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花萼與三葉》這本書和相關背景很澄,我注意到了一些細節(jié):
1京闰、關于書名:三葉就是葉至善、葉至美甩苛、葉至誠兄姐弟三人蹂楣。因為葉圣陶一生追求“真、善讯蒲、美”痊土,所以1918年兒子出生后,他為兒子取名葉至善墨林。1922年赁酝,女兒出生,取名葉至美旭等。1926年酌呆,小兒子出生,取名葉至誠搔耕。三個孩子自小在父親葉圣陶指導下練習寫作隙袁,都有很深的文字功夫。他們十幾歲時,葉圣陶將孩子們發(fā)表的文章審讀了一遍藤乙,剔去若干篇后題名《花萼集》猜揪。書名蘊含著葉先生的良苦用心:花萼,也作華萼坛梁。棠棣樹之花而姐,萼蒂兩相依,有保護花瓣的作用划咐,古人常用“花萼”比喻兄弟友愛拴念。葉先生的書名,亦采此意褐缠。事隔兩年后政鼠,至善他們又推出了《三葉集》。舊版《花萼》队魏、《三葉》分別于1943年公般、1949年由文光書店出版,本書是這兩本書的合集胡桨,1983年印刷第一版官帘。
算下來,我們現在讀的內容昧谊,其實已經問世70多年了刽虹。
2、? 良好的家教:三個孩子呢诬,也就是本書的三位作者涌哲,后來都成了卓有成就的作家,這全歸功于葉圣陶與胡墨林夫婦二人的精心教導尚镰。就像本書中一段序文所描述的那樣:“吃罷晚飯阀圾,碗筷收拾過了,植物油燈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狗唉。父親戴起老花眼鏡初烘,坐下來改我們的文章。我們各據桌子的一邊敞曹,眼睛盯住父親手里的筆尖兒账月,你一句,我一句澳迫,互相指摘局齿,爭辯。有時候橄登,讓父親指出了可笑的謬誤抓歼,我們就盡情地笑了起來讥此。每改罷一段,父親朗誦一遍谣妻,看語氣是否順適萄喳,我們就跟著他默誦√0耄……”
從中他巨,你能看出這個家庭暖暖融融的氛圍。說實話减江,對于小時候很少見到父親的我而言染突,這是特別特別羨慕的一種家庭氛圍。
3辈灼、葉圣陶先生的兩個稱號和為人:在社會地位方面份企,除了官職方面不說,一直有作家和教育家兩個稱號巡莹。在49年后司志,也任過教育部副部長之職。而且他的夫人胡墨林先生降宅,也是一位教育家骂远,同時也是一位賢主婦。葉圣陶先生作為中國文藝界钉鸯、教育界的老前輩吧史,為人敦厚邮辽,彬彬有禮唠雕。著名詩人臧克家曾經說過:“溫、良吨述、恭岩睁、儉、讓這五個大字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揣云,我覺得葉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捕儒。”
很多他的老朋友都不同程度地反應邓夕,葉老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和他的文學修養(yǎng)特別值得敬重刘莹。
4、葉圣陶和胡墨林的夫婦感情:他們倆的感情非常好焚刚,也給他們的三公子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圍点弯。據說,葉圣陶和胡墨林結婚后矿咕,葉先生就變成了一個戀家的人抢肛。他的日記中常有這樣的話:“墨不在家狼钮,便覺異樣,”“墨不在家捡絮,余則寂然無聊熬芜。”葉圣陶的朋友們都很羨慕他美滿幸福的婚姻和溫馨和睦的家庭福稳。在當時的文壇涎拉,葉氏夫婦是出了名的模范夫妻,在生活上是伴侶的圆,在事業(yè)上是同志曼库,相親相愛,苦樂與共略板。
就像葉老在《過去隨筆》中寫的那樣:“我與妻結婚是由人家做媒的毁枯,結婚以前沒有會過面,也不曾通過信叮称。結婚以后兩情頗投合种玛。那時大家當教員,分散在兩地瓤檐,一來一往的信在半途中碰頭赂韵,寫信等信成為盤踞在心窩的兩件大事。到現在十四年了挠蛉,依然很愛好祭示。對方怎樣的好是彼此都說不出的,只覺很合適谴古,更合適的情形不能想象质涛,如是而已£#”
5汇陆、書中內容:以上都是背景,所以在這樣的父親和家庭教育氛圍下带饱,這本書的內容就充滿了人文氣息毡代,既有三兄妹的思考,用筆也有一些共通之處:自然勺疼、冷靜教寂、幽默、通達执庐、深刻酪耕。能感覺到,他們三兄妹是有可寫之物才動筆去寫的耕肩,并非一些可寫可不寫的賣弄之筆因妇。所以问潭,每篇文章,即便時隔70年婚被,仍然非常值得閱讀狡忙,經得起推敲。至于宋云彬先生評價說址芯,文中三人的頭腦太冷靜了灾茁,缺乏戰(zhàn)斗的情緒,沒有能夠做到所謂“像熱烈地擁抱著所愛一樣谷炸,更熱烈地擁抱著所憎”北专。比如《樂山遇炸記》,似乎讀者所感受的是一場天災旬陡,對敵人的憎恨寫得很不夠拓颓。但我的觀點是,這反而很真實描孟,從他們的家境驶睦、家教氛圍,能體味出匿醒,他們對政治是不甚敏感的场航,也非常符合三公子葉志誠的性格。文中有一句話廉羔,反而讓我讀了覺得他們跟父親葉圣陶先生的關系一定很融洽溉痢,比如:“家里很為在成都的爸爸擔心。然而想起他的膽量并不很大憋他,多半會躲避的孩饼,也就跟往常一樣吃午飯了【俟澹”這種舉重若輕捣辆、似有似無的文風蔬螟,我個人非常喜歡此迅。
……
書中可說的細節(jié)太多了,就不再多說旧巾。雖然時隔70年耸序,相比其他很多經不起推敲的作文范例,我將來反而會推薦我的一對兒女讀這本書來學習如何寫作文鲁猩。
因為坎怪,我既喜歡其中的文風,也更欣賞他們的家教廓握,這是我為人母所正努力的搅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