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被一本書更新了對《論語》里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俄烁,不亦說乎涩咖!”這句話的認識海诲。這本書叫《華杉講透論語》。
? 論語大概是我讀初中的時候學到的檩互,好像最早學的一句話就是“學而時習之特幔,不亦說乎”。課堂上給的注釋是:你學過的知識闸昨,要經(jīng)常復習蚯斯。這個注釋我一直以來都覺得沒問題。習饵较,就是復習嘛拍嵌。
? 直到讀到《華杉講透論語》,作者給的注釋是:學循诉,就是效法横辆,就是模仿;習就是練習茄猫》那遥總的來說就是:你學到的涉兽,知識恃轩,模仿到的行為,要常常的拿到現(xiàn)實上去練習锌畸。
? 我認為這個注釋是非常正確的!以前總覺得圣人之道離自己很遠他嚷,與自己無關蹋绽;自己也不會成為圣人。有了這個注釋我就知道:圣人之道在于修身筋蓖,修身在于事上練卸耘。 知識 光是復習沒有用的,有些道理你復習也只是死記粘咖,也只是硬背蚣抗,真到遭遇現(xiàn)實沖擊的時候,你能堅持用上嗎瓮下?所以修身要義便在于此翰铡。這也是為什么從小學到大學學了這么多知識,也不能全部用上的原因讽坏。因為沒有在具體的事上練習锭魔。
? 按照王陽明的說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圣人路呜,只要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就可以了迷捧。如果我要做圣人,那么胀葱,我需得知道什么是圣人之道漠秋;然后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從端茶倒水抵屿,從迎來送往等等小事去體現(xiàn)庆锦。書中提有一個例子:“比如送客,孔子是要站在大門口眺望轧葛,一直到客人走遠了搂抒,不回頭了,看不見了朝群,才轉身進屋燕耿,那我送客,也等到客人的車轉完看不見了才停止揮手告別姜胖,轉身進屋誉帅。這樣一來,今天我送客的這件事,就算是孔子來做蚜锨,他也不過如此档插,和我一樣,這件事上亚再,我就是圣人了郭膛。”
? 你看氛悬,這就是圣人之禮则剃,學習就是效仿,那我自己也是如此照做如捅。送煤氣棍现、幫修理的、房東的每次從我家門出來镜遣,我都是會等他們走遠才關上門己肮,而不會立刻就關上門。馬上關門有趕客的意思悲关,絕非禮貌的行為谎僻。
? 這樣看來,好像做個圣人很容易寓辱?非也艘绍!即使我們照做了,但是能堅持做嗎秫筏?能一直堅持到死亡那一刻嗎鞍盗?所以難度應該不是怎樣做,而是做多久跳昼?因此才要事上練。我們只有事上練肋乍,日日練鹅颊,才能練出意識習慣,才能成為你人體行為的一部分墓造,就像眨眼睛堪伍,很自然而然的這樣做,并沒有刻意為之觅闽。
現(xiàn)在重新看來帝雇,圣人之道,也并非遙不可及蛉拙。用模仿學習圣人之道尸闸;用練習成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