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tag”? - Entity Tags
HTTP 協(xié)議規(guī)格說明定義ETag為“被請求變量的實體值” 个绍。另一種說法是,ETag是一個可以與Web資源關聯(lián)的記號(token)。典型的Web資源可以一個Web頁轨域,但也可能是JSON或XML文檔蜓萄。服務器單獨負責判斷記號是什么及其含義,并在HTTP響應頭中將其傳送到客戶端广恢,以下是服務器端返回的格式:
ETag: "50b1c1d4f775c61:df3"
客戶端的查詢更新格式是這樣的:
If-None-Match: W/"50b1c1d4f775c61:df3"
如果ETag沒改變,則返回狀態(tài)304然后不返回呀潭,這也和Last-Modified一樣钉迷。
ETag應用:
Etag由服務器端生成,客戶端通過If-Match或者說If-None-Match這個條件判斷請求來驗證資源是否修改钠署。常見的是使用If-None-Match請求一個文件的流程可能如下:
====第一次請求===
1.客戶端發(fā)起 HTTP GET 請求一個文件糠聪;
2.服務器處理請求,返回文件內容和一堆Header谐鼎,當然包括Etag(例如"2e681a-6-5d044840")(假設服務器支持Etag生成和已經開啟了Etag).狀態(tài)碼200
====第二次請求===
1.客戶端發(fā)起 HTTP GET 請求一個文件舰蟆,注意這個時候客戶端同時發(fā)送一個If-None-Match頭,這個頭的內容就是第一次請求時服務器返回的Etag:2e681a-6-5d044840
2.服務器判斷發(fā)送過來的Etag和計算出來的Etag匹配狸棍,因此If-None-Match為False身害,不返回200,返回304草戈,客戶端繼續(xù)使用本地緩存塌鸯;
流程很簡單,問題是唐片,如果服務器又設置了Cache-Control:max-age和Expires呢丙猬,怎么辦丢习?
答案是同時使用,也就是說在完全匹配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即檢查完修改時間和Etag之后淮悼,服務器才能返回304.(不要陷入到底使用誰的問題怪圈)
為什么使用Etag請求頭?
Etag 主要為了解決 Last-Modified 無法解決的一些問題咐低。
1、一些文件也許會周期性的更改袜腥,但是他的內容并不改變(僅僅改變的修改時間)见擦,這個時候我們并不希望客戶端認為這個文件被修改了,而重新GET;
2羹令、某些文件修改非常頻繁鲤屡,比如在秒以下的時間內進行修改,(比方說1s內修改了N次)福侈,If-Modified-Since能檢查到的粒度是s級的酒来,這種修改無法判斷(或者說UNIX記錄MTIME只能精確到秒)
3、某些服務器不能精確的得到文件的最后修改時間肪凛;
為此堰汉,HTTP/1.1引入了 Etag(Entity Tags).Etag僅僅是一個和文件相關的標記,可以是一個版本標記,比如說v1.0.0或者說"2e681a-6-5d044840"這么一串看起來很神秘的編碼伟墙。但是HTTP/1.1標準并沒有規(guī)定Etag的內容是什么或者說要怎么實現(xiàn)翘鸭,唯一規(guī)定的是Etag需要放在""內。
尤其是在做斷點下載/續(xù)傳時戳葵,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
Last-Modified和ETags結合使用:
把Last-Modified 和ETags請求的http請求頭一起使用就乓,這樣可利用客戶端(例如瀏覽器)的緩存。因為服務器首先產生 Last-Modified/Etag標記拱烁,服務器可在稍后使用它來判斷頁面是否已經被修改生蚁。本質上,客戶端通過將該記號傳回服務器要求服務器驗證其(客戶端)緩存戏自。
過程如下:
1. 客戶端請求一個頁面(A)邦投。
2. 服務器返回頁面A,并在給A加上一個Last-Modified/ETag浦妄。
3. 客戶端展現(xiàn)該頁面尼摹,并將頁面連同Last-Modified/ETag一起緩存。
4. 客戶再次請求頁面A剂娄,并將上次請求時服務器返回的Last-Modified/ETag一起傳遞給服務器。
5. 服務器檢查該Last-Modified或ETag玄呛,并判斷出該頁面自上次客戶端請求之后還未被修改阅懦,直接返回響應304和一個空的響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