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從無到有徙鱼,在到資本
錢不是從來就有的苍日,它是隨著原始的狩獵社會逐漸發(fā)展到文明社會而產(chǎn)生惭聂,錢誕生后幾乎是一切。大到美國總統(tǒng)大選辯論的議題相恃,小到朋友間的閑聊辜纲,錢被我們每個人經(jīng)常地談論,《21世紀資本論》也是討論錢的拦耐,討論錢是如何分布的:窮人有多窮耕腾?富人有多富?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杀糯?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經(jīng)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扫俺,書中他著眼于錢的分布的長期演化,時間跨度從18世紀到21世紀固翰,而且敘述通常以他收集到的這幾百年間的數(shù)據(jù)為基礎狼纬。
我們先從書名里的資本說起,為什么不用錢或者財富倦挂?因為錢或者財富是一個泛指畸颅,每個人都有錢或者財富,只是多少的區(qū)別方援。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本没炒,因為資本特指許許多多的錢。資本就是聚集在一起的龐大的錢,當我們研究錢的總體分布時送火,主要的研究對象必然是龐大的錢--資本拳话。
資本除了來自于一個人擁有的錢(現(xiàn)金)外,還可能來自于他所擁有的土地种吸、房屋弃衍、股票和基金等。弄清楚資本的構成很重要坚俗,因為要想準確知道我們這個世界錢的分布镜盯,必須要定量計算資本,如果連哪些屬于資本都沒弄清楚猖败,定量計算就無法進行速缆。另外不同歷史時期,資本的主要成分是不同的恩闻,工業(yè)革命前艺糜,富人的資本主要是農(nóng)地,而現(xiàn)在主要是股票和基金等幢尚。
此外現(xiàn)實中破停,政府經(jīng)常采取的收稅計算方式是不同的資本總量對應不同的稅率(累進稅),此時也需要準確計算一個人的資本總量尉剩。當資本的構成隨時代發(fā)生變化時真慢,必須及時調(diào)整資本統(tǒng)計范圍,以達到累進稅的初衷边涕,避免偷稅晤碘。
公平:錢能生錢還是勤勞致富?
有的時候功蜓,我們就是這么奇怪,努力追求的東西宠蚂,往往自己也說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式撼。例如人人都希望有錢,而錢有限求厕,我們追求一個所有人都滿意的分配方案著隆,但從來都沒有人知道這樣的方案是什么,于是對不滿意的方案呀癣,我們會說這個方案不公平美浦,我們需要公平的方案∠罾福可是滿意是主觀的浦辨,它不恒定,會隨著心里預期和周圍情況不同而變化沼沈。對于同樣一個人流酬,今天滿意令他的方案币厕,明天他就不見得會滿意了。這也許就是財富分配困難的根本原因芽腾,也是值得我們反復思考和討論的原因旦装。
“錢能生錢”和“勞動致富”是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兩句話,這兩句話代表了創(chuàng)造財富的兩個要素:勞動和資本摊滔。因此財富分配公平的討論也是基于這兩個因素阴绢,如果你既沒有提供勞動也沒有提供資本(資本可能是資金、廠房或生產(chǎn)設備等)艰躺,那你當然不參與財富的分配旱函。接下來的問題是勞動和資本該以何種比例分配才是公平的?
最極端情況下描滔,勞動一方或者資本一方占據(jù)全部收入的方案顯然不行“舴粒現(xiàn)實的情況是,資本一方經(jīng)常處于強勢地位含长,也就是馬克思說的資本家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券腔。但資本家確實應當獲得相當比例的分配,有遠見的投資者應當被分配更多以示獎勵拘泞,因為良好的資本流動性和前瞻性的投資都有利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纷纫,如果資本家不在進行任何投資,經(jīng)濟是無法發(fā)展的陪腌。但現(xiàn)實中勞動者不公平的感受也是強烈的辱魁,比如在深圳,很多人辛苦工作的收入中很大的比例交了房租诗鸭,而房東僅僅只是因為是本地人染簇,自然地在深圳擁有了房產(chǎn)就能靠收房租年入百萬,這種勞動收入和資本收入的強烈對比無法讓人感到公平强岸。
另一方面锻弓,勞動者之間也存在公平的問題,比如一般勞動者和大企業(yè)高管蝌箍。沒有人否認大企業(yè)高管的才能青灼,也沒有人覺得高管比普通勞動者收入高不對,公平關心的問題是高多少是合理的妓盲?5倍杂拨,10倍還是20倍?這樣的問題實在太難回答悯衬,因為要量化一個高管對企業(yè)的貢獻非常困難弹沽,況且很多情況下一家公司經(jīng)營情況不僅僅取決于管理人員的決策,它常常受到整體經(jīng)濟環(huán)境和政策的影響。這里特別拿大企業(yè)高管出來討論是因為大企業(yè)高管的超高薪酬并不是一直都有的贷币,它是在過去的幾十年出現(xiàn)的击胜。這些高管通過超高薪酬的積累,會逐漸變成資本家役纹,也就是說他既能憑借才能獲取超高的勞動收入偶摔,還能通過資本投資于股票等獲得資本收入,而且兩個收入的比例相當(以前資本家的收入主要來自資本促脉,普通人的收入主要來自勞動)辰斋,這種收入結構的群體也是之前不曾出現(xiàn)過的。
理論:馬克思與西蒙-庫茲涅茨
19世紀40年代瘸味,盡管經(jīng)濟快速增長宫仗,但在人口增長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率提高的大環(huán)境下,大批農(nóng)村人口外前旁仿,導致大量工人涌入城市貧民窟藕夫。工人們工作時間很長,工資卻非常低枯冈,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況還是和之前一樣悲慘毅贮,甚至某些方面比之前更悲慘,而立法者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禁止工廠雇傭八歲以下的兒童尘奏,那么工業(yè)發(fā)展的好處在哪里滩褥?技術創(chuàng)新、辛苦工作以及人口流動的好處又在哪里炫加?
面對經(jīng)濟和政治體系的重重問題瑰煎,馬克思將他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對資本主義體系內(nèi)在邏輯矛盾的分析上,并在1867年初版了《資本論》的第一卷俗孝,他的主要結論可以被稱為“無限積累原則”酒甸,即資本將不可逆轉地不斷積累,并最終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驹针,是一個沒有天然界限的過程烘挫。這就是馬克思預言資本主義終將滅亡的分析依據(jù):資本收益率穩(wěn)步降低(這將遏制資本積累,并導致資本家之間的激烈沖突)柬甥,或是資本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無限制地增長(這遲早將變成工人運動的導火索),--不論發(fā)生何種情況其垄,社會經(jīng)濟均衡或是政治穩(wěn)定都將變成奢望苛蒲。
庫茲涅茨在1953年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高收入群體在國民收入》,與馬克思的資本主義末日預言相反绿满,庫茲涅茨的理論認為臂外,不管經(jīng)濟政策如何選擇或者不同國家間的其他差異,收入不平等將在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高級階段自動消失,并最終穩(wěn)定在一個可接受的水平漏健,這一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嚎货,甚至至今仍然為人所推崇。
“二戰(zhàn)”以后發(fā)達國家的高增長率是一個令人矚目的現(xiàn)象蔫浆,另一個更加重要的現(xiàn)象是社會各個階層都充分享受了此次增長的紅利殖属。不難理解,“輝煌30年”培養(yǎng)了一定程度的樂觀主義情緒瓦盛,而19世紀關于財富分配的末日預言則變得無人問津了洗显。
實際資本--勞動劃分的演變
上圖以美國為例,統(tǒng)計了1910至1920年收入前10%人群的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的情況原环。在20世紀前10年到20年代擁有45%到50%的國民收入挠唆,在20世紀40年代結束前該比例降低到了30%到35%。隨后的1950到1970年嘱吗,不平等程度一直穩(wěn)定在該水平玄组。到了20世紀80年代,我們看到不平等迅速增加谒麦,直到2000年美國的高收入階層水平已回到占國民收入的45%到50%俄讹。
實際上,其他發(fā)達國家(如英國弄匕、日本颅悉、德國、法國和其他歐洲大陸國家)前10%人群收入曲線也基本相似迁匠。這樣的U型曲線也出現(xiàn)在了私人財富總量的變化情況中
首先注意歐洲19世紀末的私人財富所處的較高水平:私人財富總量約為6~7年的國民總收入剩瓶,這是相當可觀的。之后由于1914到1945年的沖擊城丧,這一數(shù)量急劇下降到只有2~3年國民總收入水平延曙。然后我們觀察到,英國和法國自1950年以來改比率穩(wěn)步上升亡哄,并且勢頭猛烈枝缔,以至于21世紀初的私人財富似乎即將回到5~6年的國民總收入水平。
這兩張圖的趨勢一致蚊惯,即先增長后突然下降并保持一段時間后又突然上升愿卸,但它們反映的情況則不一樣,是財富分化的兩個因素:收入的差異和存量財富的差異截型。這兩個差異都會導致財富分配的分化且第二因素是導致長期財富不平等的主要因素趴荸。
第一個因素很好理解,有的人收入高有的人收入低宦焦,這會導致財富分配的差異发钝。第二個因素則有不那么好理解了顿涣。
簡單來說,存量財富就是每個人過去到現(xiàn)在積累下來的財富(比如銀行存款)酝豪,我們每天的勞動會帶來收入涛碑,我們的存量財富同樣會給我們帶來收入(存款利息),這樣存量財富多的人獲得的收入也就越高孵淘,積累的財富也就越多蒲障。為什么說存量財富是導致分化的主要因素呢?這里要說到一個事實夺英,資本收益率往往超過經(jīng)濟增長率(19世紀前一直存在一直大大超過晌涕,21世紀也可能再次大大超過),那么存量財富的增長速度也會快于產(chǎn)出和收入痛悯。另一方面余黎,這種分化力量可以通過其他機制增強,如果一個人的財富增加载萌,那么他可以用于投資的資本越多惧财,資本越高平均收益率也會越高,長期下來扭仁,富人越富垮衷。特別地,皮凱蒂認為乖坠,對歐洲來說過去幾十年較高的資本/收入比搀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對緩慢的經(jīng)濟增長造成的。
當然皮凱蒂并不是馬克思主義的信徒熊泵,他相信面對財富的分化和不平等仰迁,政府會設計一些公共制度和政策來應對,比如全球范圍的累進資本稅顽分。
趨同和分化的力量
前面講了導致財富分化的力量徐许,那么是否有促進財富分配更平均的力量呢?當然卒蘸,長期看雌隅,知識和技能的擴散是推動更進一步平等的主要力量,例如我們國家過去四十年的發(fā)展就顯著縮小了和發(fā)達國家的差距缸沃。但意外情況恰起、政策和一時社會思潮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例如上圖資本在19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的低水平趾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沖擊村缸,以及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的大蕭條導致人們對完全自由市場的反思,特別是像法國在戰(zhàn)后引入了大量的國有公共資產(chǎn)武氓,只不過80年代伴隨著另一股思潮梯皿,公共資產(chǎn)又開始了私有化。
拼爹 v.s 個人奮斗
總的來看县恕,影響財富不平等的分為三種:勞動收入的不平等东羹、存量財富的不平等和資本收益率的不平等。所謂拼爹社會就是大部分人財富差異主要取決于他繼承來財富(存量財富)的差異忠烛,而相對應的個人奮斗社會則相反属提,大部分人財富的差異則取決于勞動收入的差異。雖然勞動收入分配并不可能總是公平美尸,但我們總是更希望一個往這個方向走:一個人的財富主要取決于個人天賦和勤奮冤议。不僅僅是我們的直覺,很多數(shù)據(jù)實實在在表明勞動收入的不平等(比如藍領和白領师坎、管理者和普通職員恕酸,不同行業(yè)之間)遠遠小于資本的不平等。
但現(xiàn)實的問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胯陋,大部分地方蕊温,富人都是靠世襲的財富,工作無足輕重遏乔,或者說幾乎沒有靠工作能讓人擺脫貧困進入富裕階層义矛。皮凱蒂在書中研究的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相比盟萨,勞動收入和繼承財富是否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徹底轉變凉翻?轉變的程度如何?轉變的原因是什么捻激?是否會再次轉變回到拼爹的時代制轰?但是這并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最直接的例子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導致大部分人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積累的財富铺罢,尤其是富人失去的更多艇挨,因此對那一代人,繼承財富確實不再重要韭赘,但隨著和平年代缩滨,財富的積累,繼承財富慢慢又變得重要起來泉瞻。另一方面脉漏,最富有的10%的人,他們所擁有的資產(chǎn)也經(jīng)歷了U型曲線袖牙,而且伴隨這大公司高管超級薪酬的流行侧巨,最富有的人群構成也發(fā)生了變化,這些都有大的影響鞭达。
累進稅
最后說到的是累進稅司忱,必須強調(diào)是全球累進稅皇忿,因為當今全球化時代,資本經(jīng)程谷裕跨國流動鳍烁,但要在全球范圍內(nèi)監(jiān)督資本必然要求各國配合,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共享數(shù)據(jù)繁扎,這實在很困難幔荒,因為有的地方就是專門以避稅天堂著稱來吸引富人的財富,他們當然不愿意共享數(shù)據(jù)梳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