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尤其癡迷《瑯琊榜-風起長林》里面的濟風堂女醫(yī)師林奚,她總是給人清冷刻伊、不近人情的感覺露戒,可是每每捧起書卷椒功,那女子身上就有一份特別的魅力。
好像世界都安靜了智什!
閱讀不是指導寫作的手段动漾,也不全然是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多是一種與時間和自我相處的方式撩鹿。
?八月谦炬,有許多收獲,這一期节沦,不僅想要分享這月讀的書键思,更向大家安利一部紀錄片《文學的故鄉(xiāng)》。
張悅然:《頓悟的時刻》
作為一本剛出的新書甫贯,我對《頓悟的時刻》并未抱有過多的期待吼鳞,加之很少讀當代作家的作品,對作家張悅然更是沒有了解叫搁。出于一位非常敬重的老師的推薦赔桌,便打開看了看。在書的前言部分渴逻,有這樣一句話:“閱讀是比寫作更接近日常的幸讣驳常”。且不論這本書的收獲如何惨奕,這句話就足以收買我雪位。
書的第一部分是談論寫作的,圍繞人物梨撞、沖突雹洗、視角、情節(jié)方面來論述卧波∈敝祝可妙的地方在于,這不是理論性說教港粱,而是結合具體作品的具體文本來聊螃成,作者的敘述方式更像一位朋友在聊自己讀過的那些書,分享閱讀過程中偶有的所得所感查坪。
當從一個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來分享寸宏,這些片段又變得更加的靈動起來。偶爾遇到自己也讀過的段落咪惠,驚覺原來還有這種理解!最值得的稱道的是淋淀,張悅然老師消解了作為專業(yè)創(chuàng)作者與普通讀者的界限遥昧,消隱了類似批評文本說理性帶來的乏味覆醇,會讓人在這種平易的分享中,不由得想要再走近一點炭臭。
正如書中所說:“我們懷著抵觸之心進入文本永脓,最終放下戒備,被帶向精神世界的深邃空間鞋仍,在那里與作者達成某種心靈的默契常摧。”
第二部分分享了村上春樹威创、波拉尼奧落午、艾麗絲·門羅、伊恩·麥克尤恩肚豺、珍妮弗·伊根等五位作家溃斋,也是全書我最喜歡的部分。
遺憾的是吸申,這幾位作家我都是聞其名已久梗劫,未能系統(tǒng)的讀過相關作品。而這本書完全激發(fā)了我的欲望截碴,恨不得把所提到的書都一一翻閱梳侨。
書中說:“頓悟,是精神被照亮的某個時刻”日丹。這本書里走哺,張悅然老師作為過來人的身份,停下來與寫作者聚凹,閱讀者進行一次深度交談割坠。其中有很多珠玉,只可惜限于自己所見之狹隘妒牙,不能一一撿拾彼哼。唯有在未來的閱讀過程中去感受書中提到的作家和作品,再來細細領悟湘今。
狄更斯:《雙城記》
每一次打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名著敢朱,都要刻意提醒一下自己不能半卷而廢,似乎讀名著總是要吃力許多摩瞎,《雙城記》也是一樣拴签。書的前兩部分,比較冗長旗们,塑造了各式各樣的人物蚓哩,第一次讀總覺得有些疲倦∩峡剩可當我讀到第三部分岸梨,節(jié)奏陡然加快喜颁,前面的伏筆開始露出鋒芒,一下就停不下來曹阔,一次性把第三部分看完半开,卻是失眠了。
我開始瘋狂的翻前面描寫卡頓的段落赃份,一段一段地勾畫出來寂拆,直到這個角色的所有細節(jié)都完全被自己串聯(lián)起來,腦袋里有一個完整的模樣才肯合上書抓韩。很多人都說讀完了《雙城記》纠永,大多數(shù)人會愛上卡頓這個角色。我也不例外园蝠。
有犧牲的愛總是讓人傷感和觸動渺蒿,卡頓為愛獻身的形象和之前他不修邊幅、墮落頹廢彪薛、酗酒放縱的人生態(tài)度開始融在了一起茂装。直到合成鮮活的一個人,才陡然明白善延,他的所有逃避少态、自卑,不過掩飾了一個真正清醒的靈魂易遣,在這亂世之中彼妻,他活的清醒又迷惘,正是那個時代下無能為力豆茫、無法掙脫的現(xiàn)實禁錮所囚禁了他侨歉。
斷頭臺上的卡頓,眼中浮現(xiàn)的是露西平安的一生揩魂,和丈夫攜手白頭幽邓,然后同穴而葬。他們的孩子取了他的名字火脉,一生平安牵舵,幸福。這樣的愛倦挂,又似乎不僅僅是對露西的愛畸颅,更在顛沛流離的時代中被升華。尤其是在卡頓握著貧窮女裁縫的手方援,走向終點没炒,對露西的愛意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在這個迷亂的年代里犯戏,即使再無辜的人也流離在了時代的浪潮里送火。
為愛赴死的情節(jié)祖很,在言情小說里可以演繹的更加跌宕驚心,但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漾脂,應該是時代的荒唐與苦難訴諸于人物的身上,剝開迷霧胚鸯,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個動蕩世界下的無數(shù)人物的苦難骨稿,然后給人以深省和反思。狄更斯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雙城記》姜钳,所呈現(xiàn)的是善惡交織坦冠、光明與黑暗同在、毀滅與救贖并行的世界哥桥,歷史的宏大敘事被縮現(xiàn)在個體的命運上辙浑。
比起開頭那一句被無數(shù)人引用、津津樂道的句子拟糕,我更鐘情于這最后一句:我做了一件比過去做的更好判呕,更好的大事;我要去比我知道更好送滞、更好的安息之地侠草。It is a far better thing than I have ever done。要如何深沉的愛意和勇敢才能如此坦然面對未知的安息犁嗅。
深夜的法國街頭边涕,卡頓重復露西走過的路,踩著她走過的石頭褂微,一步一步功蜓,這個自卑自憐的人終于找到了自己表露心跡的方式,為露西而放棄生命宠蚂,似乎又是為自己顛沛流離的半生擇了最適合心意的結局式撼,他終于要離去,過往的掩飾肥矢、逃避端衰、頹廢、不甘都一一逝去甘改。
不得不說旅东,這是一本值得再讀的好書,僅僅是情節(jié)十艾,便已經賺走了我的一筐眼淚抵代。讀完很有儀式感的放進書架,期待下一次翻開忘嫉。
卡洛·羅韋利:《時間的秩序》
?什么樣的物理領域著作荤牍,能讓一個物理白癡案腺,堅持讀完,還回味無窮康吵,也只有這本《時間的秩序》了劈榨。
開篇便拋出了一個問題:時間存在嗎?
而作者會在本書中成功解構時間晦嵌,顛覆日常關于時間的所有觀念同辣。書中復雜的計算公式我?guī)缀踔荒茏詣雍雎裕迷谶€有一些生動的例子可輔助理解惭载。而我最愛的是其中關于生命的感悟與解讀旱函,借助時間這個概念從崩塌、解構到重構描滔,羅韋利的筆觸實在太富有詩意棒妨,這是一個文筆極好的講哲學故事的物理學理論家。讀完全書含长,物理學的概念始終云里霧里券腔,迷迷糊糊。好在對文科生而言拘泞,不會對這些作過多糾結颅眶。
分享其中幾句相當觸動的句子:
“我們是漫長的化學、生物田弥、文化結構的選擇過程的產物”涛酗。
“記憶把分散在時間中的過程聯(lián)結在一起,而這些過程組成了我們偷厦∩烫荆”
?“于我而言,這個短暫的生命只泼,不過是這樣的:驅使著我們的不停呼喊的情緒剖笙。我們有時嘗試以神的名義或政治信仰的名義,或以一種儀式進行疏導请唱,讓我們安心:從根本上弥咪,一切都是有序的,都在偉大與無限中的愛之中十绑,并且這種呼喊很美妙聚至,它有時是痛苦的呼喊,有時是一首歌本橙“夤”
這些句子在作者關于時間的思考中被提煉出來,突然的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我們是記憶贷币,我們懷舊击胜,我們期許著不會到來的未來。由記憶與預期開啟的空地就是時間:有時是痛苦的來源役纹,但終究是一份巨大的禮物偶摔。”脫離日常理解的時間概念,才明白時間不是我們理解的從過去流向未來促脉,我們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啰挪,取決于我們的視角。
偶爾閱讀一些新作者或新領域的作品嘲叔,確實會有抵觸心理,可若真的剝開迷霧抽活,在其中找到契合點硫戈,即所謂的 “心流體驗”,這種感覺妙不可言下硕。
最近發(fā)現(xiàn)適當跳出閱讀舒適區(qū)丁逝,也會有意外的收獲。正如張悅然老師所說梭姓,“每個人在某種意義上都是盲的霜幼,都有自己的所知障,但是作者相信有那么一些瞬間誉尖,我們可以沖破屏障罪既,在更高的層面上實現(xiàn)交流≌∷。”這種突破琢感,是頓悟,也是生命體驗的加持探熔。
希梅內斯等:《紙上的伊比利亞》
這是朋友推薦的一本小書驹针,很適合睡前讀,篇幅很短诀艰,收錄了西班牙許多大家的作品節(jié)選柬甥,翻譯者是范曄,也就是《百年孤獨》的譯者其垄。
這本小書給我的感覺是文字的美感是綜合的苛蒲、立體的,不自覺間就被打動了绿满,會讓我想要順藤摸瓜的去溯源原文撤防。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段落,透露的朦朧的美感會讓人想要摘抄和誦讀。
?遺憾的是寄月,書實在太薄了辜膝。希望以后有機會能找到相應作品的全文。
重磅推薦:紀錄片《文學的故鄉(xiāng)》
八月放緩了讀書的速度漾肮,一是課題需要厂抖,二是發(fā)現(xiàn)了《文學的故鄉(xiāng)》這部紀錄片,全片共七集克懊,單集五十分鐘左右忱辅。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就忍不住打開谭溉,然后一發(fā)不可收拾墙懂,關于遲子建、莫言扮念、賈平凹老師的內容损搬,又幾乎看了2遍以上。
我很少會有紀錄片能看兩遍以上的情況柜与,這絕對是個例外巧勤。
回到正題。文學有故鄉(xiāng)嗎弄匕?如何能通過視覺素材傳達出如此厚重的主題颅悉?導演張同道帶領團隊,歷時兩年迁匠,跨域大江南北剩瓶,拍下莫言、賈平凹城丧、遲子建儒搭、畢飛宇、劉震云芙贫、阿來六位作家的故鄉(xiāng)和故事搂鲫。
看這部紀錄片,就像一場文學愛好者的狂歡磺平,在靜默中狂喜魂仍,如突然闖入了一個未知之地,然后帶著好奇與熱愛拼命的想要在其中吸取些許拣挪。
當這些日常遙不可及的作家擦酌,卸去所有的光環(huán),回到孕育他們的故鄉(xiāng)菠劝,講述成長過程中的故事赊舶,講述某個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以及他們對養(yǎng)育他們的土地的炙熱依戀,無法不去動容笼平。
文學應該是最美好园骆、最安靜,可共享亦可私藏的的藝術形式寓调,如今卻很難再安靜的捧讀書卷了锌唾,畢竟廉價的快感充斥過多。
看完《文學的故鄉(xiāng)》我最大的沖動是理了厚厚的書單夺英,太想去讀讀遲子建老師的書了晌涕,這是一種由衷的悸動,因為了解了一個人的微末痛悯,拼命想要走進她的世界余黎,看看她筆下的北極村。
在冰雪地里载萌,她躺在白雪皚皚的林中惧财。“北極村的女兒對每一粒雪都是有感情的炒考。”我開始篤信文學故鄉(xiāng)的存在霎迫。
?當這一些老一輩的大家們斋枢,走在童年的一條小路上,看一座橋知给,一片雪瓤帚,見一個故友。生活開始向我們鋪展開來涩赢,讀者通過這層被自愿揭開的面紗戈次,去窺見那些心路歷程、境遇起伏筒扒,去感悟痛苦怯邪,也去體味掙扎。
紀錄片中的作家花墩,他們的不同和相同糅雜在一起悬秉。他們的創(chuàng)作初心、人生境遇冰蘑、靈魂旨歸都存在截然的差別和泌,可在文學與生活、與心靈碰撞的地方祠肥,是相通的武氓。
與其說這是尋找文學的故鄉(xiāng),不如說,是尋找自我的來處县恕《可能在山溝、可能在雪地弱睦、可能在江河百姓,脫胎于一處,然后掙脫况木、逃離垒拢,最后看完了外界的風景,才發(fā)現(xiàn)那是唯一棲息的地方火惊。
文學從來不是曲高和寡的求类,透過這樣一部紀錄片,即使心中只能涌起渺小的悸動屹耐,它的意義也是了不起的尸疆。
微微有一點年齡,坐下來聽一位老人訴說過往惶岭,串聯(lián)起走過的路程寿弱。會由衷嘆服,這些發(fā)自肺腑按灶,源自血管深處的經歷症革,抽絲剝繭去重復這不長不短的一生中算是刻骨的瞬間。
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鸯旁,這些話語都“只能聽見”噪矛,偶爾記住一兩句,卻不能汲取铺罢、消化為內在積淀艇挨。然而能在某一段路程中遇見一位智者,我始終覺得是極其幸運的韭赘!
道理可以學不會缩滨,但心態(tài)應該足夠閱納一切美好的東西。
在采訪中泉瞻,張同道導演說:我們沒有留下魯迅先生一分鐘的影像楷怒,不能再錯過當代這些杰出的作家。
如果你對文學或紀錄片感興趣瓦灶,那這部紀錄片一定值得你看鸠删!如果您對以上兩者都不感興趣,也不妨看看贼陶,或許就會喜歡了刃泡!
寫在后面
最近發(fā)現(xiàn)巧娱,這半年的堅持讀書,從一本書會牽扯到很多本書烘贴,同一作者或類似作者的開始蔓延開來禁添,形成一個不斷延續(xù)的網,然后不斷擴充……
想看的書實在太多了桨踪。在擴充的同時卻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致命弱點老翘,眼花繚亂中常常會失了自己。這本也想看看锻离,那本也要翻翻铺峭,白白耽誤到了許多功夫。雖然要接納閱讀舒適區(qū)外的美好汽纠,但也要適當克制卫键,培養(yǎng)靜下來的習慣。
米子:一個內心柔軟但渴望野蠻生長的姑娘虱朵!如果過去不夠好莉炉,那就從今天開始!微信公眾號碴犬,溪畔姑娘絮宁。期待與您一起讀書,成長服协。如果有您覺得尤其值得一讀的書绍昂,歡迎推薦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