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阿雷打來電話告知搂鲫,我的碩士畢業(yè)論文最后一個盲評成績出來了傍药,89分。加上前兩個90分和88分魂仍,意味著以平均89分的成績通過了校外三位專家的評審拐辽。一瞬間,近兩個月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擦酌,心里卻百感交集俱诸。在今年無比嚴峻的形勢下,能順利畢業(yè)拿到雙證已經(jīng)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了赊舶。
回想起來乙埃,2019絕對是可以寫入中國科研學術打假史的重要一年。從翟姓演員讀到博士后不知知網(wǎng)锯岖,到饒校長實名舉報幾名大牛學術造假,其間甫何,還有不少高校大批清退超期不能畢業(yè)的博士碩士出吹,教育部加大對各高校畢業(yè)論文抽查檢查,更有個別名校博碩因為不堪學術和畢業(yè)壓力重負走上不歸路……全國的科研學術領域一時間刀光劍影辙喂,四處風聲鶴唳捶牢,人人自危。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這樣的情況下巍耗,10月下旬提交論文以來秋麸,大家心情都比較緊張。現(xiàn)在我的論文順利過關了炬太,但有同窗好友不幸被專家評了D的成績灸蟆,意味著將面臨推遲畢業(yè),修改甚至重寫論文亲族,并要重新送評審炒考,結局未知可缚,想到這心情無比沉重。兩年半以來斋枢,作為全日制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帘靡,畢業(yè)壓力時刻如影隨形,我們都不敢掉以輕心瓤帚。期間多數(shù)人撰寫發(fā)表了3篇以上學術論文描姚,其中大多是核心期刊論文,最多的戈次,發(fā)表了10多篇核心期刊論文轩勘。其實學校的畢業(yè)要求就是在正規(guī)期刊上發(fā)表1篇論文即可,不是核心期刊論文也可以朝扼,但是為了能順利畢業(yè)大家都傾盡全力赃阀。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相信搞科研的人都明白,在國內的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雖然跟SCI和EI有一定差距擎颖,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發(fā)的榛斯。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一篇核心期刊論文從撰寫到投稿搂捧,再到退修最后錄用驮俗,支付版面費,這個過程耗時最短的需要一個月左右允跑,時間長的甚至需要折騰兩三個月王凑,等到見刊,一般時間跨度在半年以上聋丝。也因此索烹,我2018年還有時間考了二建和法考,而2019年全部時間都圍繞著論文轉弱睦,6篇核心期刊論文讓我暈頭轉向百姓,中間報考了一建,卻根本沒有充分的時間準備况木。最后雖然去參加了考試垒拢,現(xiàn)在成績未出,但想來突擊準備了一個多月絕對是過不了的火惊。所幸論文最終通過了評審求类,但成績不理想的同窗的遭遇卻讓我無比揪心。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將心比心屹耐,努力奮斗卻得不到應有的結果尸疆,這是誰都難以接受的事情。毫不夸張的講,為了順利畢業(yè)仓技,現(xiàn)在的研究生真是需要操碎心鸵贬,吃盡苦,受盡煎熬脖捻。從論文選題開始阔逼,要求有創(chuàng)新性,至少要是別人沒有研究過的內容地沮,這一關需要大量閱讀專業(yè)領域的中外文獻嗜浮,跟導師反復溝通探討,自己不斷凝煉總結思路摩疑。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危融,選題很大程度決定了論文的層次和質量,也決定了是否能被評審專家認可雷袋。
選題確定然后是開題答辯吉殃。在被一群專家教授七嘴八舌的讓你懷疑人生的質疑和批斗之后,問題小一點的要么改進方法要么調整部分內容楷怒,問題嚴重點的就得整個論文框架設計推倒重來蛋勺,問題再大的就要重新選題。我就是比較不幸的論文框架設計推倒重來的那種鸠删。由最初想定的方案評估抱完,在跟導師反復討論之后,綜合開題答辯時專家們提的意見建議刃泡,逐漸增加內容變成了對整個系統(tǒng)過程的研究巧娱,還加入了數(shù)學建模和計算機軟件仿真部分。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大的方向和每塊的研究內容確定了烘贴,然后就開始了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攻堅戰(zhàn)禁添,可以說每一點前行都舉步維艱。第一章緒論就遇到了大麻煩桨踪,我研究的有一塊內容公開能查詢資料特別少上荡,國內外文獻看了看,幾乎沒有馒闷,這樣研究現(xiàn)狀就沒法寫。后來通過各種渠道才了解到叁征,另外一個學院的某教授前兩年有個課題研究過這塊內容纳账。通過導師跟哪位教授聯(lián)系協(xié)調,最終找到了相關的資料捺疼。才發(fā)現(xiàn)我研究這塊內容國外多年前就實現(xiàn)了疏虫,但技術嚴格保密,國內近些年才逐漸成熟,實踐應用層面還有很多指導理論的空白卧秘。這就意味著我的選題是對的呢袱,這個課題也非常有現(xiàn)實意義。
有好的選題和研究內容翅敌,但要實現(xiàn)它們羞福,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困難,主要是不懂算法蚯涮、數(shù)學建模和編程語言治专,而這三者分別對應著我論文課題的第三四五章,可以說是論文主體的絕大多數(shù)內容遭顶。雖然本科階段曾經(jīng)學過一點編程語言张峰,但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感覺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基本上已經(jīng)只剩初高中水平了棒旗。這種情況也別無選擇喘批,只能迎難而上。
第二章是基本概念和構建指標體系铣揉,這部分內容因為有開題和第一章的積累饶深,寫起來相對容易一點,只用了不到三周基本上就完成了老速。我通過提煉第二章的內容粥喜,整理了一篇小論文,很快在一個核心期刊得到發(fā)表橘券,四月份初投出去额湘,六月份就收到了編輯部寄來的書刊,這算是見刊最快的一篇論文了旁舰。
第三章要進行過程評估锋华,可是我一開始連算法的基本概念都沒有,完全不懂哪類算法能解決哪類問題箭窜。包括第四章需要構建數(shù)學模型毯焕,我也是完全沒有思路。這樣的時候磺樱,學習環(huán)境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纳猫。很幸運我做課題研究的實驗室氛圍很好,很溫馨竹捉,大家都是很熱愛學習的那種芜辕。室里有三位博士,碩士除我以外都是直接從本科考上來的小伙伴块差,他們對算法侵续、建模倔丈、matlab編程計算等專業(yè)知識均比較熟悉,特別是幾位博士經(jīng)驗豐富状蜗,跟他們日常簡單交流需五,都能學到不少論文撰寫、修改轧坎、發(fā)表的經(jīng)驗技巧宏邮。在我論文最艱難的第三章第四章,除了經(jīng)常跟導師溝通眶根,就是跟實驗室的小伙伴們請教討論蜀铲,還有身邊幾位老鐵幫忙出謀劃策。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盡管有多方有助力属百,但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還得自己去分析判斷记劝、作出選擇。我在這兩章上都走了不少彎路族扰,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厌丑,做了很多無用功。第三章一開始就想當然的選了一個馬爾科夫鏈模型渔呵,自己對照研究內容琢磨兩周左右不得要領怒竿,后來多方打聽,知道其他專業(yè)一個同年級同學在研究馬爾科夫鏈扩氢。欣喜的找到他一起探討耕驰,最終的結論是,馬爾科夫鏈不適宜用以解決我的問題录豺。這一下深受打擊朦肘,我知道應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冪指數(shù)法是解決我的問題的有效方法双饥,但是跟導師一提媒抠,卻遭到了她老人家的嚴厲批評。她告訴我如此簡單老套的方法咏花,已經(jīng)爛大街了趴生,不許我用這樣的方法,同時明確要求方法一定要有新意昏翰,最好是智能方法苍匆。
那是五月份,我第一次感到深深的失落棚菊,甚至有點點絕望锉桑,真的覺得我無法完成論文了。郁悶中度過了無所作為的兩三天窍株,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民轴,心里的惶恐不斷堆積起來,壓著我走向繼續(xù)課題研究的路球订,我知道越等越不會有答案后裸,再痛苦也沒有退路。硬著頭皮重新梳理問題冒滩,再次研究比較各種算法的應用情況微驶,最后找到了灰色理論。當看到這個理論及其實踐應用情況時开睡,腦海中竟然閃現(xiàn)出一句:理論是灰色的因苹,生活之樹長青。我知道這個理論是最終的選擇了篇恒,等我把它研究得差不多已經(jīng)是五月底了扶檐。我再次去找了導師交流,這次導師雖然仍然不太滿意胁艰,但鑒于我的實際她算是勉強同意了款筑。選擇了正確合適的方法,再去將它應用于問題實際腾么,這個過程就快多了奈梳。第三章的核心問題很快得到解決,整章的內容也在六月下旬撰寫完成了解虱,同時還梳理了一篇小論文向一個核心期刊投了出去攘须,最后這篇文章經(jīng)過反復修改在九月份才被最終錄用。
六月底開啟了整篇論文最難的一部分研究殴泰,核心問題是要解決資源沖突于宙。一開始想得很簡單,準備直接應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幾年一篇碩士論文的方法艰匙。事情經(jīng)常是這樣限煞,正是因為把問題想簡單了,所以簡單的問題才往往變得很復雜员凝。事物之中潛藏著很深刻的辯證法署驻,在學術上任何偷懶的想法都是極其錯誤的,有時候最笨的辦法健霹,恰恰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旺上。這都是我在一次次彎路一次次撞墻后的切身體會。應用別人的方法糖埋,卻始終跟我的問題結合不起來宣吱,折騰了一周多時間,最后不得不承認失敗瞳别,那個方法只能作為參考征候,要真用卻是沒門杭攻。
再次去找導師交流,她的指導意見一如既往疤坝,用新方法兆解,最好是智能方法。好吧跑揉,既然這么重視智能方法锅睛,那我就研究研究這個智能方法。之前之所以不去碰历谍,甚至一直排斥智能方法现拒,說實話我對智能方法一是不懂,二是經(jīng)過初步了解感覺不太可靠望侈,至少很多結論似是而非∮∈撸現(xiàn)在沒辦法了,時間已經(jīng)進入七月中旬甜无,馬上要放暑假扛点,導師的要求是放暑假之前要把論文初稿基本完成。而我當時岂丘,第四章一頭霧水陵究,第五章雖然想到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軟件平臺,但具體怎么跟研究內容結合也沒有思路奥帘。這個時候真是到了病急亂投醫(yī)的地步铜邮。
在網(wǎng)上鋪天蓋天的學術論文中像一只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只想找到研究解決相似問題的智能方法寨蹋。經(jīng)過艱辛的搜索松蒜,終于找到了一篇社科基金支持的論文,作者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數(shù)學模型已旧,并應用遺傳算法求解了問題秸苗。我一看有種欣喜若狂的感覺,因為第四章的問題真的跟對方解決的問題很像运褪,如果能把這個方法用過來惊楼,那么我的問題也一樣迎刃而解。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頓時來了信心秸讹,感覺順利畢業(yè)有望疤戳!那幾天不知疲倦的套用那個方法璃诀,對照著模型修改自己的問題描述弧可,一頓操作猛如虎。很快劣欢,問題來了棕诵,我看不懂那個論文的中間過程炉菲,也搞不清楚論文的結論是如何得到的闸溃。我向博士們請教露泊,與身邊應用智能算法的小伙伴交流康二,跟導師請教贱纠,導師給我推薦了研究遺傳算法的老師幫我看……轉了一圈沒人解釋清楚〔栽冢現(xiàn)在想來杆烁,當時的我真像急紅了眼的賭徒娃惯。心里想灭忠,一個博導寫的東西膳算,還有基金項目支持,肯定沒問題弛作,反正大家也解釋不清楚涕蜂,直接套用肯定沒問題。于是第一稿論文里映琳,我就是這樣囫圇吞棗的引用了那篇論文的方法机隙,整個的模型和最終的求解都是拿來主義。
然后心急火燎的轉入第五章的過程仿真研究萨西,還好這部分內容導師的項目里有一個軟件平臺可以使用有鹿。正好我參加了那個項目的結題驗收,對整個軟件平臺進行過性能測試谎脯。經(jīng)過與開發(fā)平臺的公司工程師多次溝通葱跋,結合課題設計了仿真內容,利用軟件很好的實現(xiàn)了研究目的源梭。同時為了論文的完整性娱俺,在第五章我專門安排了一節(jié)內容對第三章的評估過程進行軟件評估驗證,得到了一致的結果废麻。最終放假前論文的基本內容算是拼湊完成了荠卷,但是我知道我埋下了一個足以讓我整個論文功虧一簣的隱患,那就是第四章的方法烛愧、過程和結論無法解釋清楚油宜。
惴惴不安的假期開始了,在家里待了十幾天過得真的很不踏實屑彻,幾乎每天都會想第四章該怎么辦验庙。即便能夠蒙混過關,可心里總是無法說服自己社牲,過程結論不能非常清楚的進行解釋粪薛,始終不能放心。此外搏恤,這個時候距離一級建造師考試只有一個多月時間违寿,最終我決定提前回學校湃交,一方面是備考一建,一方面是再研究下論文第四章藤巢。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8月13日搞莺,我提前10天返回了學校。直到9月21日考試掂咒,中間家里買房子簽合同才沧、過戶、辦貸款等各種手續(xù)绍刮,又耽誤了幾天温圆。雖然傾盡全力的備考,但含金量高的考試哪會是那么好應付的孩革。上了考場才知道基礎知識點都沒掌握牢固岁歉,到處都是漏洞和不熟悉的點,痛苦的四場考試膝蜈,每一場都是時間的煎熬锅移。最后一科考完,出了考場才想起來一個算出來在草稿紙上的答案都沒有寫到答題卡上饱搏。真是感覺最糟糕的一次考試非剃。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備考一建期間,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窍帝,第四章對問題的解決重新自己建模努潘,自己求解。現(xiàn)在看來這真是一次很重要的自我救贖坤学,要是不痛下決心做顛覆性的調整疯坤,我想論文的評審估計不會是現(xiàn)在的結果。這個時候導師的人脈關系幫助了我深浮,她給我介紹了一位對我研究的問題比較熟悉的教授压怠,在我跟他深入討論過后,他認為我的問題不應該用智能算法飞苇,而是可以采用策略方法解決菌瘫,并幫助我搭建了基于策略的基本模型框架。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布卡,柳暗花明又一村雨让,一下子我本感覺已經(jīng)進入死胡同的問題,豁然開朗了起來忿等。跟那位平易近人的教授討論過后栖忠,我結合問題,綜合考慮各種約束和各元素間的相互關系,進一步對原來的問題進行了詳細描述庵寞,并在教授提供的思路基礎上狸相,調整完善了模型。然后結合實踐應用捐川,確定了求解的方法步驟脓鹃,并舉實例對模型進行了驗證。歷盡波折古沥,最終合理的解決了問題瘸右,也意味著我的論文基本完成了,這個時候已經(jīng)是九月底了岩齿。這個過程其實是跟備考一建并行展開的尊浓,考完一建,論文也大概完成纯衍。
10月中旬論文要提交進行學術不端檢測,這一關決定了論文是否能進一步下一個送審環(huán)節(jié)苗胀,因此大家都很重視襟诸。我提前用paperyy、我paperpass查了幾遍基协,第一次查重復率11%歌亲,雖然不高,但看到同學們都在降重澜驮,我也展開了降重的工作陷揪。后來經(jīng)過反復修改,提交檢測前最后一次查重是2%杂穷。但是后來提交檢測回來的結果是4%悍缠,這個結果與同學們相比,重復率算是比較高的了耐量。很多同學的檢測結果都是百分之一二飞蚓,有個小伙伴的檢測結果直接是0。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過了論文檢測接著就是進入了送審環(huán)節(jié)廊蜒,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盲評趴拧。論文打印出來裝訂好,隱去所有的個人及相關信息山叮,送到三個校外不同院兄瘢或科研單位的專家手里。每個人都不清楚自己的論文送給了誰屁倔,評閱論文的專家也不知道自己評的是誰的論文脑又,這就是論文評審的所謂雙盲。且不說打印裝訂,發(fā)現(xiàn)錯誤反復修改的折磨挂谍,單就是論文送出去后每一天的等待都是煎熬叔壤。
千呼萬喚終于等到了結果,水落石出還不算完口叙,下一步還要經(jīng)受校內學位委員會專家團隊嚴苛的答辯炼绘,如能順利通過,那時方可算是碩士生涯順利收官妄田。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