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顿涣。
可憐九月初三夜波闹,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殘陽漸沉江中涛碑,半江碧綠半江艷紅精堕。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彎弓蒲障。
《暮江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歹篓。這是一首寫景佳作瘫证。
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jìn)行描寫,運(yùn)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庄撮,創(chuàng)造出和諧背捌、寧靜的意境,通過吟詠表現(xiàn)出內(nèi)心深處的情思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洞斯。
全詩語言清麗流暢毡庆,格調(diào)清新,繪影繪色烙如,細(xì)致真切么抗,其寫景之微妙,歷來備受稱道亚铁。
此詩大約是長慶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蝇刀。
當(dāng)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徘溢,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吞琐,自求外任。作者離開朝廷后心情輕松暢快甸昏,因作此詩顽分。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全詩構(gòu)思妙絕之處施蜜,在于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卒蘸,加以組接。
一幅是夕陽西沉翻默、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缸沃,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修械。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趾牧,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肯污,使景色倍顯生動翘单。
由于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愿遠(yuǎn)離朝廷后輕松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詩成了詩人特定境遇下審美心理功能的藝術(shù)載體蹦渣。
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哄芜。“一道殘陽鋪水中”柬唯,殘陽照射在江面上认臊,不說“照”,卻說“鋪”锄奢,這是因?yàn)椤皻堦枴币呀?jīng)接近地平線失晴,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剧腻,確像“鋪”在江上,很形象涂屁;這個“鋪”字也顯得委婉书在、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獨(dú)特的柔和胯陋,給人以親切蕊温、安閑的感覺。
“半江瑟瑟半江紅”遏乔,天氣晴朗無風(fēng)义矛,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xì)小的波紋盟萨。受光多的部分凉翻,呈現(xiàn)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捻激,呈現(xiàn)出深深的碧色制轰。
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xiàn)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xiàn)出殘陽照射下胞谭,暮江細(xì)波粼粼垃杖、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丈屹,把他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调俘。
后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旺垒,直到初月升起彩库,涼露下降的時候,眼前呈現(xiàn)出一片更為美好的境界先蒋。
詩人俯身一看骇钦,江邊的草地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這綠草上的滴滴清露竞漾,很像是鑲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眯搭。用“真珠”作比喻,不僅寫出了露珠的圓潤业岁,而且寫出了在新月的清輝下鳞仙,露珠閃爍的光澤。
詩人再抬頭一看叨襟,一彎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藍(lán)的天幕上幔荒,懸掛了一張精巧的彎弓糊闽。詩人把這天上地下的兩種美妙景象梳玫,壓縮在一句詩里——“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從像弓一樣的一彎新月右犹,想起當(dāng)時正是“九月初三夜”提澎,不禁脫口贊美它的可愛,直接抒情念链,把感情推向高潮盼忌,給詩歌造成了波瀾。
詩人通過“露”掂墓、“月”視覺形象的描寫谦纱,創(chuàng)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君编,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跨嘉,描容繪形,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絕妙的畫卷吃嘿。
由描繪暮江祠乃,到贊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兑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亮瓷,它上與“暮”接,下與“露”降瞳、“月”相連嘱支,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力崇,蘊(yùn)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斗塘、熱愛之情。
另外亮靴,值得讀者注意的是這首詩中的時間問題馍盟。《暮江吟》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茧吊。
通過以上分析贞岭,《暮江吟》前兩句寫的時間是日落前(一小段時間)或日落時;后兩句主要寫日落后(一小段時間)搓侄,即黃昏瞄桨;由后兩句還引伸出夜里一段時間。
這完全符合作者的觀賞順序讶踪,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殘陽鋪照”芯侥,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間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數(shù)資料都認(rèn)為柱查,“月似弓”與“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間同一時刻看到的廓俭,前寫天上,后寫地下唉工。
其實(shí)這是因?yàn)槿鄙偬煳难衅埂庀蟪WR,忽視了兩種自然現(xiàn)象之間的“時間差”問題淋硝。如前所述雹熬,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時谣膳,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竿报。
此時,由于太陽剛剛落山不久参歹,地面散失的熱量還不多仰楚,涼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真珠”之時犬庇,似弓之月卻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線以下了僧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