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斷斷續(xù)續(xù)看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聽書評的時候酸休,有人說骂租,不同即是原罪。突然覺得感同深受斑司,我的社會屬性必然決定我需要走的軌跡渗饮,而我還沒能力抗爭。
也無所謂抗爭吧宿刮,在年輕的時候互站,總是在想人生的意義。于是時而躊躇滿志糙置,時而庸庸碌碌云茸,后來,在一本書上看到谤饭,大概的意思是在于體驗标捺,品味不同的況味。
比如
30分鐘前的我揉抵,在辦公室等待模型發(fā)布上線亡容,等待技術修完bug~
20分鐘前的我,和同事明目張膽在辦公室吃榴蓮冤今,
10分鐘前的我闺兢,開車路上聽到了一首很好聽卻不知道名字的歌
而現(xiàn)在的我,靜靜地坐在這里。
其實屋谭,很久沒有寫過文字了脚囊。畢業(yè)以后,習慣把所有的情緒丟在風里桐磁,倒進酒里悔耘。很難得有平靜的時間段,告訴自己我擂〕囊裕看多了雞湯,會覺得厭煩校摩。就像上學的時候?qū)懙拿}作文看峻,總圍繞著一個主題發(fā)散,看了開頭便也了解了中心思想衙吩。
覺得人的意識是件虛無縹緲的東西互妓,怪不得說,人是會思考的蘆葦分井。除了物質(zhì)形態(tài)不同而言车猬,只有意識才會讓每個人有所不同霉猛。
可是尺锚,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同即是原罪了呢惜浅。大概是每個意識必然帶有的不同屬性瘫辩,而道德跟法律恰恰規(guī)定了一條底線。
很久之前坛悉,跟柴老師討論過先有法律伐厌,還是現(xiàn)有道德的問題。天知道裸影,我們?yōu)槭裁磿懻撨@個話題挣轨。我堅持認為,法律是所有人道德的集合轩猩,是同質(zhì)化的結(jié)果卷扮。以多數(shù)人的意識統(tǒng)一為法律的準繩,而柴老師堅持認為法律與道德均践,是規(guī)范人的行為不同范疇的標準晤锹。大概,我們的不合適彤委,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一二鞭铆。
說遠了,反正我也是意識流派焦影。
不同即原罪车遂。細想很深奧封断,看你從哪個方面解讀了,從哲學層次來說舶担,規(guī)律是客觀存在澄港,并且不以人的意識為轉(zhuǎn)移。另一方面柄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回梧,又覺得了事物的多樣性。
誰知道呢祖搓,誰知道我大晚上不睡覺想些什么有的沒的狱意。今天終于發(fā)布模型上線了,心累拯欧。
最近看到有一句話說详囤,寫日記吧,它所帶來的影響比你想象得多得多镐作。其實也是藏姐,除了意識,我與旁人并無二致该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