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小時湃望,總計341小時,第325日瞳浦。
閱讀《洪業(yè)》至20%废士。
朝中黨爭仍未停息。其原因在于經閹黨清洗后幸存下來的東林黨人矗蕊,又乘機向魏忠賢的所有同黨進行報復氢架,而不問其與魏忠賢的關系深淺如何。[例如没龙,馮銓——他對1625年彈劾熊廷弼一事負有責任——早于1626年7月便同魏忠賢分道揚鑣了缎玫,并被擠出了內閣解滓,但他是《三朝要典》三位總裁官之一洼裤,因而仍然受到彈劾,后經行賄才免受監(jiān)禁腮鞍,得贖為民移国,遣返涿州老家。
另一著名的例子是劇作家阮大鋮迹缀。此人是安徽懷寧著名官僚世家的后裔。1624年票摇,他被提名任吏科給事中之要職。盡管這是東林黨領袖左光斗的意見盆色,但仍遭到趙南星祟剔、楊漣、高攀龍等東林黨人的反對峡扩。他們顯然是出于鄙視阮大鋮為人輕浮而阻撓其升遷,使之轉至遠不如吏科重要的工科任給事中响鹃。阮大鋮不甘被拒于吏科大門之外案训,遂向當時權勢日盛的魏忠賢等宦官尋求庇護强霎。及至魏氏專權,阮大鋮便成了閹黨黨徒城舞,被擢授禮部侍郎家夺。盡管他吹噓說,楊漣拉馋、左光斗的入獄被殺煌茴,有他一份功勞,但時隔不久矩乐,他也同魏忠賢分手并辭官回鄉(xiāng)了回论。魏撒璧、客集團被粉碎后笨使,他又在崇禎朝中作官,且自稱無黨無派繁调,反對各派的過激行為靶草。然而人們并沒有忘記他從前的所作所為奕翔,對他的印象極壞。因此宾袜,1629年4月12日驾窟,他再次被迫辭職。東林黨人將馮銓月培、阮大鋮等人視為背逆“儒”道而向閹宦求寵之徒恩急。其他許多與魏忠賢勾結的官員也受到彈劾,盡管事情并不像東林黨人所宣稱的那樣涇渭分明此叠。然而匾荆,這種法定的明確區(qū)分牙丽,正是17世紀20年代政治斗爭的一大惡果兔魂。就像對外策略問題總要逐漸分化出對立兩派的慣例一樣,國內政治問題也被“正人君子”們說成是勇敢的道學家同無恥的陰謀家的政治斗爭构罗。這不僅僅是東林黨人的觀點。在東林黨與閹黨的激烈斗爭中遂唧,許多非東林黨的士大夫也被動員起來了盖彭。
正如錢謙益事件所表明的那樣,除非皇上能被一個完全中立的人說服铺呵,從而相信問題是真實的隧熙,否則他會將眾人齊聲彈劾看作群臣非法串通的證據(jù)。文震孟選中了嘉善名士錢士升音念。因為此人入閣后邻悬,完全置身于黨爭之外,而對東林黨人及其宗旨又頗有贊同之意父丰。于是,文震孟入閣僅四個月攘烛,便在皇上面前公然指責溫體仁與謝升串通一氣镀首,操縱選舉更哄,既而轉向錢士升,希望得到他的支持觅捆。但錢士升卻一言不發(fā)麻敌,拒絕證實文震孟的指控。結果赢赊,皇上以煽動黨爭為罪名,將文震孟革職叭披。然而秀鞭,此事并未結束锋边。文震孟被革職后,原東林黨領袖鄭曼公開批評朝廷清洗敢于直言的大臣剩辟。在崇禎皇帝看來往扔,這正是黨爭猖獗的又一證明。于是他決定殺一儆百吭服,令錦衣衛(wèi)將鄭曼逮捕入獄蝗罗,嚴刑拷打至死串塑。鄭曼的同窗理學家黃道周為此辭官還鄉(xiāng),以示抗議打瘪。
所謂《留都防亂公揭》的出籠傻昙。這份寫于1638年的《公揭》,對阮大鋮進行了猛烈抨擊僻爽,揭露他行賄受賄过吻,敲詐勒索,操縱官府乳绕,尋花問柳逼纸。1639年杰刽,當《公揭》呈至皇上面前時,上面已有140人的簽名滓鸠,其中包括黃宗羲第喳、吳應箕曲饱、楊廷樞(1626年蘇州暴動的領袖)等名士,而以顧杲(東林書院創(chuàng)始人顧憲成之侄)居首楔敌。阮大鋮的陰私被揭穿后驻谆,大感丟臉卵凑,欲買下所有南京《公揭》,卻未成功旺韭,遂滿懷怨恨地逃離南京氛谜,到別處藏身去了。
1636年為鎮(zhèn)壓李自成而被任命為兵部尚書的楊嗣昌区端,曾經提出過一項明智的主張值漫。楊嗣昌未加入任何文社,也不是復社控制下的翰林院的官員织盼。但溫體仁被革職后杨何,他的態(tài)度有所變化,認為朝廷無力同時應付兩場戰(zhàn)爭沥邻。1638年6月18日危虱,他以彗星的出現(xiàn)等神秘的天文現(xiàn)象為由唐全,力勸皇上立即同清朝議和埃跷,同意割讓領土和恢復邊市貿易蕊玷,以便集中兵力鎮(zhèn)壓內地的起義。楊嗣昌立刻被復古派打上了綏靖的印記弥雹。這些自命的“正人君子”對袁崇煥收復失地的主張仍然戀戀不舍垃帅,齊聲斥責楊嗣昌違背朝廷既定的收復北土的方針。一時反對議和的呼聲甚囂塵上剪勿,致使皇上根本不敢采納楊嗣昌的主張贸诚。復古派之好斗,顯然不合時宜厕吉。1638年最后幾個月酱固,清軍突破長城,直入中原头朱。這年冬季运悲,他們洗劫了濟南、天津等許多城鎮(zhèn)项钮。在野之士對朝廷面臨的威脅視若無睹扇苞,而必須對國家安全負責的朝中大臣卻肩負著同時進行兩場戰(zhàn)爭這一無法完成的任務。兵部尚書楊嗣昌要求再次加派賦稅寄纵,以籌集更多軍餉鳖敷。首輔薛國觀表示反對,但崇禎皇帝認為程拭,除暫時加稅之外定踱,已別無良策了。
薛國觀的意見是從朝廷預算中砍掉不必要的支出恃鞋,特別是閑職俸祿和貴戚資產等最為明顯的浪費崖媚。崇禎皇帝迫于戰(zhàn)事危急,不得不令皇室貴戚獻資助餉恤浪。首當其沖的是孝定太后兄孫李國瑞畅哑,其資產總額多達40萬兩。崇禎帝剝奪了他的資產和爵位水由,李國瑞遂因驚悸而死荠呐。不僅孝定太后一病不起,其他皇族成員也紛紛病倒了砂客,連皇上的占卜問卦也因此而不靈驗了泥张。崇禎皇帝大為恐慌,馬上封李國瑞17歲的兒子為侯鞠值,全部歸還所奪資產媚创,并轉而歸罪于薛國觀。
在多數(shù)人看來彤恶,周延儒升任首輔意味著“江南集團”的成功钞钙。在大學士吳甡之庇護下的“江北大臣集團”雖仍然存在鳄橘,但所有山東籍閣臣(張四知、范復粹芒炼、謝升)都被免職了挥唠。因此,1641年的內閣大改組焕议,意味著明朝中央統(tǒng)治集團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內閣及六部逐漸落入了南方集團控制之下。結果弧关,明朝末期盅安,落在“江北”士紳肩上的經濟負擔越來越重,而直接掌握在他們手中的國家權力卻越來越少了世囊。
努爾哈赤死于1626年9月30日别瞭。臨終前他沒有指定汗位繼承人。相反株憾,他的遺訓是警告諸王蝙寨,即八貝勒,永遠不要讓他們當中的某個人成為獨裁者嗤瞎∏酵幔“繼我而為國主者,”他說贝奇,“毋令恃強之人為之虹菲。此等人一為國主,恐恃力自恣掉瞳,獲罪于天也毕源。”或許努爾哈赤感到陕习,像他那種獨裁野心霎褐,若不加約束,最終會危及他所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该镣;或許他不希望自己的繼承人達到與他同樣的歷史地位冻璃。不管出于什么動機,總之损合,他要求八王實行集體統(tǒng)治俱饿。“若集會而見爾等八王任置之國主時塌忽,”他指出拍埠,“不得一二人集會,要眾人會齊后入見土居,共議國政枣购,處理國事嬉探。”
努爾哈赤死時棉圈,共有四大貝勒涩堤,都是這位金汗的子侄。論年齡分瘾,代善最長胎围,其次是阿敏否副、莽古爾泰捌斧、皇太極。其中年齡最小的皇太極槽片,統(tǒng)領著滿洲八旗中的兩旗上岗,因而實力最強福荸。但他的優(yōu)勢只是相對的,他要登上汗位肴掷,必須得到另外三位貝勒的認可敬锐。最初,換取三位貝勒的認可似乎要以實際上瓦解努爾哈赤所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的全部事業(yè)為代價呆瞻。
皇太極后來回顧這次危機說:彼時台夺,我等正為太祖服喪,鑲藍旗貝勒阿敏遣傅爾丹謂我曰:“我已同眾貝勒議痴脾。我等欲推爾為君谒养,然爾既登汗位,須容我出境謀生明郭÷蚩撸”……吾若許其出境,則兩紅旗薯定、兩白旗始绍、正藍旗亦可越境出外謀生。如此國將不國话侄,我為誰君亏推?吾若從其請,則國家分崩矣年堆。最后吞杭,年長的貝勒代善提出了一項折衷方案。在其兒子的幫助下变丧,代善提議由皇太極繼承汗位芽狗,比皇太極年輕的宗族成員,都要向他宣誓效忠痒蓬。作為回報童擎,皇太極當眾向其三位兄長下拜滴劲;在正式場合,則四人同座顾复。于是班挖,一種集體統(tǒng)治格局果真形成了。不過芯砸,這是一種令人不安因而難以持久的政治安排萧芙。努爾哈赤第三子莽古爾泰,認為應由他而不是其弟來繼承汗位假丧。而皇太極則因集體統(tǒng)治對他的約束感到煩惱双揪,正在另尋良策,以使自己真正凌駕于其諸兄之上虎谢。
皇太極在遼東漢人中找到了一種依靠力量。他宣稱以往三年對遼東漢人的屠殺曹质,是違背治國之道的行為婴噩,并將之歸咎于其父努爾哈赤,從而贏得了他們的信賴羽德。他還指出几莽,在他即位前漢人的地位多么低下,而他即位后便采取措施改善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條件宅静。他這一努力表現(xiàn)在許多方面:減輕了關于漢人逃亡的法令章蚣,采用了漢族社會的法律形式。同時姨夹,“拖克索”制度被廢除纤垂,大量漢族奴隸不再由滿族官吏直接管理,而分屯別居磷账,由漢官統(tǒng)轄峭沦,從而使?jié)M漢兩族更加嚴格地區(qū)分開來。
其實逃糟,自1631年大凌河城陷落后吼鱼,就再未發(fā)生過嚴格意義上的滿漢之間的戰(zhàn)爭。從那以后绰咽,后金的許多作戰(zhàn)計劃和準備工作都是由漢人指導的菇肃,所以將此后的戰(zhàn)爭描述為東北邊地武人集團同明朝的斗爭,或許更為確切取募。大凌河降官幾乎都是世代為明朝效力的遼陽土著邊民琐谤。他們是職業(yè)軍人,嚴格遵守維護個人榮譽的生活準則玩敏。自從他們決定歸順后金之后笑跛,便成了金汗麾下極為忠誠和自豪的追隨者付魔。兩年后,又有另一伙東北武人加入了皇太極的偉大事業(yè)飞蹂,但其背景與前者卻大不相同几苍。他們是原籍山東的遼東海盜,是一群投機取巧陈哑、變易無常的軍事冒險家妻坝。憨厚樸實的遼陽邊民將這群海盜視為賭徒和酒鬼,輕蔑地稱其三位首領——尚可喜惊窖、孔有德刽宪、耿仲明——為“山東三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