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轉(zhuǎn)千回已進(jìn)入中年味赃。
時常想起前半生的一些重要選擇的關(guān)口,糾結(jié)之余有定論:即使再來一次心俗,還是同樣的結(jié)果。一句老話揪利,性格決定命運狠持。
看了《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疟位,瑞典片喘垂,剛開始我以為它講的是孤獨,后來才發(fā)現(xiàn)它講的是人生得院。用插敘手法一點點回顧了OVE的一生章贞,命運多舛祥绞,所以對于他為什么選擇自殺會有些理解。當(dāng)他在妻子的墓地旁鋪了張報紙?zhí)上聛砹教ぃ袀€彈幕冒出來說:北歐自殺率高丧荐,因物質(zhì)生活無憂,人反而失去了生命的意義虹统。
對啊,善良和無聊的人容易丟失活著的意義车荔。
那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沒有被仇恨壓垮最后逆襲成功的人族吻,其實都不是善良的人珠增。或者說善良的人大部分軟弱蒂教,堅強常常是伴隨心底深處的黑暗的力量。
看了一些書凝垛,哲學(xué)、心理學(xué)炭分、小說剑肯,找了一些朋友聊天,男的退子、女的、中性的寂祥,卻始終不能走出這個困局。情緒在高漲和低落間往復(fù)福扬,每次都要很努力才能走出低落。已經(jīng)很久沒有體驗過幸福铛碑、快樂。
又回到歷史性糾結(jié)的問題:是按照理智還是本能進(jìn)行選擇涛菠?是趨利避害還是需要好好對人生謀篇布局撇吞?這種壓力的力度到底能讓人成長還是會慢慢壓抑一個人最終變得抑郁?
每次剖析自己到一個層次就進(jìn)行不下去,然后把責(zé)任都推給身邊的那個人——是因為你狀態(tài)不好了牍颈,我才不好的!直到他說出:太累了煮岁。
再也不想給依靠。必須自己變強冶伞。
也有需要向我依靠的人步氏。小心翼翼地問她:如果我去世了你會怎么樣?小小的人兒回答:我會一直哭一直哭戳护,從早上哭到晚上瀑焦。? 然后呢?? 然后我就自殺去天堂找你榛瓮!
可是被這樣依賴的我,并沒有感受到絲毫欣喜和價值感精续。有時候身體里仿佛有一個靈魂游離升起粹懒,從上空俯視自己:這具肉體只是一張餓鬼的畫皮,可以被隨時扔在地上凫乖,扁扁的鋪在地上弓颈,沒有靈魂删掀,每一個毛孔都只是慣性地呼吸。
關(guān)于毅力之類的披泪,絲毫沒有。
試著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控硼,看不起任何形式感和做作的東西徽职,比廣場舞更不堪。
外人看起來我正常無比姆钉。只在母親面前掉過一次淚,母親輕輕一句:這是你自己選的潮瓶。隨即收了眼淚,覺得不是理智行為埂伦。
如果為了能有一個精神家園可供靈魂棲息思恐,而去建造一個精神系統(tǒng)(不管是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任何的理論系統(tǒng)),那又算什么胀莹?是不是很多信徒之所以成為信徒,都是這樣去做的媳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