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剛剛讀完的是一本關于美食的書《魚翅與花椒》, 書中通過一個外國作家的學習和觀察堂飞,講述了大量的中國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役首。
通過一個外國人的視角,加上和西方的對比蔚约,往往對中國讀者來說像照到一面鏡子一樣產(chǎn)生許多不同的發(fā)現(xiàn)。對一個剛到中國來的外國人來說涂籽,看到中國人什么都吃苹祟,是最不能習慣和接受的事情了。作者最后作為一個美食作家也走遍中國嘗試了蛇,果子貍和各種野生動物树枫。其實我也很吃驚直焙,作為一個普通中國人來說哪里敢嘗試這些野味,可是仔細一想我們平時也常常吃豬肝砂轻,豬大腸箕般,血豆腐,這些在一個普通外國人眼里已經(jīng)很生猛了吧舔清。
然而川菜有多大的獨特魅力吸引了一個外國的作家充滿熱情地學習和研究丝里,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去嘗試,最后還拿起菜刀成了一名有專業(yè)技能的業(yè)余成都菜廚師体谒。作者扶霞非常幸運的在90年代初來到中國杯聚,那時候中國的城市還沒有大面積的改造拆遷,在這本美食的書里面抒痒,也記錄了成都的老城幌绍,蒼蠅館和老街坊的生活細節(jié)。作者在最后也非常惋惜故响,中國的建設和高速發(fā)展不僅是增添了很多食品安全問題傀广,浪費問題,并且多年以后作者再回到成都彩届,火柴盒式的建筑代替了老城區(qū)伪冰,市井的煙火氣沒了,老街巷的人情味不在了樟蠕。
我一直有讀書評寫書評的習慣贮聂,這本書我在豆瓣上寫了一段短評抄錄如下:
“說真的,看這本書是很久沒有了的如醉如癡的讀書感寨辩。加上上海譯文出版的生動翻譯吓懈,讓我這個業(yè)余美食愛好者恨不得立刻再踏上成都的土地。然而清醒以后明白過來靡狞,15年造訪成都已經(jīng)不是最早去的那個成都了耻警。更不是扶霞筆下90年代的成都了。我們已經(jīng)失去了一個個時代的地方文化甸怕,比起太古里來甘穿,是不是有那么一天還會有真正的市井重現(xiàn)? 我想著想著蕾各,開始懷疑自己什么時候還會到成都去扒磁∏炀荆”
外篇:我在讀完這本書之后立刻拉著朋友去北京的宜賓招待所吃燃面解饞去了式曲,迫不及待,結果我過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