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通過高曉松、宋鴻兵等大咖的視頻節(jié)目了解到“地理決定論”脖旱,但到底什么是“地理決定論”堪遂,地理決定論適用于什么情況,很多人并不了解萌庆,甚至還有不少誤解溶褪。冷歷史是“地理決定論”的忠實擁躉,但它也不是萬能的踊兜,本文帶您一起深入了解分析一下竿滨。
“地理決定論”并非今人創(chuàng)造,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有哲學家希波克拉底提出這種理論的萌芽于游;戰(zhàn)國時期的荀子認為秦人“狹厄”勇猛的性格跟相對惡劣的地理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毁葱;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就拿地理環(huán)境因素來分析各國的民風和習俗;16世紀的法國思想家 J.博丹贰剥、18世紀法國的孟德斯鳩等也均對此理論進行了進一步闡述倾剿;到了19世紀,該理論甚至成為一個社會學派蚌成,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的F·拉采爾前痘;19世紀末20世紀初“地理決定論”還成為法西斯主義在鼓吹“優(yōu)等民族”理論和對外擴張侵略的理論工具〉S牵“地理”從最初與個人智力芹缔、體力、性格等的聯(lián)系瓶盛,發(fā)展到與社會制度最欠、國家法律、民族精神等的聯(lián)系惩猫,“地理”因素被認為決定著各個國家的社會組織芝硬、經濟發(fā)展和歷史命運。
什么是“地理決定論”
地理決定論轧房,是用地理因素分析各種問題的一種角度和方法拌阴。
地理因素包含且不限于:
空間位置(熱帶還是寒帶、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奶镶、
地表地貌形態(tài)(內陸還是沿海迟赃、平原還是山地)、
地質結構(土壤層厚薄肥力实辑、是否多火山地震)捺氢、
生態(tài)環(huán)境(動植物種類是否豐富、生態(tài)結構是否穩(wěn)定)剪撬、
氣候天氣(干旱還是多雨摄乒、寒冷還是溫暖)、
地緣關系(靠近哪些地方残黑、接近哪些資源)馍佑、
地理變遷(地貌氣候變化、人口是否遷徙)等等梨水。
人們常用“地理決定論”分析歷史拭荤、文化、經濟等方面的進程和結果疫诽,比如:民族性格舅世、飲食結構旦委、風俗習慣、建筑樣式雏亚、藝術形式缨硝、戰(zhàn)爭因果、科技成就等等罢低。
需要說明的是查辩,“地理決定論”并非置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它更像是一個工具网持、一套方法論宜岛,從地理的角度分析問題、判斷對錯功舀、預測結果萍倡。這個理論可以與其他分析方法一起結合使用,而非唯一標準辟汰。
怎么用“地理決定論”
但“地理決定論”絕非萬能的遣铝,地理決定論在分析事物的時候,時間尺度越長越準確莉擒,分析面越廣越準確。反之瘫絮,時間尺度越短涨冀、分析面越窄則越不準確。
以印度尼西亞為例麦萤,為什么這個國家民族多達100多個鹿鳖?顯然是由其國內分散、眾多的島嶼決定的(印尼共有約17508個大小島嶼)壮莹,由于古時航海技術不發(fā)達翅帜,散落在各個島嶼的人千萬年間交流較少、互相影響融合的程度很小命满,形成風俗習慣完全不同的眾多民族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涝滴。這個分析的時間尺度有千年、萬年之長胶台。
再如:為什么印度尼西亞這么多的島嶼是怎么統(tǒng)一成一個國家的歼疮?這個問題用狹義的“地理決定論”就不太好回答了,因為只從印尼的地理因素分析诈唬,如此分散而眾多的島嶼是不可能“自發(fā)”合并成為一個國家的韩脏。分析這個問題就要把視角放大了——促使印尼成為一個“萬島之國”的因素一定是外力的影響,即英國铸磅、荷蘭先后對此地的殖民統(tǒng)治赡矢。英國杭朱、荷蘭都曾經是海上第一強國,都擁有過世界上最強海軍吹散,殖民足跡遍布全世界弧械,印尼這種到處都是島嶼的地方,自然成為海軍殖民統(tǒng)治的最好去處送浊。而殖民時代結束之后梦谜,原來被殖民的這一大片島嶼則具備了統(tǒng)一成一個國家的條件。而為什么英國袭景、荷蘭會發(fā)展出那么強大的海軍唁桩,則和其地理位置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是可以用“地理決定論”來分析的耸棒。
科技發(fā)展讓“地理決定論”不靈了嗎
有人認為著科學技術和基礎設施的發(fā)展荒澡,地理因素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小。比如通過發(fā)達的交通運輸系統(tǒng)与殃,冬季北方的人們也可以吃上南方的新鮮蔬果了单山,沒必要一車一車地囤大白菜過冬了,地理因素對人們飲食方面的限制得到了改變幅疼。
但科技并不能抹平所有的地理因素帶來的差異米奸,畢竟同樣買熱帶蔬果,北方總比南方貴吧爽篷!飲食習慣也不可能變得和南方完全一樣吧悴晰。就算南方也還有七大菜系,不同地區(qū)還分辣逐工、不辣铡溪、麻辣、甜等多種風格呢泪喊。
再比如:漢族可以餐餐以米飯青菜為主棕硫,而蒙古族卻是頓頓吃肉,這種差異肯定很難消除袒啼;日本人喜歡刺身(生吃)的生活習慣哈扮,到了中國也肯定會水土不服。
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人們生活方面的巨大差異不可能短期消除瘤泪,一方面是因為生活習慣有著巨大的慣性灶泵,一方面是因為改變成本較高——這兩點恰恰都是由地理因素決定。
對“地理決定論”的誤解
很多人對“地理決定論”的誤解很多对途,冷歷史總結主要是三個方面:
●首先是對“地理”的概念定義太狹窄赦邻,認為就是地理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僅用中學時學到的那些基礎地理知識來分析問題实檀。但正如前文提到的惶洲,“地理決定論”還包括地緣按声、氣候、變遷等人恬吕、時間方面的因素签则,概念非常豐富。
●其次是用靜態(tài)的眼光看待地理铐料,認為地理渐裂、地緣好像千萬年不變。其實地理環(huán)境是一直在變化的钠惩,比如:歷史上有各種大冰期柒凉、小冰期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今天相對干旱缺水的梁山地區(qū)宋代曾經是“八百里水泊”篓跛;而更早時中國北方氣候濕潤溫暖膝捞,曾經還生活過大象,河南的簡稱“豫”字里的“象”正來源于此愧沟。
●再次就是過于執(zhí)著于單線思維蔬咬,不能用多線思維分析一個問題。比如很多人會問沐寺,美洲大陸地理位置那么好林艘,為什么印第安人沒有發(fā)展出強大國家,而歐洲白人到了這片大陸卻可以混坞,這難道不是人種決定的嗎北启?實際上,印第安文明落后封閉是由地理因素決定的拔第,因為從遠古時代美洲大陸就長期與其他大陸沒有交流,不能學習其他地方先進的科技文明场钉;而歐洲雖然與東亞文明相隔萬里蚊俺,但總歸有“絲綢之路”等陸路交流,西方通過這種斷斷續(xù)續(xù)的交流逛万,學到了馬鐙泳猬、火藥、造紙宇植、印刷術得封、指南針等先進技術,因此才能在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后“吊打”當地落后的土著文明指郁。而歐洲人能夠首先發(fā)現(xiàn)美洲也是由地理忙上、地緣因素決定的,首先因為15闲坎、16世紀歐洲被奧斯曼帝國擋在與東方的交易路線上疫粥,歐洲人迫切需要從別的途徑開辟與東方的航線茬斧,向西航行時誤打誤撞發(fā)現(xiàn)了美洲大陸。而歐洲人為什么那么需要對外貿易而中國不需要梗逮?則同樣是由地理因素決定的项秉。——環(huán)環(huán)相扣慷彤、多線并行地使用“地理決定論”娄蔼,可以很好解釋很多問題。
學習和使用“地理決定論”岁诉,不僅可以解釋歷史性問題,還可以通過分析原因艘虎,找到一種規(guī)律和方法唉侄,再結合其他方法論和理論工具,多線程并行結合性思考野建,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未來(比如冷歷史認為越南地理位置非常好属划,未來可能成為經濟發(fā)達國家)。
冷歷史非常喜歡用“地理決定論”分析問題候生,部分相關文章如下:
《資源的“詛咒”唯鸭!為何熱帶的人比較“懶”须蜗,南邊的國家普遍落后?》
《為什么歷史上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從北往南打贏的比較多呢》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冷歷史,歡迎轉發(fā)缭付、評論柿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