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榕樹下的古靈精
著名心理學(xué)家愛利克.埃里克森有一個重要的理論——“人生中的八個危機(jī)”:人在其生活道路上面臨八個危機(jī)或沖突耀鸦。每一次的沖突都有其出現(xiàn)的時間捶枢,它是由人們在一生中某個特定時間所體驗的生物成熟與社會要求決定的稀拐。人必須妥善地處理好每一次沖突火邓,才能為圓滿解決下一個沖突做好準(zhǔn)備。
各年齡段所面臨危機(jī)具體如下:
0至一歲德撬,信任對不信任铲咨。
一至三歲,自主性對羞愧和懷疑砰逻。
三至六歲鸣驱,主動性對內(nèi)疚感。
六至十二歲蝠咆,勤奮對自卑踊东。
十二至二十歲,同一性對角色混亂刚操。
二十至四十歲闸翅,親密對孤獨(dú)。
四十至六十五歲菊霜,繁衍感對停滯坚冀。
六十五歲以后,自我整合對失望鉴逞。
由此可見记某,人生各個階段都有坑,我們在成長的每個時期都得要小心翼翼构捡,用我們聰慧的頭腦和健全的心理去安然度過人生中的每一個危機(jī)液南。
小時候常聽大人在耳邊念叨:三歲看老。大抵是指能從一個三歲小孩的表現(xiàn)勾徽,預(yù)測到這個孩子長大后的表現(xiàn)滑凉。這話雖有些夸張和絕對了。但起碼它道出了,三歲前的行為表現(xiàn)對于孩子的將來是至關(guān)重要的畅姊。
那我們今天具體來探討一下0到三歲的嬰幼兒所面臨的的危機(jī)以及如何安然度過這些危機(jī)咒钟。
0至一歲嬰兒:我最依戀媽媽
對于這個時期的寶貝來講,媽媽幾乎就是他們的全世界若未。特別對于吃母乳的寶寶朱嘴,他們一看見自己的媽媽,就會歡呼雀躍陨瘩,興奮不已腕够。當(dāng)寶寶們有時煩躁不安,吵鬧啼哭時舌劳,只要媽媽一個溫暖的懷抱帚湘,一曲安撫的清唱都會讓寶寶們立刻安靜下來。
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爸爸媽媽和家人跟他們做模仿游戲甚淡。比如他們吐舌頭大诸,你也吐舌頭;他們拍手贯卦,你也拍手资柔;他們笑;你也笑......這樣的互動撵割,給他們帶來了愛的力量贿堰,他們覺得“這很好,我們可以互相溝通”啡彬。
這個時期的孩子只要和養(yǎng)育著建立了安全型的依戀關(guān)系羹与,那么孩子就有了對他人和世界的基本信任,這是他們一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基礎(chǔ)庶灿。
一至三歲幼兒:我的地盤我做主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一個體驗纵搁,一到三歲的寶寶,開始有了自主意識往踢。想要自己穿衣腾誉,自己吃飯,自己決定大小便峻呕,自己穿鞋......盡管他們會把事情搞得一團(tuán)糟利职,可他們堅持要自己做。
作為家長的我們在一邊看著忙亂的小孩把事情弄得一團(tuán)糟瘦癌,心里火急火燎眼耀。有些家長開始謾罵:“你怎么老是把鞋穿反?你怎么把飯吃得滿地都是......”有些家長實(shí)在看不下去佩憾,于是開始包辦孩子所有的事情,幫他們穿衣,穿鞋妄帘,幫他們喂飯......于是一個個孩子都被小皇帝化楞黄,小公主化。等到他們再大一些抡驼,家長們開始抱怨:“你都這么大了鬼廓,怎么什么事情都不會做?”
這個階段的孩子渴望自己做事致盟,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碎税,有自主的感覺。如果不能做馏锡,他們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雷蹂、有羞愧感。我們做家長的杯道,不應(yīng)對孩子控制太多匪煌,給孩子提供練習(xí)做事情的機(jī)會,并鼓勵他們党巾。我相信萎庭,孩子只會越做越好!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