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xiàn)代美學泰斗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一書中寫道:讀詩就是再作詩诫惭,一首詩的生命也要讀者幫忙才行蝌衔,讀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詩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逢享。
一部戲的生命也是如此,也要觀眾幫忙才行凯沪。
梁祝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初唐鸠儿,在宋元時代搬上舞臺献丑。處于梁祝傳說起源地附近的嵊縣涛贯,是越劇發(fā)源地诽嘉。早在20世紀初的1906年,那些越劇的老藝人們就把這個故事搬上了舞臺弟翘,至今已傳承了上百年虫腋,其生命力可謂生生不息,不也是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幫忙使然嗎稀余?
梁祝的故事本是個悲劇悦冀,卻擋不住一代又一代粉絲們的追捧。因為經(jīng)過了藝術(shù)的演繹睛琳,尤其是越劇這樣的一種獨特劇種的演繹雏门,呈現(xiàn)給觀眾的已不止于故事本身,而是一種悲劇美掸掏,是悲劇藝術(shù)的美感,給觀眾以精神的享受宙帝。
浙江小百合藝術(shù)團近期演出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丧凤,對傳統(tǒng)的演繹形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使得這部經(jīng)典劇目更具美感步脓,更具有生命力愿待。
人物形象更美
受禮教思想影響的中國古代社會,年輕男女受著種種束縛靴患,再經(jīng)過宋明理學“存天理仍侥、滅人欲”的壓抑,青年男女在一起讀書絕無可能鸳君。當祝英臺提出出去讀書時农渊,爸爸對她說:女子出門讀書,拋頭露面或颊,成何體統(tǒng)砸紊!
但當舞臺上出現(xiàn)女扮男裝的祝英臺,巧笑倩兮囱挑、美目盼兮醉顽,與翩翩少年郎梁山伯演繹著“草橋結(jié)拜”“同窗共讀”“同床而眠”的情節(jié)時,這些有違古代禮儀的情節(jié)卻給觀眾帶來極大的美感:青春活潑平挑,暗生的情愫在彼此間流轉(zhuǎn)游添,好一對玉人兒系草!
音樂之美
首先表現(xiàn)在越劇唱腔上。
越劇有著江南的靈秀之美唆涝,婉轉(zhuǎn)跌宕找都,表現(xiàn)力強。梁祝中的經(jīng)典唱段“十八相送”“樓臺相會”膾炙人口石抡,當這些熟悉的旋律一響起檐嚣,臺下的觀眾就會情不自禁地隨著舞臺上演員的表演,有板有眼啰扛、字正腔圓地哼唱起來嚎京,沉醉其中。
音樂的美還表現(xiàn)在隐解,此次浙江小百花藝術(shù)團的演出鞍帝,把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作為主旋律煞茫,與整場戲曲融合在一起帕涌,毫無違和之感。
劇情伴隨著主旋律徐徐推進续徽,主人翁的歡樂蚓曼、纏綿、惜別钦扭、失落纫版、絕望之情完美得以表現(xiàn),扣人心弦客情,動人心魄其弊。
表演形式之美。
第一膀斋,襯托手法梭伐。
以祝英臺的嬌俏活潑、古靈精怪仰担,襯托梁山伯忠厚莊重糊识、大氣沉穩(wěn),一陰一陽惰匙,一動一靜技掏,一剛一柔,醉死人的和諧项鬼!兩個小書童哑梳,儼然是梁祝的分身,他們的表演是對公子和小姐的補充和升華绘盟。
第二鸠真,點面結(jié)合悯仙。
不同以往以點帶面的表演,此次不只是兩個主角在表演同窗讀書的場景吠卷,還加上了一群同學锡垄。
他們用整齊劃一的表演,戲謔著梁山伯的書呆子氣祭隔,呼應(yīng)著祝英臺的頑劣調(diào)皮货岭,使觀眾忍俊不禁。
用整齊劃一騎馬飛奔的表演疾渴,表現(xiàn)梁山伯得知英臺女兒身之后的狂喜千贯,急匆匆下山,一路狂奔去赴英臺之約的情景搞坝。
這種點面結(jié)合的表演搔谴,更有張力,更能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桩撮,給人一種舞劇的美感敦第。
第三,細節(jié)表演傳神店量。
英臺讀書偷懶芜果,賴皮地倚在梁山伯的背上,此時的梁山伯融师,被英臺逗得不顧模范生的形象师幕,玩心大起,偷偷用手撥弄起英臺的耳朵诬滩。他突然大呼:“英臺,你怎么有耳洞灭将?”祝英臺嚇得跳起身來疼鸟,臉色大變,害怕被識破女兒身庙曙。
這樣的細節(jié)表演空镜,真實傳神,恰似電影電視劇的表演方式捌朴,觀眾看了不禁發(fā)出會心一笑吴攒。
境界之美。
人的境界有四個層次:自然境界砂蔽、功利境界洼怔、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左驾。
儒家推崇君子之道是道德境界镣隶,這已經(jīng)是很高的境界了极谊,常人很難達到;而道家的境界安岂,可以說是更高的境界轻猖,那是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域那,拋卻了人是世界中心的思想咙边,認為人和動物一樣,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次员,萬物和人一樣败许,是平等的。
本是濃濃悲情的梁祝翠肘,讓人柔腸寸斷的殉情檐束,因為幻化成一雙翩翩起舞的蝴蝶,而成為一個浪漫的故事束倍,成為一部大美之經(jīng)典被丧!
蝴蝶的這個意象,不正契合了莊周夢蝶的典故绪妹,道家之天地境界甥桂?天地有大美!
很小的時候就看過徐玉蘭邮旷、王文娟老師表演的電影版的梁祝黄选,后來看過動漫版的梁祝,看過電視劇版的梁祝婶肩,聽過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办陷,聽過古箏演奏的梁祝、古琴演奏的梁茁杉撸……
我的生命里民镜,梁祝的故事一直熠熠生輝,梁祝的藝術(shù)一直豐盈著我的人生险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