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幾天不是在下雨中崭歧,就是在準備下雨,或者雨過之后碘赖。
雖然天氣不怎么樣驾荣,但是我的狀態(tài)卻淡定異常,不知是環(huán)境的溫度或是濕度普泡,讓我格外懷舊,并且變得像以前一樣多愁善感的审编。這樣一來也挺好撼班,久久無法落下的文字,突然變得書寫流暢且意猶未盡垒酬。
今天看中國新歌聲砰嘁,這一期的最后,那英收了一個聲音很溫暖的男生勘究,這讓我突然想起幾個月前見過的初中同學矮湘,他所在的單位組織到北京培訓,多年未見口糕,沒想到竟在異鄉(xiāng)相約缅阳。我們一起聊了很多以前的事情,大多是各自的現(xiàn)狀以及誰誰同學又結婚生子了景描,我雖然一直情緒高漲的跟他聊著十办,一直努力找共同話題,但是我卻強烈地感受到心里一股悲哀的情緒席卷而來超棺。那絲悲哀來源于現(xiàn)在與過去的對比向族。
我記得那時他很愛唱歌,跟那英收的那個男生很想棠绘,而且唱得很好聽件相,那時應該叫很“洋氣”吧再扭。他總是能知道最新流行的歌,而我都是從他口中去學的流行歌夜矗,那時候我根本連MP3都不知道霍衫,聽得都是磁帶。也是他推薦給我的江南侯养,讓我開始喜歡上了林俊杰敦跌。他是我們班主任和英語老師的孩子,有著得天獨厚的學習條件逛揩,家里也有電腦(我那時對電腦的認知柠傍,僅限QQ和本地視頻...),那時的他在我的眼里辩稽,是有傲嬌資本的惧笛。不像現(xiàn)在,坐在我對邊的逞泄,穿著與年齡不符的polo衫患整,以四線城市公務員的視角,仰嘆我在北京的薪資喷众,言語中的不甘心各谚,敢想不敢做的抱怨,以及已經(jīng)僵化的行動和思維到千。讓我強烈的感受到昌渤,以前多么鮮活而又有力量的生命啊,多年后憔四,竟被潛移默化成如此普通的成人膀息。
我感受到這些,并不是為現(xiàn)在的自己能稍稍保留了一點年少的人格而去嘲諷他人了赵,而是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來自這個社會的侵蝕潜支,以及放任自身人格的隨波逐流,是多么的可怕柿汛∪吣穑或許像朋友說:“你身在國家的首都,根本感受不到普通人的日常以及他們的想法苛茂,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樣”已烤。好吧,我的確理所當然的妓羊,認為世上的每個個體都擁有獨立的人格和堅定的三觀胯究。可是躁绸,我忽略了裕循,大部分人的人格和三觀都被隱藏在瑣碎的日常中臣嚣,他們可以選擇要或不要感知它們。
可是人格和三觀又是怎么建立的呢剥哑?是不是也像語言硅则、文化一樣,是被環(huán)境所影響的呢株婴?那又何嘗不算是在隨波逐流中建立的呢怎虫?所以要如何判斷一個人有著獨立的人格和堅定的三觀?
本想感嘆下成長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困介,沒想到延伸成對人格和三觀的思辨大审,也是挺有趣的。
繼續(xù)繞回來座哩。
吃飯的時候徒扶,跟男朋友聊起職業(yè)發(fā)展的思考,他問我想做什么方面的工作根穷,我說出思考好幾個月的××方向姜骡,他說我沒有基于現(xiàn)實情況及自身經(jīng)驗考慮,還是太浮躁屿良。重復了好幾遍圈澈。我跟他說:我們的年齡差距,導致我們對事物的認知管引、思想的成熟度及身邊接觸人的階段都是有不一樣的士败,不是每個人都那么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至少我身邊的大多數(shù)同齡人都是渾渾噩噩在“探索”褥伴。
之后他說起了他在N年前辦社團掙錢、組樂隊參加比賽漾狼、演出掙錢的事情重慢,可是我對比了現(xiàn)在所看到的他,一個普通的上班族逊躁,每天最耗費腦力的就是晚餐吃什么似踱,把墻角的4把吉他冷落到攢了厚塵。對比起他聊起往事時的眉飛色舞稽煤,我在心里又不經(jīng)感嘆核芽,是什么讓那個滿身熱血的少年變得這般,連自己都不敢直視的成人酵熙。
是什么轧简,讓我們長大后都變成了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