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wǎng)上又爆出一樁道德綁架事件院促。最先是通過一段視頻在微信上流傳的筏养,視頻顯示,一位吉林市的出租車司機將女乘客的蘋果手機送還常拓,疑似索要100元酬金渐溶,但是乘客只肯給66元。女乘客錄制了此視頻并在事后上傳到網(wǎng)上弄抬,由此引發(fā)了網(wǎng)友大討論茎辐。
事情的完整經(jīng)過是這樣的。中秋節(jié)那天,當事的女乘客搭乘出租車回家拖陆,下車時褲兜里的iPhone 6 plus滑出來掉在了后座而不自知弛槐。發(fā)現(xiàn)手機遺失后連忙用親戚的手機打電話過去,當事出租車司機接了電話依啰,當時正在拉另一批乘客乎串,本想送完這趟再把手機送回去,可女乘客表示很著急速警,希望快點送還手機灌闺,還強調(diào)不會讓他白跑一趟的。
于是在車上的3名乘客同意下車請求后坏瞄,司機將車開到了約定地點桂对。
本是一樁拾金不昧,感動中秋的大團圓美事鸠匀,接下來卻發(fā)生了轉(zhuǎn)折蕉斜。女乘客之前在電話里做出過有償承諾,司機放棄了一趟70多元的活缀棍,急著按要求歸還手機宅此,想著對方應(yīng)該會給200元酬勞,至少也得給100元補償?shù)呐婪丁]想到父腕,到了約定地點女乘客表示身上沒錢,只能給66元青瀑。雙方意見不統(tǒng)一璧亮,發(fā)生爭執(zhí),期間女乘客的哥哥也加入了爭吵斥难。最終司機不想糾纏枝嘶,歸還了手機,女乘客把66元扔在了車內(nèi)哑诊。
到這兒群扶,事情應(yīng)該算是了結(jié)了吧。沒想到女乘客把爭執(zhí)期間的視頻傳到了網(wǎng)上镀裤,引發(fā)了新一輪的討論竞阐。
我看了視頻后,也是頗為氣憤暑劝,這不是農(nóng)夫與蛇的故事嘛骆莹。我不知道女乘客上傳視頻究竟出于什么心理,是覺得自己委屈了铃岔?是覺得司機要100元太無恥汪疮?還是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責司機沒有做到拾金不昧?
但我跟大多數(shù)網(wǎng)友一樣毁习,是支持出租車司機的智嚷,人家耽誤自己的生意,理應(yīng)得到賠償纺且,而且日本《遺失物法》第28條規(guī)定盏道,失主應(yīng)支付給拾物者相當于該物品價格5%以上20%以下的酬謝金。雖說國內(nèi)沒有相關(guān)規(guī)定载碌,但在女乘客事先承諾補償?shù)那疤嵯虏轮觯颠€一部iPhone 6 plus補償100元完全不算多啊。
最讓我無語的是嫁艇,視頻中女乘客一家從一開始就咄咄逼人朗伶,讓司機交出手機,還正對人臉錄像步咪,其哥哥態(tài)度傲慢论皆,大有動手的意思,口口聲聲嚷著:“讓你歸還手機是你的義務(wù)猾漫,你趕緊把手機交出來点晴。”“你知不知道什么叫拾金不昧悯周?”
讓我有一種想爆粗口的沖動:“TMD憑什么你的過失要別人回報以高尚粒督?自己手機掉了心疼,別人油費不心疼禽翼?你不知恩圖報還要求我拾金不昧屠橄?啥好事好話都被你占盡,這么能耐你咋不上天呢闰挡?”
更無語的是仇矾,事后新文化報記者采訪當事女乘客時,她竟然說自己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解总,“可是我兜里只有80多元贮匕,只能挑個吉利的數(shù)字給他了。我哥沒有帶錢花枫,我妹妹上學刻盐,奶奶歲數(shù)大了,我也不好意思跟她們要錢啊劳翰《匦浚”我的神啊,你都好意思說這句話還不好意思找家人要錢佳簸?借用一句網(wǎng)友的評論:“你不好意思跟家人要錢卻好意思叫人家司機師傅快點過來乙墙?”只能說颖变,這年頭的妖艷賤貨真是啥招都有啊。
這也讓我聯(lián)想到了發(fā)生在我好朋友身上的一件事听想。譚某某一向是個熱心人兒腥刹,8月底有個遠房親戚找上她,說要回重慶玩兩天汉买,希望能借住她閑置的那間屋子衔峰。
那個房子是早些年譚某某爸爸買給家里的,平時她和媽媽以及哥嫂常住蛙粘,今年初哥哥家的新房裝修好了垫卤,全家就搬到新房,這間房就暫時空出來了出牧,偶爾來個親戚朋友可以住一會穴肘。譚某某以為遠房親戚是說的“這兩天”是指臨近的九月份,沒想到最后九月下旬了才知道是要國慶住舔痕∩液郑可國慶譚某某邀請了大學同學過來重慶玩,這樣兩方就沖突了赵讯。
考慮到遠房親戚都認識家里人的盈咳,就說把他們安排到哥哥新房,和自己家里人住一塊边翼,反正那邊房間也夠鱼响。可親戚不樂意了组底,覺得自己是一家三口過來玩的丈积,和她哥嫂住一塊不方便,想自己住那個閑置的房子里债鸡。譚某某感到為難江滨,微信上問我怎么辦。
我只回了一句話厌均,借住的人沒有資格挑剔唬滑,要覺得不方便就自己住酒店啦。明明是你找人家?guī)兔妆祝思規(guī)湍闶乔榉志埽氵€挑剔讓人家為難那就是不義了。
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模她,每次他有困難找你借錢你都借了稻艰,要是有一次沒借或者借少了,他就到處宣揚你的小家子氣了侈净;你在外留學他讓你幫他買東西尊勿,千里迢迢寄回來僧凤,不包郵他還說你不夠意思,連郵費都看得上元扔;下班后你拖著疲憊的身體擠上地鐵躯保,好不容易等到一個座位,還沒捂熱摇展,他就一臉正氣地指責你沒有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吻氧,不給旁邊的大媽讓座……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溺忧,太多人把別人的善良和熱心當做理所應(yīng)當咏连,生活中總有一群“評論家”在指點江山、對別人評頭論足鲁森,似乎這樣可以彰顯自己價值祟滴。我特么真不知道哪兒來的優(yōu)越感?
小學就學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歌溉,請不要隨意站在道德制高點評判別人垄懂,你行你就上,不行別開腔痛垛;也不要把所謂的傳統(tǒng)美德當做義務(wù)草慧,享受了幫助就常懷感恩,莫讓好人寒了心匙头,明眼蒙了塵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