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恩行旅 43
第四十三課 上主是我的生命根源专钉,離開祂宛琅,我便一無所見蚣录。
進入本課之前,我先用一張圖表幫助大家深入以下幾課的要旨。由于這幾課是「由下而上」描繪心靈結構苹丸,故我將以前常用的「由上而下」之圖表修改如下:
抉擇者/知見(八識愤惰,意識功能)
世界/身體(形相,所意識內容)
小我(妄念之境/虛妄之念)
圣靈(正念之境/真實之念)
真知 上主/真實之念(形上)
最底層是上主赘理、一體心境,也是心靈實相所在之處,統稱為真知宦言。凡是與上主一致的思維 (也就是我們的真實念頭),都屬于這個領域商模。它們不具任何形式,書中有時描繪為永恒的生命,有時則稱為真愛奠旺、上主旨意,以及一體造化。
從這張圖表可以看到分裂之境位于上主層次的上方,由圣靈所在的正念之境開始往上推衍施流。耶穌在這幾課中,不再把真實之念區(qū)分為屬于正念之境或屬于一體心境兩種响疚。這又是一個很好的實例,顯示出我們無需將《奇跡課程》當成一部定義嚴謹的科學論文看待。耶穌在遣詞用字上較為隨興,而且較之于〈正文〉,〈練習手冊〉尤其如此瞪醋。因此忿晕,若要精確一點來說,正念思維可說是我們真實之念的倒影银受〖危總而言之,這幾課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真實之念包括了圣靈為我們保存于正念之境中的真實之念,以及一體心境里的上主圣念。
請繼續(xù)看圖表宾巍。在圣靈層次上面是妄念之境,屬于小我的領域,我們的虛妄念頭都隱藏于此咕幻。這些念頭投射出去,形成了這個大千世界,供我們的身體存活其間。
由這張圖表可看岀正念之境與妄念之境都屬于知見領域顶霞,而小我的虛妄知見只能在正念之境得到修正,所依靠的即是〈正文〉里所謂的真實知見肄程。正念之心、妄念之心,以及投射出來的世界,全都屬于分裂之境,這一切構成了我們的「知見領域」,它與「真知」(即基督自性的家園)可說是涇渭分明。下文馬上就會提到蓝厌。
我們會在隨后幾課看到耶穌如何一步一步引領我們往心靈深處走,越過外在知見世界,再穿越引發(fā)那些知見的小我虛妄之念,而進入圣靈的真實之念玄叠。這些已經被修正的念頭最后會慢慢消融于上主圣念里。
圖表講解到此,現在讓我們開始第四十三課:
(1)知見不屬于上主的境界拓提。真知才屬于祂的頜域诸典。然而,祂創(chuàng)造了圣靈,作為知見與真知之問的唯一中介。你與上主之間若非還有這一道連結,知見恐怕早就篡奪了你心中的真知了崎苗。 因著你與上主的這道連結,知見才得以轉變及凈化,逐漸導向真知之境狐粱。那正是知見在圣靈眼中的作用。因此,那也是它在真理內的功能胆数。
無庸置疑,知見基本上是為了打擊上主而形成的(W-PII.三.21-5), 它鞏固了我們對分裂與個體性的信念肌蜻。它的初衷顯然想與真知相抗衡,縱然如此,仍可轉用于另一目的。
〈正文〉「特殊的任務」」那一節(jié)揭示了改變任務或目的一個清晰含意:我們?yōu)榱藗λ斓囊磺?圣靈卻能將它轉為療愈的工具 (T-25.VI.4)必尼。特殊性屬于知見領域,它原是為了傷害或分裂我們而衍生的,然而,一旦改換為圣靈的眼光,它立即變成了寬恕的機會蒋搜。凡是小我為了與上主分庭抗體或是分裂彼此而想出或做出來的一切,只要我們肯向耶穌求助,全都可以轉變?yōu)閷捤〉墓ぞ吲欣颉8膿Q目的乃是寬恕的基石,圣靈借著它賦予我們此生一個新的目的豆挽。
我在研習里不時提到《奇跡課程》是根據兩個層次架構而成的,這一段課文便是明顯的左證。第一層次反映的是《課程》的形上原則:唯有上主的存在真實不虛,其它一切毫不真實,純屬幻相券盅“锕〈正文〉開宗明義之言尤為一例:
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凡是不真實的,根本不存在锰镀。(T-in.2:2-3)
「真假之分」乃是奇跡教誨里頭最重要的觀念娘侍。本段的前兩句所陳述的即是「第一層次」的角度:整個知見世界都是幻相,它不僅指我們有目共睹的世界,還包括了我們自認為看到世界的這種知見。分裂的心靈則包括了我們種種的分裂念頭泳炉、反映這些念頭的世界,以及圣靈的修正方案,三者至都虛幻不實憾筏。分裂的心靈既不可能是上主生命本質的一部分,也不可能屬于圓滿無缺的一體生命,所以它永遠不可能真的存在。換個說法,分裂之心所包含的一切既非上主的一部分,故必然存在于上主之外;但既然沒有「上主之外」」這回事,表示它們根本沒有存在的余地花鹅。推到究竟,唯有真知之境才真實存在氧腰。
「第二層次」純粹是指幻相層次,含有相對的兩類知見,一是充滿分裂與特殊性的小我妄見,另一則是已受圣靈修正而且洋溢著寬恕與療愈的正見刨肃。對我們而言,第二層次切身得多,也是《奇跡課程》所要處理的層次-----針對我們自以為所在的處境(T-25.I.7:4),也就是形體世界古拴。總之,幻相世界分為兩種知見領域之景,就是小我的錯誤知見斤富,以及經圣由靈修正的真實知見膏潮。
本段第三句可說是由第一層次到第二層次的過渡锻狗。我們不妨將圣靈理解為「分裂的心靈內猶記得真理的那一部分」,故圣靈的定義乃是:當我們陷入昏睡之際,一并帶入夢鄉(xiāng)的上主之愛的記憶。請注意,這僅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其實,我們在那原初之際并非真的睡著了。耶穌在《奇跡課程》使用種種象征手法來比喻真理實相,在此·我們只是仿效耶穌,故也免不了有「雙重之隔」的遺憾(M-21.1:9~10)轻纪。圣靈代表著我們的正念思維,傳遞的是救贖原則,成為妄造的虛幻世界與天堂的真實境界之間的媒介或橋梁油额。圣靈的思維其實就反映在我們的寬恕言行當中,推到究竟,它們反映的其實是我們心內之愛的真實之念。
總結一句,絕對一體不二之境才是真理實相,而寬恕原則我們在虛幻的現實世界中具體的人生指南;這兩個層次整合起來,構成了《奇跡課程》在靈修領域獨樹一幟的風格,特別貼合現代人的心態(tài)刻帚。
(2:1~2)在上主內,你沒有看的能力潦嘶。知見在上主內毫無作用可言,等于不存在。
我常吵缰冢看到奇跡學員拐彎抹角地想證明《課程》說上主真的創(chuàng)造了世界,而且這世界還無比神圣,他所沒有創(chuàng)造的僅是我們妄見中那個世界而已掂僵。要明白,這種論點絕非耶穌的教導。本句課文說得一清二楚:「在上主內,你沒有看的能力顷歌∶膛睿」因為看見本身影射了二元,有觀者與所觀。因此,知見領域必在上主之外,與「你的生命不再屬于眼前所見的一切了」(W-151.12:1)意思完全相同眯漩∏叟ぃ總之,我們認為自己能夠看見身外之物,這就恰恰證明了看見本身不可能是真實的。二元與一元赦抖,知見與真知舱卡,是兩種無法并存的境界。唯有靈性才算是真實生命,完全超乎「主/客」或「觀見者/所觀」」的二元領域之外队萤。為此,耶穌在〈正文〉才會如此描述第一層次:
天堂之外沒有生命可言轮锥。上主在何處創(chuàng)造了生命,生命就只可能存在那里∫活在天堂之外的生命全是幻相交胚。(T-23II.19:1~3)
(2:3)但知見在救恩內卻具有極大的功能,因救恩乃是在化解那根本就不存在之物。
這一句話涵括了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化解那根本就不存在之物」說的就是第一層次「分裂不曾發(fā)生過」之論盈电。然而,只要我們還相信自己活在夢幻世界里蝴簇,在夢中反映上主之愛的圣靈便有了存在的目的及任務-------如我們所知的寬恕匆帚;《奇跡課程》整個「第二層次」就是圍繞著寬恕的主軸架構出來的熬词。
(2:4-6) 知見雖是上主之子為了不圣潔的目的而妄造出來的卻也是他重新覺醒于自己神圣本質不可或缺的工具。知見本身不具任何意義吸重。然而互拾,圣靈卻賜給它一個貼近于上主的意義。
這一段與〈練習手冊〉〉最前面那幾課相互呼應,重申耶穌的教誨:世上一切毫無意義,因為它們的意義全是我們賦予的,目的不過是要證明耶穌那一套錯了,自己的看法才是對的,而且分裂乃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嚎幸。然而,只要我們一開始向耶穌求助,所有的知見頓時產生了意義,雖然這意義仍不屬實相層次,但至少是建立于實相的基礎上颜矿。換句話說,知見具備了正念的內涵,成了真理的倒影;它雖非真理本身,卻足以反映出「我們在上主內是同一生命、分裂只是無聊的一場夢」這個真相嫉晶。真理投在夢境中的倒影即是:我們是身負共同目的與共同需求的同一生命,只因我們擁有同樣的小我骑疆。
請時時刻刻記得,圣子奧體是一個生命,在天堂就是基督(一體心境),在人間就是小我(分裂之心),這一點對我們的修持大有幫助田篇。為此,圣子奧體內看似支離破碎的每一部分,都具有整套的小我妄念體系,充滿了分裂與判斷,同時也具有完整的圣靈正念體系,洋溢著合一與寬恕。也因此,可以這么說,我們全都擁有神智失常的一面·活得支離破碎,罪孽深重,同時也擁有神智清明的寬恕,反映出天堂一體光明的生命箍铭。由此可知,真實知見之所以具有意義,絕不可能是小我賦予的泊柬。因此,能夠分辨自己分裂心靈中的兩種不同聲音,是如此的關鍵,也是〈練習手冊〉的首要目標诈火。
(2:7) 知見一被治愈,便成了上主之子寬恕他弟兄因而寬恕了他自己的工具兽赁。
這一段教誨極其重要,也是《奇跡課程》的一個核心觀念,但在此處,我暫時不細述,留待后文再作發(fā)揮。其實〈正文〉也不乏類似的教訴,例如:
把你弟兄的療愈視為自己的療愈吧冷守,這是憶起上主唯一方法刀崖。由于你早已把弟兄和祂一塊兒忘了,上主答復你的「遺忘」的方法拍摇,就是幫你恢復記憶蒲跨。(T-12.II.2:9-10)
藉由寬恕弟兄而寬恕自己,這就是救贖原則在人間的倒影,重申分裂不曾發(fā)生過的事實授翻。上主之子的一體性,無人可動它分毫,唯有寬恕你,我才會認出我們共有的人生目的或悲。我們以為發(fā)生的事,其實不曾發(fā)生過;我們仍是上主所創(chuàng)造的唯一圣子,不只與自身也和生命的終極源頭始終一體不分。
(3:1~2)離開上主,你一無所見,因為你根本不可能與上主分開堪唐。不論你做什么,都是在祂內做出來的;因為不論你想什么,也是在天心內想出來的巡语。
耶穌在此專指正念心境中的看見、作為與思維,因為小我的看見淮菠、作為與思維都是攻擊上主之舉,目的是要與上主繼續(xù)分裂下去男公。為此,在正念層次,一離開上主,我們便一無所見合陵。若想看到弟兄的清白無罪,我們不能不向耶穌和圣靈求助枢赔。所謂求助,不過是說:「我寧愿證明自己是錯的;我的想法若是錯的,上主那一套才可能是對的拥知√ぐ荩」在真理之境,上主一無所見,因為在天堂中沒什么可看的,但在夢境里仍會看到真理的倒影,也就是慧見,因慧見乃是建立在上主實相的基礎上的。
(3:3)如果慧見是真實不虛的,而且它的真實程度端賴它分享圣靈目標的程度而定;那么,離開了上主,你自然就一無所見低剔。
耶穌再次明言指出,慧見并非真實存在,最多只能說是反映一體實相之倒影而已速梗。反映實相,成了圣靈的目標,也是寬恕的真諦。一旦完成這一任務,慧見便失去存在的必要,它虛幻的本質會令它自然遁形而去襟齿。此處所謂的「真實」,屬于慧見層次姻锁,近似于耶穌口中的真實世界那種「真實」,一如這段引文:
這是旅途的終點。我們稱之為「真實世界」猜欺。然而位隶,這個名稱有自相矛盾之嫌,它好似影射了一個有限的真相、片面的真理,好像在說這個宇宙只有一部分是真的开皿。這是因為真知從不打壓知見涧黄。(T-26.III.3:1~4)
真實世界的真實程度只限于倒影的層次,是指天堂實相 (或一體圣子)反映在心靈內的程度篮昧。它最多只能算是一種修正的幻相,即使是最終極的修正,仍不出幻相領域弓熏。
第四到第六段的提示與前文一樣,都是強調我們的所見以及所想,在本質上是同一回事糠睡。
(4)今天你需要正式地練習三次,每次五分鐘挽鞠,一次愈早愈好,一次愈晚愈好。第三次則可在最方便且合適的時候進行狈孔,也就是外在環(huán)境及你的心境許可之際信认。開始練習時,張開眼睛向自己復誦今天的觀念。然后環(huán)顧四周一會兒,把這觀念具體套用在你所見的每一物上均抽。每次練習采取四嫁赏、五個對象就夠了。例如,你可以這樣說:
上主是我的生命根源油挥。離開祂,我無法看見這張桌子潦蝇。
上主是我的生命根源。離開祂,我無法看見那幅畫像深寥。
耶穌再次叮嚀我們,把今天的觀念具體套用在現實生活中攘乒。唯有如此,我們才會體驗到幻相沒有層次之分,因所有的問題都是同一回事;因此奇跡也無難易之分,故所有的解決方法也是同一回事。正如第八十課所言:一個問題,一種解決惋鹅。(W-80.1:5)
(5)雖然這一部分的練習應該簡短一點,但切記,在取材練習時,務必一視同仁,不要擅自挑選或排斥则酝。后半段的練習比較長;閉起你的眼睛,再次復誦今天的觀念,然后,讓相關的念頭由心里自然浮現,為今天的主題增添一些你個人的觀點闰集。譬如:
我要透過寬恕之眼來看沽讹。
我眼中的世界是蒙受祝福的。
世界能幫我認識自己武鲁。
我看見自己的想法,與上主的相似爽雄。
只要直接與今天的觀念有一點關聯的念頭,均可采用。雖然念頭無需與這觀念有直接的關聯性,但也不宜與它相反沐鼠。
上述的練習方法會幫助我們憶起自己確實具有正念之心盲链,故也應該備有正念的眼光才對。認出自己心內的正念非常重要,唯有如此迟杂,每當我們的心思落入小我的判斷時,便成了我們最好的比照對象刽沾。這一對比,等于將判斷帶入了慧見,給予我們一個作正確選擇的機會·領悟出我們真的是蒙受配福的上主之子。
(6)你若發(fā)現自己開始分心了,或發(fā)現某些念頭分明與今天的觀念不一致,或者你好似想不出任何東西時,不妨張開眼睛排拷,重作前半段的練習,然后再試著回到后半段侧漓。不要把練習拖得太長,以免在無關的雜念里打轉。必要時,不妨隨時返回練習的前半段监氢。
這是我最常引用的一段引言:你過于放縱自己雜念紛飛,任憑心靈妄自造作〔即你的種種投射〕布蔗。(T-2.VI4:6)
在本課中,耶穌沿襲〈正文〉的精神,叮囑我們要對自己的小我念頭更加提高警覺(時刻覺察)藤违。要知道,這些念頭并非不請自來的,它們都是小我為了阻止我們完成練習的目標而設計的抵制伎倆。小我最不樂見的纵揍,莫過于我們慢慢學會去質疑它那一套分裂顿乒、判斷與特殊性的思想體系了。
(7)今天「短式」練習的形式,可以隨著當時的處境與事件而自行調整泽谨。例如璧榄,當你與某人會晤時,試著記得默默地對他說:上主是我的生命根源。離開祂,我就無法看見你吧雹。
這一練習可以同樣地運用在陌生人或是你的親人密友身上骨杂。其實,若能不作此分別,更好。
這里又回到我先前反復強調的一一個重點,耶穌有意幫助我們把他的教誨普遍套用到所有的事件雄卷。如果我們只練習套用在此事上搓蚪,于彼事則否,成效便大打折扣,甚至抹殺了這一路所學習的功夫。耶穌特別提醒我們勿做親疏之分,這一刀就刺進了小我「特殊關系」」的心臟丁鹉。他又一本〈正文〉的精神,呼吁我們早日化解自己的特殊性妒潭,因為所有的人都是圣子奧體的一部分,絕無例外,一如〈正文〉所言:
上主是大公無私的。祂每一個兒女都享有祂全部的愛,祂平白施予每一位同樣的禮物揣钦《虐遥……….上主之子的「特殊」之處在于它的包容性,而非排他性。我每位弟兄都是特殊的拂盯。(T-1V.3:23,56)
在形式層次,我們當然不可能和每一個人都建立起同等親密的關系,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有心選擇愛作為自己的生命真相,自然不會將任何一人排除于此愛之外佑女。如此,我們便從小我所著眼的形式脫身而轉向內涵的層次了。
(8) 這觀念也應套用在今天可能發(fā)生的任何場景及事件上谈竿,尤其是那些好似常惹你心煩的事情团驱。你不妨采用下面的格式:上主是我的生命根源。離開祂空凸,我就無法看清這件事情嚎花。
耶穌再度重申隨時儆醒的重要。只要一起煩惱之念,不論大小輕重,也不管我們認為誰是加害者,立刻向圣靈求助:「我心里有些不安了,請給我另一種眼光來看待此事呀洲∥裳。」
〈正文〉第五章的最后,耶穌告訴我們,心里一旦不安要如何排解,而這一串說法,擺明了只有我們能為自己的不安負責,那完全不是任何人的責任:
我必已作了錯誤的決定,因為我沒有活在平安中道逗。
既然是我自己作的決定,我也能作出另一種選擇兵罢。
我愿意作出另一種決定,因為我要活在平安中。
我無需感到內疚滓窍,因為只要我給圣靈機會卖词,祂就會化解那錯誤決定所帶來的一切后果。
我決心放手,讓祂為我「選擇上主」吏夯。(T5.VII.6:7~11)
投射的防衛(wèi)伎倆就這么被化解了,我們把責任交還給內在的那位抉擇者此蜈。
本課最后,耶穌作了一個結語:
(9)你若想不出任何具體的對象,只需復誦這觀念的原有形式即可即横。今天試著不要忘卻這個觀念太久,你才會憶起自己在世上的任務。
耶穌這么說裆赵,顯然是不希望我們感到內疚东囚。他只提醒一下,我們作這個練習·既然是想學習《奇跡課程》的教誨,那么,練習時便不能不警覺小我的妄作战授。我們在前面已經屢屢看到,隨后還會不時看到,耶穌勸勉我們敏銳覺察自己內心生出的抗拒页藻。唯有如此儆醒,才能不受困于恐懼而作出新的選擇。