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
1仍劈、所謂佛法者厕倍,即非佛法》犯恚——《金剛經(jīng)》
【注解】真正的佛不認(rèn)為自己是佛讹弯,真正的圣人况既,不認(rèn)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组民。
【評析】你要是有一個佛法的觀念存在棒仍,那么你已著“相”了。說得好聽邪乍,是著“相”。說得不好聽对竣,是著魔庇楞。
美的最高境界,是美而不自知否纬。
2吕晌、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临燃,未來心不可得睛驳。——《金剛經(jīng)》
【注解】眾生一切的心都在變化中膜廊,像時間一樣乏沸,像物理世界一樣,永遠(yuǎn)不會停留爪瓜,永遠(yuǎn)把握不住蹬跃,永遠(yuǎn)是過去的……我們剛說一聲未來,它已經(jīng)變成現(xiàn)在了铆铆;正說現(xiàn)在的時候蝶缀,已經(jīng)變成過去了。
【評析】在物理世界中薄货,我們常說“電流”翁都;在商業(yè)社會里,我們常說“現(xiàn)金流”谅猾。然而我們常常忽略的是:我們的心柄慰,也如同流水一般,是時時變化的税娜。所以先煎,心也有“心流”。一切令你苦惱巧涧、嗔怒薯蝎、焦慮……的念頭都會慢慢地流走。雷雨過后仍是風(fēng)平浪靜谤绳,而內(nèi)心的平靜占锯,才是最大的幸福袒哥。
3、菩提本無樹消略,明鏡亦非臺堡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艺演∪唇簦——《六祖壇經(jīng)》
【注解】菩提是指覺悟佛道的正智。明鏡比喻清凈心胎撤。本來清凈晓殊,又哪里會染上什么塵埃?
【評析】世界上萬物都是終須敗壞的伤提。所以是虛妄的巫俺,不是永恒的,不應(yīng)該用太多的血心去留戀它肿男。所謂萬物皆為我所用介汹,并非我所屬。心無所住舶沛,無所掛礙嘹承,即是無心無塵。謙虛不是把自己想的很糟如庭,而是完全不想自己赶撰。
4、不悟即佛是眾生柱彻,一念悟時豪娜,眾生是佛∮纯——《六祖壇經(jīng)》
【注解】佛瘤载,不在遠(yuǎn)處,就在你我的心中卖擅。頓悟之時鸣奔,覺醒之時,便是見佛之時惩阶。迷悟挎狸、凡圣,只在一念之間断楷。
【評析】由此可知锨匆,一切萬法盡在自心,我們要從自心中去頓見真如本性冬筒。
5恐锣、道須通流茅主,何以卻滯?心不住法土榴,道即通流诀姚;心若住法,名為自縛玷禽『斩危——《六祖壇經(jīng)》
【注解】念念流動即是道,而不是一念不生矢赁。不拒迎糯笙,念即流動。
【評析】人在一天中會產(chǎn)生幾萬個念頭坯台,這些念頭中炬丸,有些讓我們喜悅瘫寝,有些讓我們痛苦蜒蕾。讓人喜悅的念頭,我們不可過度沉湎焕阿;讓人痛苦的念頭咪啡,我們也不必刻意去壓抑。只要讓內(nèi)心產(chǎn)生的念頭像流水一般流動起來就可以了暮屡〕访《倚天屠龍記》的《九陽真經(jīng)》中有一句話:他強任他強,清風(fēng)拂山崗褒纲。說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准夷。
6、外離相為禪莺掠,內(nèi)不亂為定衫嵌。外禪內(nèi)定,是為禪定彻秆⌒ń剩——《六祖壇經(jīng)》
【注解】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nèi)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唇兑,所謂外禪內(nèi)定酒朵,就是禪定一如。
【評析】這就是“禪定”的真義扎附。世界一樣蔫耽,但每個人看到的世界卻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會用自己過濾鏡來看這個世界留夜,甚至把自己看到的加以演繹针肥,這就是“著相”饼记。只有當(dāng)我們放下所有的演繹,放下一切頭腦的見解慰枕,只是純粹地觀照的時候具则,才會看到世界的真相。
7具帮、是諸法空相博肋,不生不滅,不垢不凈蜂厅,不增不減匪凡。——《心經(jīng)》
【注解】諸法的本來面目就是空相掘猿,諸法的實相亦是空相病游,諸法未曾離開空相,故云是諸法空相……一切法的實相是空稠通,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衬衬,不生不滅,不垢不凈改橘,不增不減滋尉。
【評析】元曉法師年少時來中國到處參學(xué),一夜途中無旅館飞主,就睡在墓邊狮惜,睡了一會后覺得口渴,就起身找水喝碌识,在夜晚聽到水聲后就用缽去盛水碾篡,飲后覺得甘甜無比,等到第二天天亮筏餐,發(fā)現(xiàn)昨夜飲的泉水是墓里流出來的开泽,不凈觀的心念一生就大吐一番,可是那里還有水可吐胖烛,消化了眼姐,從此他便覺悟“萬法唯心”的道理。
8佩番、心無掛礙众旗。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趟畏,遠(yuǎn)離顛倒夢想贡歧。——《心經(jīng)》
【注解】不對一法有所執(zhí)著,心中一絲不掛利朵。如此律想,便不會有得失的痛苦,對一切萬有的真相了了分明绍弟,所有的事物都是不增不減的技即,所以不會產(chǎn)生恐怖。
【評析】宋代無門慧開禪師有一首詩:“春有百花秋有月樟遣,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而叼,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豹悬】辏”春花秋月本無情,夏風(fēng)冬雪亦無義瞻佛,倒是人心偏有意脱篙。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伤柄,一切煩惱都不過是心的掛礙而已绊困。
道家
1、上善若水响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考抄∠妇危——《道德經(jīng)》
【注解】最好的行善事像水那樣蔗彤,水潤萬物卻從來不與萬物相爭。
【評析】中國有句老話說“吃虧是阜杓妫”然遏,小時候老想不明白,吃虧就是吃虧吧彪,吃虧怎么會是福呢待侵?長大后終于覺悟過來,在一些小事上吃點小虧姨裸,不去計較秧倾,才能把精力放在真正的大事上,從而成就大的事業(yè)傀缩。所以那先,偶爾吃吃小虧,換來的是終生的大成就赡艰!就像大海一樣售淡,甘居萬流之下,卻終成其大!
2揖闸、合抱之木揍堕,生于毫末;九層之臺汤纸,起于累土衩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贮泞。 ——《道德經(jīng)》
【注解】合抱的粗木递瑰,是從細(xì)如針毫?xí)r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隙畜,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抖部;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议惰。
【評析】萬事積于忽微慎颗,量變引起質(zhì)變!要成就大的事業(yè)言询,必須從小事做起俯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都做好就最不簡單。
3运杭、多言數(shù)窮夫啊,不如守中×俱荆——《道德經(jīng)》
【注解】人說的話多撇眯,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虱咧,把話留在心里熊榛。
【評析】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腕巡。病從口入玄坦,禍從口出,學(xué)會做人绘沉,從好好說話做起煎楣。
4、五色令人目盲车伞;五音令人耳聾择懂;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帖世,令人心發(fā)狂休蟹;難得之貨沸枯,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赂弓,故去彼取此绑榴。——《道德經(jīng)》
【注解】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盈魁;嘈雜的音聲使人聽覺失靈翔怎;濃厚的雜味使人味覺受傷;縱情獵掠使人心思放蕩發(fā)狂杨耙;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于不軌赤套。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維生事務(wù)珊膜,不耽樂于感官的享樂容握。所以要有所取舍。
【評析】這句話對于身處信息時代的我們特別有借鑒意義车柠,如今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剔氏,微信、微博竹祷、知乎……大量的信息層出不窮谈跛,令人眼花繚亂。沉迷在這些信息之中塑陵,久而久之感憾,我們就會喪失深度思考的能力,變得膚淺而又浮躁令花。所以阻桅,對于容易過度的事物,我們一定要學(xué)會做減法彭则。
5鳍刷、為學(xué)日益占遥,為道日損俯抖。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瓦胎。無為而無不為芬萍。——《道德經(jīng)》
【注解】從事進修學(xué)問的人學(xué)識一天比一天長進搔啊,從事修養(yǎng)道德的人欲望一天比一天減退柬祠。欲望不斷地減退,才會達到真正不想有所施為的地步负芋。只有真正放棄所有主觀的意愿漫蛔,而完全因循自然的行動,才能達到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莽龟,做任何事都能成功的地步蠕嫁。
【評析】形象一些,就好像一棵樹毯盈,為學(xué)者在往上看:滿滿的樹冠剃毒,一個樹枝分出數(shù)個枝杈,一個枝杈又長出N片樹葉搂赋,越往上爬赘阀,抓到的東西就越多。然而為道者呢脑奠,他在往下看:數(shù)個枝杈歸根到一根樹枝基公,N根樹枝歸根到一個主干,主干再往下宋欺,就是根了酌媒。
6、反者道之動迄靠。弱者道之用秒咨。 ——《道德經(jīng)》
【注解】“反”即是變化,“反”即是改變或打破原來狀態(tài)掌挚。道雨席,往往就衍生于這種思想的變化之中。柔弱乃安身之本吠式,剛強是惹禍之胎陡厘。人變老時,牙齒沒了特占,舌頭還在糙置,就是因為舌頭柔軟,而牙齒堅硬是目。
【評析】所以很多時候谤饭,我們不能在某一個方向過于執(zhí)著,偶爾反過來想一想懊纳,或許就能悟出新的道理揉抵。
7、相濡以沫嗤疯,不如相忘于江湖冤今。 ——《莊子》
【注解】水源干枯了,魚兒一起在陸地上茂缚,用濕氣互相呼吸戏罢,用口沫互相沾濕屋谭。然而,它們這樣龟糕,還不如重新回到江海湖泊中戴而,互相忘掉對方呢。
【評析】兩個人與其痛苦地相愛翩蘸,還不如痛痛快快地分開所意。
8、舉世而譽之催首,而不加勸扶踊;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郎任。 ——《莊子》
【注解】全社會的人都稱贊他秧耗,他卻并不因此而更加奮勉;全社會的人都責(zé)難他舶治,他也并不因此而更為沮喪分井。
【評析】外界對自己的評判總是變動不居的。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霉猛,能時時保留著自己的獨特想法尺锚,不為外界干擾,只有這樣惜浅,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自我瘫辩。
儒家
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坛悉》パ幔”——《論語·子罕》
【注解】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流去, 日夜不停裸影≌豕欤”
【評析】時光如流水,在我們身邊靜靜地淌過轩猩,我們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時光卷扮。所謂青春易逝、韶華難在正是這樣的道理界轩。這句話時刻提醒著我們在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視時光画饥,愛惜時間。
2浊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热鞍『鳎——《論語·顏淵》
【注解】自己不想要的衔彻,就別推給別人。
【評析】所謂的“同情共理”之心偷办,其實很簡單艰额,只要做到自己不想要的也別推給別人就可以了。
3椒涯、生而知之者上也柄沮;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废岂;困而不學(xué)祖搓,民斯為下矣。 ——《論語·季氏》
【注解】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聰明湖苞,通過學(xué)習(xí)而懂得的人次一等拯欧,遇到困難才去學(xué)習(xí)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難還不學(xué)習(xí)财骨,那就是下等的愚民了镐作。
【評析】然而,在《論語·述而》篇里,孔子曾說過:“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隆箩「眉郑”可見,孔子把自己也歸入到了第二個等級中了。所以捌臊,天才畢竟只是少數(shù)靶庙,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不斷學(xué)習(xí)娃属,才是正道六荒。
4、欲速則不達矾端,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掏击。 ——《論語·子路》
【注解】做事不要圖快,不要只見眼前小利秩铆。如果只圖快,結(jié)果反而到達不到目的砚亭;只圖小利,就辦不成大事。
【評析】天色漸晚殴玛,一個賣橘子的想趕在城門關(guān)上之前走到前面的一座城捅膘。他問路人,他要什么時候才能抵達城門滚粟。路人回答說:“如果你慢慢走寻仗,關(guān)門之前能到達。如果你走的很快凡壤,就到不了了署尤“姨妫”小販感到很奇怪,沒有領(lǐng)會路人的話曹体,開始快速趕路俗扇,卻又走得太急,打翻了橘子箕别,不得不停下來撿拾滿地的橘子铜幽,最終沒能在關(guān)城門前到達。究其原因串稀,是因為小販一心只想著趕路與到達除抛,沒有平和的心態(tài),以至于最終自亂陣腳厨诸,打翻了貨物镶殷。
5、舉直錯諸枉微酬,能使枉者直绘趋。 ——《論語·為政》
【注解】重用正直的人,置于不正直的人之上。就能夠影響社會風(fēng)氣,使不正直的人走正路颗管。
【評析】主要的矛盾解決了陷遮,次要的矛盾就會迎刃而解。管理或執(zhí)政的智慧其實很簡單垦江,只需把賢明的人選拔出來帽馋,放在庸才之上。那么比吭,企業(yè)或國家自然就能慢慢地走上正道绽族。
6、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衩藤,必先苦其心志吧慢,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赏表,空乏其身检诗,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瓢剿,曾益其所不能逢慌。 ——《孟子》
【注解】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zé)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nèi)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jīng)受饑餓雪位,以致肌膚消瘦涝焙,使他受貧困之苦坠韩,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距潘,總不如意炼列,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nèi)心警覺只搁,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俭尖。
【評析】人前顯貴氢惋,人后受罪。想要成就大事稽犁,必先吃得大苦焰望。所以的享樂都是有“代價”的;所有的煎熬已亥,都是有“補償”的熊赖。
7、自反而不縮虑椎,雖褐寬博震鹉,吾不惴焉;自反而縮捆姜,雖千萬人传趾,吾往矣。 ——《孟子》
【注解】反省自己覺得理虧泥技,那么即使對普通百姓浆兰,我難道就不害怕嗎珊豹?反省自己覺得理直簸呈,縱然面對千萬人,我也勇往直前店茶。
【評析】圣人判斷一件事該做不該做蜕便,其最終的準(zhǔn)則是: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是否覺得理虧。如果這件事情并不會讓自己感到理虧忽妒,那么玩裙,即使外界存在著再大的阻撓,也只是形同虛設(shè)段直。
8吃溅、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鸯檬!——《孟子》
【注解】事情做不成功决侈,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guān)系處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赖歌,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枉圃。
【評析】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時,我們應(yīng)該好好想想庐冯,這其中有哪些問題是自己造成的孽亲,自己應(yīng)該負(fù)哪些責(zé)任。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與弱點展父,再盡最大努力去改變它返劲,那么,自己就能越變越好栖茉,越變越強篮绿!一切麻煩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自我成長吕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