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律
以前我認為自律就是自我約束,不需要別人管姊扔,自己能夠管好自己。在這本書中顛覆了我對自律的認識鲁沥,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承受痛苦呼股,解決問題耕魄。自律有四個原則 1.推遲滿足感 2.承擔責任 3.忠于事實 4.保持平衡画恰,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遇到問題可以有兩種態(tài)度第一種是積極主動的去面對吸奴,直到解決問題 第二種是消極被動的去抱怨允扇,逃避。問題永遠也無法解決
2.愛
在讀到這本書之前则奥,我以為愛就是無條件地付出考润,不講求個人回報,讀到這本書之后我顛覆了對愛的認知 读处,作者斯科特.派克認為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糊治,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xiàn)自我完善的一種意愿罚舱,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個人的意愿井辜,核心動機是滿足自我的需求,不管為別人做什么事管闷,真正的原因都是為了自己粥脚,真正的愛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自我擴展,而非純粹的自我犧牲包个。
3.成長與信仰
不能因為洗澡水臟了刷允,就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相信上帝這件事有時候是錯的碧囊,有時候又是對的树灶,不能一竿子打死。而科學本身也是一種信仰糯而,如果太偏執(zhí)天通,無疑又是走向了一個極端。由相信到不信歧蒋,再到相信的過程土砂,才是通往神靈的道路。
作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谜洽,對于他人給予的經(jīng)驗和規(guī)則萝映,我們要抱有冷靜和懷疑的態(tài)度。
心理醫(yī)生在面對患者時阐虚,簡單粗暴的把患者對宗教的信仰肯定否定序臂,或者保持中立不予置評都是不對的。有些病人只能看到眼前非常狹窄的一塊,并排在一起的東西也看不到奥秆,這是因為他們心里給自己設(shè)了限制逊彭,只能看見想看的。如果能以開放的心態(tài)面對事物构订,就會發(fā)現(xiàn)身邊處處都是奇跡侮叮。
4.恩典
心理治療的本質(zhì),不過是一種自律工具悼瘾。歸根到底還是要靠患者自己的努力囊榜。無論病情達到哪種程度,只有依靠強烈的成長意愿亥宿,才能扭轉(zhuǎn)乾坤卸勺。
接受恩典意味著承擔更多的責任,行使更大的權(quán)力烫扼。所以我們內(nèi)心熵的原罪就會讓我們抵抗恩典曙求,維持住當前的生活狀態(tài)。只有深入認識恩典映企,體驗它的力量悟狱,意識到和上帝多么接近,我們內(nèi)心深處才會產(chǎn)生前所未有的寧靜卑吭。
大部分人對恩典望而卻步的原因是害怕愛和付出本身芽淡。很多人缺乏面對孤獨的能力,所以主動選擇放棄“掌舵”的機會豆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