在寫作古典詩詞時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社會的全球化特色呢末患?希望自己的詩詞能夠盡量地挖掘出能代表古今中外的多個維度研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