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一:沒病用藥預防
很多家庭常備一些預防感冒的中成藥赊锚,認為副作用小治筒,在流感流行季節(jié)給孩子服用能預防感冒。實際上舷蒲,這些措施效果甚微耸袜。提醒家長,對藥品要心存敬畏阿纤,別輕易給兒童用藥句灌。并且任何藥物都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服用欠拾。
錯誤二:濫用或拒絕抗菌藥
濫用抗菌藥將增加耐藥的幾率胰锌,導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菌藥治療時,卻沒有有效的藥可以用藐窄。
有一些家長開始一味地拒絕抗菌藥资昧,這也是不理性的【H蹋抗菌藥是處方藥格带,不贊成家長自作主張給孩子使用,但如果在就診時刹枉,醫(yī)生明確診斷是細菌感染并且要求服用抗菌藥了叽唱,就應遵醫(yī)囑足量、足療程服用微宝,而不應抱有排斥心理而盲目拒絕棺亭。
在抗菌藥的使用中,還存在一些誤區(qū)蟋软。一是镶摘,孩子病剛好就立即停用抗菌藥;二是岳守,一旦不見好就隨意停用或頻繁更換抗菌藥凄敢;三是,一些家長認為抗菌藥越新越好湿痢,一到醫(yī)院就要求醫(yī)生給開第三代涝缝、第四代藥。
錯誤三:迷信中藥無毒
中藥是祖國醫(yī)學文化的傳承,藥品說明書里的不良反應通常寫著“尚不明確”俊卤∧奂罚“尚不明確”只表明沒有可參考的臨床數(shù)據(jù)害幅,并不代表絕對安全消恍。因此提醒家長,不要隨意給孩子吃所謂的“小中藥”來強身健體以现,要牢記“是藥三分毒”的古訓狠怨。
錯誤四:多種藥同時吃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覺,認為藥吃得越多邑遏,病好得越快佣赖,于是中藥加西藥,多種藥一起上记盒。事實上憎蛤,無論中藥還是西藥,絕大多數(shù)進入體內都要經由肝臟代謝滅活纪吮,腎臟排泄清除俩檬。而兒童的肝腎功能還不健全,如果多種藥同時服碾盟,很容易造成肝腎的損傷棚辽。
當需要中藥和西藥同服時,一般建議兩藥間隔時間至少1個小時冰肴。
錯誤五:不看藥物成分
有些家長在醫(yī)院開完藥后屈藐,自己又到藥店去買藥,如果不注意各種藥物的有效成分熙尉,就可能發(fā)生重復用藥联逻,加重藥物不良反應。
錯誤六:給兒童服大人的藥
有些家長會給孩子吃自己服過的覺得有效的藥检痰,他們認為只要劑量減半了就不會有什么問題包归。然而,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攀细,他們的肝臟還沒發(fā)育成熟箫踩,對藥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他們的腎臟對藥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谭贪。另外境钟,兒童大腦的血腦屏障功能還沒發(fā)育完全,不能阻止某些藥物對大腦的傷害俭识。因此慨削,不能給寶寶隨意服用成人的藥物,即使減少劑量也不行。
錯誤七:搞混藥名和劑量
一項“國家用藥錯誤報告項目”統(tǒng)計顯示缚态,將近1/4的用藥錯誤是因搞混藥名所致磁椒。例如兒科常見的“泰諾林”和“泰諾”,前者是單一成分的藥品玫芦,有效成分對乙酰氨基酚浆熔,用于兒童退燒;而后者是復方藥桥帆,含有4種成分医增,除了對乙酰氨基酚外,還含鹽酸偽麻黃堿老虫、氫溴酸右美沙芬和馬來酸氯苯那敏叶骨,用于兒童感冒的對癥治療,有嗜睡祈匙、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忽刽。
藥品有不同的劑量單位,家長也需要識別夺欲。如果家長沒有注意劑量單位跪帝,把2.5mg錯看成2.5ml,給孩子服用就達到了中毒劑量洁闰,嚴重者會導致兒童死亡歉甚。
錯誤八:買藥輕信朋友推薦
很多家長喜歡相互交流育兒經,對朋友孩子用過扑眉、吃過的藥物都非常信賴纸泄。提醒家長,不要根據(jù)朋友或熟人的推薦腰素,私自給寶寶服用藥物聘裁。因為每個寶寶的年齡、身體發(fā)育不同弓千,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樣衡便,只有專業(yè)醫(yī)務人員才能根據(jù)寶寶的實際情況確定他們需要用哪種藥。
錯誤九:保健品隨便吃
兒童保健品市場一直很紅火洋访,不少家長怕孩子缺維生素或微量元素而選擇給兒童吃保健品镣陕。但是需要家長注意的是保健品吃多了也會中毒,要把保健品放到兒童拿不到的地方姻政。
錯誤十:洋貨一定好過國貨
由于認為洋貨一定好過國貨呆抑,導致一些家長喜歡從網(wǎng)絡上購買國外的藥,這里面其實存在很大的風險汁展。由于語言障礙鹊碍,很多家長無法了解國外藥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厌殉,并且由于網(wǎng)上的商家缺乏監(jiān)管,也很難及時獲得藥品的不良反應信息侈咕。比如網(wǎng)上流行的“小蜜蜂紫草膏”公罕,商家可能會夸大它的療效,說成是可以入口的萬用藥膏耀销。但實際上楼眷,其在美國的適應證只是提神醒腦、緩解疲勞树姨,使用人群是2歲以上摩桶,而2歲以下的寶寶使用時需要咨詢醫(yī)生桥状。這種藥膏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帽揪,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就其口服劑型曾發(fā)出過肝毒性的警告,因此外用時還要避開潰破的皮膚辅斟,以防藥物吸收入血转晰。(現(xiàn)代快報)
關注孩子成長就上成長學(www.czxue.com)QQ交流群:44536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