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個食物造假的問題樊零,我們可能先想到各種假冒和偽劣的食物我磁。像2008年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假奶粉事件,但在《美味欺詐》一書中驻襟,作者把食物造假的范圍擴大到了“對購買食物的消費者所進行的任何欺騙行為”夺艰。其中既包含了缺斤少兩這類的坑蒙拐騙的伎倆,還包括往食物中添加有毒有害的添加劑沉衣,以及招搖撞騙郁副,夸大食物功效的謊話等等。
當我們面對這些食物造假的行為時豌习,總是容易陷入對過去的懷念霞势。在我們的想象中烹植,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前,那時候沒有殺蟲劑愕贡,也沒有添加劑草雕,那時候的孩子們喝的是最純凈的牛奶,那時候家禽家畜也是吃著天然的食物長大的固以。但是墩虹,這本書卻讓我們的這種想象徹底破滅了。
我們發(fā)現(xiàn)食物造假的歷史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長憨琳。事實上诫钓,自從工業(yè)革命以來,以工廠機器大生產取代了手工工場篙螟,食物的生產方式隨之改變菌湃,這就為造假提供了技術手段。當西方社會通過工業(yè)革命走向繁榮時遍略,資本本身的貪婪屬性也開始顯現(xiàn)惧所。作者通過對英國、美國绪杏、德國等工業(yè)強國的食物造假史進行梳理下愈,揭示了造假行為背后商業(yè)和政治的激烈博弈。
一蕾久、食物造假的歷史
食物造假早在工業(yè)革命時代就已經初露端倪势似,最初的食物造假行為,通常只是發(fā)生在物理層面僧著,例如往大米中加入小石子履因。
作者發(fā)現(xiàn),早在19世紀初的倫敦盹愚,普通人吃的醋是用硫酸勾兌的搓逾,吃的奶酪是在壞了的牛奶里摻入米粉或者木薯粉制成的,喝的咖啡來自咖啡粉和菊苣粉的混合物杯拐。倫敦只是食物造假行為的一個縮影霞篡,事實上在整個日不落帝國,普通人吃的大多數(shù)食物端逼,都有不同程度的造假情況朗兵。
作者在書中提到的茶葉造假的例子,很具有代表性顶滩。當時倫敦有一個女傭余掖,她在喝茶的時候,喜歡往茶中加入一茶匙氨水礁鲁,雖然這樣的口味很奇怪盐欺,但她認為這樣做可以治病赁豆。有一天,這位女傭在往茶中加氨水時冗美,驚訝地發(fā)現(xiàn)魔种,茶水居然變成了藍色。后來經過詳細的檢查粉洼,原來女傭買的茶葉节预,并非真正的茶葉,而是黑刺李這種植物的葉子属韧。黑刺李的葉子雖然外形像茶葉安拟,但顏色卻和茶葉不一樣。為了讓黑刺李的葉子呈現(xiàn)茶葉的顏色宵喂,生產商把黑刺李的葉子和銅放到一起煮糠赦,直到黑刺李的葉子變成綠色為止。
同樣的事情也發(fā)生在美國锅棕。在19世紀后期拙泽,美國的食物生產,通常在非常惡劣的環(huán)境中進行哲戚,這就使得美國食物的質量急轉直下奔滑。例如生產香腸的工廠里艾岂,肉被扔得隨處都是顺少,老鼠在肉上面跑來跑去,工人們也隨意踩踏王浴,隨口吐痰脆炎。當時,為了將這些香腸賣出去氓辣,奸商發(fā)明了各種造假方法秒裕,例如往香腸中加入胡椒、肉桂等香料钞啸,這樣一來几蜻,即使已經腐爛的肉也不會散發(fā)臭味。
如果說這些造假的香腸体斩,普通人還可以敬而遠之的話梭稚,那么當時的美國連牛奶也會造假,而這些牛奶絮吵,幾乎是嬰兒們唯一的食物弧烤。19世紀50年代,美國曾發(fā)生了臭名昭著的泔水奶事件蹬敲。所謂的泔水暇昂,就是釀酒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和下腳料莺戒。當時,為了給紐約這樣的大城市提供充足的牛奶急波,很多奶牛場都開在郊區(qū)从铲,并且位于釀酒廠旁邊。這些奶牛場里的奶牛幔崖,被關在巨大且黑暗的牛棚里食店,每天吃的都是泔水。想想看赏寇,六七百頭奶牛擠在一間骯臟的牛棚里吉嫩,除了躺在滿是糞便的地上,就是吃酒渣飼料嗅定。一開始自娩,這些酒渣飼料奶牛們也不吃,但一兩個星期后奶牛們就習慣了渠退。吃了幾周酒渣飼料后忙迁,奶牛們的嘴和鼻孔都臟得嚇人,眼睛也呈鉛灰色碎乃,這些都是過度酗酒的癥狀姊扔。據(jù)統(tǒng)計,從1870年到1900年這三十年間梅誓,美國五歲以下的兒童中恰梢,每三個就有一個死亡,這和泔水奶的泛濫有關梗掰。
到了20世紀嵌言,美國的食物造假仍然在繼續(xù),只不過這時食物造假不再局限于物理層面及穗,而更多表現(xiàn)在化學層面摧茴,也就是入各種化學添加劑。當時埂陆,隨著食物生產手段和科技的發(fā)展苛白,眾多化學添加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加有防腐劑的果醬焚虱,加了甜味劑的糖果购裙,加了增香劑的糕點,都出現(xiàn)在美國的商店之中著摔。一開始缓窜,人們對此并不排斥,畢竟加有防腐劑的食物可以保存很久,加有添加劑的食物味道也更加可口禾锤。但是私股,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些化學添加劑恩掷,可能對人體產生各種危害倡鲸。根據(jù)美國國會的研究,當時市場上所用的840種化學添加劑中黄娘,超過一半都是有毒有害的峭状。這意味著人們每天都和大量不安全的食物打著交道。
這種利用化學方法進行食物造假的行為逼争,在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達到頂峰优床。當時美國出現(xiàn)了一種新興職業(yè),叫做香料師誓焦。他們就像巴黎的高級香水師一樣胆敞,能夠調制各種各樣的味道。只不過香料師進行創(chuàng)作的原料是人造香料杂伟,他們的產品也不是香水移层,而是食物。例如赫粥,香料師能夠生產番茄混合劑观话,這樣番茄醬的生產廠商就能大量減少番茄的使用量。同樣越平,利用香料師生產的乳香精频蛔,很多生產商能夠生產出不含牛奶的乳制品飲料。對于這些食物喧笔,香料師們往往洋洋自得帽驯。他們說龟再,如果榴蓮酥吃起來滿是榴蓮味书闸,那么里面到底有沒有放真正的榴蓮,又有什么關系呢利凑?但是浆劲,作者卻認為,香料師們正在進行食物造假的行為哀澈。這不僅是因為牌借,往食物中加入的香料,通常都對人體有害割按,更是因為香料會對人們的口味形成誤導膨报。畢竟香料營造的香味,并不是食物本來的香味。對于吃慣了加了香料的榴蓮酥的人來說现柠,他們可能反而不習慣真正的榴蓮的味道了院领。更糟糕的是,香料的使用够吩,可能會導致食物本身品質的下降比然。例如在1972年,香料師們研制出了一種類似雞肉口感的香料周循。于是强法,很多養(yǎng)雞場開始給飼養(yǎng)的小雞注射這種弄香料,并且在飼養(yǎng)僅僅49天后湾笛,就將這些注射過香料的雞投入市場饮怯。
二、食物造假的原因
雖然古代也有食物造假的行為嚎研,但為什么直到工業(yè)革命之后硕淑,食物造假才開始泛濫,甚至出現(xiàn)了愈演愈烈的趨勢呢嘉赎?在作者看來置媳,其中的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食物生產鏈條的拉長公条,公眾對食物造假的漠然態(tài)度拇囊,以及政府的放縱。
首先來看第一個原因靶橱,工業(yè)革命促進了食物加工業(yè)的發(fā)展寥袭,這使得對食物造假的鑒定更加困難。工業(yè)社會之前关霸,由于加工方式相對簡單传黄,食物通常保持著純天然的樣子。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面包队寇。當時市面上一般只有七種面包膘掰,每一種都有對應的重量、價格和成分佳遣,人們可以輕易的鑒別出某種面包是否造假识埋。但是現(xiàn)在如果你走進一家面包店,你會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零渐,他們不僅色彩各異窒舟,而且造型差異也很大。光是看一看诵盼,你就會眼花繚亂惠豺,再加上各種化學添加劑的作用银还,你根本嘗不出來面包到底有沒有造假。同樣洁墙,當我們喝下一瓶可樂時见剩,舌頭分辨不出制造可樂的水里,細菌是否超標扫俺;吃下一只雞翅時苍苞,也感受不出來生出這一對翅膀的雞,是否死于半年之前狼纬。于是羹呵,發(fā)達的食品加工業(yè)在向我們提供越來越多美食的同時,也讓我們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疗琉,去鑒別這些美食冈欢,到底有沒有問題。
食物造假的第二個原因盈简,工業(yè)革命導致食物的生產鏈條拉長凑耻,這使得食物造假的追責也難以實現(xiàn)。在工業(yè)社會之前柠贤,食物的生產鏈條很短香浩。人們要么就是吃掉自己種植的糧食,要么就是跟同村的人進行交易臼勉,這些簡單交易的雙方邻吭,通常都互相認識。但是工業(yè)革命后宴霸,傳統(tǒng)的農業(yè)社會被打破了囱晴。人們要想獲得食物,只能通過各種百貨公司與雜貨鋪瓢谢,而這些地方銷售的畸写,可能是遙遠的工廠生產的食物,這些食物的原料氓扛,甚至可能來自外國酣栈。這樣一來挺邀,食物的生產鏈條被拉長领猾,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蕉鸳,都有造假的可能翅楼。就算消費者發(fā)現(xiàn)買到的面包有造假行為尉剩,也根本不知道,到底是因為用了劣質的小麥毅臊,還是生產的環(huán)節(jié)有問題理茎。
食物造假的第三個原因,在于政府的不作為,這縱容了食物造假的泛濫皂林。雖然食物造假的鑒定和追責都很困難朗鸠,但只要政府加強監(jiān)管力度,那么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础倍。遺憾的是烛占,政府在這方面卻習慣于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這進一步導致食物造假的行為大肆泛濫沟启。例如在19世紀忆家,英國政府傾向于認為,食物造假行為雖然令人遺憾德迹,但卻是自由貿易的必然結果芽卿。既然整個日不落帝國的繁榮,都是建立在自由貿易的基礎之上的胳搞,那么只能對食物造假放任自流卸例,等待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解決。因此肌毅,除了像茶葉筷转、食鹽等少數(shù)關系到國家命脈的領域之外,對于大多數(shù)食物交易行為悬而,英國政府都毫無作為旦装。這種放任自由的態(tài)度,自然讓食物造假者更加肆無忌憚摊滔。
到了20世紀的美國阴绢,雖然對食物造假的監(jiān)管有了一定進步,但政府仍然保持著自由主義思想艰躺,這使得監(jiān)管往往流于形式呻袭。例如,美國政府要求腺兴,所有食物生產商都需要在食物包裝上寫清楚食物的主要成分左电,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這些說明就像天書一般页响。薯片的包裝袋上寫著篓足,里面含有飽和脂肪酸,可是飽和脂肪酸到底是什么闰蚕,對人體是好是壞栈拖,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判斷。
更糟糕的是没陡,政府對食物造假的監(jiān)管涩哟,有時候還會受到各個利益集團游說的干擾索赏。例如在1953年,艾森豪威爾擔任美國總統(tǒng)后贴彼,他就廣泛接納各種加工食物潜腻,并解除了施加在食物制造商身上的枷鎖。而艾森豪威爾政府之所以這么做器仗,正是因為各大食物制造商融涣,以及化學添加劑生產商進行長期游說的結果。
只要有利益存在精钮,食物造假不會消失暴心。我們要擦亮眼睛,減少買到假的食物杂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