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寫畫生活】)
Hi~小伙伴們~好久不見
不知道你們有無試過間歇性提不起勁做事的懈怠感粹湃?
反正我是經常有這種時候(一直偷懶一直爽)
今天想分享實踐過的幾個方法麻汰,個人覺得對間歇性的懈怠對有療效~
如果對正在閱讀的你有點啟發(fā)就更好啦嫌变。
人人都能學到用到的策略。
很多個下班后的晚上,我已經將各種計劃在腦海中上演了無數遍眠副,但是身體卻很誠實地躺在沙發(fā)上,腦子也不想處理那些看起來很費勁的事……
因為經過一整天竣稽,我們的意志力和精力都已經被消耗地七七八八囱怕,大腦被塞滿了各種信息霍弹,不由自主地想要放松,很難理智地實施要耗費更多精力的計劃娃弓。
雖然有人真的能做到典格,比如自律的學霸們,幾個月減肥成功的狠人們台丛,還有四五點起床的晨型人……
但無奈自己就不是那樣的人吶钝计!就是不自覺地有拖延癥啊齐佳!
怎么破私恬?
從一直很火的《微習慣》這本書里,找到了希望炼吴。
作者用親身經歷告訴廣大群眾本鸣,養(yǎng)成好習慣不難,不管你之前失敗了多少次硅蹦,都不是你的問題荣德,是策略的問題!
且看解釋:
“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童芹,小到不可能失敗涮瞻。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假褪,并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署咽,它也因此成了一種極其有效的習慣養(yǎng)成策略。
微習慣會幫助你改變自己的生活生音,在這一點上宁否,你會勝過世界上99%的人。
從現在開始缀遍,你可以實現自己的偉大目標慕匠,不會再品嘗“激發(fā)動力”、“下定決心”域醇、“直接行動”等策略帶來的內疚台谊、膽怯與一再失敗。為了讓改變更加持久譬挚,你不能再跟大腦較勁了锅铅。
當你開始用微習慣策略教你的方法按照大腦的規(guī)律做事情時,持久改變其實很容易殴瘦『萁牵”
方法如下:
制定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微小目標(比如每天做一個俯臥撐号杠,背一個單詞蚪腋,寫三句話的日記等等簡單到不可思議的任務)丰歌,"欺騙"大腦不需做判斷就開始執(zhí)行。
因為這個目標毫無難度屉凯,所以愿意開始——
開始了就有慣性(因為你很大可能不會真的只做一個俯臥撐立帖,只寫三句話,而是慢慢進入狀態(tài))悠砚,
退一步講晓勇,就算進入不了狀態(tài),也能完成今天的目標灌旧,
會更有成就感和滿足感绑咱,第二天也更愿意開始!
因為不需要面對失敗的挫敗感和陷入“不夠自律”的羞恥感。
久而久之就在生活中養(yǎng)成了好習慣枢泰。從而達到自我管理的作用描融。
下面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哈~
建立微習慣,并落地成為生活習慣衡蚂。
理解了微習慣的力量窿克,第二步開始制定自己的微習慣。
為什么很多道理知道了也沒用毛甲?就是因為我們沒讓它落地成為自己的生活一部分年叮。
制定微習慣,就從自己覺得超容易玻募,動起來毫不費勁的計劃開始只损。且記住一個原則:"完成比完美重要。"
好比我想每天都能練習畫畫七咧,我的微習慣計劃就是:每天畫五分鐘or打開畫版畫個草稿圖改执。
畫幾筆一眨眼五分鐘過去了,就完成當天的小任務坑雅,完全沒有難度辈挂,大腦沒有一絲不愿意。這就比我因為害怕不夠好或者完成不了任務而完全不想動筆強多了裹粤。我不會苛責自己畫的好不好终蒂,反而鼓勵自己明天繼續(xù)。目的是養(yǎng)成每天都動動筆的習慣遥诉。
以前因為老是想太多拇泣,沒有開始的信心。連每天動筆都做不到矮锈,全憑心情和精力狀態(tài)偶爾動筆霉翔,哪一天才能看到進步呢?
-不太想動的時候隨手快速涂幾筆-
光靠"熱愛"和"興趣"做一件事苞笨,斷斷續(xù)續(xù)债朵,最后蹉跎半年一年是很快的子眶。沒有持續(xù)的力量,便無法看到更進一步的自己序芦。
所以臭杰,我決定每天不要想畫得好不好(因為我遠遠沒到人家資深畫師要動腦和思考的水平),這個季度只有一個微目標谚中,就是要動筆渴杆,保持"做這件事情的慣性"。讓習慣帶來力量宪塔。
運動同理磁奖,比如每天晚上九點鐘計劃做一分鐘的運動(或者一個深蹲,一分鐘平板支撐等隨便什么自己覺得超easy的運動)某筐,很容易就搞定点寥,且一旦開始了,慣性使然往往會接著做下去来吩。滿足感會讓明天更有動力接著做敢辩。
然后,十天半個月后發(fā)現弟疆,每天固定時刻立馬想動一動戚长,而且運動次數和強度不知不覺上漲了呢。(不過自覺增加強度這一點怠苔,我自己還沒做到同廉,等做到了再來反饋。)
很多時候無法“堅持”不是因為毅力不夠柑司,而是因為太在意結果迫肖,太完美主義,給自己框死了攒驰;這樣結果就是頻率太低蟆湖,無法形成習慣。
其實玻粪,沒有所謂的“堅持”隅津,只有連續(xù)的生活,平凡的力量劲室。
只留重點伦仍,不超過3件事。
根據自己近期最想實現的目標很洋,制定對應的習慣養(yǎng)成計劃充蓝,重點是刪繁就簡,只留重點。一段時間內每天的微習慣培養(yǎng)最多計劃小于等于3項谓苟。
上班族或者學生晚間的可自由支配時間固定的就3-4小時左右官脓。所以不能一次性排好幾個事搞得自己特別忙碌。人總是低估做事的時間娜谊,以為計劃越多越優(yōu)秀。
經過實踐證明斤讥,要提說到做到的執(zhí)行力纱皆,就要刪繁就簡,只留重點項目芭商。每個階段內每日必做的待辦里只留3項以內派草。少即是多。
比如:
如果最近有考試铛楣,那刷題和復習必須占了一個位近迁,其他沒那么緊急的事情就得先讓位。二是可以設立11點前睡覺的準則簸州,好精力是減少拖延的必備基礎鉴竭。然后最多加一項,比如運動一下岸浑。那每天晚上做到這三項就很了不起了搏存。
再比如最近要培養(yǎng)一個興趣愛好,比如樂器矢洲,比如學理財投資璧眠,就最多安排兩件事,因為都是要付出時間大量練習和實踐的事读虏,不要再硬塞事項逼到原始腦想偷懶责静。
制造專屬的【場域】,導向要做的事盖桥。
最后分享一個關于的"場域"的概念和方法灾螃,實際應用在自己生活中的例子。
簡單理解成揩徊,"場域"就是當進入某個場所或范圍中睦焕,讓自己條件反射做某事。
比如靴拱,去到圖書館會很自然地安靜閱讀和學習垃喊;在游樂園就像瘋玩,把煩惱拋掉袜炕;而商場是讓人想購物的場域……
場域可以是一個大的場所本谜,也可以是一個小的人為定義的區(qū)域。
比如我把書桌作為一個學習和輸出的場域偎窘。
上班已久坐一天乌助,下班時間我不喜歡在空間較小的書房里久坐溜在。所以書房不是我唯一的學習場域。
我選擇了一張帶輪子的小書桌他托,可以隨意移動掖肋。然后小書桌上只有筆記本,筆赏参,電腦志笼,不會放其他讓自己分心的東西,在書桌前就自動進入輸入或者輸出的場域把篓。減少需要用力去抵抗誘惑的干擾纫溃。
如果我想看電視或者刷手機,就必須從書桌前離開韧掩,坐到沙發(fā)或者其他地方紊浩。
進一步的,你還可以把不同的個人電子設備打造成一個微型的"場域"疗锐,這個場域里只有你想讓自己使用的軟件坊谁。比如ipad里我只下載畫畫、剪輯滑臊、修圖呜袁、閱讀和所需的媒體平臺軟件,但沒有購物和追劇的軟件(這類軟件我會在手機上用)简珠,也就是讓自己習慣這個場域做什么事阶界。
一旦打開這個設備,就像你的專屬定制場域聋庵,都將你導向要做的事情膘融,再也不怕"買前生產力,買后愛奇藝"啦祭玉。
最后總結一下氧映,
一、建立專屬微習慣脱货,落地成為生活習慣
二岛都、只留重點,階段內只計劃1-2件事
三振峻、制造專屬的【場域】臼疫,導向要做的事
突破間歇性懈怠,
提升按計劃行動的積極性扣孟,
從以上三點入手烫堤,
一起試試看看有沒有變化吧!
做自己喜歡的事,喜歡當下在做的事鸽斟。
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