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朋友的丈夫出軌了, 這個曾經(jīng)被我們評價為”就算全世界的男人都出軌,他也不會出軌”的男人就此顛覆了我們的三觀. 朋友想離婚, 但他丈夫一再承諾要回歸家庭,跟第三者一刀兩斷.事情反反復(fù)復(fù)將近一年,前幾天聽說他丈夫得抑郁癥了. 她很為難, 不忍心再提離婚的事,認為丈夫的抑郁和自己對他的譴責和冷漠有關(guān)系, 內(nèi)心也備受煎熬. 我推薦她讀美國作家威廉.格拉瑟的<選擇理論>.
? ? 這是一本心理學(xué)范疇的書.用作者自己的話說是不同于外部控制心理學(xué)的一種新型心理學(xué),暫且稱它為內(nèi)部控制心理學(xué).它的核心觀點是:?別人既不能讓我們悲傷,也不能使我們開心.我們能夠從別人那里獲得的,只有信息,而信息本身并不能使一個人去做任何事或者感受任何東西. 我們選擇了自己所有的行動和思維,也間接地選擇了幾乎所有的感受和大部分生理活動.我們自己對此負有所有責任.
? ? 從這個理論出發(fā),朋友丈夫的抑郁是他自己的選擇. 他要為此承擔責任, 唯有這樣, 才能真正走出抑郁. 這樣可能有些不通人情,有誰愿意自己選擇抑郁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人類的基本需求和感受吧.
? ? 作者將人類的基本需求和感受分成了五大類: 生存, 愛,性和歸屬感, 權(quán)力, 自由, 樂趣. 對這些需求的不同強度影響著我們的人際關(guān)系, 而人際關(guān)系的健康與否又影響著我們的婚姻,生活,職場,教育等等.那么,為什么對一些人來說很重要的事情另外一些人卻從來不在乎呢? 作者提出了優(yōu)質(zhì)世界的概念, 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們最想與之共處的人, 第二部分是我們想擁有或體驗的事物. 第三是我們遵循的信念或信念系統(tǒng). 每個人的優(yōu)質(zhì)世界組成都不一樣, 但卻不外乎這三類. 優(yōu)質(zhì)世界決定了我們會選擇什么樣的人作為婚姻伴侶, 我們在婚姻生活中選擇什么樣的姿態(tài), 以及會做什么樣的事情來維系婚姻等等. 了解了優(yōu)質(zhì)世界的概念以后, 還要知道整體行為. 作者將思維(Thinking), 行為(Activity), 感受(Feeling), 和生理表現(xiàn)(phisiology)這一系列稱為整體行為(Behavior). 認為我們做某事時,一定是行動和思維的特定組合.比如跑步,我為了減肥要跑步,那么”想減肥”是思維, 跑步是行為, 熱和累是感受, 出汗是生理表現(xiàn). 這些相輔相成,同時發(fā)生,不存在孤立的行為,也不存在任何因果關(guān)系.
? ? 從這個角度講, 朋友丈夫的抑郁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整體行為.我們雖然不清楚其真正原因,但大抵可以進行如下推理: 一個"模范好男人"由于某種原因出軌了,他感受著內(nèi)心的糾結(jié)和痛苦,不知道該做出什么樣的選擇,這樣的思維讓他反反復(fù)復(fù). 當感受到第三者暖心的關(guān)懷時, 他想放棄自己的妻子和家庭. 但當他回到家面對她們時, 又很自責, 糾結(jié). 他渴望妻子能像第三者一樣關(guān)心他, 但迎來的往往是冷漠, 憤怒和責罵. 他很痛苦, 不知道該怎么辦,于是選擇了逃避. 他的基因捕捉到了他大腦的信息, 創(chuàng)造性的給他制造了手腳麻的生理癥狀, 以此來逃避自己不作為的責任, 并暫時得到了妻子的同情和關(guān)心, 因此進入一個舒適地帶, 這也是為什么每當她妻子要求和他談話的時候,他手腳麻的癥狀就非常明顯甚至加劇.
? ? 那么唯有來到調(diào)解圈,問題才能解決.所謂調(diào)解圈,就是包括三個實體的一個圓圈:妻子,丈夫和婚姻本身.走進調(diào)解圈,就意味著雙方同意婚姻比各自的需求更重要.也意味著雙方都了解選擇理論,不強迫對方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強迫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 ? 比如,朋友不再要求他的丈夫不能晚歸, 不能和朋友們喝太多酒, 不能不學(xué)習(xí)總看電視, 不能總亂放東西. 也不再要求自己必須飯后立刻刷碗, 不能睡懶覺等等.而丈夫,也不能要求妻子忍著被出軌的內(nèi)心劇痛還表現(xiàn)出關(guān)心他的樣子, 不能要求妻子和第三者一樣溫柔,善解人意. 畢竟, 每個人只能控制自己, 改變自己. 而對于處于婚姻中的兩個人來說, 如果還想繼續(xù)這段姻緣, 就要將婚姻需求置于個人需求之上. 作者也提到最好的婚姻是分享一般水平的生存需求,高度的愛和歸屬需求,較低的權(quán)力需求,自由需求以及高度的樂趣需求. 所以作者認為用選擇理論來預(yù)防問題比解決問題更有效.
? ? 如果每個人都能認清楚自己的需求,并把它們提高或者降低到合適的強度, 那我們的婚姻,家庭,職場人際關(guān)系就會非常融洽, 個人幸福指數(shù)也會飆升. 為此, 作者在第二部分也給出了很多實踐方面的建議.比如, 在婚姻生活中,采取任何行動前都先問問自己我這么會讓我們更親密還是更疏遠? 在婚姻或者親子關(guān)系中,不批判,不威脅,不抱怨,不貶低,不懲罰也不利誘, 充分利用選擇理論. 對孩子的教育就應(yīng)該是無盡的愛和零懲罰. 不僅僅要思考對自己而言什么是對的, 也要思考對這個家庭來說什么是對的. 建立彼此的信任, 讓讓調(diào)解圈堅不可摧.
? ? 總的來說, 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它能讓你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如果能試著運用書中的理論指導(dǎo)一二, 還是那句話,幸福指數(shù)立馬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