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思宇
圣賢像贊
? ? ? ? 圣賢像贊,宋高宗御制孔子與七十二弟子像贊放刨,在浙江仁和縣學(xué)工秩,又有五經(jīng)石刻。末有秦檜記,宣德中御史常熟天訥巡按至浙助币,磨去檜作浪听,而自題其後云。
胡安定像
? ? ? 胡安定像奠支,胡安定先生名瑗馋辈,字翼之,教授蘇湖倍谜,在湖州書院迈螟。此書院始建于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是當(dāng)時湖州知州孫覺為紀(jì)念其師胡瑗而奏請朝廷創(chuàng)立的尔崔,先是胡璦祠答毫,后改為湖州安定書院。
碧瀾
? ? ? 碧瀾季春,二大字洗搂,趙子昂書,在湖州府前公館亭上载弄。湖州碧瀾堂耘拇,宋陳堯佐作詩云:苕溪清淺霅溪斜,碧玉光寒照萬家宇攻;誰向月明終夜聽惫叛,洞庭漁笛隔蘆花。
天寧萬夀禪寺
? ? ? 天寧萬夀禪寺逞刷,六大字嘉涌,趙孟頫書,在湖州云居山夸浅。
棠邑令費(fèi)鳳碑
? ? ? ? 棠邑令費(fèi)鳳碑仑最,熹平六年,隸釋文言文帆喇,在湖州府警医。
梁相費(fèi)泛碑
? ? ? 梁相費(fèi)泛碑,又稱漢梁相費(fèi)府君碑坯钦,在湖州府法严。
東岳行宮記
? ? ? 東岳行宮記,全稱長興州修建東岳行宮記葫笼。碑高1.98米深啤,寬1.21米,厚0.235米路星。元湖州總管孟淳作溯街,趙子昂行書诱桂,在長興縣西五里。現(xiàn)置于長興縣博物館碑亭內(nèi)呈昔。
射堂記
? ? ? 射堂記挥等,唐代宗大歷十二年顏真卿書,在湖州長興縣堤尾。射堂者肝劲,吾湖古教場廳事也。六一題跋云郭宝,魯公在湖州所書辞槐,刻于石者,余家集錄多得之粘室,今仆射相公榄檬,筆法精妙,為予稱顏氏書射堂記最佳衔统。
十二石柱記
? ? ? 十二石柱記鹿榜,湖州諸縣,凡境內(nèi)山川锦爵、陵墓舱殿、古跡皆入記,刊之石柱险掀,故名沪袭,又名吳興地記,可謂湖州地方志迷郑。石于清初佚枝恋,現(xiàn)存文字收錄于《顏魯公集》创倔。在天寧寺前嗡害,俱斷碎,今存六柱畦攘,所記殘缺不見年月及書撰姓名霸妹,筆畫奇?zhèn)ィ鄠鳛轭侓敼媲鋾仓海莞氰麝柹娇烫久J洠f在杼山台盯,今在墨妙亭罢绽。
圣井銘并序碑
? ? ? 圣井銘并序碑,碑,高0.92米,寬1.47米,文21行,行16字,歸有光撰文静盅,吳承恩行楷良价,明隆慶元年立。原置長興縣東9里廣惠寺圣井旁。現(xiàn)存于長興縣博物館明垢。
夢鼎堂記碑
? ? ? 夢鼎堂記碑,上端殘損,殘高1.48米,寬0.57米,文17行,行34字,歸有光撰文,吳承恩行楷,明隆慶元年立 ◎汲#現(xiàn)存于長興縣博物館。
元祖考處士趙公壙志碑
? ? ? 元祖考處士趙公壙志碑痊银。長方形抵蚊,青石質(zhì),正面磨光溯革,背面凹凸贞绳;通高70厘米、寬43厘米鬓照;碑額為陰刻篆書“祖考處士趙公壙志”八字熔酷;正文為陰刻楷書,共計(jì)17列豺裆、409字拒秘;落款為陰刻楷書“契生賜同進(jìn)士出身將仕郎湖州錄事吳撰填諱;承務(wù)郎平江路吳縣陳恕可篆通臭猜√删疲”現(xiàn)藏安吉縣博物館。
大光和尚神異碑
? ? ? 大光和尚神異碑蔑歌,太和七年(833年)刺越州(今紹興)時羹应,撰《大光和尚神異碑》,托湖州刺史敬昕建立于南太湖主峰弁山東麓法華寺次屠,又名白雀寺园匹。在現(xiàn)湖州市南太湖新區(qū)白雀村楊白線。
三癸亭
? ? ? 三癸亭劫灶, 唐大歷八年十月二十一日裸违, 湖州刺史顏真卿,于浙江烏程杼山本昏,為處士陸羽所建供汛,因成于時間為癸丑年、癸卯月涌穆、癸亥日怔昨,故而得名。宿稀。顏公真卿并題杼山癸亭得暮字:杼山多幽絕趁舀,勝事盈跬步;前者雖登攀祝沸,淹留恨晨暮矮烹。及茲紆勝引巡蘸,曾是美無度;歘構(gòu)三癸亭擂送,實(shí)為陸生故悦荒。高賢能創(chuàng)物,疏鑿皆有趣嘹吨;不越方丈間搬味,居然云霄遇。巍峨倚脩岫蟀拷,曠望臨古渡碰纬;左右苔石攢,低昂桂枝蠹问芬。山僧狎猿狖悦析,巢鳥來枳椇;俯視何楷臺此衅,傍瞻戴颙路强戴。遲回未能下,夕照明村樹挡鞍。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幢
? ? ?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幢骑歹,八棱柱,胡季良楷書墨微,供養(yǎng)人題記道媚,唐中和四年(884年), 立于湖州龍興寺翘县,又存于湖州竹墩村潮音庵最域。沈秉成從家鄉(xiāng)移到蘇州耦園藏書樓鰈硯廬,后歸友人潘承弼锈麸。潘氏存于浙江圖書館镀脂,又置于孤山文瀾閣,后歸西湖博物館掐隐,即今浙江省博物館狗热。
放生池碑
? ? ? 放生池碑钞馁,又稱《天下放生池碑銘》虑省,唐代宗大歷十二年刻,顏真卿真書僧凰,在湖州長興縣探颈。原刻已佚,現(xiàn)存留元剛《忠義堂帖》者训措,僅《乞御書天下放生池碑額表》及《乞御題恩敕批答碑陰記》二帖伪节」庑撸《乞御書天下放生池碑額表》,自署立于大歷九年(774年)七月二十七日怀大∩炊遥刻帖,楷書化借,表記一篇潜慎。35.6×16.5厘米。凡190行蓖康,行2至5字不等铐炫。南宋留元剛《忠義堂帖》拓本,現(xiàn)藏于浙江省博物館蒜焊。
妙喜寺碑
? ? ? 妙喜寺碑倒信,全稱湖州烏程縣杼山妙喜寺碑銘,乃唐顏魯公真卿所作泳梆,在湖州府鳖悠。
西亭記
? ? ? 西亭記,全稱為梁吳興太守柳惲西亭記优妙,唐大歷十二年(777)顏真卿楷書语婴,在湖州府。現(xiàn)由林霄懈凹、陳欽夫婦及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捐贈原石殘碑膏执,左側(cè)殘高112厘米,右側(cè)殘高133厘米熟菲,寬約95.5厘米看政,厚約40厘米。石灰?guī)r質(zhì)抄罕,據(jù)復(fù)原推測允蚣,全碑原高應(yīng)有270多厘米。藏于浙江大學(xué)藝術(shù)與考古博物館呆贿。
姨母帖
? ? ? 姨母帖嚷兔,王羲之手札,乃王公羲之為書蒙之師衛(wèi)夫人逝世而悲書做入。原文:十一月十三日冒晰,羲之頓首頓首頃遘姨母哀哀痛摧剝情不自勝奈何奈何因反慘塞不次王羲之頓首頓首。張懷灌《書斷》言:或體殊而勢接竟块,若雙樹之交葉壶运;或區(qū)分而氣運(yùn),似兩井之通泉浪秘。清楊守敬云:觀此一帖蒋情,右軍亦以古拙勝埠况,知不專尚姿致。
吳興帖
? ? ? 吳興帖棵癣,王獻(xiàn)之書辕翰,拓本。11行狈谊,106字金蜀。行草書,入刻《淳化閣帖》的畴。釋文:吾十一日發(fā)吳興渊抄,違遠(yuǎn)兄、姊丧裁,感戀無喻护桦。慶等別,不可言煎娇。比奉告二庵,故多患姊,經(jīng)感極頓缓呛,憂馳益深催享。適咨議十六日告,風(fēng)疾故爾哟绊。反側(cè)!余可行未?東動靜不寧因妙。吾宜速吳,與丞別票髓。兄進(jìn)攀涵,猶戀,罔勞洽沟,亦極惡以故,馳情! 二女晚生,皆佳裆操。未復(fù)華怒详、姜疏。比來得直疏踪区,故惡昆烁。故云當(dāng)視華也。汝兒女并可不朽缴?
干祿字書
? ? ? 干祿字書善玫,唐大歷九年 (774)水援,正月初七密强,顏真卿正書伯父元孫 《干祿字書》茅郎,立于湖州刺史院東廳。顏真卿自幼喪父或渤,由伯父顏元孫撫養(yǎng)長大系冗,而 《干祿字書》 正是顏元孫所作。顏真卿書 《干祿字書》 時巳六十六歲薪鹦,通篇楷書掌敬,十分謹(jǐn)嚴(yán);文中注釋近于小楷池磁,比較少見奔害,筆力精勁,持重而不局促地熄,舒和而含勁氣华临,乃盡魯公筆意也。現(xiàn)有拓本藏于故宮博物院端考。
湖州帖
? ? ? 湖州帖雅潭,亦稱江外帖,傳為唐顏真卿大歷十年(775年)所作却特。著錄首見《宣和書譜》扶供。徐邦達(dá)根據(jù)用筆側(cè)媚多姿,無顏書中鋒多屋漏痕意裂明,而和米芾行書接近椿浓。從書體上看,可以定為米書闽晦。27.6厘米轰绵,橫50.2厘米 ,加粉砑光竹料紙尼荆,宋人仿本∽笄唬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黃帝祠宇
? ? ? 黃帝祠宇捅儒,四個大字液样,唐李陽冰篆書,在處州縉云縣仙都黃帝祠巧还。今見黃帝祠宇殘碑鞭莽,高0.8米,寬1米麸祷,厚0.12米澎怒,字徑約38×70厘米,在縉云縣城隍廟內(nèi)阶牍。黃帝祠宇原碑喷面,四字徑二尺星瘾,上有李陽冰三字,徑三寸六分惧辈,皆篆書琳状,丹陽葛蒙勒石六字正書,徑二寸五分盒齿,結(jié)體遒緊念逞,筆力雄偉。上世紀(jì)八十年代边翁,縉云縣文史員重刻復(fù)制黃帝祠宇碑一通翎承,現(xiàn)存于縉云縣博物館。
處州孔子廟碑
? ? ? 處州重刊孔子廟碑符匾,唐元和十五年(820)韓愈撰文审洞;宋嘉定十七年(1224)陳孔碩重書,王夢龍重立待讳;明嘉靖二年(1523)王俸校補(bǔ)芒澜,陳一新摹刻。碑高1.62米创淡,寬0.76米痴晦,碑額篆書,碑文篆書琳彩,分四段誊酌,第一、二段各18行露乏,第三段17行碧浊,每行9字,第四段17行瘟仿,每行8字箱锐,加注明嘉靖二年(1523)王俸校補(bǔ)、陳一新摹刻2行劳较,碑文蝕去73字驹止。在麗水市博物館。
通濟(jì)堰二碑
? ? ? 通濟(jì)堰二碑观蜗,一為北宋元佑八年(1093年)臊恋,麗水通濟(jì)堰詹南二司馬廟記碑;二為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墓捻,范成大《重修通濟(jì)堰規(guī)碑》抖仅;在處州麗水蓮都。
時思寺碑
? ? ? 時思道場,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卢,劉基伯溫書額环凿,在處州景寧縣時思寺。
? ? ? 時思寺凸丸,始建于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拷邢,原是梅元員的守墓廬袱院。此寺坐西朝東屎慢,由山門、鐘樓忽洛、大殿腻惠、三清殿、馬仙宮欲虚、梅氏宗祠等組成集灌,總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據(jù)《梅氏宗譜》記載:該地梅開复哆,有子元員欣喧,幼年六歲,能守祖墓梯找,三年不離唆阿。地方官為了表彰其孝德,逐級轉(zhuǎn)奏锈锤。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驯鳖,降旨禮部,旌表元員為“孝童”久免,守墓廬為時思院浅辙。明洪武元年(1368年),劉基書額“時思道場”阎姥。明宣德元年(1426年)记舆,改為時思寺。
梅氏宗祠
? ? ? ? 寺里梅氏宗祠呼巴,無鳥雀作窩氨淌,無蜘蛛結(jié)網(wǎng),無塵土落戶伊磺,無一鉚一釘盛正,此乃四無神奇之地,至今成謎不解屑埋。周邊群山聳峙豪筝,沐鶴溪直瀉深谷,百仞飛瀑,名曰雪花港续崖。彼岸獅山敲街,近臨石馬潛灣、龍舌噴珠严望、北有巨杉多艇、山門內(nèi)兩株古柏等,與時思寺混然天成像吻,合稱大燃八景峻黍,曾被譽(yù)為霧中桃園。在今麗水市景寧縣大漈鄉(xiāng)西二村白象山拨匆。
吏隱山諸石刻
? ? ? 吏隱山諸石刻姆涩。李陽冰當(dāng)遊眺之所,詩文多刻于石惭每,其山窪尊上有四骨饿,并周回四丈,留題篆刻于石者甚多台腥。黃帝祠宇宏赘,四大字在吏隱山;鼎湖黎侈,二大字在仙都山察署;縉雲(yún)縣,三大字在縣衙門石碑蜓竹;縉雲(yún)縣學(xué)箕母,四大字在孔子廟縣學(xué)【慵茫縉雲(yún)縣令李陽冰篆書嘶是。
吏隱山
? ? ? ? 吏隱山,三大字蛛碌,楷書聂喇,在處州縉云縣治東北五十步,又名洼尊山蔚携,因唐縣令李陽冰公暇退居于此希太,故而名曰吏隱,又撰有洼尊銘≡脱眩現(xiàn)位于原縉云實(shí)驗(yàn)中學(xué)后山巖壁誊辉,字徑52×52厘米,楷書亡脑,直寫堕澄,無落款邀跃。
忘歸臺銘
? ? ? 忘歸臺銘,李陽冰篆書蛙紫,在縉云縣吏隠山忘歸臺拍屑。其忘歸臺銘文:疊嶂加抱,中心翠微坑傅;隔山見川僵驰,溝塍如棋;環(huán)溪石林唁毒,春迷四時蒜茴;曲成吏隱,可以忘歸枉证。
? ? ? 據(jù)《栝蒼匯記》載:“李陽冰在吏隱山矮男,……作銘刻于石……移必,吏隱山巔有忘歸臺室谚,李陽冰撰銘并篆。
? ? ? ? 現(xiàn)位于“吏隱山”三字的北側(cè)石壁上崔泵,有一處篆書石刻秒赤,字徑12~8厘米,面積達(dá)240厘米×120厘米憎瘸,約200余字入篮。因年代久遠(yuǎn),風(fēng)吹雨淋幌甘,字口刻的較淺潮售,線條又細(xì),現(xiàn)已十分模糊锅风,很難辯清酥诽。大多數(shù)認(rèn)為此題刻即忘歸臺銘,是否李陽冰原跡皱埠,還需進(jìn)一步考證肮帐。
仙都摩崖題記
? ? ? 仙都摩崖題記。倪翁洞三字边器,唐李陽冰篆書训枢;鐵城二大字,明郝敬榜書忘巧;旭山二大字恒界,明樊問德榜書;鼎湖勝跡四大字砚嘴,明常居敬榜書十酣;枕流漱石四大字眯勾,明龔勉榜書;仙都二大字婆誓,當(dāng)代沙孟海榜書吃环;問漁亭三字,民國樓村隸書洋幻。在麗水縉云仙都山郁轻。
倪翁洞
? ? ? 倪翁洞,三大字文留,李陽冰篆書好唯,在處州縉云縣東半里。傳說此洞曾是越國八大夫之一燥翅,乃老子之徒及范蠡之師骑篙,助越滅吳后的計(jì)倪,便隱居于此森书。
? ? ? ? 倪翁洞三大字靶端,今于縉云仙都風(fēng)景區(qū)初陽山初陽谷洞口憑虛閣下大石塊上,朝南凛膏。直寫一行杨名,字徑45厘米,幅大50厘米×170厘米猖毫,左下方所刻“唐李陽冰題”五字台谍,為后人補(bǔ)款,“倪翁洞”三大字已遭遇損壞吁断,要注意防范保護(hù)趁蕊。明刑部尚書李鋕(號旭山)和御史樊獻(xiàn)科(號斗山),也曾先后隱居于此仔役。
? ? ? 據(jù)清阮元《兩浙金石志》記:倪翁洞掷伙,刻字在處州縉云縣,篆書三字骂因,字高二尺炎咖,廣八尺。在篆書三字左下寒波,有“過仙都訪……會稽……”題名乘盼,右下有“王瑜,中玉”題名俄烁。上世紀(jì)六十年代绸栅,將原刻在平面的“倪翁洞”題字削改成掛軸式浮雕,其左右題名已不存页屠,保存此狀至今粹胯。倪翁洞三大字蓖柔,為國家級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是仙都摩崖題記摩崖重中之重风纠,彌足珍貴况鸣,須加強(qiáng)防范保護(hù)。
崇祀名賢
? ? ? 崇祀名賢竹观,石刻殘銘镐捧,于倪翁洞內(nèi)石壁上。明萬歷元年(1573)立臭增,由鐵面御史樊獻(xiàn)科撰文懂酱、縉云知縣梅淳題額、孔文同書寫誊抛。上面刻有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yùn)列牺、山中宰相陶弘景、唐代書家李陽冰拗窃,宋代理學(xué)大家朱熹瞎领、宋代大學(xué)士潛說友,明朝知縣李時孚等并炮,皆是來過仙都修行旅居的知名大家默刚。
獨(dú)峰書院
? ? ? ? 宋淳熙壬寅年(1182)甥郑,晦庵朱熹先生持常平節(jié)上疏劾臺州太守唐仲友未報(bào)逃魄,八月二十二日巡歷到縉云縣,倘徉于仙都山澜搅,以伺朝旨伍俘,有:于此藏修,之語勉躺。同時癌瘾,作《追和徐氏山居韻》七絕一首:出岫孤云意自閑,不坊王事任連環(huán)饵溅;解鞍盤礴忘歸去妨退,碧澗修筠似故山。并在此開堂授課蜕企,暢談理學(xué)咬荷,答人所問。淳熙十年(1183)一月轻掩,朱熹主管臺州崇道觀幸乒,從崇安赴臺州途中,再次路過縉云并授經(jīng)講學(xué)唇牧。朱熹離開后罕扎,其學(xué)生在此建造讀書堂于仙都巖聚唐。
? ? ? 宋嘉定年間,在青田進(jìn)士葉嗣昌提議下腔召,人們在鼎湖峰對面的伏虎巖下創(chuàng)建禮殿杆查,作為講貫之所,以示紀(jì)念臀蛛。宋咸淳三年(1267)根灯,縉云進(jìn)士戶部尚書潛說友撥款擴(kuò)建,名曰獨(dú)峰書院掺栅。清同治十二年(1873)烙肺,縉云知縣何乃容改址在好山腳下的“晦庵先生彌節(jié)于此”之處重建獨(dú)峰書院。
? ? ? 該書院占地1200平方米氧卧,核心部分為三間三進(jìn)桃笙,左右?guī)慷g,南北對稱沙绝,由卷洞圓門和小門相連搏明。其間花園、天井闪檬、圍廊渾然一體星著,屬晚清建筑風(fēng)格。院內(nèi)有欏木石楠粗悯、銀杏虚循、桂樹、山茶样傍、金錢松横缔、芭蕉等名花名木。院內(nèi)展覽以紀(jì)念朱熹為中心衫哥,并陳列仙都自然風(fēng)光茎刚,人文歷史,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撤逢,以及仙都恐龍化石圖片膛锭,供游客觀賞、品味蚊荣。
瀨仙訪斗山題詩
? ? ? 瀨仙訪斗山題詩初狰,其摩崖殘石現(xiàn)保存于獨(dú)峰書院。書院位居好山之麓妇押,面臨獨(dú)峰好溪跷究,山屏水障,藏精聚氣敲霍,是宋代著名理學(xué)家朱熹的講學(xué)紀(jì)念地俊马《〈妫可謂縉云興地脈,煥人文的古圣先賢文化思想培教中心柴我。
阮客洞詩
? ? ? 阮客洞詩解寝,有石室鐫李陽冰詩,在處州縉云縣東九十里艘儒。
初陽谷
? ? ? 初陽谷聋伦,三大字,楷書界睁,在處州縉云縣仙都山觉增。
隱真洞
? ? ? 隱真洞劉先生塑像贊,隱真洞其碑見存翻斟,在處州縉云縣東二十八里逾礁。
崇福寺記碑
? ? ? 崇福寺記碑,全稱處州萬象山崇福寺記碑访惜。延祐五年(1318年)沙門明本撰文嘹履;趙公文敏延祐六年夏竭告歸吳興,遂不復(fù)出债热。延祐七年(1320)正月砾嫉,時年67歲的趙公孟頫,因其與夫人管道升一起皈依佛門的明本師父所請窒篱,故為其碑行楷書丹并篆額焕刮;歸鄉(xiāng)三年后,即英宗至治元年(1322)舌剂,趙孟頫逝世济锄,終年69歲。
? ? ? ? 其寺先由宋參知政事何澹在山上建萬象樓而得名霍转;次元朝元貞元年(1295),僧行英改萬象樓為萬象庵一汽;后元大德十年(1306)改為崇福寺避消。
? ? ? 碑高八尺五寸,廣四尺召夹,凡十九行岩喷,行三十八字,行書經(jīng)一寸四分监憎,篆額九字纱意,長三寸五分;碑陰刻明萬歷間重建碑鲸阔,屠隆撰偷霉,郡布衣林芝書迄委,書法秀絕,故拓文敏碑者必兼及之类少。原碑立于麗水老城西邊萬象山崇福寺旁一覽亭內(nèi)叙身,亭久已毀,碑抗戰(zhàn)期間還存寺下洞天樓內(nèi)硫狞,現(xiàn)下落不明信轿,僅存拓片。元趙孟頫《處州萬象山崇福寺記》碑刻拓片残吩,拓片缺篆額部分财忽,今藏于麗水市博物館。
神道碑
? ? ? 神道碑泣侮,有唐贈歙州刺史葉公定罢,李邕撰,韓擇木八分書旁瘫,其石運(yùn)自霅川擊之鏗然有聲祖凫,在處州麗水城北一百二里沖真觀中。
追魂碑
? ? ? 追魂碑酬凳,亦稱葉有道碑惠况,又稱葉國重碑,還稱丁丁碑宁仔,全稱唐故葉有道先生神道碑并序稠屠,唐李邕撰文并行書。世傳玄宗時翎苫,李邕為處州刺史权埠。因以詞翰名世,法善求邕為其祖有道先生國重作碑煎谍,邕從之攘蔽。文成,并請書,弗許。一夕夢法善腻菇,請?jiān)唬合蛉栊畚模赓S泉壤唆垃,敢再求書。邕喜而為書痘儡,未竟辕万,鐘鳴夢覺,至丁字下數(shù)點(diǎn)而止。法善刻畢渐尿,持墨本往謝醉途,邕驚曰:始以為夢,乃真耶涡戳!因法善求邕書结蟋,不可得,夜追其魂書之渔彰,俗謂之追魂碑嵌屎。原碑在處州松陽永寧觀。現(xiàn)有明刻拓本恍涂,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及故宮博物院宝惰。
噴雪
? ? ? 噴雪二字,摩崖陰刻再沧,宋蘇軾題尼夺,在處州云和縣城東三公里處睦田村獅山獅乳泉井額上。相傳五代后周顯德五年(958)炒瘸,獅山普仁寺僧鑿巖為井淤堵,井長 1米,寬1.4米顷扩,深0.3米拐邪,清泉從石縫中流出為乳白色,故名獅乳泉隘截。
孔子廟記
? ? ? 孔子廟記扎阶,唐元和中刺史李蘩,建孔子廟婶芭;韓愈為之碑东臀,杜牧?xí)潢洷鈦y不存犀农;宣和中知州黃葆光亩韪常刻于學(xué),而碑隂猶闕井赌。在處州府學(xué)谤逼。
開悟之寺
? ? ? 開悟之寺,大唐李邕書仇穗,在處州龍泉之薦福院。
送行記
? ? ? 送行記戚绕,貞元中李鋁為刺史朝士之贈行者二十三人石刻纹坐,今存。在處州府舞丛。
隱難記
? ? ? 隱難記耘子,唐青田縣尉楊光于作果漾,言袁晁黃巢之亂,民避難于此獲免者甚眾谷誓,在處州麗水城北六十里之東巖大畧绒障。
好道廟碑
? ? ? ? 好道廟碑,唐大中十年刺史叚成式作廟記捍歪,今存户辱。在處州麗水城東十里。
司馬墓碑
? ? ? 司馬墓碑糙臼,干符二年庐镐,司馬陳松卒葬于此,碑及銘記并任省公文变逃。在處州麗水城西四十里期山下必逆。
夫子廟記
? ? ? 夫子廟記,上元元年縉云縣令李陽冰修文宣王廟揽乱,換夫子之容貌名眉,増侍立之九人,其余六十二子圖于屋壁凰棉。據(jù)陽冰記云:增侍立之九人损拢,蓋獨(dú)顔回坐,而余九人為立像矣渊啰。在處州縉云縣探橱。
天慶觀銅鐘銘
? ? ? 天慶觀銅鐘銘,陽文正書,其中一區(qū)為陰刻绘证。銘文中有款識隧膏、疏文、處州郡縣文武職官及舍錢人姓名嚷那。 該鐘雙龍鈕胞枕,鐘形上小下大圓椎體,葵花口魏宽,鐘身以凸棱線劃分為十二區(qū)腐泻。青銅質(zhì),合模鑄造而成《友現(xiàn)藏于麗水市博物館派桩。
城隍廟碑
城隍廟碑,又稱縉云縣城隍廟記碑蚌斩,唐乾元二年(759)刻铆惑,李陽冰于本縣城隍祈雨,有應(yīng)而后撰文并書。石碑上圓下方员魏,高五尺三寸丑蛤,廣三尺五寸,篆書八行撕阎,每行十一字受裹,末行九字,字體瘦長虏束,字高不足三寸棉饶,寬二寸余。在處州縉云縣城隍廟魄眉。
? ? ? 宋宣和間砰盐,戰(zhàn)亂四起,刀兵所及坑律,原碑殘缺斷裂岩梳,殆不可讀。現(xiàn)存為宋宣和五年(1123)十月縉云縣令吳延年取用民間紙本重新勒石刊刻晃择,保存得頗為完整冀值,惟題記下面立石人的官爵姓名缺蝕三字。碑中大部分字跡清晰可辯宫屠,只可惜右下角有五個字損毀較嚴(yán)重列疗,右上角碑身有缺損,暫用鐵箍加固浪蹂。此碑置立于縉云縣博物館碑廊抵栈,其書瘦勁通神,中鋒行筆坤次,結(jié)體委婉自如古劲,有翻刻本傳世。
? ? ? 碑之釋文:城隍神缰猴,祀典無之产艾,吳越有之。風(fēng)俗水旱疾疫必禱焉滑绒。有唐乾元二年秋闷堡,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疑故,縉云縣令李陽冰躬禱于神杠览,與神約曰:五日不雨,將焚其廟纵势。及期大雨倦零,合境告足误续。具官與耆耋群吏吨悍,乃自西谷遷廟于山巔扫茅,以答神休。
? ? ? 碑左側(cè)楷書跋句云:唐乾元中李陽冰嘗宰是邑育瓜,邑西山之巔有城隍祠葫隙,碑刻實(shí)所為記與篆也,陽冰以篆冠今古躏仇,而人爭欲得之恋脚,昨緣寇攘殘缺斷裂,殆不可讀焰手,偶得紙本于民間糟描,遂命工重勒諸石,庶廣其傳书妻,亦足以傳之不朽也船响。大宋宣和五年歲次癸卯十月朔,承信郎就差權(quán)處州縉云縣尉周明迪躲履、功郎就差處州縉云縣主簿費(fèi)季文见间、將仕郎處州縉云縣丞史良翰、文林郎就差處州縉云縣令管句勸農(nóng)公事吳延年立工猜。
七觀帖
? ? ? 趙子昂小楷最妙米诉,末有元學(xué)士袁文清公桷題跋。在寧波府篷帅。
蘭亭禊圖
? ? ? 王右軍《蘭亭序》史侣,李龍眠畫《流觴曲水圖》,后有廬陵曾宏父考究并跋魏身,在山陰惊橱。
赤松篆書
? ? ? 赤松山,三大字叠骑;赤松宮李皇,三大字;北山宙枷,二大字掉房,在智者寺;天清地寧慰丛,四大字卓囚,在光孝觀;此均李陽冰篆書于金華府诅病。
孔子畫像碑
? ? ? 又稱先圣遺像碑哪亿,其上的孔子畫像為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所作粥烁,衣冠佩劍,有溫而厲蝇棉,威而不錳讨阻,恭而安之,天揖之勢篡殷,萬世師表钝吮。畫像名為先圣遺像,上有篆書: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刪述六經(jīng),垂憲萬世板辽。在南孔圣地衢州孔廟奇瘦。
徐偃王廟碑
? ? ? 隸書,在蘭溪【⑾遥現(xiàn)存殘碑拓片在衢州市博物館耳标。
兜率寺碑
? ? ? 碑陽為邵明撰于唐咸通九年(868年),北宋慶歷三年(1043年)重刻的《太傅胡公置寺記》邑跪;碑陰為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刻的《兜率寺開堂疏》次坡。此碑記載了唐末五代,前蜀著名畫家呀袱、詩僧貫休(832-912)出家地贸毕,兜率禪寺的創(chuàng)建過程,原名和安寺夜赵,始建于晉義熙二年(406年)明棍,后改兜率寺,原碑立于寺內(nèi)寇僧,寺廢后被移至胡氏宗祠√福現(xiàn)存蘭溪市生塘胡村胡氏宗祠。
嚴(yán)陵祠堂記
? ? ? 嚴(yán)陵祠堂記嘁傀,宋范文正公作嚴(yán)光祠堂記兴蒸,在嚴(yán)州府桐廬縣釣臺。該釣臺乃東漢古跡之一细办,因東漢時期著名隱士嚴(yán)子陵曾隱居于此而名橙凳,嚴(yán)子陵一生不慕富貴、不圖名利笑撞,高風(fēng)亮節(jié)岛啸,不乏文人墨客賦詩贊美其品格。其嚴(yán)陵祠堂記茴肥,就是當(dāng)年范公仲淹坚踩,為修建嚴(yán)光祠堂,而書寫的嚴(yán)陵記文瓤狐。稱贊道:云山蒼蒼瞬铸,江水泱泱批幌。先生之風(fēng),山高水長嗓节。今杭州市桐廬縣嚴(yán)子陵釣臺荧缘,即桐廬縣城以南約13公里處的富春江西岸。
杭州府治記
? ? ? 杭州府治赦政,舊在鳯凰山之右胜宇。至和元年,郡守孫沔重建恢着,蔡端明防撰記并書,刻石于門之右财破,今石刻在和寧門內(nèi)掰派。
佑圣觀重建玄武殿碑
? ? ?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李璋刻,元明善撰左痢,趙孟頫書并篆額靡羡,碑文楷書,32行俊性,行53字略步,字徑1.8厘米,高216厘米定页,寬114.7厘米趟薄,厚31.5厘米,碑石完整典徊,碑下沿字跡多泐損杭煎。在杭州碑林∽渎洌
田畝座標(biāo)計(jì)量碑
? ? ? 刻于元至治年間(1321~1323年)羡铲。此碑分5列書寫,第1列的1至24行與第5列的下面儡毕,風(fēng)化剝蝕嚴(yán)重也切。碑記湖州路、常州路田畝座標(biāo)及數(shù)量腰湾,碑題殘損雷恃。高184厘米,寬111厘米檐盟,厚27.5厘米褂萧。在杭州碑林。
西湖書院重整書目記碑
? ? ? 元泰定元年(1324年)刻立葵萎,此碑正文上方有篆額导犹,左上角殘缺唱凯,中上部一大塊剝蝕無字。高185厘米谎痢,寬106厘米磕昼,厚26厘米,陳袤撰节猿,張慶孫書票从,楷書,22行滨嘱,行13字峰鄙。在杭州碑林。
安晚軒記碑
? ? ? 元元統(tǒng)三年(1335年)陳旅撰并書太雨,陳瑞刻吟榴,趙世延篆額,額左右仿漢山陰畫像碑囊扳,刻麟鳳二像吩翻。高152.5厘米,寬78.5厘米锥咸,厚20.5厘米狭瞎。碑文為楷書,20行搏予,行35字熊锭,字徑2厘米,碑石完整缔刹,碑面略有剝蝕球涛,碑記真人孫益謙建軒四楹,名安晚校镐,以度晚年亿扁。在杭州碑林。
元加孔子號詔碑
? ? ? 元至元二年(1336年)刻鸟廓,碑額刻“詔旨”兩篆字从祝,篆額下刻2列。今碑面多裂痕引谜,剝蝕嚴(yán)重牍陌,碑文缺損,能辨認(rèn)者約120字员咽。高190厘米毒涧,寬111.5厘米,厚27厘米贝室。在杭州碑林契讲》峦蹋
里域河廟柳神之記碑
? ? ? ? 元至正二年(1342年)刻,李康壽撰文捡偏,趙本書唤冈,姜杲篆額,碑文行楷银伟,20行你虹,行45字,字徑2厘米彤避,高155.5厘米傅物,寬79.5厘米,厚21厘米忠藤,碑石完整挟伙,碑面多風(fēng)化剝蝕,部分字跡泐損模孩。此碑記載杭州皋亭山西河廟柳神,聰明正直贮缅,使所在一方庶民普受其德榨咐。此碑為雙面碑,碑陰刻《北社田土文憑》谴供,碑額7字行草書块茁,碑文與碑陽同書體。在杭州碑林桂肌。
武林弭災(zāi)之記碑
? ? ? 元至正三年(1343年)謝文炳刻数焊,楊維禎撰文,陳遘書崎场,班惟志篆額佩耳,楷書,16行谭跨,行40字干厚,字徑3厘米。高200厘米螃宙,寬82厘米蛮瞄,厚21.5厘米。碑記元至正三年杭城滅火之經(jīng)過谆扎,《武林坊巷志》載有此碑挂捅,碑名為《江浙廉坊司弭災(zāi)記》√煤《寰宇訪碑錄》所載碑名與今同闲先。在杭州碑林状土。
西湖書院重修大成殿記碑
? ? ? ? 元至元二年(1336年)刻,陳泌撰饵蒂。碑上方篆額碑名10字声诸,其下碑文22行,行31字退盯,楷書彼乌,無書者姓名。高201厘米渊迁,寬114厘米慰照,厚27厘米,此碑?dāng)酁槎鹦啵贁?shù)字殘損外毒租,文字清晰。在杭州碑林箱叁∈澹
太上感應(yīng)靈篇碑
? ? ? 元至正壬辰(1352年)刻,楷書耕漱,縱16列算色,每列行字俱不等,字的大小和行列交錯螟够,大字多為原文灾梦,小字則為注釋,前14列為太上感應(yīng)靈篇妓笙,15若河、16列為仇遠(yuǎn)、陳君實(shí)寞宫、朱貞白3篇跋文萧福。高129厘米,寬103厘米淆九,厚26厘米统锤,此碑篆額橫列,碑文字跡多泐損炭庙。碑自12列以下殘缺饲窿。在杭州碑林。
杭州路重建廟學(xué)碑
? ? ?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范伯仁刻焕蹄,王大本撰文逾雄,康里慶童書。碑額8字,2行鸦泳,行4字银锻,周伯琦篆;碑文31行做鹰,行54字击纬,楷書,字徑3.5厘米钾麸,通高314厘米更振,寬142.5厘米,厚34.5厘米饭尝,其中碑額高79厘米肯腕,碑石完整,文字清晰钥平,記杭州路廟學(xué)興廢之事实撒。在杭州碑林。
仁和縣改建儒學(xué)記碑
? ? ? 明代天順三年(1459年)刻立涉瘾,魏驥撰知态,王榮書,高166厘米立叛,寬96厘米肴甸,厚25厘米。記述監(jiān)察御史閻鼐巡按浙江囚巴,以仁和縣學(xué)東接按察司,西連其司之囹圄友扰,訊拷呼號之聲影響學(xué)習(xí)彤叉,尋得郡城西南貢院舊址,改建成仁和儒學(xué)之事村怪。在杭州碑林秽浇。
南宋太學(xué)石經(jīng)
? ? ? 由宋高宗趙構(gòu)及皇后吳氏用楷書寫成的,是全國現(xiàn)存眾多石經(jīng)中唯一由皇帝御筆親書的石經(jīng)甚负。石經(jīng)原立于南宋仁和縣學(xué)柬焕,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年)連同宋高宗御題圣賢圖贊畫像刻石,宋理宗道統(tǒng)十三贊等南宋古物一并移入杭州府學(xué)∷笥颍現(xiàn)存于杭州文廟斑举。
岳飛像
? ? ? 宋忠臣鄂武穆王飛,字鵬舉病涨,中興名將也富玷,廟號忠烈,改謚忠武。在杭州祠中赎懦。
表忠觀碑
? ? ?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十月雀鹃,杭州知州趙有感于吳越王錢繆有功于后世,遂報(bào)請朝廷励两,將“妙因院”廢寺改建而為“表忠觀”黎茎,并讓觀中道士看護(hù)錢氏家族墳廟,供奉錢氏三世五代國王当悔,即武肅王錢镠傅瞻、文穆王元瓘、忠獻(xiàn)王弘佐先鱼、忠遜王弘倧俭正、忠懿王弘俶,于五王殿焙畔。次年掸读,即元豐元年(1078)八月,表忠觀落成之際宏多,趙派人前來徐州儿惫,請?zhí)K軾撰寫碑文,于是伸但,就有了四石八面肾请,共850字的《表忠觀碑》。蘇東坡對錢镠倍加贊揚(yáng)更胖,其碑文贊曰:“天下大亂铛铁,豪杰蜂起。方是時却妨,以數(shù)州之地饵逐,盜名字者,不可勝數(shù)彪标。既覆其族倍权,延及于無辜之民,罔有孓遺捞烟。而吳越地方千里薄声,帶甲十萬,鑄山煮海题画,象犀珠玉之富默辨,甲于天下。然終不失臣節(jié)婴程,貢獻(xiàn)相望于道廓奕。是以其民至于老死不識兵革抱婉,四時嬉游歌鼓之聲相聞,至于今不廢桌粉,其有德于斯民甚厚”蒸绩。在杭州西湖東濱。
? ? ? 南宋高宗紹興十三年(1143)铃肯,宋高宗趙構(gòu)將自己書寫的石經(jīng)豎立在都城臨安太學(xué)患亿,同時看中了蘇軾的《表忠觀碑》,于是下詔將表忠觀碑的四塊重約三噸的巨石移置到太學(xué)內(nèi)押逼,作為御書石經(jīng)之陪襯步藕。
? ? ? 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浙江總督胡宗憲在涌金門外的靈芝廢寺(今柳浪聞鶯內(nèi))重建表忠觀挑格,因宋石殘泐咙冗,杭州郡守陳柯依據(jù)原碑,重刻表忠觀碑漂彤,立于觀內(nèi)右廊雾消。明代重建的表忠觀內(nèi),塑有三代五位錢王的像挫望。而宋刻舊碑仍在府學(xué)立润。清代以后,表忠觀即被稱為“錢王祠”媳板。
? ? ? 宋刻表忠觀碑早已碎毀桑腮,現(xiàn)僅剩下明刻的三塊碑石,后被移入杭州碑林蛉幸。2003年破讨,錢王祠重建。明刻表忠觀碑復(fù)又從杭州碑林移置到錢王祠內(nèi)至今奕纫。
此碑文脫胎于顏真卿《東方朔畫贊碑》添忘,風(fēng)格以清雄二字概括,為蘇東坡四大名碑之首若锁。元豐元年立石,蘇軾撰文并書丹斧吐,存有蔣君鄰所藏碑帖又固,拓紙均高40厘米、寬60厘米煤率,藏拓?fù)P州市圖書館仰冠。
清嘉慶訓(xùn)諭碑
? ? ? 清代嘉慶十年由兩江總督鐵保、江蘇巡撫汪志伊和江蘇學(xué)政莫晉聯(lián)名奉諭鐫刻訓(xùn)諭碑〉矗現(xiàn)存于江陰文廟洋只。
嘉興路儒學(xué)碑
趙子昂書,牟巚記,在嘉興府學(xué)识虚。
宋譯楞嚴(yán)咒
? ? ? ? 開寶二年己巳嵗閏五月日肢扯,天下大元帥吳越國王,建在靈隠寺前石塔上担锤,名大佛頂陀羅尼蔚晨,與今異。在杭州靈隠寺肛循。
杭州刺史裴惓碑
開元三年丛塌,族子子余撰绎橘,孫令行書,盧曉八分書題額。
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贊刻石
? ? ? 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刻立与帆,北宋李公麟畫像,南宋高宗趙構(gòu)撰文并書办陷,原石立于南宋太學(xué)琅轧。原為15石連刻,現(xiàn)第十石缺析蝴,第十四石殘半害捕。碑石尺寸相同,均高44.5厘米闷畸,寬125厘米尝盼,厚20厘米。原石刻73人佑菩,今存65人盾沫,孔子為坐像,弟子均為立像殿漠。每像右上或左上刻像主的姓名赴精、字、本籍及贈號绞幌,下刻宋高宗撰四言八句贊詞蕾哟,惟孔子贊為四言十二句×《高宗御制孔子像贊并序》:至圣文宣王孔丘谭确,字仲尼,魯人票渠。開元二十七年制逐哈,追謚為宣王。朕自睦鄰息兵问顷,首開學(xué)校昂秃,教養(yǎng)多士禀梳,以遂忠良。繼幸太學(xué)肠骆,延見諸生算途,濟(jì)濟(jì)在庭,意甚嘉之哗戈。因作文宣王贊郊艘,機(jī)政余間。歷敘顏回而下七十二人唯咬,亦為制贊纱注。用廣列圣崇儒右文之聲,復(fù)知師弟子間纓弁森森胆胰、覃精繹思之訓(xùn)狞贱,其于治道心庶幾焉。大哉宣圣蜀涨,斯文在茲瞎嬉。帝王之式,古今之師厚柳。志則春秋氧枣,道由忠恕。賢于堯舜别垮,日月其譽(yù)便监。惟時載雍,戢此武功碳想。肅昭圣儀烧董,海宇聿崇。末石刻明代吳訥題跋21行及清人附記5行‰时迹現(xiàn)存浙江杭州孔廟碑林逊移。
天童宏智老人像育王妙喜宗杲贊碑
? ? ? 紹興二十八年(1158)刻立,此碑為雙面碑龙填,碑陽下方所繪僧人胳泉,正是宏智正覺禪師,上方的像贊作者為大慧宗杲禪師岩遗。碑陰有額“東谷無盡燈碑”胶背,所記內(nèi)容為浙江上虞、江蘇泰州信眾捐資喘先,在宏智塔前及佛前置無盡燈,以為自己求平安廷粒,為亡者求超度窘拯。在寧波天童寺红且。
宋故宏智禪師妙光塔銘碑
? ? ? 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宋故宏智禪師妙光塔銘有敘涤姊;明州狀元張孝祥書暇番,周葵撰文,賀允中篆蓋思喊;七月望日住持嗣祖法姪比丘宗玨立石 壁酬,四明陳奇陳曦模刊恨课。碑陰刻清牧云禪師所書“淵默雷聲”四大字舆乔。原碑藏寧波古天童寺。
五代布袋和尚偈
? ? ? 彌勒真彌勒剂公,分身百千億希俩;時時示時人,世人自不識纲辽。雪竇乃彌勒應(yīng)化之地颜武,殿內(nèi)建筑應(yīng)有別于他寺,獨(dú)建彌勒殿拖吼,此乃為大慈彌勒菩薩道場鳞上。宋代仁宗皇帝夢游雪竇山,理宗皇帝題字“應(yīng)夢名山”吊档,雪竇寺住持廣聞禪師刻石筑亭于寺南篙议,名“御書亭”。有陸上天臺籍铁,海上蓬萊之美譽(yù)涡上。在寧波雪竇寺。
三老諱字忌日碑
? ? ? ? 高九十厘米拒名,寬四十五厘米吩愧,隸書。文分四列增显,列四雁佳、五、六行不等同云,行七至九字不等糖权。此碑記錄了漢代某家族中祖孫三代的名字(諱字)和祖、父輩逝世的日子(忌日)炸站。所記“三老”為漢代的一個官名星澳,即掌管教化的鄉(xiāng)官。雖無實(shí)權(quán)旱易,但有一定的社會聲望禁偎。全碑通計(jì)二百十七字腿堤,筆畫渾厚遒勁,書體介于篆隸之間如暖,經(jīng)考證笆檀,《三老諱字忌日碑》立碑年代為東漢建武年間。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盒至,被稱為浙江第一碑酗洒,成了杭州孤山西泠印社的鎮(zhèn)社之寶。
山海奇觀
? ? ? 四大字枷遂,明代萬歷庚寅年(1590年)春總兵侯繼高所題樱衷。楷體登淘,分兩行直書箫老,蒼勁有力,氣勢磅礴黔州。落款為“大明萬歷庚寅春都督侯繼高統(tǒng)率臨觀把總陳九思耍鬓,聽用守備宋大斌,游哨把總詹斌流妻、陳夢斗等督汛于此”牲蜀。在舟山市枸杞島五里碑石上。
海天佛國
? ? ? ? 四大字绅这,每字一米見方涣达,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抗倭名將侯繼高所題。石上還有“云扶石”,旁有“云褐ま保”“別有天地”等摩崖石刻度苔,其題者無考。在舟山市普陀山香云路旁巨石上浑度。
入三摩地碑
? ? ? 消除一切雜念寇窑,歸心如一。明崇禎三年(1630年)陽春箩张,身為禮部尚書的董其昌甩骏,揚(yáng)帆過海,履足普陀山先慷,宿白華庵饮笛。恰逢盤陀庵內(nèi)住持性珠法師籌資修筑的五里長蓮花石妙莊嚴(yán)路竣工,董其昌欣然為其撰寫了千字路碑论熙,贊頌性珠法師功德福青,并題勒“入三摩地”碑,直書楷體陰刻,植于路口无午,筆法洗練二蓝,蒼勁有力。在舟山市普陀山妙莊嚴(yán)路口指厌。
山海大觀
? ? ? 四大字,清康熙年間武將藍(lán)理所題踊跟,字徑高0.64米踩验,寬0.55米,直書商玫,楷書陰刻箕憾。蒼勁有力,引人注目拳昌∠欤款署“定海總鎮(zhèn)左督藍(lán)理書”炬藤。在舟山市普陀山南的南山石上御铃。
心字石
? ? ? 一心大字,寬7米沈矿,高5米上真,是全山最大的摩崖石刻,其中心字一點(diǎn)就可容七八人羹膳,整字可容百余人睡互。萬法唯心,心外無法陵像,心外無物就珠,一切唯心所現(xiàn),唯識所變醒颖。心在佛教中泛指一切精神現(xiàn)象妻怎,今人則喜歡其中永結(jié)同心,心心相印之涵義图贸。在舟山市普陀山西天途中半道蹂季。
楊枝觀音碑
? ? ? 唐代畫家閻立本繪作,閻立本為唐初著名畫家疏日,傳世作品極少偿洁,至于佛像僅此一尊,可謂稀世珍寶沟优。此碑高2.3米涕滋,所刻觀音大士立像珠冠錦袍,瓔珞飄披挠阁,左手托凈瓶宾肺,右手執(zhí)楊枝溯饵,瑞相莊嚴(yán)。在舟山市普陀山楊枝庵锨用。
譚綸畫像碑
? ? ?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三月丰刊,臨海知縣黃誥、耆民楊景威等所立增拥,高218啄巧、寬108、厚13厘米掌栅。篆額:前郡太守譚公畫像秩仆。題贊:總計(jì)142字,簡述了譚綸有大功于東南猾封,民思其德……因謀公像于堂澄耍,人人得以摩歸戶祝之的前因后果。畫像:譚綸坐像和侍者晌缘,畫面采用白描陰刻的手法齐莲,譚綸頭戴烏紗帽,身穿官服而居中端坐枚钓。左右二侍者铅搓,左年老的持劍,右年青的捧印搀捷。琢工精細(xì)而有條不紊星掰,人像眉目清晰,姿態(tài)各異嫩舟,衣褶線條流暢氢烘,實(shí)為古碑刻中的精品。在臨海市東湖小瀛洲石刻碑林家厌。
戚繼光表功碑
? ? ? 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九月播玖,何寵、包應(yīng)鱗等五十五人立饭于,高220蜀踏、寬94、厚9厘米掰吕。時任廣西左布政使的臨海王宗沐篆額:大參戎南塘戚公表功記果覆。狀元臨海秦鳴雷撰文,傳臚陳錫書丹殖熟。碑文歌頌了戚繼光以身作則局待,號令嚴(yán)明,在抗倭戰(zhàn)爭中:心在國家,而身先士卒钳榨;勇不畏難舰罚,而謀善料敵之豐功偉績。在臨海市東湖小瀛洲石刻碑林薛耻。
會稽刻石
? ? ?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营罢,嬴政出游巡狩會稽山,左丞相李斯饼齿、少子胡亥隨從愤钾。始皇登臨會稽,祭大禹廟候醒,以望南海。李斯奉命為文杂瘸,頌秦德倒淫、罪六國、明法規(guī)败玉、正風(fēng)俗敌土,以小篆書之,刻此石立碑运翼》蹈桑刻石結(jié)字勻稱,筆致工整血淌,是掌握小篆結(jié)體的最重要法帖矩欠。原石唐以前已失,至元代有重刻悠夯,現(xiàn)存本均為元刻本的翻刻和再翻刻癌淮。幾經(jīng)翻刻,會稽刻石的外表儀態(tài)已偏于圓整規(guī)范沦补,漸失秦篆之靈動活脫乳蓄,除結(jié)構(gòu)保持原樣,原跡風(fēng)韻神貌已失夕膀,與秦刻石一貫的凝重線條虚倒、雄強(qiáng)筆力、威嚴(yán)端莊产舞、雍容樸厚的獨(dú)特書風(fēng)魂奥,相去甚遠(yuǎn)矣。原碑立于秦望山庞瘸,在南宋前就不復(fù)存在了捧弃。后存的會稽刻石碑文,自元代申屠駉以家藏舊本摹刻,則經(jīng)歷了多次磨平復(fù)刻违霞、刪補(bǔ)增跋嘴办,現(xiàn)存的刻石是清代乾隆年間根據(jù)元拓本復(fù)刻的。正文為小篆买鸽,陰刻涧郊,三句一韻,每句四字眼五,后有李亨特題跋妆艘,翁方綱題識和阮元、陳焯題名看幼。今存紹興會稽山大禹陵內(nèi)碑廊批旺。
朱曼妻薛氏買地宅券碑
? ? ? 東晉咸康四年(338)刻立,篆書诵姜,因魏晉以來禁碑嚴(yán)厲汽煮,故至今傳世極少,現(xiàn)為國家一級文物棚唆。藏于溫州博物館暇赤。
孤嶼
? ? ? ? 二大字,清末詩書家方鼎銳題書宵凌,在溫州江心嶼巨石上鞋囊。
清輝
? ? ? 二大字,行楷瞎惫,清字徑一尺四寸五分溜腐,輝字徑一尺五寸五分。建炎四年農(nóng)歷二月初二瓜喇,御舟至江心逗扒,趙構(gòu)駐蹕普寂禪院,因一路逃亡欠橘,顛沛流離矩肩,現(xiàn)能安頓,真境現(xiàn)前肃续,心藝綻放黍檩。在普寂留下“清輝”和“浴光”御筆,并改普寂禪院名龍翔寺始锚,現(xiàn)為江心寺刽酱。一位天子,能在逃難中顯露閑情雅致瞧捌,如明代周洪謨《江心寺記》道:慕其清絕閑曠棵里,脫市囂于埃墟之外润文;遺俗累于濤浪之表,屹立水面如在鏡中殿怜;月夜風(fēng)晨典蝌,類非人境。從此詩意境头谜,就不難理解了骏掀。清輝御筆木匾,珍藏溫州博物館柱告。清光緒年間截驮,溫處道方鼎銳,將清輝木匾勒石翻刻成碑并題跋文际度,以固木匾之不保葵袭,現(xiàn)存溫州江心寺殿東側(cè)壁間。
曹娥碑
? ? ? ? 元嘉元年(151年)乖菱,上虞縣令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眶熬,由邯鄲淳作文,刻石立碑块请,以彰孝烈。碑之既立拳缠,加以文辭妙絕墩新,自引得憑吊者如云似潮。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窟坐,其時著名學(xué)者蔡邕海渊,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讀哲鸳,題八字于碑陰:黃絹幼婦臣疑,外孫齏臼。蔡邕辭世徙菠,八字成謎讯沈,觀者不解其意。后到三國婿奔,曹操與楊修同拜曹娥廟缺狠,楊修言:黃絹為絕,幼婦為妙萍摊,外孫為好挤茄,齏臼為辭。從此才以“絕妙好辭”冰木,揭開這八字之謎穷劈,也成了中國最早的曹娥格字謎笼恰。因越州臺風(fēng)海嘯,洪水泛濫歇终,原碑墮江佚失社证,不知下落。東晉升平二年(公元358年)练湿,王羲之到曹娥廟猴仑,以小楷書《孝女曹娥碑》文存廟,又有新安吳茂先為其鐫刻肥哎。三年后辽俗,王羲之去世。后世公認(rèn)此作是王羲之生平最后的一幅小楷篡诽。其《曹娥碑》拓本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崖飘,王羲之小楷《曹娥碑》絹本 ,珍藏遼寧省博物館杈女。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朱浴,北宋書法家、王安石之婿达椰、蔡京之弟蔡卞以行書重書《孝女曹娥碑》文翰蠢,立碑存廟,至今猶在ⅲ現(xiàn)存紹興市上虞區(qū)曹娥街道孝女廟村曹娥廟梁沧。
禪源寺
? ? ? ? 相傳,韋馱菩薩化身為行腳僧蝇裤,從九華山跋山涉水而來廷支,途經(jīng)杭州天目山時被這里的美麗景色所吸引。這里的一草一木栓辜、一花一石所打動恋拍,便決定駐足于此,建立道場藕甩,弘揚(yáng)佛法施敢,故而禪源寺成為韋馱菩薩應(yīng)跡道場。其“禪源寺”三大字匾額狭莱,清雍正皇帝御書悯姊,以表彰寺廟的佛教功績;又清光緒皇帝御書“福佑潛城”匾額贩毕,祈愿國泰民安悯许。據(jù)說殿前的羅漢松,是由清代順治皇帝的國師玉琳親手所栽辉阶,也顯得十分珍貴先壕。
天臺國清寺
? ? ? 山有八重瘩扼,四面如一,頂對三辰垃僚,當(dāng)牛女之分集绰,上應(yīng)臺宿,故名天臺谆棺。隋開皇十八年栽燕,迦文僧智顗創(chuàng)建天臺宗。顗修禪于此改淑,夢定光告曰:寺若成碍岔,國即清。大業(yè)中遂改名國清朵夏,此乃所謂應(yīng)運(yùn)題寺是也蔼啦。
智者大師碑
? ? ? ? 一名天臺智者大師贊仰頌碑,高2.6米仰猖、寬1.26米捏肢、厚0.11米;兼秘書監(jiān)饥侵、直內(nèi)史省鸵赫、開府儀同三司,隋臣柳顧言奉敕撰躏升;此碑文主要贊頌佛教天臺宗創(chuàng)始智者大師辩棒;在天臺山國清寺。一名智者大師修禪道場碑銘煮甥,唐元和六年(811年)刻立,碑高184厘米藕赞,寬80厘米成肘;碑文共二十一行,每行四十七字斧蜕,額篆“修禪道場碑銘”六大字双霍,題刻“臺州隋故智者大師修禪道場碑銘并序”;右補(bǔ)闕翰林學(xué)士梁肅撰文批销,朝散大夫臺州刺史上柱國高平徐放書丹洒闸;碑文記述了智者大師在天臺山佛隴修禪并開創(chuàng)天臺宗的過程,闡述了天臺宗的基本教義均芽,贊頌了智者大師的杰出功績丘逸。在天臺山智者塔院。另有碑拓掀宋,珍藏國家圖書館深纲。
鵝字碑
? ? ? 相傳仲锄,王羲之曾在天臺山主峰華頂山上跟隨高道白云子學(xué)習(xí)永字八法,并在華頂上留下一塊獨(dú)筆鵝字碑湃鹊。筆力灑落儒喊,極具神韻。因年代久遠(yuǎn)币呵,鵝字碑被埋地下怀愧,清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被天臺鄉(xiāng)賢曹掄選發(fā)現(xiàn)余赢,使得鵝字碑重建天日芯义,但是石碑找到時僅剩半塊。曹掄選細(xì)細(xì)研究没佑,花了整整七年的時間毕贼,重新補(bǔ)全了鵝字,后來將石碑移到此處「蛏荩現(xiàn)存天臺縣國清寺鬼癣。
大中國清之寺
? ? ? 六大字,摩崖石刻啤贩,唐大中五年(851年)待秃,著名書家柳公權(quán)先生題。在國清寺后石壁之上痹屹。
教觀總持
? ? ? 四大字章郁,民國書家王震手書。天臺宗創(chuàng)始智者大師志衍,提倡“教觀總持暖庄,解行并進(jìn)”,是佛教天臺宗的一個核心概念楼肪,強(qiáng)調(diào)教義和觀行的統(tǒng)一培廓;這意味著在修行過程中,不僅要理解和傳授佛法春叫,還要通過實(shí)踐來體驗(yàn)和深化對教義的理解肩钠;這種理論與實(shí)踐的結(jié)合,旨在幫助信眾更好地理解和應(yīng)用佛法暂殖,以達(dá)到修行和悟道之目的价匠。在天臺縣國清寺。
國清寺題字
? ? ? 羅漢堂呛每,三大字踩窖,是清朝末代皇帝溥義之胞弟溥杰所書;臺宗講席晨横,四大字毙石,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先生題寫廉沮;南無觀世音菩薩,七大字徐矩,民國書家王震書滞时;魚樂國、清心亭滤灯,各三大字坪稽,明代書家董其昌題。
國清寺趙樸初題字
? ? ? 隋代古剎鳞骤,四大字窒百,趙樸初書寫;知恩報(bào)恩豫尽,四大字篙梢,趙樸初手筆,兩個恩字美旧,前大后小渤滞,意寓給的恩大,報(bào)的恩小榴嗅,永遠(yuǎn)都報(bào)不盡妄呕;大雄寶殿,四大字嗽测,趙樸初所題绪励,字為豎寫,說明了國清寺是皇家敕造的寺院唠粥;大雄是對佛祖釋迦牟尼佛的尊稱疏魏,意為如同大勇士一樣無所畏懼。在天臺縣天臺山晤愧。
隋梅詩
? ? ? 國清寺有隋梅一株大莫,由隋代高僧、天臺宗五祖章安灌頂大師手植⊙蹋現(xiàn)代詩人鄧拓作詩:剪取東風(fēng)第一枝葵硕,半簾疏影坐題詩眉抬;不須脂粉綠顏色贯吓,最憶天臺相見時。在天臺縣天臺山蜀变。
? ? ? ? 宣漢大成靜逸先生謹(jǐn)識悄谐。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復(fù)興共同甲辰二零二四年十月二日周三酉時朱思宇編撰于四川達(dá)州木龍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