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臺劇名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工禾,心中甚有共鳴运提。其在豆瓣獲得了8.3的高分蝗柔,號稱刺痛了萬千華人父母的心——想想其實也不為過。從我小時候起民泵,到現(xiàn)在三十多歲我所接觸到的各色各樣的家長癣丧,我的父母以及他們當(dāng)中絕大部分都有這部劇中女主的影子——希望能“操控”孩子的人生,把孩子當(dāng)成了“投資品”栈妆,認(rèn)為自己的付出應(yīng)有所“回報”——凡是聽父母話胁编,取得好成績,考上好大學(xué)鳞尔,讓父母有面子嬉橙,以及養(yǎng)兒防老等。
投資品的兩大特性:
1寥假、能產(chǎn)生某種效益或回報
2市框、能操控——可擴大、縮小昧旨、中斷拾给、撤資、賣掉兔沃,按投資方意愿行事等
小時候蒋得,我的父母會經(jīng)常會這樣對我說:“我這么做都是為你好!”
每當(dāng)他們講這句話的時候乒疏,我常常不知道如何去反駁额衙,雖然內(nèi)心仍然排斥,但感覺此題就是無解怕吴,找不到這句話的弱點窍侧。
后來等到年齡稍大,讀到孔子的話——“己所不欲转绷,勿施于人”伟件,就想到孔子為什么沒有講“己所欲,施與人”呢议经?我有個大學(xué)室友斧账,晚上他很喜歡煮一些皮蛋肉絲粥什么的吃,然后他總會強烈要求分我吃一些煞肾。其實我根本就不想吃這個東西咧织,一是嫌他做得不衛(wèi)生,二是本就不太喜歡吃這種粥籍救,而他自己覺得很美味习绢,我要是不吃就是辜負了他的一番美意。
是的蝙昙,我知道他是好意闪萄,但這種好意不能勉強梧却,因為我真的不喜歡。
所以孔子如果講“己所欲桃煎,施與人”篮幢,實在是不妥的大刊,因為答案很簡單——你自己喜歡的東西为迈,別人不一定喜歡;但你不喜歡的東西缺菌,估計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喜歡葫辐。
我們很多父母,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的身上伴郁,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完全執(zhí)行耿战,然而,孩子并不等同于奴才式的部下焊傅,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和有一定的自主性剂陡,如果做奴才,已經(jīng)喪失了基本的人格狐胎,何況真正優(yōu)秀的長官有幾個欣賞奴才式的部下呢鸭栖?哪個不喜歡那種有一定主見、能夠隨機應(yīng)變的部下呢握巢?
如果你想要一個聽話的孩子晕鹊,百依百順的孩子,你是否會想到Ta未來會變成奴才呢暴浦?老師叫他怎樣就怎樣溅话,長官叫他怎樣就怎樣,Ta從不思考歌焦,從不反駁飞几,你認(rèn)為這樣就好嗎?所以其實孩子會反駁父母都是正扯榔玻現(xiàn)象(當(dāng)然一味反駁屑墨、不聽話肯定是有很大問題的),父母應(yīng)以開放的心態(tài)好好和孩子去溝通事情的根由券勺。
孩子是你所生绪钥,但非你所有,那他是誰的呢关炼?Ta是老天爺?shù)恼到剑驗樘焐f物坤次,老天爺只是借你的手讓他出生而已。當(dāng)初你生Ta時输莺,并沒問過Ta同不同意,Ta只是聽從了老天爺?shù)陌才拧绻议L能意識到這一點航唆,我相信一定會有所覺悟。
是的,孩子確實是你身上的一塊肉命雀,但他同時也是一個“人”,跟你一樣的“人”斩箫,當(dāng)他漸漸長大吏砂,他會越發(fā)意識到自己“人”的身份,你對待別人(即使是你的兄弟姐妹)的態(tài)度都差不多乘客,為何單單就對Ta不同呢狐血?
孩子也是需要面子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易核,家長應(yīng)慢慢去尊重其人格匈织、面子、心理感受牡直,不當(dāng)外人面譏諷缀匕、嘲笑,關(guān)起來門碰逸,就你們兩個人的時候乡小,你可以隨便批評孩子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等他(她)年齡稍長花竞,讓他(她)自己做一些主劲件,自己擔(dān)一些責(zé),培養(yǎng)獨立自主约急、多靠自己的習(xí)慣零远。
另外電視劇中還有個情節(jié)令我印象特別深刻,就是女主說她作為一個留美碩士厌蔽,本可以當(dāng)教授的牵辣,而她因為要生孩子、照顧家庭放棄了奴饮,她的這些犧牲纬向,作為孩子應(yīng)該深切體諒,對得起她的付出戴卜。
這個情節(jié)讓我想起了我青年時期的事——
關(guān)于“孝順”逾条,很多父母都會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做對比,我母親也不例外投剥,會說某某家孩子每次回家給父母帶什么什么师脂,節(jié)日會給父母打電話問候什么的。這種對比常常讓我覺得很不舒服,但我又不好發(fā)作吃警,為什么呢糕篇?因為老早母親跟奶奶或者其他一些親戚朋友會有意無意給我戴了帽子——說我聽話孝順。我當(dāng)然不想破壞在奶奶以及一些親戚朋友心目中的形象酌心,所以自然不好說什么了拌消。
其實我內(nèi)心有想過好多次,就是每次我母親要求我那些的時候安券,我都會心里念叨道:“媽媽呀墩崩,你真的是一點都不懂我呀!未來你老了完疫,我不敢說我一定會對你好泰鸡,盡孝道,因為我不知道到時我做的那些你是否認(rèn)可壳鹤,是否還是覺得不夠,但目前來講饰迹,我真的是這樣覺得——你不對我要求盡孝道芳誓,要我這樣做那樣做,我反而覺得我將來一定會對你很好啊鸭,為什么呢锹淌?因為我不是沒有把你的付出和辛苦看在眼里,你不說自己的付出赠制,我越是記在心里赂摆,希望哪天能好好回報你。反而你現(xiàn)在都說出來了钟些,都要求出來了烟号,我頓時感覺泄了氣,就感覺我照你說的做政恍,并不是出于我的本心汪拥,是你要求我的,這樣我所做的一切篙耗,我就感覺不是出于我真實的內(nèi)心想法了迫筑,我沒有那種主動付出的成就感,所以我會很泄氣宗弯,我是機械的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脯燃,那就不屬于‘孝’了吧,是變味的‘孝’蒙保≡铮”
以上這種心理,我真希望普天下的父母都能懂,直到后來我讀到《道德經(jīng)》坟募,就更加明白“大愛無言”的偉大——越不要求子女回報(Ta會越想要回報)岛蚤,越彰顯出愛的偉大,越能體現(xiàn)出親情的可貴之處懈糯。
家涤妒,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利益的地方赚哗,你越跟孩子講這種“付出&回報”她紫,Ta將來也就只好跟你講利益,不講情屿储。
所以不要再把孩子當(dāng)做“投資品”來看待了贿讹,而更應(yīng)該這樣去想——你們都是父天母地,只不過你比Ta早出生够掠,所以你不得不把Ta當(dāng)做弟弟妹妹一樣看待民褂。因為父母不能很好地照顧他Ta,只好你去照顧Ta疯潭,讓Ta健康茁壯地成長赊堪,但當(dāng)Ta長大后,終有一天會與你分家竖哩,你張羅完他的婚事哭廉,你對Ta的任務(wù)也就全部完成了,你不會期待Ta會給你回報什么的相叁,因為你也是哥哥姐姐這樣照顧你過來的遵绰。“天地”這對父母增淹,他們只對大家一個要求——你們兄弟姐妹互相照顧好就好椿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