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穿梭在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蜘欲,熟悉的距離感益眉。城南和城西新建的樓盤和商圈多了。以前常覓食的黃河北路也有些變化,三年不到的時間增加了一些新鋪頭郭脂,但是總覺得少了點“活力”年碘。最難忘的還是“阿鴻冷飲”的“大腸蚵仔面線”,下車的第一頓和臨別前一晚展鸡,都要點上一碗吃盡才肯“收工”屿衅;“古早人”里點上一碗鹵肉飯,店內播放著鄧麗君的歌曲娱颊,一度產生幻覺傲诵,自己身處寶島臺灣凯砍;小資情調的“夢田香草”已易主成“洗剪吹”箱硕;頂著大太陽,走到黑龍江北路的“露娜”悟衩,沒有點漢堡或啤酒剧罩,取而代之的是一杯沒有加冰的橙汁,一個人在店內消磨了大半個下午座泳,恰巧收到了以前同事的信息惠昔,而此時竟然與她只是數米之隔,但還是擦身而過了挑势。
與這座曾經生活了五年的城市就此已無任何經濟關聯镇防,回想過往所有的人事物在腦海里呈現一種灰白的顏色,我想對這里的記憶已在逐漸消退潮饱,我努力在回想這個城市到底有沒有在我身心上留下烙永囱酢?我還沒找到答案香拉。
此刻在返漢的列車上啦扬,腦海里突然浮現的影像竟是有一天看到的一個拖著行李箱的女孩的模糊側影,可能是想到了當年拖著一個大行李袋獨身闖蕩的自己…
我還是會想念和回到這座城市吧凫碌,因為這里還有我愛的人扑毡。
再別昆山隨感,201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