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被污名化而遭埋沒的名將王越练慕,實為明朝文官領(lǐng)軍的杰出典范

在明朝的開國之戰(zhàn)中,涌現(xiàn)出了如徐達技掏、常遇春铃将、傅友德、鄧愈零截、湯和麸塞、李文忠秃臣、馮勝涧衙、藍玉這樣驍勇善戰(zhàn)的名將。后來雖然家道中落了一批奥此,又被朱元璋殺掉了不少弧哎,但在緊接著爆發(fā)的靖難之役中,張玉稚虎、朱能撤嫩、丘福、薛祿等人又脫穎而出蠢终,形成了大明朝新的將門傳承序攘。尤其是張玉之子張輔,堪稱是永樂寻拂、洪熙程奠、宣德、正統(tǒng)這四朝的軍中柱石祭钉,南征北戰(zhàn)幾乎無一敗績瞄沙。

大明朝開國時真稱得上是君明臣賢,兵多將廣

然而隨著仁宣以來的國策由外拓轉(zhuǎn)向內(nèi)治,明軍的戰(zhàn)斗力肉眼可見的出現(xiàn)了下滑距境。尤其是朱瞻基這個深受朱棣青睞的“好圣孫”申尼,幾乎將永樂時期的對外軍事政策全盤推翻。在宣德年間垫桂,明朝在北方的軍事力量不但大踏步的后退师幕,而且兵備開始廢弛,軍屯幾乎全部荒廢伪货,軍隊開始糜爛们衙,邊境幾乎處于不設(shè)防的狀態(tài)。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碱呼,當年被朱棣玩弄于股掌之間的韃靼和瓦剌等蒙古諸部的勢力才得到了恢復(fù)和增長蒙挑,并很快在土木堡一戰(zhàn)打得大明朝痛徹心扉。

說到土木堡愚臀,總是讓人想起朱祁鎮(zhèn)和王振這倆二貨忆蚀。其實王公公翹辮子了那可是大快人心之事,就算朱祁鎮(zhèn)被抓了俘虜也沒啥大不了的姑裂,畢竟還有朱祁鈺嘛瑟匆。事實上這場慘敗給大明朝造成的最大影響除了讓其精銳部隊全軍覆沒外,就是精英官僚階層也跟著近乎團滅——以英國公張輔為首的52名隨御駕親征的大臣罹難巨缘;緊接著在朱祁鎮(zhèn)得以復(fù)辟的奪門之變后督惰,于謙、范廣茴厉、石亨泽台、石彪等一大批文武官員又受牽連而死,這就使得明朝的軍政人才出現(xiàn)了史無前例的大斷層矾缓。

土木堡一役罹難官員統(tǒng)計——對大明朝來說怀酷,這才是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文官還好辦,畢竟有科舉能源源不斷的提供人才嗜闻,可武將就沒辦法了蜕依。畢竟在古代可沒有軍校琉雳,想要收獲人才要么靠殘酷的戰(zhàn)爭淘汰,要么靠將門傳承檐束。可是經(jīng)土木一役之后锯茄,大明朝的將門基本上算是絕了香火茶没,靠實戰(zhàn)培養(yǎng)又遠水解不了近渴晚碾,這可咋辦抓半?

幸虧大明朝命不該絕。既然武將不頂事笛求,那么就由文官頂上糕簿。于是明中“三王”趁勢崛起懂诗,其中又以曾三次出塞、兩次遠襲韃靼并最終收復(fù)河套地區(qū)殃恒,且一生經(jīng)十余戰(zhàn)幾無敗績的威寧伯王越最為出眾离唐。


01

明太祖朱元璋這人吧,按照我們東北話的說法就是有些“隔路”——意思大概是想法和行為跟正常人不一樣完沪,有點讓人難以理解覆积。所以很多在以前延續(xù)了數(shù)百甚至上千年的規(guī)矩咕别,在老朱眼里就是廢紙一張惰拱,根本就不屑一顧啊送。

老朱要是沒搞出那些腦洞大開的“祖訓”偿短,興許明朝后來也鬧不出那么多的幺蛾子

比如早在西周開始就確立下的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制度,到了大明朝就剩下了三等爵(公侯伯)馋没。更讓很多人篷朵、尤其是文官無法接受的是婆排,老朱還規(guī)定死了文官不得封公侯段只,最高也就能混個伯爵鉴扫,而且還是必須在立了軍功的前提下坪创。

所以在唐宋時只要把官做到一定層次就自然而然的公侯等身的情況莱预,在大明朝算是徹底絕了跡。像那些在后世鼎鼎大名的名臣良輔如張居正陪踩、李東陽肩狂、楊士奇姥饰、楊廷和列粪、徐階岂座、劉健啥的,哪怕能把官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钾恢,但想弄個爵位爽一下那就純粹是做夢了瘩蚪。

而且終明一朝稿黍,皇帝跟文官的關(guān)系都不怎么融洽巡球,所以歷代朱元璋的子孫都對這條“祖訓”感到很滿意,極少肯為這幫煩人的家伙破例吴超。因此我翻了半天的資料鸯乃,找到的在明朝276年間得以封爵的文官僅有區(qū)區(qū)9人而已缨睡。

這其中李善長是趁著老朱還沒立下這條規(guī)矩的機會奖年,才得以封爵韓國公;而同為開國功臣的劉基(誠意伯)震贵、汪廣洋(忠勤伯)就只撈到個伯爵猩系;茹嫦(忠誠伯)寇甸、楊善(興濟伯)疗涉、徐有貞(武功伯)或因馬屁功夫出眾或是站隊正確而立下“從龍之功”咱扣,因此讓朱棣和朱祁鎮(zhèn)破例為其封爵闹伪;而終大明一朝真正以戰(zhàn)功封伯的,唯有王驥伦意、王越、王守仁三人而已已骇,人稱“三王”:

“文臣封伯褪储,雖前后十人,然以戰(zhàn)功得者僅三人:靖遠伯驥浪读,威寧伯越碘橘,新建伯守仁耳痘拆。皆王姓氮墨,威名皆盛于諸伯规揪,大奇大奇猛铅。”(《?皇明奇事述·卷二·三文臣戰(zhàn)功伯爵皆王姓》)

今天我們單來說說王越祥款。

王越刃跛,本名王悅桨昙,字世昌蛙酪,大名府壳谈牵縣(今河南库裳保縣)人。不同于宋明時期的大多數(shù)書生擂煞,王越從小就是個“憤青”趴乡,對于兩宋亡于異族之手深感不爽晾捏,于是從小就文武兼修粟瞬,希望日后能報效國家裙品。再加上他天資出眾市怎,不但圣賢書讀得賊溜,而且身強力壯干像,還是個神箭手麻汰,這就為他日后馳騁疆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五鲫。

因為老王一度名聲臭不可聞位喂,所以連個正經(jīng)畫像都沒留下塑崖,此圖是否為本人也存疑

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规婆,26歲的王越進士及第得以授官,此后10幾年間一直在各地任職打怪升級苗踪,終于干出了一些名聲。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因大同巡撫出缺器贩,朱祁鎮(zhèn)找不出合適的人選蛹稍,便接受了內(nèi)閣學士李賢的舉薦唆姐,讓王越頂替奉芦。

從此王越便以一介文官之身走上了邊將的道路——在其余生近4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剧蹂,他除了遭貶就是蹲在大明朝的西北邊鎮(zhèn)戍守宠叼。即便是在弘治十一年(公元1499年)去世冒冬,也是倒在了距離家鄉(xiāng)數(shù)千里之遙的甘州(今甘肅張掖)前線简烤。

故此乐埠,與之君臣共事時間最長、對王越也最了解的明憲宗朱見深才會留下這樣的感慨:

“或撫臨云內(nèi)瑞眼,或總鎮(zhèn)關(guān)西伤疙。在邊來往者十二三年徒像,兵民咸沐其惠锯蛀;與賊攻戰(zhàn)者百九十合旁涤,戎王亦在所殪劈愚。計武烈菌羽,不減漢朝之衛(wèi)霍;論文事猾蒂,無慚宋室之范韓(即范仲淹和韓琦)婚夫“覆冢”(《王越集·附錄四·王越誥敕第二》)


02

能得到老板如此高的評價时捌,那是靠王越用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奢讨。

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韃靼入寇大同拿诸,王越率軍阻擊亩码,前后兩戰(zhàn)共斬首54級描沟、生擒24人吏廉,將敵擊退。戰(zhàn)后王越因功兼任宣府巡撫史辙。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韃靼再犯河套髓霞,王越率軍赴援,坐鎮(zhèn)榆林指揮各部予敵迎頭痛擊障斋,均取得勝利垃环,韃靼被迫撤軍遂庄。

王越與韃靼人廝殺了大半輩子涛目,期間無一敗績

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韃靼萬人侵入延綏霹肝,王越命將軍許寧等將其擊退沫换,因功晉升為右副都御史讯赏;同年韃靼斡羅出部擾邊漱挎,王越與朱永率軍破敵于開荒川识樱,斡羅出負傷逃竄怜庸,因功再晉為右都御史割疾。

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因在溫天嶺擊敗韃靼軍宏榕,王越晉升為左都御史麻昼。同年九月抚芦,韃靼滿都魯汗及孛羅忽叉抡、癿加思蘭等率重兵入寇秦州褥民,王越避敵鋒芒消返,親率近萬騎晝夜奔襲300余里殺入韃靼設(shè)在紅鹽池的老營侦副。在此戰(zhàn)中秦驯,明軍共斬首355級译隘,繳獲牲畜器械無數(shù)并焚其帳篷固耘、廬舍厅目,使得韃靼損失慘重,只能撤離河套地區(qū)被迫西遷深啤。

此戰(zhàn)為王越的成名之戰(zhàn)溯街,獲得了舉朝上下的高度評價呈昔。朱見深因此為王越專設(shè)三邊總制堤尾,延綏哀峻、寧夏催蝗、甘肅三鎮(zhèn)兵馬均受其節(jié)制丙号,同時加封其為太子少保先朦。即便如此,后來與其有競爭關(guān)系的余子俊仍認為王越賞不酬功犬缨,甘愿將兵部尚書一職奉上:

“越忘身家喳魏,統(tǒng)領(lǐng)孤軍,深入虜境怀薛,此捷從前所無刺彩≈α担”(《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七十三·成化十三年十二月甲午朔》)

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韃靼亦思馬因犯邊创倔。王越與汪直率京營及大同、宣府兩鎮(zhèn)精兵2萬人頂風冒雪奔襲至威寧海(今內(nèi)蒙古察哈爾右翼前旗附近)焚碌,趁敵不備縱兵掩殺畦攘,再取大捷。此戰(zhàn)中明軍斬首437級十电、生擒171人知押,獲旗纛12面叹螟、牲畜6千余、甲胄器械等萬余件台盯。

在土木之役后明軍的實力一直未得恢復(fù)首妖,因此王越取得的勝利才顯得尤為可貴

因威寧海大捷,戰(zhàn)后王越獲爵威寧伯爷恳、賜誥券有缆,加封奉天翊衛(wèi)推誠宣力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温亲、柱國棚壁、免二死,食祿一千二百石栈虚,允許世襲袖外,并追封三代。

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韃靼從海東山等地入境劫掠魂务,王越再次與汪直曼验、朱永出大同,于黑石崖?lián)魸耻娬辰瑪厥?13級鬓照、生擒10人,獲馬729匹孤紧、器械6千余件豺裆。戰(zhàn)后得以進拜太子太傅,增歲祿四百石号显。

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韃靼入寇延綏等處臭猜,王越與汪直調(diào)兵赴援,借助邊墻之利成功大敗敵軍押蚤,斬首401級蔑歌、生擒6人。但此時的王越已經(jīng)因為汪直之故引發(fā)朱見深的不滿揽碘,所以戰(zhàn)后僅撈到增祿50石的賞賜次屠。

次年因汪直獲罪,王越被下詔奪爵除名钾菊。一直到了16年后的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帅矗,因“小王子”屢次犯邊攪合得三邊不寧,明孝宗朱佑樘只能再度啟用王越煞烫,加封太子太保浑此、總制三邊。次年滞详,王越兵分三路直搗賀蘭山——這個韃靼人的死對頭雖已年逾古稀凛俱,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紊馏,一路打得韃靼達延汗巴圖蒙克望風而逃。此役明軍累計斬首42級蒲犬,俘獲馬駝241匹朱监、牛羊及器仗數(shù)千。

同年原叮,因宦官李廣獲罪自殺赫编,從來都看王越不順眼的文官們紛紛上書彈劾,指責其為李廣同黨奋隶。本就年事已高且傷病累累的王越憂恨交加擂送,終于弘治十一年十二月一日(公元1499年1月12日)逝世于甘州(今甘肅張掖),享年73歲唯欣。

王越墓志銘(局部)嘹吨。至今王越的名聲仍兩極分化

朱佑樘聞訊后,一改此前對王越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境氢,特地為其輟朝一日蟀拷,并追贈太傅,謚號襄敏萍聊,還諭令以九壇告祭之问芬。


03

說到王越的這些赫赫功勛,可能有的讀者朋友會不以為然——老王一戰(zhàn)斬首幾百甚至數(shù)十就敢腆著張大臉妄稱大捷脐区,還得以戰(zhàn)功封爵愈诚。那么像白起、韓信之流打一仗就能殺敵數(shù)萬甚至幾十萬牛隅,豈不是得直接封神?

這話貌似說得也沒錯酌泰。我統(tǒng)計了一下媒佣,王越征戰(zhàn)了大半生,史書中記載斬獲的首級加一塊才1402級陵刹,真是韓白拔根腿毛都比他的腰粗……

想在跟游牧民族的戰(zhàn)爭中打出像長平之戰(zhàn)那樣殺人盈野的戰(zhàn)果默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實事求是的講,上述說法毫無道理衰琐。理由有四:

首先是作戰(zhàn)的對象不同也糊。

歷史上一戰(zhàn)殺敵數(shù)萬甚至數(shù)十萬的戰(zhàn)例,大多發(fā)生在中原王朝間的內(nèi)戰(zhàn)羡宙。其得以斬獲甚巨的主要原因一個是地形——中國內(nèi)地多山地狸剃、河湖、丘陵狗热,往往扼守住幾個要點钞馁,戰(zhàn)敗的一方就無處可逃虑省,只能任由被勝利者砍腦袋或俘虜;再一個就是交戰(zhàn)雙方的軍種構(gòu)成比較類似僧凰,大多以步兵為主——大家都靠兩條腿跑路探颈,再加上有士氣加持和賞賜刺激,所以砍腦袋或抓俘虜?shù)碾y度并不太大训措。

可外戰(zhàn)則不同伪节。中國歷史上的外戰(zhàn)大多發(fā)生在北方邊陲,尤其是王越一直為之奮戰(zhàn)的“三邊”绩鸣,即延綏架馋、寧夏、甘肅等地大多地勢平坦全闷,多草原叉寂、荒漠。所以韃靼人一旦戰(zhàn)敗就一哄而散总珠,簡直是想往哪兒跑就往哪兒跑屏鳍,明軍堵不勝堵,只能干瞪眼局服;更重要的是明軍雖編制有部分騎兵钓瞭,但主力還是步兵,而韃靼人幾乎全軍都是騎兵淫奔,兩條腿哪能跑過四條腿山涡?所以王越逢戰(zhàn)最喜突襲,靠一波流能宰多少算多少唆迁,至于乘勝追擊擴大戰(zhàn)果鸭丛,那純粹是想多了。

其次是韃靼人本身的實力和戰(zhàn)略也限制了王越所能取得的戰(zhàn)果唐责。

歷史上漢唐所面對的作戰(zhàn)對象如匈奴鳞溉、突厥、吐蕃鼠哥,尤其是兩宋所面對的契丹熟菲、黨項、女真和蒙古等對手朴恳,其中固然不乏有打進來撈一票就跑的搶劫犯抄罕,但主要的作戰(zhàn)目的還是攻城略地,進而奪占中原這塊他們夢寐以求的寶地于颖。因此他們與中原王朝的軍隊作戰(zhàn)呆贿,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正面硬剛的局面,也愿意承受比較高的代價恍飘。所以當漢唐宋面對這樣的對手時榨崩,往往能斬獲較大的戰(zhàn)果谴垫,當然一旦打輸了,被砍掉的腦袋也更多母蛛。

韃靼人早就沒了祖先的志氣和勇氣翩剪,一打就跑,很不好殺

而韃靼人則截然不同彩郊。自從元順帝妥懽帖睦爾被老朱攆回塞北老家以后前弯,蒙古人早就沒了“收復(fù)失地”的實力和想法。從瓦剌大佬也先發(fā)起土木堡之戰(zhàn)到韃靼頭子俺答數(shù)度跑到北京周邊“逛吃”秫逝,其目的除了搶劫外唯有一個恕出,那就是要求大明朝開放貿(mào)易。而這些胸無大志的蒙古人要求大明朝開放出口的最大的“剛需品”违帆,居然是在今天看來毫不起眼的鐵鍋:

“且鐵鍋為虜中炊煮之日用浙巫。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摉掠刷后,以得鍋為奇貨……廷臣之議的畴,謂鍋系鐵斤,恐滋虜打造之用尝胆,殊未知虜中不能煉炒丧裁。生鍋破壞,百計補漏用之含衔,不得巳至以皮貯水煮肉為食煎娇,此各邊通丁所具知也。前虜使欲以破鍋換易新鍋贪染,情可知矣缓呛。”(《明經(jīng)世文編·卷三百一十七·為遵奉明旨經(jīng)畫北虜封貢未妥事宜疏》)

比如被明朝視為奇恥大辱的土木堡之變抑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視為“一口鐵鍋引起的血案”——在王振唆使朱祁鎮(zhèn)限制瓦剌人朝貢的規(guī)模之前强经,瓦剌使團曾在一次出使回程中采購了6萬多口鐵鍋,平均一個瓦剌人要背20多口寺渗,真真讓人感慨古今擅背鍋者,實莫過于瓦剌人也……

沒得鐵鍋用了兰迫,也先就瘋了信殊,直接發(fā)兵打斷了大明朝的腰桿子,連朱祁鎮(zhèn)都被抓了俘虜汁果。

不過大明朝的君臣也倔涡拘,還是沒完沒了的發(fā)動“鐵鍋制裁”,讓這幫可憐的蒙古吃貨沒法好好煮飯据德。于是這個矛盾無法解決鳄乏,雙方就沒完沒了打得頭破血流跷车。

為了口鐵鍋,不知搭進去了多少人命

但能為了口鐵鍋拼命的橱野,蒙古也就出了也先這么一條好漢朽缴。韃靼人就覺得能弄到一口寶貴的鐵鍋煮飯吃固然令人開心,但為此付出丟掉腦袋的代價顯然就不怎么劃算了水援∶芮浚可想而知打著搶劫鐵鍋為目的的韃靼人的戰(zhàn)斗意志有多么的糟糕和不夠堅決,恰恰他們最擅長還不是作戰(zhàn)蜗元,而是跑路(就算他們舉世無敵的祖先或渤,也是靠以跑路為主的“風箏戰(zhàn)術(shù)”聞名)。所以每逢與明軍作戰(zhàn)奕扣,韃靼人有便宜可占就搶得如狼似虎薪鹦,碰上硬茬子則立馬逃得生龍活虎——面對這種情況還想成千上萬的砍腦袋,別說王越了惯豆,就算韓白復(fù)生弄不好也得哀嘆“臣妾做不到啊”……

到了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大明朝和韃靼人達成了朝貢互市協(xié)議池磁,從此有了鐵鍋煮飯的蒙古人就徹底消停了,直到明亡在雙方的邊境線上基本都保持了和平循帐。

這叫什么事嘛……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框仔,斬首數(shù)量并不等同于韃靼人的實際損失。

比如讓王越一戰(zhàn)成名的紅鹽池大捷拄养,就讓蒙古帝國的第三十一任大汗离斩、高貴的黃金家族傳人滿都魯痛徹心扉:

“(滿都魯)大哭,亟來追瘪匿。越結(jié)陣徐行跛梗,再設(shè)伏敗之。敵始出奔棋弥,徙帳兩千里核偿。”(《國榷·卷二十九·明憲宗成化九年》)

這不禁讓人感覺非常奇怪——明軍在此戰(zhàn)中不過斬首355級顽染,怎么就讓這位蒙古大汗“大哭”漾岳,此后還一口氣西逃兩千里,直到23年后的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才敢重回河套老家粉寞?

土木之役后瓦剌很快衰落尼荆,就剩下個韃靼跟明朝瞎攪合

再比如延綏大捷。此戰(zhàn)中王越指揮五路大軍齊出唧垦,聲勢造得驚天動地捅儒,最后的戰(zhàn)果看上去卻實在有點拿不出手——就斬首401、生擒6∏苫梗可實際上呢鞭莽?“然自是無敢復(fù)輕犯邊者,延綏軍民頗得息肩云麸祷∨炫”(《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二十八·成化十八年六月戊戌朔》)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韃靼人的實際損失其實遠遠大于明軍的斬首數(shù)量摇锋。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與有北方游牧民族作戰(zhàn)基本上都是以步制騎丹拯,即便是編制有騎兵,不少也是所謂的“騎馬步兵”荸恕,即騎馬行軍乖酬、下馬作戰(zhàn)。而除了唐之陌刀兵和宋之刀斧手等寥寥無幾的特例外融求,中原步兵克制游牧騎兵最大的法寶就是依靠強弓硬弩的遠程打擊(明朝以后又有了火槍火炮)咬像。這就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明軍隔著大老遠射倒了一大片的韃靼人,結(jié)果連尸體帶傷員大多被其同袍搶跑了生宛,而且追也追不上县昂,還斬個毛線的首級?

所以除非能將敵軍圍殲陷舅,然后還能好整以暇的打掃戰(zhàn)場倒彰,否則斬首數(shù)量不及殺敵數(shù)量的十一,這樣的戰(zhàn)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莱睁。

再者直到二十世紀中葉抗生素得到廣泛的應(yīng)用以前待讳,居高不下的戰(zhàn)傷死亡率從來都是讓古今中外的各種軍隊最為頭疼的問題。往往在一場戰(zhàn)斗中仰剿,直接陣亡的只占極少數(shù)创淡,大部分的損失都來源于傷口感染引發(fā)的各種并發(fā)癥。尤其是在韃靼人的醫(yī)療和衛(wèi)生狀況極其糟糕的情況下,別看王越打一仗才斬首數(shù)百甚至數(shù)十,但韃靼人的實際損失可能十倍甚至數(shù)十倍于此也不奇怪柿菩。

別看王越是進士出身,但實際并不受大明朝的文官集團待見露乏。每逢他出戰(zhàn),身邊都少不了一大堆的宦官或是文官充當監(jiān)軍涂邀。在這種情況下施无,他斬首數(shù)量不高仍能被認可為大捷,可見其戰(zhàn)功是沒什么水分的必孤,確實給韃靼人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王越最大的功績就是將韃靼人攆出了河套,讓明朝邊鎮(zhèn)的軍事壓力驟減

最后不得不說的一點則是敷搪,王越的戰(zhàn)果極有可能在文官集團的操縱下被縮水了兴想。

這是我猜的,證據(jù)嘛則完全沒有赡勘。不過大明朝的文官們可是干這種破事的慣犯嫂便,其“光榮歷史”在史書中同樣比比皆是。

最著名的的一個證據(jù)就是明武宗朱厚照親手打的那場應(yīng)州之戰(zhàn)闸与。

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毙替,這位以荒唐聞名的大明皇帝偷偷溜出了京城,跑到陽和衛(wèi)(今山西陽高)打算找?guī)讉€韃靼人打一仗耍耍践樱。結(jié)果幾個韃靼人沒找到厂画,倒是碰上了好幾萬。

為首的就是那位曾跟王越交過手的“小王子”(達延汗巴圖孟克)拷邢。這貨領(lǐng)著5萬人跑到大同附近打算搶幾口鐵鍋回家煮飯袱院,沒想到迎頭撞上了同樣不怎么靠譜的朱厚照,倆人大眼瞪小眼的懵了半天瞭稼,都覺得還是打一架為好忽洛。

這一戰(zhàn)雙方累計投入兵力在10萬左右,一共激戰(zhàn)了5天环肘。戰(zhàn)況最激烈的一天干脆從早打到晚欲虚,“戰(zhàn)百余合”,“乘輿幾陷”(《明史·卷三百二十七·列傳第二百十五》)——也就是說連受到重兵保護的小照照都差點被韃靼人活捉悔雹,然后當成肥羊拉回家過年复哆。

不過小照照也不白給,始終堅守不退荠商,據(jù)說還親自出馬手刃一人寂恬。在皇帝陛下的鼓舞下,明軍將士悍不畏死莱没、拼命廝殺初肉,最終占不到便宜的韃靼人只好發(fā)揮特長,再度一哄而散饰躲。

按照正常邏輯牙咏,應(yīng)州之戰(zhàn)雙方死傷上萬人都得是保守的估計

這樣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捷,經(jīng)文官集團的包裝以后嘹裂,就成了以下這副模樣:

“是役也妄壶,斬虜首十六級,而我軍(死)者五十二人寄狼,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丁寄,乘輿幾陷氨淌。”(《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一百五十四·正德十二年》)

話說就算把這么一大堆人弄到一塊安安靜靜的開個大會伊磺,一旦組織不好弄成了踩踏事件估計死傷都不止于此盛正。可以說那些無恥的文官是理直氣壯的將這場規(guī)模達到10萬人的戰(zhàn)役性質(zhì)屑埋,定義為一場規(guī)模大了點的村民械斗或是流氓斗毆豪筝,你讓朱厚照上哪兒說理去(小照照被氣得罷朝10日以示抗議)?

文官詆毀應(yīng)州大捷的初衷摘能,是因為看不慣小照照這個特立獨行的皇帝续崖。王越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他不但以文官之身行武臣之事团搞,成了士林中的“敗類”严望,而且還與宦官交好,于是屢屢被群起而攻之莺丑。只要王越打了勝仗著蟹,那些朝中的文官就跟打了雞血一樣把他當棉花彈,再給他的戰(zhàn)果搞搞縮水有啥可奇怪的梢莽?就算王越交出了成千上萬顆韃靼人的腦袋萧豆,落到白紙黑字后的結(jié)果恐怕也跟朱厚照的應(yīng)州大捷一樣,就剩下了幾十昏名、數(shù)百顆涮雷。畢竟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上,無論皇帝還是武將曾砍掉過無數(shù)顆文官的腦袋轻局,但從來沒有奪走過他們手中的筆桿子洪鸭。


04

王越能立下如此殊勛,可真不是光憑老天爺賞飯吃仑扑。

盡管他自幼就苦讀兵書览爵,又力大擅射,確實像是個班超镇饮、陳湯式的人物蜓竹,但是他的成功背后,依然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储藐。

歷史上的文官領(lǐng)軍大多是悲劇俱济,王越是少有的例外

歷史上大規(guī)模的文官取代武將行征伐戍守之事始于兩宋。不過在那時候唯有“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钙勃,所以在兩宋只要某個大才子文章能寫得妙筆生花蛛碌、嘴炮能打得天花亂墜,又湊巧讀過幾本兵書辖源,那么基本上就算是妥妥的文武全才了蔚携,領(lǐng)兵打仗完全不在話下希太。

典型的例子就像我在上篇文章中講到的張浚(詳見才不堪任釀成的悲劇——為什么說張浚的毀宋之“功”不亞于秦檜?)浮梢,這樣的所謂“文武全才”除了禍國殃民跛十、害人毀己外,沒有絲毫用處秕硝。

而明朝則截然不同。一個文官要想領(lǐng)兵洲尊,必須具備起碼的軍事素質(zhì)远豺。比如于謙,在他還是童生時就非常熱衷于鉆研軍事問題坞嘀,而且不是像尋常書生僅滿足于“熟讀兵書戰(zhàn)策”躯护,而是更深入的分析研究,積累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丽涩。再比如王陽明棺滞,不僅從小就兵法嫻熟,而且勤練武藝矢渊,箭術(shù)比職業(yè)武官還要高明继准。

除了這些基本素質(zhì),明朝還特別注意對領(lǐng)軍文官的系統(tǒng)性培養(yǎng)矮男,王越就受益于此——在他出任三邊總制之前就是先以御史的身份赴西北督查軍務(wù)移必,然后又以襄理軍務(wù)的名義隨撫寧侯朱永遠征塞外。在親身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艱難與殘酷毡鉴,并對實戰(zhàn)經(jīng)驗進行了總結(jié)和領(lǐng)會以后崔泵,王越才有機會獨當一面,最終立下赫赫戰(zhàn)功猪瞬。

故此雖然大明朝自永樂年后名將凋零憎瘸,但“文帥”卻能及時頂上且屢立戰(zhàn)功,還曾使得明末抗清英雄陳子龍感慨萬千:

“然英陈瘦、景時則有王驥幌甘、于謙;憲甘晤、孝時則有韓雍含潘、王越;武线婚、世時則有王守仁遏弱、楊一清之屬,大者列五等塞弊,小者擁旄節(jié)漱逸,此皆起家書生者也泪姨。”(《兵家言·序》)

這個學習和實踐的過程有多重要饰抒?王越可是親筆做過背書的——在回憶錄《襄敏集》中他曾寫到肮砾,在親自到西北前線歷練之前,其曾對從軍之事有過許多想法和見解袋坑。結(jié)果真正在戰(zhàn)場上實地走了一圈之后仗处,王越才發(fā)現(xiàn)自己算是白浪費腦細胞了,那些以前想的都是些瞎扯淡的東西枣宫,在戰(zhàn)場上除了會壞事外毫無用處婆誓。

理論和實踐往往隔著一條巨大的鴻溝,靠想象就能成為名將的也颤,好像就一個趙括

正是有這樣心路歷程的巨大轉(zhuǎn)折洋幻,使得王越殊異于大多數(shù)兼任武職的文官。尤其是體現(xiàn)在他不歧視武人翅娶,反而樂于與他們接近和交流文留,并虛心接受正確的意見,真正做到了一視同仁竭沫、賞罰公道燥翅。故此明軍將士不但愿意為他作戰(zhàn),還會主動獻計獻策输吏。比如在紅鹽池之戰(zhàn)中权旷,王越因遭遇惡劣天氣而萌生退意,幸虧有一老卒及時阻止贯溅,才使得他沒有葬送勝機:

“將至拄氯,暴風起,塵翳目它浅。一老卒前曰:‘天贊我也译柏。去而風,使敵不覺姐霍。還軍鄙麦,遇歸寇,處下風镊折。乘風擊之胯府,蔑不勝矣『夼撸’越遽下馬拜之骂因,擢為千戶≡吲荩”《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王越能跟普通將士打成一片寒波,從不吝惜錢財賞賜乘盼,以至于屢屢被諫官彈劾“用財若流水”。而對于杰出的人才俄烁,他也總是大力舉薦绸栅,比如楊守隨、佀鐘页屠、屠滽等成化粹胯、弘治年間的名臣,王越都當過他們的伯樂卷中。

非常有意思的是矛双,“三王”中另一以軍功得爵新建伯,后來又成為心學祖師爺?shù)耐跏厝鼠≡ィ€是王越的超級“小迷弟”。恰巧小王剛考中進士時正趕上老王去世懒闷,還攤上了個替后者修墓的差事十减,遂成一段佳話:

“先生未第時嘗夢威寧伯遺以弓劍。是秋欽差督造威寧伯王越墳愤估,馭役夫以什伍法,休食以時玩焰,暇即驅(qū)演‘八陣圖’由驹。事竣,威寧家以金帛謝昔园,不受蔓榄;乃出威寧所佩寶劍為贈,適與夢符默刚,遂受之甥郑。”(《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二·附錄·年譜》)


05

同是一時豪杰的王守仁與王越自然會惺惺相惜荤西。但可惜當年的絕大多數(shù)文官卻不是啥子英雄澜搅,自然怎么看王越怎么不順眼,逮著機會就得給他找點麻煩邪锌。

王越身上最大的污點勉躺,毫無疑問的就是所謂的“勾結(jié)閹宦”。而他被指勾結(jié)的主要對象觅丰,就是成化年間最得寵的大宦官汪直饵溅。

汪公公其實沒那么壞,相反還曾為明朝立下過不少功勛

這位汪公公吧舶胀,確實是一身的毛病概说。比如飛揚跋扈碧注,比如肆意弄權(quán),比如還殘害了不少的“忠良”糖赔。尤其是他借助西廠到處替朱見深打探大臣們的小道消息——話說那幫自號忠勤清廉的文官有幾個屁股底下是干凈的萍丐?于是乎紛紛被汪公公弄得灰頭土臉,有不少還被抓起來打爛了屁股放典,這下還能不對他恨之入骨逝变?于是紛紛搖起筆桿子把汪公公罵了個狗血噴頭,使之在青史中與王振奋构、劉瑾和魏忠賢并列為明朝四大奸宦壳影。

但實事求是的講,汪直并沒有那么壞弥臼,相反這是個性格非常復(fù)雜宴咧、很難讓人做出判斷的人物。比如說汪直睚眥必報径缅、殘害忠良掺栅,那么楊繼宗、秦纮曾當面得罪過他纳猪,甚至直擊其痛處氧卧,但汪直卻毫不介懷,反而向朱見深推薦氏堤,認為此二人乃直臣沙绝、賢臣。再比如汪公公的軍事能力堪稱大明宦官界的扛把子鼠锈,不但曾向朱見深建議開設(shè)武舉闪檬,還多次在與韃靼、建州女真的戰(zhàn)斗中指揮若定脚祟,取得大捷谬以。后來文官們合起伙來忽悠朱見深,終于將汪直貶去南京御馬監(jiān)(王越也隨之被貶往安陸州由桌,即今湖北鐘祥)为黎。結(jié)果汪直一走,邊鎮(zhèn)就連遭大敗行您,連大同都差點丟了铭乾。

當然這已經(jīng)是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的事情了。在此之前汪公公可是御前紅人娃循,在朱見深面前說一句話頂別人一百句炕檩。而王越身為一名邊臣,面對復(fù)雜嚴酷的軍事形勢,最需要的就是來自后方笛质、尤其是中樞的支持泉沾,也就是說必須找個靠得住的靠山「狙海可他能找誰跷究?作為一個讀著圣賢書長大的文人,弄不好在王越的心里也瞧不起宦官敲霍,可是他應(yīng)該很清楚——若不想突然被從邊鎮(zhèn)撤換掉俊马、不想在前線打得正焦灼時背后再挨上一刀,最好的辦法就是跟正當紅的汪公公搞好關(guān)系肩杈。畢竟他不是朝中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文官柴我,他的一舉一動都關(guān)系到戰(zhàn)爭的成敗,關(guān)系到無數(shù)人的生死扩然。

就像嘉靖年間的胡宗憲艘儒,要不是因為巴結(jié)上了嚴嵩父子而受到庇護,還抗個毛線的倭寇夫偶?估計早回家啃老窩頭去了彤悔。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老王和老胡都選擇不要名聲,專干實事

所以自打王越被調(diào)到了邊鎮(zhèn)索守,就千方百計的結(jié)交汪公公,這才有了他縱橫沙場抑片、建功立業(yè)的機會卵佛。后來雖然受到汪直的牽連倒了霉,但等到二次起復(fù)以后敞斋,王越仍執(zhí)著的跟“新晉網(wǎng)紅”李廣搭上了線截汪,這才有了直搗賀蘭的一場大捷,也直接造成了他的死亡植捎。

終明一朝衙解,反宦官一直是在文官看來最大的政治正確。但凡有敢違此鐵律者焰枢,必被打落塵埃蚓峦,名聲臭不可聞。

而這济锄,恰恰是王越的原罪暑椰。

故此,盡管在他的一生中對大明朝忠心耿耿且戰(zhàn)功赫赫荐绝,但仍幾度起落一汽,甚至一度淪落到了要被下獄論罪的地步。然而王越仍“死性不改”低滩,畢竟他自幼年起就“感兩宋之亡召夹,胡虜入侵之恨岩喷,時常憤懣于胸”——只要能坐鎮(zhèn)邊關(guān)打韃子,他什么都豁得出去监憎。

王越活著時成天招人煩纱意,那些文官們逮著機會就恨不能將其往死里整》懵玻可等到王越真的死了妇穴,大明朝的君臣才發(fā)現(xiàn),一個能安保邊疆還能打勝仗的王越是多么的可貴:

“越在時隶债,人多咎其貪功腾它。及死,而將餒卒惰死讹,冒功糜餉滋甚瞒滴,邊臣竟未有如越者≡蘧”(《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妓忍,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愧旦,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世剖,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17,185評論 6 503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笤虫,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旁瘫,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琼蚯,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2,652評論 3 39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酬凳,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遭庶,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宁仔。” “怎么了峦睡?”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63,524評論 0 35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翎苫,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赐俗,道長拉队,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8,339評論 1 293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阻逮,我火速辦了婚禮粱快,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事哭,他們只是感情好漫雷,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67,387評論 6 39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鳍咱,像睡著了一般降盹。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谤辜,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1,287評論 1 301
  • 那天蓄坏,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丑念。 笑死涡戳,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脯倚。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渔彰,決...
    沈念sama閱讀 40,130評論 3 418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推正!你這毒婦竟也來了恍涂?”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8,985評論 0 27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植榕,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再沧,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尊残,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5,420評論 1 31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产园,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37,617評論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夜郁。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39,779評論 1 348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粘勒,死狀恐怖竞端,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庙睡,我是刑警寧澤事富,帶...
    沈念sama閱讀 35,477評論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乘陪,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统台,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啡邑,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1,088評論 3 328
  • 文/蒙蒙 一贱勃、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贵扰、人聲如沸仇穗。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1,716評論 0 22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纹坐。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舞丛,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耘子,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2,857評論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球切,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谷誓,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47,876評論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欧聘,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片林,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怀骤,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4,700評論 2 35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