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看了很久不同的書烹俗,對于自己的作品往哪個方向走其實早有想法,只是一直也猶豫不決,覺得這個風(fēng)格好,那個也不錯。恨不得把喜歡的畫風(fēng)全融進(jìn)去握巢,說實話這樣真做下去,我覺得我可能一時的欲望得到滿足了骆姐,對畫本身卻沒好處镜粤。
一頓飯,同時吃中國菜玻褪、西餐甜品肉渴、壽司泡菜、咖喱海鮮带射,不是不可以同规,只是本來都是美味的作品,跑到一起卻只會錯估其真正的價值窟社。不要說吃了券勺,哪怕全湊一塊聞一聞,那估計都不是美味了灿里。
當(dāng)然关炼,我覺得技藝是需要鍛煉的,只是沒必要把本身已經(jīng)是藝術(shù)的事物毀掉匣吊。彼此臨近的或者反差特別明顯的兩個放在一起或許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儒拂,但是大紅大紫大綠全放一塊,那就成了俗不可耐了色鸳。
對我來說社痛,取舍是一定要有的了,也沒什么覺得好可惜的命雀,畢竟我就是沒那個功力能讓萬千美好融于一體還不讓人覺得突兀蒜哀。而只取一瓢也沒什么不好,連一瓢水都舀不好吏砂,那當(dāng)真是需要練了撵儿。
中午看了《敦煌之美》,實在是美的令人震撼狐血,我第一次覺得敦煌的主題可以讓我畫相當(dāng)長的時間了统倒,哪怕只是真正壁畫的一小部分。而且曾經(jīng)的畫法和表達(dá)形式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來也實在是美氛雪,一種奇異又豐富的美。
如何宏大的“要宣傳敦煌文化”這事我覺得我不用想耸成,因為以我的能力來看报亩,完全是在借光罷了浴鸿,真的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真的只是復(fù)制著臨摹一遍我也覺得挺美好弦追,只是價值不大岳链,反倒更愿意有一個故事融入,讓里面的飛天里面妖嬈的事物變得鮮活起來劲件。我覺得敦煌壁畫本身就是有很強(qiáng)生命力的掸哑,因為至今只看作品本身都存在意義和觀賞性,只是就像國畫內(nèi)容一般零远,我覺得實在沒必要只去畫那千篇的山水苗分,同樣的花鳥,只是鍛煉技藝而言牵辣,也完全可以去嘗試更加不一樣的題材摔癣。
我真的覺得國畫畫了太多形式感的東西,過去的內(nèi)容錦上添花的太多了纬向,比出好壞也無非是比哪一朵更鮮艷择浊。反倒畫更貼近現(xiàn)實,沒那么宏大的內(nèi)容逾条,會更生動有趣不少琢岩。前幾天無意中在知乎看到有人問如何用國畫畫哈士奇,哈哈师脂,我第一次覺得寫意國畫那么有趣担孔。
美的它們,送給你們危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