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學和唯物辯證法在我們生活中一直存在,可以說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矛盾之中,比方說空間某一個點不能同時存在不同的兩種物質始绍,但我們又如何知道是否存在三維以外的第四維或是第五維访锻?就像科幻電影里面的兩個平行世界。這又將我們至今的認知范圍與未知的事實至于矛盾的位置之中因谎,而這種矛盾可能永遠無法解決焊夸,因為宇宙中的事物永遠不能被我們所理解完全,隨著新的發(fā)現(xiàn)蓝角,我們的認知界限又會得到拓展阱穗,但又會將仍然的未知事實與我們新的認知置于矛盾中。
我認為事物的發(fā)展是形而上學與唯物辯證法的無限循環(huán)過程使鹅。比方說揪阶,物理學家喜歡將事物深入到原子的水平去討論,認為物體的變化的本質是原子的組合發(fā)生了變化患朱,看似這個觀點(或者是經過驗證的事實)是對唯物辯證法的有力支持鲁僚,但我們將每個原子看成一個整體,那么一個物體的變化就源于每個整體的增減和組合變化裁厅,這又回歸到了形而上學冰沙,而原子的內部結構的變化又將物體發(fā)生變化歸因于唯物辯證法中的內部發(fā)生改變,以我們現(xiàn)在的認知度還無法輕易得出結論执虹。
如果現(xiàn)在將“矛盾”解釋為相反相斥的事物或是概念拓挥,那么我們生活中精神的矛盾遠遠比物質的矛盾值得去深究。人一生的認知過程始終出于矛盾之中袋励,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界限侥啤,而自我界限對于一個人的價值觀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一個人從剛出生的時候自我界限是無限大的茬故,他不能辨別自己與世界盖灸,認為自己就是世界,到幼年時期磺芭,可以說自我界限退到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赁炎,了解到自己與世界萬物的區(qū)別,但會認為自己無所不能钾腺,這也就是他喜歡模仿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原因徙垫。認知伴隨著年齡增長讥裤,他的自我界限在一步步縮小,這種與幼年自我界限的矛盾會讓他產生感到迷茫松邪,因為他知道自己并不是無所不能的坞琴,他要為自己重新定位。這就是所謂的青春期逗抑,青春期的自我界限縮減到自己一個人剧辐。而隨著閱歷的增長,到了成年人的年齡邮府,他學會了關心身邊的人荧关,學會了關心社會,學會了付出與奉獻褂傀,自我界限也拓展到了身邊的人忍啤,甚至是到了整個社會。人一生的自我界限都在不斷變動中仙辟,更不用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情感同波。
不可否認每件事物都有獨一無二的特性,簡單來說叠国,批量生產的產品除了生產編號不同未檩,其它方面不可能完全一致,說相同只是一個建立在大部分人都能滿足于自身認知度的約定俗成粟焊。對于抽象的事物冤狡,比如煩惱和感情等等,矛盾的特殊性對于一個人的思維能力要求程度非常高项棠,在統(tǒng)籌大局的同時能將細節(jié)劃分歸類然后作出相應的概括悲雳。與其贅述事物的特殊性,倒不如談談矛盾特殊性背后的連鎖性香追。假設2012來臨合瓢,所有人都會和我一樣死去,我雖然不會開心翅阵,但也不會感到難過歪玲。但如果死的是我一個人,那么我就會產生不滿掷匠,我會覺得不公平。但兩種不同的情緒反應岖圈,面對的是同一個事實:我將要死去讹语。運動矛盾特殊性的理性分析,我們看出了兩種情況下的異端蜂科,那就是他人的命運顽决,然后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是環(huán)境對比讓我們對于同一個事實產生了不同的情緒短条,們同樣可以分析兩種情緒的矛盾得出人類具有利己心理。而利己心理植根于人類的基因中才菠,因為人類的傳承避不開優(yōu)勝劣汰茸时,而淘汰機制產生于趨于與環(huán)境的變化一致的能力的差異,而環(huán)境的變化源于宇宙相對有規(guī)律的發(fā)展…..這只是無數(shù)條矛盾連鎖中的其中一條赋访,而省略號所代表的無限連鎖我們無需過于探究可都。對于人類“十萬個為什么”的探究精神,我認為一萬是深度蚓耽,十是廣度渠牲。我們敬佩的是某一領域的大師,而不是樣樣精通卻不頂尖的全能者步悠。我認為相對于認知的廣度签杈,深度才是境界的尺度。
上面說過鼎兽,我們生活中對事物特性答姥,也就是通俗的“矛盾”,使用一種能讓我們滿足的相對模糊的概念來對其描述谚咬,比如說當一個人在十度的環(huán)境說“冷”和十一度的環(huán)境說“冷”我們無法深究“冷”分別到什么程度鹦付,也無法找到一個尺度去衡量這種差別,但我們確樂于接受這種說法序宦。我認為是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起了作用(這里的主要矛盾是相對于“熱”的“冷”)睁壁。生活中忽略一些次要矛盾不但對我們無害,反而讓我們過得更加輕松互捌。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放棄對于次要矛盾的追求潘明,當然這里的“次要矛盾”偏重于事物的進一步的性質和概念。比方說有一家公司將冰箱成功地銷售到了北極秕噪,因為冰箱可以防止那里的食物結冰钳降。這證明了比冰箱冷的環(huán)境中也可以使用冰箱,我們的意識中冰箱的功能(主要矛盾)就是冷藏食物腌巾,但冰箱真正意義上的功能(這里所謂的次要矛盾)卻是將食物維持在一定的溫度遂填。我們往往被事物所謂的表面特性所蒙蔽,大多時候這是可以接受的澈蝙,因為不影響我們的生活(銷售到北極的冰箱是一個思維創(chuàng)新與市場的開拓)吓坚,但缺少了這種對事物本質的探究精神,延伸來講灯荧,不懂得轉換角度去看問題礁击,我們很難進步。
角度的轉換也是狹義矛盾的一個例證。一個人看問題的非物理的真正角度只有自己哆窿,不可能真正做到從別人角度去看問題链烈,若有則在心理學上稱為“共情”。有一個例子:一家醫(yī)院的領導要求調查研究病人住院的感受挚躯,在調研結束后的會議上强衡,調查小組播了一段十分鐘的錄像,錄像的中鏡頭對著病房的天花板码荔,一直持續(xù)到結束漩勤。調研結果簡潔明了,錄像以病人的角度目胡,讓人們親身體會到住院的感受锯七。這種通過模仿而形成的“移情”作用很好地解決了不同個體站在同一角度看事物的矛盾。同樣道理誉己,第一人稱視覺的游戲和電影受歡迎的都是源于這種移情帶來的體驗效果眉尸。但我們生活中更多的移情作用是自發(fā)的,典型的例子就是當自己在意的人難過的時候自己也跟著難過巨双,這時候的兩個人就形成了某種利益交集噪猾,即使當事人的利益與另一個人無關,而這種交集的形成正是角度的轉換而帶來的筑累,或者說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理解和關心”袱蜡。
矛盾的兩方存在一種由量變到質變的界限。政治上慢宗,越過三八線哪怕是一毫米也意味著非法入侵坪蚁;經濟上,股份上市公司公眾持有股一旦越過百分之二十五镜沽,上市公司就要面臨停牌的危險敏晤;體育上,僵局中的一分領先意味著勝利缅茉;來個最簡單的生活例子嘴脾,在常溫常壓下水的冰點是零度(當然溫度是人類自己定義的),達到零度時水就會在固態(tài)與液態(tài)下發(fā)生轉換(涉及轉換方向還有吸收的溫度蔬墩,不必太苛刻)译打。上述例子中的界限都是可以衡量的,但生活中有許多方面的矛盾界限是無法劃清的拇颅。一個人在作出決定前會經過一系列的有意識的無意識的思考和精神矛盾對抗奏司,典型的例子是跳與不跳之間存在著一個界點,而且那個點具有變化性樟插,在生與死之間徘徊结澄,而談判專家的任務就是就讓站在樓頂?shù)哪莻€人的內心不斷遠離界點哥谷。人心是最復雜最難以捉摸的岸夯,其實人的精神世界就是矛盾對抗最復雜的地方麻献。心理學的分支不斷增加,其實也就是隨著心理學領域不斷發(fā)展猜扮,精神世界的面紗被一層層揭開的過程勉吻。
“矛盾”這個詞若要廣義則會非常廣義,所以我們應該關注的“矛盾”只限于生活中我們常常所說的那種對抗性的過程旅赢。說矛盾是過程是因為矛盾的界限往往是變動的齿桃,因為世界每一刻都在發(fā)展都在變化。我們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煮盼,因為我們的自我界限在成長過程中已經發(fā)展到一種合理的范圍短纵,所以我們不可能知道世界的一切。面對著形而上學與唯物辯證的循環(huán)僵控,我們的思考范圍需要有一定的限制香到,因為矛盾沒有盡頭,廣致宇宙以外仍有所謂“外宇宙”报破,細致每個夸克里面仍有一個世界悠就。我認為對于事物矛盾的探究不必太深入也不必延伸太廣。了解事物的矛盾意味著了解主要矛盾還有次要矛盾充易,也就是事物的本質與細節(jié)梗脾,生活在“數(shù)字化”地球,社會與個人效率講究的是“快狠準”盹靴,其中“準”所指代的邏輯性是感性無法取代的炸茧,“我們需要真相”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趨勢(比如政府透明度的不斷增強是群眾追求事物真相的結果)。要了解事物稿静,光靠單個角度是不夠的梭冠,通過手段或是內心的移情作用,我們能從與事物本身相似的角度去觀察周圍的一切自赔。以人的角度與以一株小草的角度去描述小草眼中的世界妈嘹,感染力是截然不同的。
最重要的一點绍妨,許多矛盾中的界點是不斷變化難以捉摸的润脸,尤其是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如何辨別與掌控自己他去,了解社會了解人生毙驯,需要我們對于自身對于世界百態(tài)多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