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鄉(xiāng)愁”是哪本書?
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是大二近代文學課上埃撵。
老師說到了余光中的詩詞赵颅,說到了他那首眾人皆知的《鄉(xiāng)愁》,于是他提出了那樣一個問題暂刘。
我記得同桌位的女孩說的是《汪曾祺散文集》饺谬,因為她是揚州人。前面的男同學說的是《文化苦旅》谣拣,因為他是余秋雨的忠實粉募寨。
輪到我的時候,我說它是《城南舊事》森缠。
老師笑瞇瞇的問我:為什么拔鹰?
(一)
第二次讀的時候是六年級瓷马,臨近畢業(yè)一個小男生把它送給我當作紀念,最喜歡的那篇變成了《爸爸的花兒落了》跨晴。
我深深的同情著故事里的小英子欧聘,她和我一般大的年紀,卻要早早面對失去爸爸的痛苦端盆。
大人都喜歡說小孩子才不懂的別離怀骤,說我們壓根沒心沒肺。其實不懂的是他們焕妙,小孩子的世界小蒋伦,認識的人很少,不管失去誰访敌,對我們來說都是天大的打擊凉敲。
這種打擊,我在四年級外公去世的時候寺旺,就品嘗的很清楚爷抓,差不多過了十二,三年了阻塑,我依然沒有忘記蓝撇。
“長亭外,古道邊陈莽,芳草碧連天渤昌,晚風拂柳笛聲殘虽抄,夕陽山外山。天之涯独柑,地之角迈窟,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忌栅,唯有別離多车酣。”
巧的是索绪,我也和英子一樣湖员,代表畢業(yè)生上臺說話。我的班主任愛惜的摸摸我的頭瑞驱,讓我要衬锼ぃ回母校去看看。
我在臺下的人群里看到一個熟似爸爸的身影唤反,激動的差點叫起來凳寺,后來一想,我的爸爸還遠在千里之外了拴袭,趕不回來我的畢業(yè)典禮了读第。
回去的路上,我一邊抹眼淚拥刻,一邊默默說:“爸爸,你瞧我今天可風頭了父泳“愫撸”
(二)
我時常想棚蓄,當初我執(zhí)意要去別的地方讀初中预茄,是好還是不好泵额?
如果那三年边锁,我沒有離開家卸伞,我的漂泊感体箕,是不是會減少很多柏副?
初一宛琅,14歲脾歇,我花了40分坐車去別的鎮(zhèn)子讀初中蒋腮。
送我走的時候,媽媽和小妹把我抱了又抱藕各,讓我一個人在外面好好照顧自己池摧。
她們走了之后,我趴在帶來的《城南舊事》上激况,哭了好久作彤。
從那以后膘魄,我就把它放在枕頭下來,想家的時候就拿出來看一會竭讳,有時候看著看著就哭了创葡,有時候看著看著就笑了。
語文課上绢慢,老師讓我們自由寫作蹈丸,我特別喜歡寫那首《我們看海去》:
我們看海去!
我們看海去!
藍色的大海上,
揚著白色的帆呐芥。
金紅的太陽逻杖,
從海上升起來,
照到海面照到船頭思瘟。
我們看海去!
我們看海去!
我到不是真的很想去看海荸百,我只是想“我們”一起去,我們當然是我們一家人啦滨攻。
我和妹妹够话,我爸和我媽。
我隱約覺得光绕,越長大我們一起出去的機會越渺茫女嘲,我就像一只漂泊在外的小船,爸媽是固定在不遠處的島嶼诞帐。
現在離得近欣尼,我還可以偶爾漂泊回家去看看,可我注定會揚帆出海停蕉,離他們越來越遠愕鼓。
那時候再想一起出去看海,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慧起。
(三)
第三次看《城南舊事》是高二下學期菇晃,一天晚自習的時候課業(yè)寫完了,從抽屜里拿出跟了我快6年的舊書蚓挤。
秀貞和思康磺送,蘭姨娘和德先叔,宋媽和“黃板牙”灿意,英子爹和英子娘估灿,還有那個為了弟弟上學而偷東西的人。
每一個人最后都離去了脾歧,力透紙背的惋惜和無力甲捏,大概一生就是這樣,我做了你的過客鞭执,你又成了他的路人司顿。
“長風萬里送秋雁芒粹,對此可以酣高樓〈罅铮”同桌悠悠的說出這兩句詞化漆,我楞住抬頭。
“《城南舊事》是小孩子看的書钦奋,大人才不需要披著童話外衣的事實座云,因為揭開后除了傷痛還有后悔「恫模”
這是她寫在書扉頁上的一句話朦拖,從此《城南舊事》就成了我們心照不宣的秘密。
我以為自己一個人獨單長大厌衔,獨自流浪璧帝,卻發(fā)現大家都長大了,都早已在路上流連很久富寿。
我們走到交口的時候睬隶,打了個照面,告訴對方:別怕页徐,走下去苏潜。
高考的時候,我把《城南舊事》放在一堆舊書里变勇,拜托我媽把它賣了恤左,這本書帶著我太多的舍不得和放不下,我曾想把它留給我媽贰锁,但想想還是算了赃梧。
我應該讓爸媽知道,他們十幾年前打造的小船豌熄,如今已成大船,可以乘風破浪物咳,直闖滄海了锣险。
(四)
小船越漂越遠芯肤,現在回頭早已看不見爸媽的島嶼。
這大概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宿命:漂泊压鉴。
城市化進程的發(fā)展崖咨,知識格局所發(fā)生的變化,思維習慣的轉變和固定油吭,都注定了我們和爸媽击蹲,和所植根的土壤之間的距離署拟。
他們養(yǎng)育我們,然后我們離去歌豺。
身處現在的城市推穷,雖然很難立足,但回去那片家鄉(xiāng)类咧,已然不可能馒铃。
而最讓我難過的,是爸媽每次數著日子盼我回家的情形痕惋,每數一次区宇,我就多難過一分。
我想起了《惠安館》里秀貞值戳,絮絮叨叨抱著小英子說:“我們妞兒啊议谷,命可苦了∈龉眩”
想起《驢打滾兒》里的宋媽柿隙,帶著小英子在哈德門那到處找她的小丫頭,她跑遍了北京的馬車行鲫凶,都沒找到小丫頭的影子禀崖。
想起了英子的媽媽挺著肚子把英子摟在懷里,一遍一遍的說:“我們英子螟炫,我們英子波附。”
我分外想念那本陪了我很久的《城南舊事》昼钻。
好像有它在掸屡,就有了和過去和家鄉(xiāng)的某種牽連。
(五)
不管以什么方式,我想那時候的我亿眠,都肯定不會介意碎罚。
我期待,十年后的榮歸故里纳像,踏馬奔騰荆烈。
也同樣期待,五十年后的蹣跚而來竟趾,落葉歸根憔购。
只是現在宫峦,我回不去,我需為了我的使命繼續(xù)漂泊倦始。
長亭外斗遏,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鞋邑。
今晚诵次,我又讀了一遍《城南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